山西大同恆山懸空寺

山西大同恆山懸空寺

懸空寺又名玄空寺,位於山西渾源縣,距大同市65公里,懸掛在北嶽恆山金龍峽西側翠屏峰的半崖峭壁間,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國內僅存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獨特寺廟。懸空寺始建於1500多年前的北魏王朝後期,北魏太和十五年(公元491年)。

恆山懸空寺始建於1400多年前的北魏王朝後期,歷代都對懸空寺作過修繕,北魏王朝將道家的道壇從平城,今大同南移到此,古代工匠根據道家“不聞雞鳴犬吠之聲”的要求建設了懸空寺,是中國古代建築精華的體現。懸空寺共有殿閣四十間,利用力學原理半插飛梁為基,巧借岩石暗托樑柱上下一體,廊欄左右相連,曲折出奇。寺內有銅、鐵、石、泥佛像八十多尊,寺下岩石上“壯觀”二字,是唐代詩仙李白的墨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山西大同恆山懸空寺
  • 所屬宗教:佛教
  • 所在國家:中國
  • 所在城市:山西渾源縣
主要景觀,建築特色,景區文化,社會評價,建築布局,旅遊信息,交通,小貼士,懸空寺傳說,

主要景觀

懸空寺距地面高約60米,最高處的三教殿離地面90米,因歷年河床淤積,現僅剩58米。懸空寺發展了我國的建築傳統和建築風格,整個寺院,上載危崖,下臨深谷,背岩依龕,寺門向南,以西為正。全寺為木質框架式結構,依照力學原理,半插橫樑為基,巧借岩石暗托,樑柱上下一體,廊欄左右緊聯。其建築特色可以概括為“奇、懸、巧”三個字。
奇——遠望懸空寺,像一付玲瓏剔透的浮雕,鑲嵌在萬仞峭壁間,近看懸空寺,大有凌空欲飛之勢。  懸——全寺共有殿閣40間,表面看上去支撐它們的是十幾根碗口粗的木柱,其實有的木柱根本不受力。據說在懸空寺建成時,沒有這些木樁,人們看見懸空寺似乎沒有任何支撐,害怕走上去寺會掉下來,為了讓人們放心,所以在寺底下安置了些木柱,所以有人用"懸空寺,半天高,三根馬尾空中吊"來形容懸空寺。  巧——體現在建寺時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峭壁的自然狀態布置和建造寺廟各部分建築,將一般寺廟平面建築的布局、形制等建造在立體的空間中,山門、鐘鼓樓、大殿、配殿等都有,設計非常精巧。
恆山懸空寺距地面高約500米,懸空寺發展了我國的建築傳統和建築山西恆山懸空寺(5張)風格,其建築特色可以概括為“奇、懸、巧”三個字。奇 值得稱“奇”的是,建寺設計與選址,懸空寺處於深山峽谷的一個小盆地內全身懸掛於石崖中間,石崖頂峰突出部分好像一把傘,使古寺免受雨水沖刷。山下的洪水泛濫時,也免於被淹。四周的大山也減少了陽光的照射時間。優越的地理位置是懸空寺能完好保存的重要原因之一。  懸 “懸”是懸空寺的另一特色,全寺共有殿閣40間,表面看上去支撐它們的是十幾根碗口粗的木柱,其實有的木柱根本不受力,所以有人用“懸空寺,半天高,三根馬尾空中吊”來形容懸空寺。而真正的重心撐在堅硬岩石里,利用力學原理半插飛梁為基,充分利用峭壁的自然狀態布置和建造寺廟各部分建築,將一般寺廟平面建築的布局、形制等建造在立體的空間中,山門、鐘鼓樓、大殿、配殿等都有,設計非常精巧。寺內有佛像八十多尊。  唐開元二十三年(735年),李白遊覽懸空寺後,在石崖上書寫了“壯觀”二字,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稱懸空寺內容不夠準確為“天下巨觀”。

