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利西斯·格蘭特

尤利西斯·格蘭特(Ulysses Simpson Grant 1822.4.27-1885.7.23) 美國軍事家、政治家,美國內戰後期聯邦軍總司令,第18任總統、陸軍上將、美國管理工程院院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尤利西斯·格蘭特
  • 外文名:Ulysses Simpson Grant
  • 出生日期:1822.4.27
  • 逝世日期:1885.7.23
基本資料,簡介,人物經歷,戰場功績,回憶錄節選,對回憶錄的評價,

基本資料

姓名:尤利西斯·辛普森·格蘭特
綽號:"HeroofAppomattox"
出生:1822年4月27日,俄亥俄
尤利西斯·格蘭特尤利西斯·格蘭特
死於:1885年7月23日,
 父親:傑西·魯特·格蘭特
母親:漢納·辛普森·格蘭特
夫人:朱莉婭·博格斯·登特(1826-1902),於1848年8月22日結婚
孩子:弗雷德里克·登特·格蘭特(1850-1912);
尤利西斯·辛普森·格蘭特(1852-1929);
埃倫·格蘭特(1855-1922);
傑西·魯特·格蘭特(1858-1934)
宗教:衛理公會教徒
教育:畢業於美國軍事院校,紐約西點軍校(1843)
職業:士兵
政黨:共和黨
其他政府位置:無

簡介

格蘭特與朱莉亞於1848年結婚,生有三子一女。參戰時他已42歲,當時為上校,指揮一個團。但短短的4年當中,他從上校升為中將,擔任聯邦軍總司令。林肯在1864年3月任命他為最主要的將軍。格蘭特迫使南方軍總司令羅伯特·李(Robert Edward Lee )向他投降。憑藉自己的軍威,格蘭特於1868年當選總統。1872年連任。儘管格蘭特能征慣戰,但並不等於善於理政,格蘭特的平平政績與他的赫赫戰功成為明顯對照。特別是在第二次總統任期內,他對南方奴隸主妥協讓步以及對貪污腐化的屬員採取姑息縱容態度,引起了選民的普遍不滿。儘管他渴望繼續當政,但事與願違,他落選不得不離開白宮。
格蘭特卸職後曾週遊世界,並想在政治上東山再起,但未能如願。有趣的是,落選後,格蘭特夫婦仍遲遲不搬出白宮,直到新總統海斯就職了,還得來白宮參加由格蘭特夫人一手操辦的午宴。更有趣的是,格蘭特夫婦覺得無家可歸,於是退職後決定四海為家。他們花了三年多的時間,游遍了英格蘭、比利時、德國、瑞士、義大利、丹麥、法國、埃及、巴勒斯坦、挪威、俄羅斯、印度、暹羅(泰國)、中國和日本。
格蘭特退休後,成為一家金融公司合伙人,但是經商失敗,以破產告終。在那段期間,他獲悉自己有喉癌,並開始寫回憶錄,以還清他的債務,供養家庭,他和死神賽跑,最終回憶錄掙到了450,000美元。在完成最後幾頁不久,於1885年,格蘭特病逝。

人物經歷

原名是海勒姆·尤利西斯-格蘭特(Hiram Ulysses Grant),小名勒斯(Lyss)。1822年他出生於4月27日,俄亥俄的安樂點(Point Pleasant,Ohio),父親傑西·魯特·格蘭特是一位皮革小商人,母親漢娜·辛普森是位農場主的女兒,格蘭特的名字是家人用抓鬮的方式起的,尤利塞斯是《奧德塞》中大英雄奧德修斯的名字,格蘭特身材矮小,其貌不揚,但一生的事業卻有聲有色,轟轟烈烈,格蘭特畢業於西點軍校,他在南北戰爭中發跡。
到了1839年,他接到了國會議員托馬斯·赫穆(Thomas Hamer)的推薦他去西點軍校的推薦信,此人過去是格蘭特母親的老友。但問題是這個議員在寫這封的時候,把哈勒姆(Hiram )這個名字忘得一乾二淨。於是他按照西方的取名習慣,自作主張地把格蘭特母親婚前的姓辛普森加了進去,變成了尤利西斯-辛普森-格蘭特。所以當格蘭特接到這封推薦信的時候,只好將錯就錯,在自己的申請表上填上了尤利西斯·辛普森·格蘭特,之後這個被迫改的名字也就跟隨了他一輩子。
雖然自己很不願,但是在父親的威逼下,格蘭特於1839年5月29日到達了西點軍校。在校期間表現平平,沒有什麼突出或是引人注意的成績。四年後畢業時,在39人的班級里,排名21畢業。此時正好趕上了墨西哥戰爭,格蘭特被授予少尉軍銜派往了第4步兵團,在聖扎珈里·泰勒(Zachary Taylor)指揮下,他的職位是軍需官。總體而言,他在這個職位上表現很不錯,只是有的時候表現的過於莽撞些。在馬里莫(Molino del Rey )和查培爾佩戈戰役(Chapultepec)戰役中,格蘭特參加了實際戰鬥,表現得極為勇敢。戰爭後被提升為中尉,派往了西部地區繼續服役。但是其間,格蘭特卻被他的一個陋習搞得麻煩滿身,就是他過於貪杯。甚至在他執行勤務的時候也不例外,數次被憲兵人贓俱獲地當場抓獲。結果1853年,格蘭特由於再次在工作期間酗酒,而被“流放”當時的邊疆—舊金山。

