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平度師範學校

山東省平度師範學校

平度的師範教育史可追溯到1912年。初為“單級教員養成所”,後經“國小教員養成所”、“副科師範講習所”、“正科師範講習所”、“平度縣立中學師範部”、“西海中學師範部”,至 1951年,經山東省政府批准,才正式定名為“山東省平度師範學校”。迄今,已有九十年的歷史。學校的生源橫跨煙臺、青島、濰坊三市的21個縣,畢業生分配也大都在這三市和東營市,可謂桃李遍布齊魯大地。1991年6月,被國家教委授予“為基礎教育培養合師資方向明確、成績顯著”獎狀,並獲獎金10萬元,成為當時受國家教委表彰的全國百所師範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山東省平度師範學校
  • 詳細地址: 青島市平度市平度市勝利路78號
  • 上級主管部門:青島市教育局
  • 單位性質:省規範化學校 公辦
基本信息,教師信息,學校簡介,發展歷程,

基本信息

學校全稱: 山東省平度師範學校
詳細地址: 青島市平度市平度市勝利路78號
山東省平度師範學校地圖
上級主管部門: 青島市教育局
單位性質: 省規範化學校 公辦

教師信息

學校現有專任教師84人,其中具有高級職稱的31人,有碩士學位的13人,全國師德先進個人1人,省師德先進個人1人,青島市勞動模範1人,市優秀教師3人,市學科帶頭人1人,省市級教學能手6人,市德育先進工作者3人,市青年優秀專業人才16人,市學科中心組教師6人。

學校簡介

山東省平度師範學校位於平度市區,1912年建校,隸屬於青島市教育局,是一所主要為青島地區培養高素質的幼兒教師的五年制專科層次學校。現有教職工110人,在校生26個班。學校師資力量雄厚,擁有青島市優秀教師、教學能手、優秀班主任、德育先進個人、青島市人民教師、青島市學科帶頭人、青島市青年專業技術人才,省優秀教師、教學能手,全國優秀教師、勞動模範、十佳師德先進個人等稱號的有41人。
學校現有辦公樓、教學樓、圖書樓、科技樓、藝術樓、學生公寓樓、餐廳禮堂等28000平方米的宏偉建築群。已建成與INTERNET聯接的千兆校園網以及衛星電視教學系統,實現了辦公、備課、教學電腦化、網路化。理、化、生、音、體、美等專用設備達到省規範化學校標準。學校體育設施完備,建有400米塑膠操場和人造草皮籃球場。全校實行了統一供暖。校園內樹木蔥蘢,環境優雅,校風嚴正,學風濃郁,是求學發展的理想大專學校。
學校面向平度、萊西、即墨、膠州、膠南五市招收國中畢業生或同等學歷考生,學制五年,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能適應素質教育需要的、具有雙語特色的幼兒教師。學生在校實行中英雙語教學,並開設日語、韓語選修專業,畢業頒發青島大學專科畢業證書及幼兒教師資格證書,學生畢業可參加全省專升本考試,成績合格者,可升入高等院校繼續深造。學校專升本成績通過率和專業覆蓋率已連續多年名列全省前茅。
近年來,在上級領導關心支持下,學校全體師生銳意進取,不斷創新,先後獲得了"山東省規範化學校"、"山東省綠色學校"、"青島市先進基層黨組織"、"青島市依法治教示範學校"、"青島市藝術教育示範學校"、"青島市雙語師資基地"、"青島市軍警民共建先進單位"、"青島市中國小德育工作先進集體"等二十餘項榮譽稱號,並連續十三年保持"青島市文明單位標兵"稱號。

發展歷程

過程大致可分為四個時期:中華民國時期、新中國建國初期、“文化大革命”時期、改革開放時期。
中華民國時期(1912——1949年)
平度縣立師範講習所(1912——1934年)
平度縣立師範講習所的創辦,源於清末的“廢科舉、興學堂”。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推翻了封建帝制,中國社會進入民主新紀元。次年,中華民國建立,現代教育興起,亟需解決師資問題。於是,古峴、新河、高望山等地率先舉辦了簡易的“單級教員養成所”,訓練期為三個月,廢除“四書五經”,教學算術、國文、修身、音樂、國畫、體操等新課程。繼之,平度縣署“勸學所”在城關成立了初具規模的“單級教員養成所”。校址在縣城南門裡舊常平倉的慶字廒(即今89醫院門診招待所處),趙明章任主任。學員入所培訓半年,變個別授課為班級授課,變多級為單級,並減少了體罰。1914年改為“國小教員養成所”,1915年改為“副科師範講習所”,革新教學,增加課程,學制改為一年。1917年又改為“正科師範講習所”,於廷賓任所長,學制為二、三年制,並增設了英語課。至此,平度縣立師範講習所的名稱才正式確立。1920年,“正科師範講習所”改稱“男子師範講習所”。1925年,縣立女子高等國小改辦為“女子師範講習所”。1926年,於廷賓去青島,曲蔭堂繼任所長。1928年春,北伐軍進入山東,奉系軍閥張宗昌敗竄,平度縣立師範講習所於兵亂匪患中被迫停辦。1929年秋開始復學,由王之賢任所長。1930年,新招師範班1個,課程增加了黨義(即三民主義),撤銷了英語,教師隊伍也相應擴大。1933年,平度縣立中學成立。翌年,男、女師範講習所併入縣中成為師範部。至此,縣立師範講習所僅三年制畢業生就有四屆四個班。
縣立師範講習所的創辦標誌著平度現代教育的開始,她在平度縣教育事業發展史上的深遠影響是不可估量的。自民國初年到抗日戰爭前後,縣立完全國小、初級國小及400餘處鄉村初級國小的教師,多系師範講習所的畢業生。縣立東關國小校長蔡蔚卿、縣立古峴國小校長孫建勛大澤山盤石觀國小校長蘇文誠等當時教育界的骨幹,都是師範講習所的畢業生。我黨著名的早期革命活動家劉謙初烈士,1917—1918年曾就讀於縣立師範講習所。1919年肄業於師範講習所的旅美愛國華僑劉法唐先生,曾任縣教育督導、校長、青島區民眾教育館館長等職。曾多次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接見的全國模範教師任瑞卿先生,也是師範講習所的畢業生。1937年全縣設立短期國小120處,並附有鄉村識字夜校班,進行戰事教育,講課教師也多系師範講習所的畢業生。