建築特色

山西大同恆山懸空寺是國內現存的唯一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獨特寺廟。它修建在恆山金龍峽西側翠屏峰的懸懸空寺景觀(一)(20張)崖峭壁間,面朝恆山、背倚翠屏、上載危岩、下臨深谷、樓閣懸空、結構巧奇。懸空寺共有殿閣四十間,利用力學原理半插飛梁為基,巧借岩石暗托,樑柱上下一體,廊欄左右相連,曲折出奇,虛實相生。寺內有銅、鐵、石、泥佛像八十多尊,寺下岩石上“壯觀”二字,是唐代詩仙李白的墨寶。古人云:“蜃樓疑海上,鳥道沒雲中。”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嘆其為“天下巨觀”。山西大同恆山懸空寺,懸掛在大同市北嶽恆山金龍峽西側翠屏峰的半崖峭壁間,始建於北魏太和15年(公元491年)。始建初期,最高處的三教殿離地面90米,因歷年河床淤積,現僅剩58米。1957年列為山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2年,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整個寺院,上載危崖,下臨深谷,背岩依龕,以西為正,寺門向南開。全寺為木質框架式結構,依照力學原理,半插橫樑為基,巧借岩石暗托,樑柱上下一體,廊欄左右緊聯。僅152.5平米的面積,建有大小房屋40間。懸空寺的總體布局以寺院、禪房、佛堂、三佛殿、太乙殿、關帝廟、鼓樓、鐘樓、伽藍殿、送子觀音殿、地藏王菩薩殿、千手觀間殿、釋迦殿、雷音殿、三官殿、純陽宮、棧道、三教殿、五佛殿等。殿樓的分布都對稱中有變化,分散中有聯絡,曲折迴環,虛實相生,小巧玲瓏,空間豐富,層次多變,小中見大,不覺為彈丸之地,布局緊湊,錯落相依,其布局既不同於平川寺院的中軸突出,左右對稱,也不同於山地宮觀依山勢逐步升高的格局,均依崖壁凹凸,審形度勢,順其自然,凌空而構,看上去,層疊錯落,變化微妙,使形體的組合和空間對比達到了井然有序的藝術效果。遠望懸空寺,像一幅玲瓏剔透的浮雕,鑲嵌在萬仞峭壁間,近看懸空寺,大有凌空欲飛之勢。登臨懸空寺,攀懸梯,跨飛棧,穿石窟,鑽天窗,走屋脊,步曲廊,幾經周折,忽上忽下,左右迴旋,仰視一線青天,俯首而視,峽水長流,叮咚成曲,如置身於九天宮闕,猶如騰雲皈夢。懸空寺不僅外貌驚險,奇特、壯觀,建築構造也頗具特色,形式豐富多彩,屋檐有單檐、重檐、三層檐,結桅構有抬梁結構、平頂結構、斗拱結構,屋頂有正脊、垂脊、戧脊、貧脊。總體外觀,巧構宏制,重重疊疊,造成一種窟中有樓,樓中有穴,半壁樓殿半壁窟,窟連殿,殿連樓的獨特風格,它既融合了我國園林建築藝術,又不失我國傳統建築的格局。懸空寺內現存的各種銅鑄、鐵鑄、泥塑,石刻造像中,不少風格,體例具有早時期的特點,是具有較高藝術價值的珍品。

景區文化

山西大同懸空寺懸空寺,不僅以它建築的驚險奇巧著稱於世,而且獨特的“三教合一”宗教文化內涵同樣精彩紛呈,以巧妙的多元宗教文化內容,在作為邊塞民族融合之地,和歷代戰爭此起彼伏的金戈鐵馬格局中,竟然得以1500多年保存完好,未受損害,堪稱奇蹟中的奇蹟。正因為懸空寺三教合一,歷代統治者都對其進行了保護。在懸空寺千手觀音殿下的石壁上,嵌著兩塊金代的石碑,距今已800多年歷史。碑文中讚頌了三教創始人各自不同的出身和偉大的業績。後人據此碑認為,懸空寺是從金代開始由單一的佛陀世界變成了三教合一的寺廟。現今更有一些基督教學者認為,懸空寺第十三室內,二尊北魏太武帝復興道教前的佛像,即法身佛和如來佛,其實是天主教的,分別表示天主的人性權能和主會再來塵世。可以說,懸空寺給我們透露的最重要的信息,就是我國各種宗教之間相互融合其實早在北朝時期,也就是懸空寺的始建時期就已經開始了。對懸空寺而言,雖然名為“寺”,卻佛道儒三教合一,時僧時道,僧道融合。有記載的明代以前是僧,明清兩代時僧時道,清末以後到20世紀60年代前是道人,以後又一直是僧人。   懸空寺更是歷代文人墨客嚮往之處,古代詩人形象的讚嘆:“飛閣丹崖上,白雲幾度封,蜃樓疑海上,鳥到沒雲中”。公元735年,詩仙李白遊覽後,在岩壁上寫下了“壯觀”二個大字,但仍覺得不夠體現自己激動的心情,便在“壯”上多加了一點。明崇禎六年,徐霞客遊歷到此,稱之為“天下巨觀”。李鐵映同志1989年來恆山視察時,揮毫寫下了“偉哉神工”四個大字,當人們感概之餘,不禁要問,建懸空寺的初衷是什麼?為什麼歷經1500多年,能夠保存完好?