戰場功績

格蘭特第一個大的勝利,來自他對亨利要塞(Fort Henry)和道格拉斯要塞(Fort Donelson)圍攻的成功,在1862年2月他先後攻下了這兩個在密西西比流域的重要據點。在圍攻期間,南軍曾按當時戰爭慣例提出過短時間休戰的要求,而格蘭特卻回答道:“No terms except an unconditional and immediate surrender can be accepted. ”格蘭特就此第一次在內戰中提出了“無條件投降”的說法,這個名詞開始貫穿他之後的戰爭中的所有行為。這個勝利對北方無疑地一個巨大的鼓舞,此時的北軍在東部戰場的情況卻很不樂觀,在李對抗下,北軍陷入了苦戰。所以當林肯聽到這個訊息後,很興奮當即提拔格蘭特為少將。格蘭特被任命開始組建田納西方面軍,同時結識了他的老鄉--威廉-提康普賽-謝爾曼,謝爾曼此時成為了他師長。 到了四月,格蘭特迎來了西部戰場上最血腥的一次戰鬥。田納西方面軍在夏伊洛(Shiloh)迎來了他們的頭一次戰役。戰役第一天,北軍顯然無法適應南軍的迅猛打擊,匆促迎戰結果自然是大敗而歸。而日後,謝爾曼的部隊趕到了戰場。謝爾曼當南軍迅速向先前潰退的北軍追擊的時候,出其不意地從斜里殺出猛擊了對方的側翼。南軍遭到了這一出其不意的打擊,頓時亂作一團,敗退中的格蘭特又趁勢大殺回馬槍,反敗為勝將南軍徹底擊潰。這和東部戰場的困境同樣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之後格蘭特的主要任務是負責對維克斯(Vicksburg)的圍攻作戰,這和蓋蒂斯堡一併成為了這場戰爭中最重要的戰役,也是他一生最為重要的一次戰鬥。 圍攻部署七月,格蘭特首先任命謝爾曼為菲斯軍官區總司令,負責對南軍的堅強據點威克斯堡(Vicksburg)發動進攻。但是由於兵力嚴重不足,謝爾曼的攻擊並不成功,戰局陷入僵持。維克斯堡小城位於密西西比河中游,大河在此處變得很狹窄,所以地理很重要。控制了維克斯堡就等於控制了整條密西西比的交通控制權,在戰前這裡就是整條河上的交通運輸的總轉站和中心,其戰略價值極大。 維克斯堡繁忙的碼頭到了1863年年初,格蘭特親自率領部隊開始對維克斯堡展開了圍攻作戰。他首先將打算援救維克斯堡的南軍蔣斯頓的部隊擋在了維克斯堡站區之外,集中力量將其打退。 之後,再調回頭開始展開圍攻。他在維克斯堡外挖了兩條圍攻線:內對壘線(Contravallation)和外對壘線(Circunvallaton)。把維克斯堡圍了一個滴水不漏,大擺鐵桶陣。到了1863年5月,格蘭特的部隊人數上升到了7萬2千人,火炮248門;此時維克斯堡內南軍僅為4萬5千人。同時在密西西比河上,在格蘭特的要求上,海軍的大批鐵甲艦也保衛斷絕了維克斯堡的水上聯繫。就這樣,格蘭特把維克斯堡徹底地包圍了,之後就實施糧食的禁運,力圖困死守軍,當然城中的市民也遭到了同樣的命運。而面對南軍司令彭貝爾頓讓市民離開的維克斯堡的要求,同樣遭到格蘭特的一口拒絕,堅持南軍必須無條件投降。北軍的炮兵每天不分白天黑夜日日連續對維克斯堡進行無間斷炮擊,每天只因為炮兵吃飯和補給的要求停止炮擊三小時,其餘的二十一小時都是無休無止的猛烈炮擊。就這樣到了1863年7月4日也就是美國獨立日,同樣也是東部蓋蒂斯堡戰役的後一天,南軍在堅守了7個月,彈盡糧絕後終於向格蘭特“無條件投降”。 圍攻中的格蘭特在這次戰役中,和他的偉大勝利相比,格蘭特的損失卻並不顯得很重大,他一共損失了9千人左右。而南軍傷亡了1萬2千人,另有3萬5千人投降被俘。而城中至少3至4千名市民由於圍困造成的飢餓和炮擊而死亡,其中大部分都是婦女和兒童。格蘭特還是於1863年7月攻下了這個戰略位置極為關鍵的城市。