二平度縣立中學師範部(1934——1946年)
1934年,平度縣立中學師範部剛設立時,在縣中附屬國小校舍(即原女子師範講習所校址)及租賃的部分房屋上課,任課教師多由原男、女師範講習所的教師擔任。縣中首任校長孫繩武(字丕光),本縣人。1936年春,孫繩武去職,定陶張金銘接任校長,舒冠吾任教務主任。師生隨即遷至新校舍上課(即今平度一中西大院)。學校設國中部和師範部,學制三年。是年,有國中畢業生47人,師範畢業生30人。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學校停辦。次年春,張金銘以該校部分師生為骨幹成立蘇魯戰區第十六支隊(後改編為國民黨山東保全第十八旅,張金銘任旅長兼平度縣縣長)。另一部分學生到掖縣參加了共產黨領導的抗日隊伍。1935至1937年,縣中師範部共培養畢業生84名。
1940年春,國民黨游擊組織在閻珂卿所屬的五區辛安村恢復了平度縣立中學,仍設中學部、師範部,學制三年,夏秋兩季招生。校長侯賓南,教務主任苗蔚生,有教職工27人。1945年7月,辛安解放,縣立(辛安)中學解散。縣立(辛安)中學共招收師範班五級,畢業四級,189人。
日軍侵占平度城後,為達長期占領之目的,強制推行奴化教育。1941年,日偽縣政府接管了美辦之“崇真學社”(前知務中學)。1942年春,以此為基礎辦起了偽平度縣立中學,並設國中、師範兩部。課程與抗戰前基本相同,但增設了日語和修身科。首任校長於蘭亭,二任校長楊紫庭,有教職工18人。至1943年,學生人數達200多人。自1943年開始,共產黨地下工作者李瑞舟、馬紫楓、尚之四、馬光浦、耿文化等相繼進入該校。到1945年春,學校領導權基本掌握在共產黨人手中。9月,平度城解放,抗日民主政府將偽平度縣中改建為“膠東區平度中學”。西海專署派共產黨員高潮、馬紫楓任正、副校長,尚之四任教務主任,徐進任指導主任,有學生200多人。1946年2 月,西海中學遷入縣城,與平度中學合併,校名定為西海中學,校址在原平度縣中舊址。黎新任校長,高潮任副校長。有國中、師範共12個班,學生400多人,還開辦過多期師資培訓班。
三西海中學師範部
1940年,八路軍西海專署成立。1941年秋,在北掖(今萊州市)朱由村創建西海中學。專員常溪萍兼任校長,孫伯阿任教導主任,沙曉東任總務主任。招收國中、師範各一個班。當時的辦學指導思想是:“為戰爭服務,為黨的中心工作服務 ”,培養的人主要是參軍、參政、當教師。1942年春,西海專署教育科長王熙齋任校長,張意遠任支部書記。次年冬,王熙齋離任。1944年初,許劍波接任校長。是年秋,棲招萊聯中併入西中,學校易名為西海聯中。許劍波與吳幸之分任正、副校長,教務主任鄧緘三、劉翼飛,指導主任任輝山,總務主任沙曉東、方平波。學生達300人,中學、師範各半,學校曾一度進入大澤山。
1942年7月,西海專署在平度大澤山南麓增建西海中學平度分校,高潮、王耀洲分別負責行政和黨務。動員姜守遷、姜乾初、喬理卿、楊自修等在教育界負有聲望的民主人士到校任教。8月初,招收一個國中班,在蟠桃七里河基督教堂內開學。翌年春節後,又增招師範班和青年幹部班各一個,每班學生三、四十人。清明節後,調劉仲璜任校長、高潮任教務主任,王耀洲任指導主任兼理總務。1944年秋,西海中學平度分校擴建為南海中學,師範班自成一校,組建為“兩平(平北、平西)聯師”,王耀洲、梁希民分別任正副校長。1945年1---2月間,為適應抗日戰爭戰略反攻形勢要求,西海、南海地區的中等學校停止從社會上招生,原在校生也提前結業,分配工作。同年2月,西海、南海中學與“兩平聯師”組建為“西南海乾校”(對外稱“西南海聯中”),以培訓區助理員及中國小校長以上的幹部為主。校長黎新,楊盛齋和沙曉東分任正、副教導主任。9月,西南海聯中恢復西海中學名稱。1946年2月,學校遷至平度城,與平度中學合併。
1946年春,西海中學師範部在平度大田酒館村招收兩個班90餘名學生。後因戰亂經常遷址,學生流失較多,與教師進修班合編為一個中隊。李正山任中隊長兼指導員,下設三個分隊。同年夏,學校遷至蟠桃區喬家村,師範部駐窩洛子村。10月,國民黨軍隊進攻平度城,師範部遷至澗口、梁家。次年1月,所招學生結業,多數回原區任教,少數參政。2月,師範部又在澗口、梁家招收新生並調集部分國小教師總計80餘人,分為甲、乙兩班。6月,學校遷至蟠桃七里河子。9月,國民黨軍隊重點進攻膠東解放區,占領平度城前夕,學校又遷回澗口、梁家,進行形勢教育後,師生疏散。至11月,師範部又在掖南(今萊州市)夏丘堡復學,與掖師合併為“掖平聯師”。校長鄧緘三,教導主任孫伯阿,副主任林靜,總務主任石峰。因1947年國民党進攻解放區,破壞嚴重,生活困難,1948年1月,根據省政府指示學校暫時停辦,師生回家或參軍、參政。
1948年夏,省政府在青州召開復學會議。會後派劉仁到西海中學恢復教育。1948年10月,西海中學在掖縣沙河鎮杜家村復學,招收3個師範班。校長劉仁,教導主任趙如一,副主任孫伯阿,總務主任石峰。次年4月底,遷至平度城縣中舊址,師範班編為兩個(即沿稱的師範初師一級,1950年冬畢業)。
新中國建國初期(1950----1966年)
一單獨設校,初具規模(1950—1951)
1、 籌建過程:
1950年,西海專署撤銷,平度縣劃歸萊陽專署轄屬。西海中學改名為“山東省平度中學”,師範部於當年2月招收初師二級2個班。1951年2月,招收初師三級3個班。4月,經山東省政府批准,以平度中學師範部為基礎,單獨設校擴大規模。校址設在平度城東南楊家莊,校名定為“山東省平度師範學校”。6月,任命孫伯阿任副校長,石峰任教導主任,李有容任總務主任。6月17日,師範部全體師生遷入新校址,山東省平度師範學校(簡稱“平師”)正式成立。學校屬萊陽專署文教科管理,招收初師班(生源為高小畢業生),學制3年,培養國小教師,為國小教育服務。
2、辦學規模及師資隊伍:
平師初建校時,只有初師二級、三級5個班,1951年暑假,又招收了四級3個班,共有8個班,408名學生。教職工52人,其中行政幹部3人,任課教師19人,職員、工人30人。
