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瑪堆

尼瑪堆

瑪尼堆是藏民用大小不等石塊、石板和卵石壘成的“祭壇”,也被稱為“神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瑪尼堆
  • 說明:石板和卵石壘成的“祭壇”
  • 別名:神堆
  • 簡介:藏族刻在石頭上的追求、理想
簡介,歷史,釋義,風俗,文化,

簡介

瑪尼堆”最初稱“曼扎”。意為“曼陀羅”。藏語稱“多本”(音“朵幫”),即壘起來的石頭之意。
在西藏及青海雲南等藏民聚居地區的山間、路口、湖邊、江畔,幾乎都可以看到一座座以石塊和石板壘成的祭壇--瑪尼堆。也被稱為“神堆”。 這些石堆,藏語稱“朵幫”,就是壘起來的石頭之意。“朵幫”又分為兩種類型:“阻穢禳災朵幫”和“鎮邪朵幫”。“阻穢禳災朵幫”大都設在村頭寨尾,石堆龐大,而且下大上小呈階梯狀壘砌,石堆內藏有阻止穢惡、禳除災難、祈禱祥和的經文,並有五穀雜糧、金銀珠寶及槍枝刀矛。
尼瑪堆
“鎮邪朵幫”大都設在路旁、湖邊、十字路口等處,石堆規模較小,形狀呈圓錐形,沒有階梯,石堆內藏有鎮邪咒文,台的石堆內也藏有槍枝刀矛。
瑪尼堆的石塊、石板或卵石上大都刻有文字、圖像。內容多是藏傳佛教的經文、佛尊、動物保護神、六字真言及各種吉祥圖案等。每逢吉日良辰,人們一邊煨桑,一邊往尼瑪堆上加石子,並虔誠地用額頭碰它,口中不停禱告。日久天長,一座座尼瑪堆便拔地而起,愈壘愈高。

歷史

瑪尼堆最初稱曼扎,意為曼陀羅,是由大小不等的石頭集壘起來的、具有靈氣的石堆,藏語為“多本”;還有一種是在石塊或卵石上刻寫文字、圖像,以藏傳佛教的色彩和內容為其最大特徵,有佛尊、動物保護神和永遠念不完的六字真言,然後堆積起來成為一道長長的牆垣,這種瑪尼牆藏語稱“綿當”。
青海湖湖邊的尼瑪堆青海湖湖邊的尼瑪堆
每逢吉日良辰,人們一邊煨桑,一邊往瑪尼堆上添加石子,並神聖地用額頭碰它,口中默誦祈禱詞,然後丟向石堆。天長地久,一座座瑪尼堆拔地而起,愈壘愈高。每顆石子都凝結信徒們發自內心的祈願。
瑪尼石的產生,使這些自然的石頭開始形象化。藏族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湧現出了浩如煙海的瑪尼石刻品,凡人跡所至,隨處可見,它是藏族刻在石頭上的追求、理想、感情和希望。

釋義

隨時時間的推移在瑪尼堆上也會放上些石塊和石板上,並刻有六字真言慧眼、神像造像、各種吉祥圖案等,稱為瑪尼石刻
瑪尼石刻表現的內容極為豐富,大致可分為四類:靈獸動物類,護法神類,經文咒語、六字真言類,佛、菩薩、高僧大德類。前兩類屬於早期苯教文化乃至更早時期的原始自然崇拜,後兩類則屬於佛教內容。
瑪尼石刻雕刻手法多樣,有線刻、減地陽刻淺浮雕高浮雕、雕刻施彩等。瑪尼石刻在藏傳佛教美術中具有重要的意義和獨特的地位,極具本土特色和民族特色,是源自藏地本土上的一種融雕刻和繪畫為一體、相當古老的藝術表現形式。
雲南雨崩村的尼瑪堆雲南雨崩村的尼瑪堆

風俗

寫有梵文的尼瑪堆與經幡寫有梵文的尼瑪堆與經幡
碎石塊堆成一堆,布上經幡,每次路過時就在石堆上壘上一些石塊,然後繞“尼瑪堆”順時針走三圈,祈求上天保佑。 當地藏胞在山頂上環繞牛頭碑壘起石塊,矗立桿子,扯起繩索,繩索上數以百計、色彩紛呈的絲綢哈達在勁風中招揚著摯誠摯真的祈禱和祝福。據說這種獨特的祭祀方式叫“尼瑪堆”,如同蒙古族的“敖包”。虔誠的佛教信徒和前來河源的遊人你往我來繫上五顏六色的彩綢,寄託自己的祈禱、祝福和希望。彩綢的色彩分別象徵不同地意義:藍色象徵天空、白色象徵祥雲、紅色象徵火焰、黃色象徵大地、綠色象徵水。

文化

尼瑪石刻極具民族特色,是藏民刻在石頭上的理想、追求、情感和希望。尼瑪石刻的產生,使這些自然的石頭有了生動的形象和靈氣。
尼瑪石雕刻手法多樣,有線刻、減地陽刻、淺浮雕、高浮雕、雕刻施彩等。在藏傳佛教美術中具有重要意義和獨特地位,是一種融雕刻和繪畫於一體的古老藝術表現形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