至此,北軍徹底控制了密西西比河流域,進而開始威脅南方的後方地區。之後格蘭特毫不鬆懈繼續推進,在查努羅加(Chattanooga)突破了南軍的防線,進抵了喬治亞州的邊境,進展極為順利。然而在格蘭特剛剛取得了這一身勝利後,之後詹姆斯-朗斯特 (James Longstreet)帶著他的田納西方面軍從北面長途近100英里突然對格蘭特的獲勝之師發動了奇襲,雖然只有2兩萬但是卻讓北軍遭到了失敗。這也成了格蘭特在西部戰場上唯一的一次失敗。但是之後,格蘭特還是依靠自己的兵力優勢維持住了戰線,穩定了戰局。
到了1864年4月,對格蘭特一直很偏愛的林肯,終於任命了格蘭特為陸軍總司令。他開始轉戰到了東部戰場,同時任命謝爾曼為西部方面軍最高司令,而格蘭特也給他下達了那條著名的命令“create havoc and destruction of all resources that would be beneficial to the enemy。”明確要求謝爾曼對南方進行毀滅性的不計後果,不惜代價的摧毀。同年5月,謝爾曼開始入侵喬治亞州開始了亞特拉大攻略。而他自己開始率領12萬大軍在東部開始和由李將軍率領的北弗傑尼亞軍團作戰,他目標就是占領“叛軍”的首都里奇蒙。此時,格蘭特更是放言,他要抽打李(Whip Lee),打破李這個“南方的神話” 身為總司令的格蘭特此時李的軍團只剩下了6萬人,但是他卻是格蘭特前所沒有遇到過的對手。在荒原戰役(Wilderness),斯巴薩維利亞戰役(Spotsylvania),諾斯·安娜戰役(North Anna)和冷港戰役(Cold Harbor)中,格蘭特都弱於自己的兵力和裝備李,所擊敗。李硬是把強大的北軍擋在了里奇蒙以外,格蘭特在幾個月間足足損失了6萬人。雖然如此,但是南方敗亡的命運並不是李個人可以扭轉的。
1843年畢業於美國陸軍軍官學校(西點軍校)。參加過美墨戰爭。格蘭特是美國歷史上第一位從美國軍事院校(西點軍校)畢業的軍人總統。他在美國南北戰爭中屢建奇功,有“常勝將軍”之稱。
1854年退役。內戰爆發後,在伊利諾州加利納協助招募和訓練部隊。後任志願軍閉長、旅長,在西部戰場作戰。1862年2月率部攻占南部鬧盟軍據守的亨利堡和多納爾森堡,威名大震,擢升為少將。同年4月在復洛會戰中重創南軍。
1863年4—7月指揮田納西軍團採取迂迴包圍戰術,進攻南軍 密西西比河畔最重要的堡壘維克斯堡,經過艱苦的外圍作戰和攻堅戰,迫使守軍投 降,俘3.1萬人。11月率部擊敗圍攻查塔努 加之敵。1864年3月任聯邦軍總司令,領陸軍中將銜。隨後,與W·T·謝爾曼共同制定 東西戰場協同作戰,分割殲敵的作戰汁劃。 5月率主力在維吉尼亞與R·E·李統率的南軍主力決戰,並命令謝爾曼進軍喬治亞。 給南軍以沉重打擊。1865年4月2日率部 攻占南部同盟“首都”里奇蒙,迫使南軍於4月9日在阿波馬托克斯投降。他具有政治膽識,認識到廢除奴隸制和武裝黑人的重要性;善於把握戰爭全局,作戰指揮堅決果斷;強調不惜代價主動進攻,消滅敵人有生力量,破壞敵人戰爭潛力、為取得內戰的勝利做出卓越貢獻。
1866年4月晉陸軍上將。1867年8月—1868年1月任代理陸軍部長。1869—1877年連任兩屆美國總統,政績平平。著有《U.S.格蘭特的個人回憶錄》。
格蘭特死後美國為了紀念這位歷史人物,建造了格蘭特將軍國家紀念堂(General Grant National Memorial)。然而紀念堂下埋葬的並不是格蘭特本人,而是由里塞斯·辛普森·格蘭特(Ulysses Simpson Grant)和他的妻子朱莉婭·登特·格蘭特(Julia Dent Grant)。這座建築有46米高,花費6000000美元,於1987年建造。