當時的任課教師,主要是以從平度中學分校時隨班跟來的教師為基本隊伍,又從國小選調了有高中學歷的部分教師(如馬芳澤、李德隋等)。其中,大學本科畢業9人,占47、4%,專科畢業8人,占42、1%。
3、校舍及辦學設備:
當時的校舍僅有7棟23間平房及借用的部分民房,租賃了三畝地作操場。1951年冬,省教育廳撥款於校園南征地31、5畝,供建校舍和操場用。
教學設備、辦公用具都是與平度中學分校時分來的。僅有理化儀器31件、生物標本12件、文體器械24件、醫療器械48件、圖書及教材1194冊,雜誌654冊、辦公用具955件。
4、課程設定:
當時開設的課程有:國語(1952年改稱語文)、數學、歷史、地理、自然、政治、音樂、美術、體育、學校衛生、教育學等。
二逐步發展,日趨規範(1952---1957年)
1、領導人事變更:
1952年9月,孫伯阿離任,王殿久代理校長。10月,呂晶符任副校長。同年9月,石峰免職,王符慶任教導主任。12月,徐炎任教導副主任。次年5月,王殿久離任。9月,崔 曉峰任副校長。10月,王符慶離任,於學誥繼任教導主任。1954年12月,崔曉峰任校長兼黨支部書記。次年9月,呂晶符離任。1956年11月,李有容離任,李國文繼任總務主任。
2、辦學規模:
1952---1957七年中,除1953、1955、1957三年未招生外,其餘四年共招收初師五至九級22個班,1130名學生(含1955年秋由掖縣師範合併來的3個班學生)。另外,還有1955年接收的萊陽國小教師輪訓班246名學員。其中,1956年招收的九級人數最多,共8個班,420名學生。生源來自高密、諸城、五蓮膠南、膠縣、昌邑、平度共7個縣。這時的在校學生,已達13個班,667人,教職工為64人。1957年下半年,只剩下8個班。因此,壓縮了教職工編制,僅保留48人。
3、師資隊伍:
為充實教師隊伍,1952年從外縣調進孫亞楠、宮德華、王懋等。同年春,省教育廳從南方招來吳國璋、唐繩祖、王雲華、吳棲、陳冠偉、魏子嘉、劉岫雲等一批知識分子來師範任教(這批教師到1955年大都回南方或調至外校)。同時,還分配給萊陽師範、青島師範的畢業生馬殿剛、王貴雲、楊維祥、孟言華、顧秉柱等。省教育廳自1952—1954年,先後分配來大學畢業生王洪熙、徐洪賓、許延坦。1955年秋,接收萊陽國小教師輪訓班時,隨班帶進王金堂孫孝先、張樹誥等10餘名教師。冬季,又調進李志民。師資隊伍基本配齊。
4、隸屬關係:
1956年3月,平度縣劃歸昌濰專署管轄,平師的業務管理、經費供給、人事調動也改屬昌濰專署文教科,從而成為昌濰地區成立最早的四處師範之一。1957年1月,平師的經費供給下放至平度縣文教科,但業務管理和人事調動等關係未變。
5、黨、團及民眾組織:
1951年秋,平師僅有共產黨員9名,經平度縣委批准,成立了黨支部,書記由孫伯阿兼任。同時,建立團總支,1954年改建為團委。徐炎兼任團委書記,張青耀任副書記。1954年春,在上級工會的指導下,建立了“鐘聲教育工會”。李有容任工會主席,姜禮卿任副主席。1951年開學後不久,建立了學生會組織,由三級學生段召池任學生會主席
6、教育教學工作:
教育教學工作也日趨規範。1951年貫徹執行了教育部頒布的“全面發展,全面負責”的方針,並召開了首屆運動會。1952年結合貫徹教育部制定的《師範規程草案》,大力提倡“向工農子女開門”。學校工作的重點是全面學習蘇聯教育凱洛夫的教育思想,提高教學質量。對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組織及學校的組織領導等方面,也進行了一些改革。在教學方法和教學安排上,突出了“理論與實際一致,文化與政治結合,課內與課外結合”的原則,重點抓了改進語文、數學、史地、教育學等幾門學科的教學工作。1953年下半年開始在教師中試行“教案制”。1954年上學期, 增設了革命常識和時事課, 並將綜合性的教學法改為單科教學法。1955——1956年抓了減輕學生課業負擔問題。1955年開始推行體育工作《勞衛制》,1956年開始把推廣國語列入學校工作日程,並貫徹了“全面發展,因材施教”的方針,下學期增設了“國小手工”課。
7、政治運動:
這一時期的政治運動,先後經歷了1951年的“鎮壓反革命”,1952年開展“三反”、“五反”時在教師中進行的“自我思想改造”運動,1955年的“肅反”運動,1954——1957年的“社會主義改造”和1957年的“整風、反右”運動。其中對平師影響較大者:一是1952年的“三反、五反”運動,教導主任石峰被免職;二是1955年的“肅反”運動,少數有歷史問題的教師被清理,暑假後延期開學半月多;三是1957年的“整風、反右”運動,教導主任於學誥及三位老師被錯劃為右派,留校安排工作(二人離職)。
三搬遷校址,改辦中師(1958——1966年)
1、搬遷校址:
1958年冬,平度縣文教科在平度城東關外的河頭村西劃出土地63.95畝,為平師籌建新校舍。1960年春,已建成教室72間,辦公室18間,伙房16間,教工宿舍36間。暑假,師生遷入新校(即現校址),但男生住宿仍在老校址。
2、招生及辦學規模:
1958年8月,平師開始招收中師一級,共4個班,157名學生(生源為國中畢業生),學制三年,培養國小教師,同時招收初師最後一級(即十級)6個班,316名學生。1959年秋,中師班分為語文、數學、理化、音美四個專業,準備培養中學師資,畢業前又改為面向國小。除因生活困難1961、1963兩年壓縮招生,1962年停止招生外,其餘年份正常招生。至1965年,共招收中師一至七級25個班、1075名學生。招生範圍為平度、昌邑、濰縣。1965年秋,在校生10個班,410人,教職工52人。
3、師資隊伍:
改招中師後,為加強師資配備,從外校選調了趙希明、李奎華、初緘三、於連寶、呂學信等,同時從師院分來畢業生鄭霞清等。自1956至1966年,先後從曲師院和山師院等大學分來的畢業生有叢樹垣、邱明陽、王兆達張肇基趙志遠、張升志、姜秀恩、李士榮、董少傑、王玉環徐延年等,並從外地調進張淑玲。1963年調整教職工編制,下放7名教師,2名職員。
