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麂

小麂

小麂(學名:Muntiacus reevesi)是一種小型的鹿科動物,棲息在稠密灌叢中。小麂頭部為鮮棕色,體毛呈棕褐色,頸背部較深,呈暗褐色,腹面從前胸至肛門周圍均為白色。幼獸體毛上具有斑點。取食多種灌木和草本植物的枝葉、幼芽,也吃花和果實。喜獨居或雌雄同棲。營晝夜活動。主食野果、青草和嫩葉,也常到村旁地角盜食蔬菜或其它農作物。受驚時常發出短促宏亮的吠叫聲。7-8月齡性成熟,全年繁殖,每胎多產一仔。主要分布於中國的亞熱帶地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小麂
  • 拉丁學名:Muntiacus reevesi
  • 別稱:山吠鹿,犬麂,角麂,黃麂黃猄,山羌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哺乳綱
  • 亞綱:真獸亞綱
  • 偶蹄目
  • 亞目:反芻亞目
  • 鹿科
  • 亞科:麂亞科
  • 麂屬
  • :小麂
  • 亞種:3亞種
  • 命名者及年代:Ogilby, 1839
  • 英文名稱:Chinese Muntjak
  • 英文名稱:Formosan Reeves' Muntjac
  • 英文名稱:Reeve’s Muntjac
  • 英文名稱:Reeves's Muntjac
  • 保護級別:國家三級保護動物
外形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亞種分化,保護級別,人工養殖,經濟價值,

外形特徵

小麂是麂類中體形最小的一種,身高約43-52厘米,體長70~87厘米,體重9~18千克,尾巴較長,為12厘米。臉部較短而寬,額腺短而平行。在頸背中央有一條黑線。雄者具角,但角叉短小,角尖向內向下彎曲。眶下腺大,呈彎月形的裂縫,其後端向後彎曲的淺溝直至眼窩的前緣,其相對的另一端稍向臉部前方的中部略呈“s”形,彎向裂縫的中部。彎月形的裂縫中部深度較兩端淺。
小麂的頭骨短而寬,約小於赤麂的三分之一,淚窩極大,甚至超過眼窩,占有淚骨的大部分,而使淚骨僅餘狹窄上緣。額骨與鼻骨之間不相連為顎骨上端狡小舌狀突所隔。角一般不具基突,如有也很不顯著。小麂的牙齒結構與赤麂相似,成年的雄獸上犬齒相當發達,形成獠牙;下頜門齒和犬齒均集中在頜骨前端,故與前臼齒形成一個齒間隙。
小麂的個體毛色變異較大。由栗色以至暗栗色,腰部毛不其黑尖,而是鮮栗色,其後部黑色毛尖相當長。身體兩側較暗黑,腳為黑棕色、面頰暗棕色,喉部發白略呈淡栗黃色,頸背黑線或不明顯,或向後伸延至頸背一半,顏色漸淡以至於完全和頸背的暗栗色融合在一起而難以區分。雌獸前額毛色為暗棕,耳背呈黑色。雄獸的前額為鮮艷的橙栗色,耳背呈暗棕色。
小麂的冬毛通常較夏毛稍黑,夏毛通常為淡栗紅色,且混雜有灰黃色的斑點。吻至角的基部暗棕色,從眶下腺直至角的分叉地方每側各有一條黑色寬紋。吻側、面部、頸背和黑色寬紋之間以及耳的基部和耳廓的外側,毛色鮮栗色。耳背的上緣暗棕,其內部有長的白毛。體背和四肢上部近於暗栗色,四肢下部為黑棕色,在蹄的附近毛色暗黑色,是與赤麂在同樣部位的白色顯然不同。胸、腹部、後肢的內側、臀部邊緣及尾的腹面白色。尾的背面和臀部邊緣均有一條鮮艷的橙栗色的窄線。