回憶錄節選

格蘭特1822年生於俄亥俄州的普通家庭,他性格內向,沉默寡言,生性愛好騎馬。格蘭特在童年時代有過一次讓同伴嘲笑的愚蠢買馬經歷。
“在離村子幾英里遠的地方住著一位羅爾斯頓先生,他有一匹小馬我很想要。我父親出價二十塊錢,但羅爾斯頓要價二十五塊。我太想買這匹馬了,於是當馬主人離開後,我懇求父親接受對方的出價。我父親做出了讓步,但卻說那匹馬也就值二十塊錢,所以讓我先出價二十塊,如果不行,再出二十二塊五,如果還是買不下來,最後再出二十五塊。於是,我騎上馬,馬上出發了。到了羅爾斯頓先生家後,我對他說:“爸爸說我可以先出二十塊買這匹馬,如果你不接受,我就出二十二塊五。如果你還是不同意,我再出二十五塊。”當然,誰都會猜出最後的成交價格。這個故事基本屬實。的確,我很樸實地表現出我想要買下那匹馬的願望。那時我也就是八歲多一些的樣子。這次買賣讓我的心感到刺痛,因為這個故事很快在村子裡的同伴中傳開了,並且傳了很久。孩子都會對同伴的可憐相幸災樂禍,至少那時農村的孩子是這樣。不過,後來我也發現,成年人何嘗不是如此。 ”
軍人的機會在戰場,對於美國挑起墨西哥戰爭,格蘭特有精妙的評點:
“ 美國軍隊出現在具有爭議的墨西哥居住區的邊緣地區,僅此一點並不足以挑起事端。我們被派到那裡去的目的就是為了挑起戰爭,但更重要的是要讓墨西哥人先挑起事端。國會會不會宣戰,值得懷疑;不過,如果墨西哥進攻我們的部隊,我們的政府將會宣稱“據某某法案,我們已經進入戰爭狀態,云云”,爾後便精神抖擻地投入戰爭。戰爭一旦開始,共和黨將會很少有人膽敢反對。歷史證明,凡是反對自己的民族所進行的戰爭的人,不管戰爭的正義性如何,都將無法在他的有生之年或者在歷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對他個人來說,哪怕倡導什麼“戰爭、溫疫、饑荒”,也比反對已經開始的戰爭要好很多。”

對回憶錄的評價

“在迄今為止的美國總統的個人回憶錄中,尤利西斯·辛普森·格蘭特的個人回憶錄是最打動人的,”傳記作家威廉·S·麥克菲利評價說,“這是我們所有文獻當中描述戰爭最大膽的著作之一。”
在《愛國者之血:美國內戰文獻研究》中,埃德蒙·威爾遜寫道,“正如馬克·吐溫所認為的那樣,格蘭特這部戰爭著作是自愷撒的《高盧戰記》以來此類作品中最了不起的。這部作品也以它獨特的方式描述了美國的民族性格,正如《林肯傳》或惠特曼的《草葉集》一樣……格蘭特個人回憶錄以自然的筆鋒展示出對信心的激勵以及力量源泉的展現……格蘭特的敘述與一般將軍們所描述的戰爭有所不同,儘管也有些沉重,但是格蘭特所展示的往往是戰鬥精神本身,讓讀者明白正是靠著這種戰鬥精神格蘭特才贏得了這些戰鬥的勝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