4、政治運動與教育改革:
這一時期,政治運動對教育教學工作衝擊較大。1958年2月,開展了整黨整團和知識分子改造運動。春天,又開展了“勤工儉學”活動,學生到大澤山挖樹坑,在校內辦起飼養場、木工廠、維修部等,掀起了以生產勞動為主的“教育大躍進”。秋季,投入了“全民大煉鋼鐵”運動,停課半年。1959年上半年,在教學與勞動相滲透的思想指導下,進行了“教育大改革”(改革教育思想、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辦起了農場及8個小工廠,全年收入3000佘元。自暑假開始糾正運動中的缺點錯誤,以教學為主,安排工作,迅速改變了以生產勞動為主的現象。同時開展了以教具、教材、考試為重點的教學改革。1959年秋,還開辦過業餘體校,設田徑、體操、籃球等9個專業,招收學員240名。1960年開展了“生產救災、節約備荒”運動。1961年上半年, 貫徹中央“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八字方針,糾正了“教育大躍進”的錯誤,強調必須以教學工作為中心,1962年8年,召開 “煙臺會議”,恢復了正常的教學秩序。1963年開展了“學雷鋒、學習南京路上好八連”活動。1964年投入了“社會主義教育”運動,師生利用假期搞“社教”。1965上半年,貫徹中央工作會議精神,強調“突出政治、以階級鬥爭為綱”; 貫徹“興無滅資”方針,批判“本本”、“框框“;堅持 “少而精”和“啟發式”原則,對課堂教學和考試方法進行改革。在思想教育方面,主要是動員學生服從分配,支援山區,先後有238名畢業生到五蓮、膠南、招遠等艱苦地方任教。
5、隸屬關係與領導人事變動:
1959年初,除學校的行政領導人歸昌濰專暑管理外,業務管理、師資配備和經費供給均下放至平度縣文教科。1962年,又全部收歸專暑直接管轄。
彭玲珍、姜潤貞、丁子新先後於1960年8月、1962年、1965年12月調入任副校長。彭玲珍、姜潤貞分別於1961年、1963年4月離任。叢樹垣、宋巨森、張健分別於1959年12月、1960年1 月任教導副主任。1963年叢樹垣離任。李國文、史德發先後於1956年11月、1960年9月調入任總務主任,李有容、李國文分別於1956年11月、1960年8月調離。
“文化大革命“時期(1966—1976年)
1運動發展過程:
1966年6月初,“文化大革命”在平師展開。 6月8日下午,開始貼出“不要以考試壓革命”的大字報。9日晨,大字報貼滿校園,打亂了教學秩序。平度縣委派出觀察員、工作組進駐學校,並成立“文化革命領導小組”指導運動。7月18日開始“破四舊”,紅衛兵抄了一些教師的家,燒了部分文物、字畫。7月23日,崔曉峰被縣委撤銷校長兼黨支部書記職務。8月,在“橫掃一切牛鬼蛇神”的口號下,把出身地主、富農、資本家及有歷史問題的教職工打成“牛鬼蛇神”,進行批鬥,學校陷入一片混亂。
1967年春,師生分裂為“東方紅”和“井岡山”兩大派。1968年1月,解放軍進校實行“軍管”,3月成立“平度師範學校革命委員會”(簡稱“校革委”),推選崔曉峰任主任。
5月“軍宣隊”進校支左,8月“工宣隊”進駐學校。1969年4月,通過整黨建黨,恢復學校黨支部,選舉崔曉峰任書記。1970年秋,教師集中開展“一打三反”運動。1971年8月,開始清查“5、16”。1973年,大搞“批林批孔”運動,批判建國後十七年執行了“修正主義教育路線”,把學校說成是“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的一統天下”,要“徹底砸爛”,“重建教師隊伍”。師範先後調出骨幹老師19名,占任課教師的65%,語文組大換班。下半年出了個張鐵生,又大批“白專道路”、“智育第一”,使學校再度陷入混亂狀態。1976年春,開始搞“批鄧、反擊右傾翻案風”。10月,黨中央粉碎了“四人幫”,結束了“文化大革命”。
2、教學與招生工作:
“文革”開始後,學校即停止招生,停止上課。1968年,平度“縣革委”將“平度縣教師函授學校”(當時只有六名教職工,無學生)併入平師,並改校名為“平度縣教育革命大學校”(1973年又將函授學校分出)。1970-1975年,舉辦過幾期教師培訓班,提倡“走政治辦學道路”、“以社會為課堂”,培訓班大部分時間用於“鬧革命”和“實地學習”。根據“學工、學農、學軍”的“五、七”指示精神,學校組織師生到大澤山搞軍訓,參加生產勞動。1976年春,提出“學朝農”、“大辦兩廠”,實行“半工半讀”、“半農半讀”,學校在蓼蘭大吳莊租種100畝澇窪地,辦起了農場(後因教學秩序無法維持,1977年4月將土地退還)。師生還自已動手蓋教工宿舍40間,建禮堂一座558平方米,另外還種菜園,建廠房、庫房及校門等。
“文革”期間的招生工作也時斷時續。1968年5月,招收了八級兩個班88名學生。7月,六級畢業,9 月八級解散,12月七級畢業,此後至來年8月,校內並沒有學生。1969年9月,八級復學,至翌年1月結業後,再未招生。1972年5月,採取由民眾評議推薦的辦法,從平度、昌邑、濰縣招收了78名學生,分為文史、數理兩個班,並改為按招生年份編排級、班(即七二級文史班、七二級數理班)。1973年8月,採取評議推薦加考試的辦法,從平度、昌邑、青島招收了七三級149名學生,分為文史、數理、數化三個專業班。1974、1975兩年,均採取民眾評議推薦的辦法,從平度、昌邑分別錄取了160名、159名學生。1976年,僅從平度招收130名學生。自1972-1975年,學制皆為兩年,1976年改為一年。生源為國中和高中畢業生,培養中學師資。1974年有兩名,1975年有39名,1976年全部是“社來社去”的學生(即戶口從哪個公社遷來,畢業後再回到哪個公社工作)。“文革”期間共招收16個班,676名學生。
3、隸屬關係與領導人事變動:
1968年,昌維專署將平師的管理許可權下放給平度縣文教科。1974年春,又收歸專署管理。1972年8月,崔曉峰離任,嚴魯彬任黨支部書記兼校革委主任。1974年春,成立黨總支,嚴魯彬任黨總支書記。10月,調入閆汝英任校革委副主任(次年3月病逝),1975年7月,公布“工宣隊”長林栽棟任黨總支副書記。12月,嚴魯彬離任,丁子新退休,周強任黨總支書記兼校革委主任。1976年11月,公布石桂芝任黨總支副書記。12月,周強離任,調回嚴魯彬任原職。
4、“文革”造成的損失:
“文革”十年,使平師蒙受重大損失。黨、政組織陷入癱瘓,規章制度慘遭破壞,教學秩序一片混亂,學校工作基本停頓。師生的思想、作風也受到一定影響。校舍、設備、圖書資料均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教職工中因所謂“有問題”被立案審查者16人,占總人數的30%;不少人受到過不同形式的衝擊。
改革開放時期(1977—2002年)
一撥亂反正,恢復正常(1977—1979)
1976年10月,“四人幫”反黨集團被粉碎後,我國進入了新的歷史時期,師範教育百廢待舉。
1977年,通過揭批“四人幫”,推翻了“兩個估計”,加強了紀律教育,改變了無政府狀態,恢復了正常教學秩序,“工宣隊”撤離學校。1978年3月,學校下放至平度縣管理。
1977年,國家恢復高考制度。平師通過全省統考擇優錄取了“文革”後首批中師生(即七七級),學制兩年,培養中學師資,次年3月入學。1978、1979兩年,各招收4個專業班,生源來自昌濰地區10個縣,學生多為高中畢業生。學制、培養目標和課程設定同七七級。
1978年3月,昌濰地區將平師劃歸平度縣教育局管理。5月,平度縣整黨工作隊進駐平師,黨總支改為黨支部。9月29日,選舉嚴魯彬、石桂芝任正、副書記。10月10日,啟用了新印章(原“校革委”印章作廢)。從此恢復了黨支部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和校務委員會制度。1978年5月,在學習江蘇丹陽師範辦學經驗的基礎上,提出了“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口號。之後,學校工作的重點迅速轉移到教學上來,開展了“以教學為中心,以三好為目標”的活動,《中專條例》、《學籍管理暫行規定》等相繼得到貫徹落實。
1979年底,學校糾正冤假錯案16起,並按政策予以平反,還在中老年教師中發展了4名黨員。
1979年5月,學校組成8人“教育革命調查小組”,分赴平度8處公社的中國小,對當時的教育狀況和平師72-76屆畢業生的工作情況進行了調查摸底,為改革教育教學工作提供了依據。
同年11月,昌濰地區教育局組織師範教育工作團來平師視導,對“文革”結束後幾年來的工作進行了認真檢查,並對今後的學校發展提出了指導意見,使各項工作沿著正確軌道健康發展。
二改革開放,加快發展(1980-1998年)
進入八十年代以來,國家實行了改革開放政策,政治、經濟飛速發展,平師的各項工作也取得了重大進展,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大好局面。
1、學校管理工作:
學校堅持“以法治校”,實行嚴格管理,突出強調“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環境育人”,並採取了一系列管理措施。一是建立健全了規章制度,使各項工作有章可循。先後制定了從校長到每個教職工的工作職責、細則以及對學生的管理規則共21項,使學校管理工作逐步實現制度化、規範化。二是領導幹部以身作則,明確分工,各負其責,帶頭執行並督促、檢查各項規章制度的落實。三是充分發揮兩支隊伍的作用。教師的管理主要依靠教研組長,以組為單位加強管理;學生的管理主要依靠班主任,以班為單位加強管理。同時執行全方位、全員參與管理的方針。四是獎罰並用,以獎為主。學校制訂了評選先進及獎勵辦法,並實行了獎學金制度,以表揚鼓勵為主,調動師生的積極性。對於違反校紀者,視其情節輕重分別給予不同處分。凡思想品德不合格、三門學科不及格、國語及三筆字不過關者,一律不準畢業。五是加強“三風”建設,培養良好風氣。學校以“三風”建設為突破口,狠抓校風、教風、學風的養成教育。確定以“為人師表”為校魂 ,以“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為校訓,使教師形成“教書育人,教學做合一”的良好教風,使學生養成“勤奮、主動、一專多能”的良好學風。使全校形成“嚴謹、刻苦、求實、創新”的良好校風。五是不斷深化管理改革。隨著形式的發展,不斷改進管理工作。1993年暑假,根據平度市的統一部署,實行了教育內部機制改革,中層幹部公開答辯,競爭上崗。撤消了政教處,增設了學生處和生產處。對教職工實行定編、定員、定崗和聘任制,並制定了各項工作的崗位責任制,逐步試行了“教職工工作量化考核及課時效益工資”和考勤簽到制度,使管理工作不斷向規範化、科學化邁進。以法治校,嚴格管理,已成為平師的辦學特色之一,受到上級、社會和用人單位的好評。
2、思想政治工作與精神文明建設。
學校黨支部堅持以人為本,德育為首,在教職工中進行了職業道德、法制紀律和時事政策等教育。先後開展了“尊師愛生、為人師表”、“我做學生的良師益友”、“樹師表形象、做師德標兵”等活動,並樹立王懋、徐國贊、吳錫山等老、中、青師德典型,鼓勵教師敬業愛崗,發揚無私奉獻精神。在學生中重點進行了專業思想、遵紀守法、學校常規及“五講”“四美”、“三熱愛”等教育,先後開展了“我為教育獻青春”、“明日教師,從今日做起”等活動,使師生的政治覺悟和思想水平不斷提高。1991年被平度市授予“都市社會主義思想教育先進單位”。1996年9月,青島市中師德育工作現場會在平師召開。1998年被青島市教委授予“青島師德育工作先進單位”。
學校不斷加強精神文明建設。1982年3月,開展了以“治理髒亂差”為重點的“文明禮貌月”活動,被平度縣委、縣政府授予“文明禮貌先進單位”稱號。1984年進一步加強了兩個文明建設,初步形成了熟悉業務、嚴守紀律、講究文明的良好風氣,年底,被青島市、平度縣授予“文明單位標兵”稱號。此後,一直保持這一榮譽稱號。1993年2月,被平度市委授予“社會綜合治理先進單位”。