棲息環境

小麂棲息在小丘陵、小山的低谷或森林邊緣的灌叢、雜草叢中。性很怯懦,且孤癖,營單獨生活,很少結群,其活動範圍小,經常遊蕩於其棲處附近,常出沒在森林四周或粗長的草叢周圍,很少遠離其棲息地。它較為膽小,聽覺敏銳,略有微小聲音即足以驚動它,使敵害難以接近,受驚時,猛撞進高草叢或繁茂的森林中,能巧妙地隱蔽自己而得到保護,憑著它輕捷行動及靈活的軀幹和敏捷的聽覺器官,雖則它沒有強有力鬥爭工具,卻能巧妙地逃避敵害。

生活習性

小麂的活動規律和赤麂相似,是晝間活動的動物,同時也以晨曦和傍晚的活動最為頻繁,故在這段時間裡呼聲較多,其叫聲雖似犬吠,但音調較高。
小麂覓食活動時非常謹慎,通常很慢的潛行。它取食多種灌木、樹木和草本植物的枝葉、嫩葉、幼芽,也吃花和果實。

分布範圍

小麂主要分布於中國長江以南各省,指名亞種分布於安徽、河南、陝西、甘肅、四川、江蘇、浙江、福建、廣東、廣西、湖南、江西、湖北、貴卅、雲南;台灣亞種分布於台灣省;江口亞種分布於貴州梵淨山。
小麂分布圖小麂分布圖

繁殖方式

小麂7~8月齡性成熟,全年繁殖。懷孕期為6個月,每次產仔1~2隻,幼仔有淡白色斑點,經數月後斑點逐漸消失。在繁殖季節里雄獸能發出“嘎,嘎”的聲音及有爭偶的鬥爭。

亞種分化

小麂(3亞種)
中文名稱拉丁學名
1.
Muntiacus reevesi jiangkouensis
2.
小麂台灣亞種(台灣山羌
Muntiacus reevesi micrurus
3.
Muntiacus reevesi reevesi

保護級別

野生小麂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08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ver 3.1——低危(LC)。
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China Key List —Ⅲ級。
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脊椎動物卷,評估級別為近危(NT)。
註:小麂全部圖冊網址

人工養殖

小麂的繁殖主要受內分泌的控制,而周圍環境及公母麂比例則直接影響其內分泌的規律。發情期雄性間爭鬥顯得激烈而隱蔽。時間多集中在晨昏,人工養殖時難以觀察到。由於雄性頭上的杈角鋒利,兩雄相爭,必有一傷,鬥敗者往往連人工投給的飼料都難以採食,常倦蹲在一角休養生息,有的傷勢嚴重,難以救治復愈。 此外,環境周圍尖銳刺耳的噪音也直接影響小麂的情緒,使它們常常躲縮在一角或因飼養場內無隱蔽藏身之處而惶恐不安,久之則導致內分泌紊亂,不再發情,並可引起消化功能紊亂,成活率降低。
小麂發情時,生殖器官在外觀上見不到明顯的季節性變化。雄性小麂不像鹿那樣經常吼叫、頸部變粗、皮毛蓬鬆、經常翻滾於泥潭之處,全身沾滿污泥,表現出強烈的發情症狀和爭偶行為,而是在晨昏時靜悄悄的爭偶、交配。
人工養殖小麂時,在繁殖前期要掌握好公、母麂性比在2:5左右,多餘小麂必須隔離飼養,對受傷的雄麂應加強觀察,及早發現,及時隔離,單獨飼養。治療藥物最好混入飼料中餵。傷口不大時不可採取強行捕捉,保定縫合。由於小麂屬於“神經質動物”,保定治療所引起的心理上的損害大於生理上的治療效果,只有在迫不得已時才可採納。此外,為產仔設定巢箱顯得尤為重要。以小麂的生態習性為依據,結合飼養實際。
用1.5厘米厚的松木製成單只巢箱。箱底用磚塊墊高10-15厘米以防潮,底部便於用水沖洗。整個巢箱組合放置於涼蓬下,防止雨淋日曬。每4隻巢箱組成一組,根據養殖規模,整個運動場安置3-4組為宜。公、母比應控制在2:5左右。飼養實踐證明,組合箱的頂部亦常有小麂棲息。巢箱內有糞便結存,但較為乾燥,平時可不打掃巢箱,但須防止漏水淋雨。

經濟價值

可對小麂進行人工養殖,因為它的食物來源好解決,懷孕期又短,是一種有養殖前途的獸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