社會評價

全球著名雜誌《時代》周刊“歷數”世界上看似“岌岌可危”的奇險建筑北岳恆山懸空寺進入該雜誌“法眼”。2010年12月,在《時代》周刊公布的全球十大最奇險建築中,懸空寺與“全球傾斜度最大的人工建築” 阿聯首都阿布達比市的“首都之門”、希臘米特奧拉修道院、義大利比薩斜塔等國際知名建築同列榜中,引起國內外廣泛關注。 懸空寺位於山西省渾源縣北嶽恆山金龍峽翠屏峰的懸崖峭壁間,始建於北魏後期,迄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是國內現存最早、保存最完好的高空木構摩崖建築、也是國內唯一真正儒釋道三教合一的獨特古建,早在1982年就被國務院公布為首批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為恆山十八景中“第一勝景”。獨特的建築特色和令人匪夷所思的古代人類智慧使懸空寺這一古老華夏文明的奇葩熠熠生輝。整座寺院上載危崖,下臨深谷,背岩依龕,以“奇、險、巧、奧”為基本特色,體現在建築之奇、結構之巧、選址之險、文化多元、內涵深奧,建寺初衷可謂超常脫俗,實為世界一絕。四十間殿樓的分布,對稱中有變化,分散中有聯絡,曲折迴環,虛實相生,小巧玲瓏,布局緊湊,錯落相依。整體格局既不同於平川寺院的中軸突出,左右對稱,也不同於山地宮觀依山勢逐步升高,而是巧依崖壁凹凸,審形度勢,順其自然,凌空而構。遠望,懸空寺像一幅玲瓏剔透的浮雕,鑲嵌在萬仞峭壁間;近看,殿閣攛掇大有凌空欲飛之勢,令人嘆為觀止。古代勞動人民究竟傾注了怎樣的智慧才得以成就這一集建築學、力學、美學、宗教學等為一體的偉大建築,至今仍吸引著眾多的學者、觀瞻者們探究、求索的目光。此次上榜的全球十大最奇險建築中,建造年代較早的義大利比薩斜塔修建於公元1173年,德國利希騰斯坦城堡始建於11世紀,而建造於南北朝時期北魏的懸空寺比之早了700多年。尤其懸空寺歷經1500多年風雨、地震等災害的侵襲,竟保存完好,的確是華夏文明的奇蹟。

建築布局

懸空寺距地面高約50米,懸空寺發展了我國的建築傳統和建築風格,其建築特色可以概括為“奇、懸、巧”三個字。“懸”是懸空寺的另一特色,全寺共有殿閣40間,表面看上去支撐它們的是十幾根碗口粗的木柱,其實有的木柱根本不受力。據說在懸空寺建成時,這些木樁其實是沒有的,只是人們看見懸空寺似乎沒有任何支撐,害怕走上去寺會掉下來,為了讓人們放心,所以在寺底下安置了些木柱,所以有人用“懸空寺,半天高,三根馬尾空中吊”來形容懸空寺。而真正的重心撐在堅硬岩石里,岩石鑿成了形似直角梯形的樣子,然後插入飛梁,使其與直角梯形銳角部分充分接近,利用力學原理半插飛梁為基。再說,懸空寺飛梁所用的木料是當地的特產鐵杉木加工成為的,據說用桐油浸過,所以不怕白蟻咬,也有防腐的作用,所以懸空寺千年不倒也並非奇蹟,乃是人們的智慧的結晶。懸空寺的“巧”體現在建寺時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峭壁的自然狀態布置和建造寺廟各部分建築,將一般寺廟平面建築的布局、形制等建造在立體的空間中,山門、鐘鼓樓、大殿、配殿等都有,設計非常精巧。寺內有佛像八十多尊。值得稱“奇”的是,建寺設計與選址,懸空寺處於深山峽谷的一個小盆地內全身懸掛於石崖中間,石崖頂峰突出部分好像一把傘,使古寺免受雨水沖刷。山下的洪水泛濫時,也免於被淹。四周的大山也減少了陽光的照射時間。優越的地理位置是懸空寺能完好保存的重要原因之一。唐開元二十三年(735年),李白遊覽懸空寺後,在石崖上書寫了“壯觀”二字,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稱懸空寺為“天下巨觀”。