3、領導人事變動及民眾組織的恢復:
1981年1月,調入姜深亮任黨支部副書記兼副校長。1982年1月,石桂芝離任。1983年10月,平度縣劃歸青島市轄屬。1984年6月,姜深亮離任。1985年7月,公布李好臣任黨支部書記、趙希明任校長、陳建璋任副校長、嚴魯彬任調研員。1988年10月,學校落實為縣(處)級建制。1991年,趙希明退休,嚴魯彬離休,李好臣兼任校長。1993年8月調入王珂永、任寶升任副校長,陳建璋任調研員。1997年4月調入陳俊生任校長兼黨支部書記,李好臣任調研員,中層幹部也得到了充實和加強。
1981年11月,該校召開了第一屆教職工大會,選舉姜深亮為工會主席。此後,教工大會每學年召開一次。1982年,共青團第一屆團員大會召開,選舉薛太彬任團委書記。1983年,恢復了學生會組織,由宋明華(民師班)任主席。
4、辦學規模與師資隊伍建設:
這一時期的辦學規模有所擴大,至1989年秋,已達18個教學班,在校生728人。內含普師班11個,民師班4個,音樂班1個,體育班2個(招收高中畢業生,學制二年)。有教職工108人,其中,專任教師63人(高級講師10人,講師17人),職員達中級職稱5人。直至1999年上半年,基本保持此規模。
為提高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學校採取了四項措施:一是調進部分學科帶頭人和青年骨幹教師。二是對原有教師加強“學歷補償教育”和自學進修,並輸送到山師大培訓,儘快提高其學歷層次和教學業務水平。至1998年,有16名教師通過自學達到本科學歷,專任教師學歷達標率為89%。三是對青年教師實施“傳幫帶”工程,並舉辦書法、國語培訓班,組織他們苦練教學基本功。四是加強師德教育,增強其“為人師表”的自覺性。
5、教學改革與教學質量:
這一時期的教學工作,按照教育部頒布的教學大綱和全國統編教材,開設課程,安排教學,同時狠抓了教學常規的落實。為推動教學改革,多次舉行過課堂教學比賽,積極貫徹“啟發式”、“少而精”的原則,體現“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的精神,培養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德智體全面發展,達到“一專多能”的效果。1981年,昌濰地區成立中師各學科中心教研組,平師張肇基、趙希明、徐洪賓分別擔任數學、地理、教育學中心教研組組長,組織全區開展教研活動。1988年,中師新教學方案頒布後,平師開設了必修課、選修課、安排了課外活動和教育實踐,並積極探索“四大塊”的有機結合,同時狠抓了“國語”、“三筆字”、“簡筆畫”和“語言表達”等教學基本功的訓練,實行了過關制。1991年“全國農村師範教學改革研討會”召開後,學校又開展了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學習和研討活動,在汲取南方師範辦學經驗的基礎上,提出了“五個國小”(即面向國小、深入國小、學習國小、研究國小、服務國小)的辦學思想,並先後在龍山、同和、新河、大田、長樂等鄉(鎮)國小建立了教育實踐基地,加強了對國小教育教學的研究,強化了教育實踐環節。九十年代後期,學校加強了電教設備的配備,實現了“四機”(電視機、放相機、收錄機、投影儀)進教室,並引導教師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改進課堂教學,加強了直觀性和形象性,提高了教學效率和質量。
這一時期培養的畢業生,素質較高,特長突出,深受平度教委和鄉(鎮)國小的歡迎。如九六級學生趙勇的硬筆書法,送日本展出獲得好評。八七級學生王雪健,獲全省中師生三筆字比賽總分第一名;王曉輝獲全省中師生彈唱比賽總分第二名。1985年以來,平師畢業生參加高師升學考試,年年名列前茅。1994年,平師推薦13名畢業生參加高考,全部被錄取。同年暑假,青島市七處師範舉行中師生夏令營教學基本功比賽,平師獲得一等獎3個,二等獎和三等獎各2個,是獲獎最多的學校。1996年,青島市七處師範舉行籃球、合唱、書法、繪畫、國語基本功“五項聯賽”,平師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績。九0屆畢業生於淑香,畢業不到一年即被評為省級教學能手。
6.校舍建設:
1981年11月,為建實驗樓征地6.05畝,1982年12月,為建300米跑道操場征地19.6畝,1983年11月,為北移校門征地1.51畝,1987年,為建生物教學園地征地14.89畝,至此,學校共占地106畝,基本上滿足辦學需要。
1976年,投資9萬元建成全校第一座樓房---學生宿舍樓,1419平方米。1982年,投資30萬元建成實驗樓一座,1535平方米。1986年,投資45萬元建教學樓一座,2800平方米。1988年,投資30.4萬元建教工宿舍樓一座,1586平方米。1990年,投資55萬元建音樂樓一座,1778.8平方米。同年,投資22.8萬元建新伙房一座,768平方米。1992年,投資76萬元建辦公樓一座,1730平方米。1996年,投資200萬元建成餐廳禮堂一座,2412平方米。1998年,投資74萬元建成新學生宿舍樓一座,1665平方米。至此,教學、辦公、生活用房基本滿足需要。
三中師調整,改辦專科(1998---2002年)
1、中師布局調整:
1998年初,學校提出“以人為本、教為中心、從嚴治校、重在落實”十六字“治校方針”,並強調突出“五個意識”(改革意識、精品意識、質量意識、主人翁意識、艱苦奮鬥意識)。在辦學思路上提出“一主”、“兩翼”、“三項工程”、“四項保障措施”,並將爭創省級規範化學校定為近期奮鬥目標。各項工作取得了較大進展,為在中師布局調整中得以保留奠定了基礎。
1998年10月,青島市中師布局調整工作啟動,決定從平度、萊西、即墨、膠州、膠南五處師範中保留一處,撤消四處。當時平師尚未通過省級規範化學校達標驗收(膠州、膠南師範分別於1995、1997年達標),校舍和教學設施也存在不足,處境十分不利。然而,師生員工毫不氣餒,奮起直追。主攻方向是加強管理、提高質量、培訓師資、更新校舍及設備。當年拆除操場西邊和校園西南角平房70間,新建學生宿舍樓開始鋪基。11月,教工宿舍樓續接工程(投資33萬元,續接534平方米)和400米跑道操場擴建工程破土動工,使校容、校貌大為改觀。學校又投資購進一批教學儀器、音體美器材及圖書資料,並按要求登記、造冊,實行規範化管理。
在中師布局調整過程中,省教委師範處處長徐興文、青島市委副書記程友新和市教委主任陳顯青先後於1998年12月、1999年3月來該校視察,給予較高評價。平度市委、市政府、市教委有關領導於沖、張相逢、徐韶功、胡奇光等到校指導,給予大力支持。1999年4月17日,青島市政府組織以市教委主任助理、青島大學師範學院副院長錢國旗為組長、市教委師範處處長王桂祝為副組長的專家組來校進行評估,平師得分最高。4月28日,市政府初步確定保留平師,並宣布凍結人事、財務及物資。7月2日,市教委組織各處、室負責人來該校正式辦理劃轉交接手續,平度市副市長郭兆寶參加並講話。從此學校劃歸青島市教委直屬管理,成為市直學校。在該校發展史上揭開新的一頁。
2、辦學層次與規模:
自1999年暑假開始,學校停招中師生,改招五年一貫制大專班(生源為國中畢業生)和二年制大專班(生源為中師畢業生),培養大專層次的國小師資。當年從膠南、膠州、即墨、平度、萊西五市招收五年制大專班7個,學生320名;二年制大專班2個,學生69名。從此,平師的招生範圍擴大為上述五市。2001年,中師最後一級(九八級)畢業後,在校生達25個班,1120人,全部是大專班。(稱文理綜合的“國小教育專業”)。有教職工123人,其中專任教師66人,內有高級講師18人,講師41人,碩士研究生1人,本科畢業生60人,學歷達標率為92%。
3、幹部隊伍和教師隊伍建設:
為儘快適應辦學層次的提升,確保大專教育教學質量,在青島市教委的支持下,學校首先採取措施,充實和加強了領導班子,努力提高幹部隊伍的整體素質。1999年12月,調入趙建中任教務主任,2001年改任副校長。2000年3月,調入胡奇光任黨支部專職副書記(陳俊生不再兼任黨支部書記)。7月,王珂永內退,任調研員。對中層幹部也進行調整和充實。至此,共有校級幹部4名,中層幹部7名。學校經常組織領導幹部學習現代教育理論,到外地學習大專辦學經驗,並發動所有領導成員參加研究生課程班學習(其中7人已於2000年7月結業)。同時加強了師資配備和教師隊伍建設,學校領導每年分赴省內外高等師院招聘優秀畢業生來校任教,並組織評審聽課、評分,擇優錄用。2000,2001兩年共錄用教師18人。對原有中青年教師則組織他們報考在職研究生或參加研究生課程班進修,並分批派出教學骨幹到曲師大、浙大脫產學習。另外,還與高校聯繫,聘請了部分兼職教授和外籍教師,提高了師資整體水平。為培養自己的名師,1997年評選出“最受學生歡迎的教師”14名,1999年評選校級教學能手13名,2001年評選首席高級講師、首席講師各3名。現有省級教學能手2名,青島市級青年教師優秀專業人才5名,“曾憲梓教育基金”三等獎獲得者2名。
4、校舍、設備建設:
為適應大專辦學要求,學校加強了校舍和教學設備建設。2000年1月,將舊學生宿舍樓後兩排平房拆除,投資175萬元興建第二座新學生宿舍樓,2773平方米,次年5月交付使用。2001年3月,投資105萬元,實驗樓擴建工程破土動工,擴建面積887平方米,7月份交付使用。同年10月,將實驗樓前三排平房拆除,投資240萬元,動工興建圖書綜合樓,2200平方米,2002年8月竣工。至此,全校總建築面積為25200平方米。
學校還大量投資購進教學儀器設備和圖書資料。2000年下半年,投資130萬元,購置了多媒體教學設備,建起了教師電子備課室,2個微機教室。2001年下半年,投資70萬元建成校園網路,同時又投資40萬元充實了多媒體教學設備。至此,電教儀器總值達199萬元,理化生儀器設備總值為18.1萬元,音體美設備總值達70萬元,圖書資料5.6萬冊,總值為26.6萬元,辦公設備總值達142萬元,交通工具總值為55萬元,醫療器械設備總值為3760元,其它物品總值為8.1萬元,固定資產總值達1225萬元。已基本滿足辦學需要,並將微機普遍運用於辦公、教學、財務及圖書管理工作中,基本實現了教學手段和教育教學管理的現代化。2000年6月,順利通過了省級規範化學校達標驗收,10月18日舉行了掛牌揭彩儀式。
5、教學改革與教育科研:
1998年暑假後,在學習南方師範教改經驗的基礎上,學校提出了“基礎性、師範性、主體性、多媒體、大信息、高效益”的“十八字”教改新思路。先後在26個教室配齊“四機”,並將微機引進課堂。同時,利用假期和周末培訓中青年教師學習使用微機、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並能自制課件,有的還在省、市獲獎。學校調整和最佳化了課程計畫,積極構建規範、科學的課程體系。按照新教學大綱和五年制專科師範課程方案開設了必修課,並鼓勵教師多開選修課,上好活動課和實踐課,使四者有機結合,發揮整體教育功能。學校還最佳化了課堂教學結構,突出年級特點,在預科部對教學環節實行個案式、專題性研究,並開展了課堂教學比賽;在專科部實施了“經典課堂”工程,鼓勵教師探索新型課堂教學模式(已有十幾個學科起步探討,有些學科已初見成效,政治教師彭太東在全國中師政治錄像課比賽中獲一等獎)。學校還最佳化了教學基本環節的管理,強化了教學常規的落實。教學改革的深化,促進了教學質量的提高。2000年底,青島市6處師範11個學科統考,平師有10個學科獲全市第一。2001年8月,在山東省師範生第二屆籃球比賽中,平師獲第二名。