旅遊信息

交通

1、可在大同火車站附近乘到渾源縣的小巴,車費22元。如果是一行4人不如花120元包一輛出租夏利,往返價錢一樣,但方便舒適得多,或乘恆山一日游旅遊車。  2、另一條線路是從五台山出發,乘開往大同方向的汽車前往。  3、先沿陡峭的石徑上行,進寺中觀賞搭建巧妙、布局別致的40餘座殿堂,然後順懸空棧道登至翠屏山山腰,觀清波粼粼的金龍湖勝景。  4、開放時間:8:30~5:30(冬季) 8:00~6:00(夏季)  5、懸空寺旅遊門票(旺季130元/人,淡季120元/人,自4月6日執行

小貼士

1、餐飲:渾源屬晉北,飲食習慣以麵食為主。  2、土特產:渾源涼粉(恆山的特色食品,風味奇特,別具一格)蠶豆(俗稱蓮花豆)、北芪菇(俗稱恆蘑)、恆山正北芪(優質黃芪產地)、恆山黃芪羊等。  3、氣候:恆山屬溫帶半乾旱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夏季雨量集中,秋季多為晴朗天氣,早晚溫差大,年平均溫度6.1℃。  4、最佳旅遊特點:春賞桃花,夏、秋避暑,冬觀雪景。

懸空寺傳說

相傳很多年前,懸空寺對面山上,有一座寺廟。寺廟不大,山高坡陡,除了一些家中有重病的香客外,很少有人來。寺里有個和尚,名叫白馬法師,寺院也叫白馬寺。白馬法師不守佛規,每當看到懸空寺的香客來來往往就很嫉妒。一天,白馬法師決心要和靜悟道人見個高低,他用拂塵向南一指,唐峪河發起大水,水勢很兇,很嚇人;再用手一指,大水向懸空寺沖來。靜悟道人正在寺里打坐,聽見水聲,知道是白馬法師作怪。他不慌不忙,口中念念有詞,衝來的水慢慢退下去了。一連七次,水離懸空寺只有五尺遠,但一點兒水也上不去。白馬法師沒法子,又用手一指,水順流而下,把渾源城刮掉一角。靜悟道人見白馬法師尋事,也火了,向空中大喊:“黑鷹,你在哪裡?”話音剛落,從山洞裡飛出一隻大黑鷹,落在懸空寺角樓上。靜悟道人說:“黑鷹,白馬行為不正,是佛門的敗類,如果不管教,百姓將不得安寧,你去教訓教訓他,不要傷了性命。”黑鷹啪啦啦,展開翅膀飛起來。白馬法師不知靜悟道人的道行有多大,更不知大弟子的神通,只見黑鷹飛來白馬寺,用翅膀一扇,呼啦一聲,眨眼間大火熊熊。白馬法師閃在一邊,好險啊,一座寺院很快化為灰燼。白馬法師怕了,忙騎了一把掃帚,向空中逃去。臨走時,一甩拂塵,把大水抽出一股,朝黑鷹窩衝去,怎奈他法力有限,只把黑鷹洞口的碎石、泥渣沖洗了個乾淨。現在,人們到懸空寺,走進唐峪口半里地,抬頭仰望,就能看到半山上有一個洞。再往裡走,與懸空寺相對的恆山山峰上,有一塊平地,隱約可見一些殘垣斷壁,這就是黑鷹洞和白馬寺的遺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