為了爭創名師名校,學校提出走“科研興校”之路。自九八年開始設立教育科學研究室,分工一名教務副主任專職負責。2000年11月,又充實和加強了教育科研機構,分工一名教務副主任和一名教師專管教科研工作,並於2001年4月20日召開了首屆教育科研大會,實施了“科研為先導、課題帶骨幹”戰略。還多次聘請省內外專家、學者來校做學術報告,進行學術交流,創造了良好的學術研究氛圍。據不完全統計,自1990年至2001年8月,全校教職員共出版專著2部,參編著作5部,在各級報刊發表和參評獲獎論文、作品為:國家級42篇,省級87篇,市級200篇。青年教師張錫剛製作的多媒體課件,在首屆“百千萬工程”全國多媒體課件大獎賽中獲特等獎。學校的教科研課題“關於適應21世紀素質教育的國小教師綜合素質培養的研究”,已被確立為青島市教育科學“十五”規劃重大課題和省級重點課題。2001年11月,被省師範教育學會授予“教育科研組織進步獎” 。2002年2月,被省教科所確定為“山東省探究教學重點科研基地”
平度師範是一所在長期艱苦環境中發展起來的學校。她經歷了一個從師範講習所、中學師範部到單獨設校的歷史發展過程,又從一個設備簡陋、規模較小的初師發展成設備齊全、樓房林立、場地寬闊的專科師範學校。自建校至今,為國家培養了大量人才。僅從1946——2002年的56年中,就培養出初師畢業生2360名,中師畢業生7083名,大專畢業生251名,進修生1800名,短訓班學員3700名,總計15194名。他們中的絕大數已成為教學骨幹,不少人被評為國家及省、市教學能手、優秀教師。平度市的中國小校長、鎮(處)教委主任80%以上是平師畢業生,也有不少優秀畢業生被選拔到黨政機關擔任領導職務。中師升本科高考升學率2000年列全省第三,2001年列全省第一。
附屬國小:
自平度縣立師範講習所開始設立附屬國小,經縣中師範部,一直延續至今。主要經歷了三個階段:
一建國前的附屬國小(1919——1945)
1919年,縣立師範講習所根據教學需要設立了附屬國小,招收了一個四年制的國小初級班(1——4年級複式)和一個二年制的國小高級班。國小高級班還增設了英語課。1928年,附小和師範講習所均因戰亂而停辦。1929年,附小隨著師範講習所的複課而開學。除了聚攏原初級班各年級學生外,又招收了一個高級班,原高級班也返校進行畢業考試,履行畢業手續。1934年,師範講習所併入縣中時,女子師範講習所的校址改為縣中附小,由王之賢任主任。1937年縣中解散,附小也隨之停辦。1940年春,國民黨在辛安恢復平度縣立中學時,也設立了附屬國小,歸縣中校長領導。原五區中心國小所借用的民房,作為附小校舍。1945年7月,縣中潰散,附小停辦。
二建國初期的附屬國小(1953——1969年)
1、管理體制與校址變動:
1951年平師正式建立後,迫切需要一個教育實驗基地。1953年11月,經與平度縣文教科商定,將小窯完全國小轉為附屬國小,其領導權仍歸縣文教科。1955年春,附小劃歸師範領導(財政權歸縣文教科,教育經費撥雙倍),此後隸屬關係一直未變。
1956年,因平師規模不斷擴大,原附小已不能滿足教學需要,當年秋天,又將李家疃完全國小併入附小,校址以李家疃為主,小窯作為分院。
1966年“文革開始後,師範正常的教學秩序被打亂,領導班子也被衝垮,附小工作無人過問。1969年,因推廣嘉祥縣侯振民王慶余關於“公辦國小下放到大隊來辦的建議”,國小教師紛紛回原籍,附小自行解散,其校址改辦為聯中。
2、領導人事變更:
1953年11月,小窯完小剛轉為附小時由高蘭亭任校長,孫德敏任教導主任。1954年1月孫德敏調離,李慎悟任教導主任。1955年,根據上級規定,附小隻設主任,校長由師範校長兼任。春季,高蘭亭離任,綦振德任主任。秋季,綦振德又調離。次年春,姜潤貞到校任主任,秋又調走。附小與李家疃完小合併時又設校長,由崔盛凱擔任,楊修漢和李慎悟任教導主任,楊駐李家疃,李駐小窯。1960年春,楊修漢調離,張錫玲繼任。1962年李慎悟退職回家,年底崔盛凱調離。1963年,調入馬錫榮任校長,直至附小解散。
3、校舍及辦學規模:
附小原校址小窯和李家疃均離師範原校址一華里。小窯有校舍41間,全是借用的;李家疃有校舍42間,其中有28間是借用的(後來購為學校所有)。1960年小窯的校舍歸還村里,小窯的學生遷至楊家莊。
1953年11月,小窯完小轉為附小時有高級班2個,學生77人;初級班4個,學生156人。1956年秋合校時,小窯有高級班3個,148人,初級班2個,96人;李家疃有高級班4個,181人。初級班4個,188人,全校共有13個班,學生613人。生源來自縣城東南側的20多個村莊。
三改革開放時期的附屬國小(1984——2002年)
原附小解散後,再未恢復起來。1984年秋,經平度縣政府批准,將“平度縣第一職工子弟國小”(1995年更名為“平度市勝利路國小”)轉為附屬國小,兩塊校牌同時懸掛,管理許可權原歸縣教育局,後改為城關街道辦事處
現附小始建於1982年8月,校址在現河東岸、勝利路北。首任校長張明寬,後又提拔柴永大任副校長。1993年暑假,實行教育內部機制改革,經答辯推選,柴永大任校長,張勇、董福壽任副校長,張明寬內退。1996年8——12月,柴永大、董福壽先後調離,12月調入王江訓任校長,副校長仍由張勇擔任。教導主任2人,總務主任、大隊輔導員各1人。
1982年剛建校時,學校占地11.2畝,總建築面積957平方米;僅有1——3年級6個班,學生250人;教職工15人(其中中師學歷13人,大專和初師各1人。)至2001年,附小占地44畝,總建築面積6500平方米。擁有綜合教學樓一座,專用教學樓兩座,普通教室30個,微機室、語言室各2個,多功能教室1個,微機33台,圖書2.5萬冊,報刊90餘種,達到了青島市級規範化學校標準。在校生29個班,1700多人。有教職工86人,其中國小高級教師33人,大專以上學歷32人,青島市級骨幹教師、學科帶頭人、優秀專業人才、教學能手5人;平度市級骨幹教師、學科帶頭人、教學能手15人。九十年代學校獲集體榮譽:省級三項,青島市級9項,平度市級12項。1995年獲全國“中華五千年知識競賽”第一名。先後被評為平度市級規範化學校、青島市德育先進單位、青島市文明單位、平度市文明單位標兵、山東省檔案管理先進單位。
2012年10月20日,平度師範舉行了百年校慶典禮,鼓樂聲響徹平度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