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毛細支氣管炎

小兒毛細支氣管炎(bronchiolitis in infant)是一種嬰幼兒較常見的以細支氣管受累為主的下呼吸道急性感染,僅見於2歲以下嬰幼兒,多數是1~6個月的小嬰兒,發病與該年齡支氣管的解剖學特點有關。因微小的管腔易由黏性分泌物、水腫及肌收縮而發生梗阻,並可引致肺氣腫或肺不張。臨床症狀以明顯的喘咳和缺氧症狀為特徵。臨床上較難發現未累及肺泡與肺泡間壁的純粹毛細支氣管炎,故國內認為是一種特殊類型的肺炎,實際上它與肺炎還是有區別的。

基本介紹

  • 就診科室:兒科
  • 多發群體:1~6個月嬰兒
  • 常見發病部位:支氣管
  • 常見病因:由呼吸道合胞病毒、3型副流感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呼腸病毒及鼻病毒感染引起
  • 常見症狀:持續性乾咳和發作性呼吸困難,重症患兒有明顯梗阻性肺氣腫、蒼白及發紺
病因,臨床表現,檢查,診斷,治療,

病因

小兒毛細支氣管炎可由不同的病毒所致。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最常見的病原。此外,副流感病毒(3型較常見)、腺病毒、流感病毒、呼腸病毒與鼻病毒均可引致毛細支氣管炎,少數系由肺炎支原體引起。

臨床表現

常在上呼吸道感染以後2~3天出現持續性乾咳和發作性呼吸困難。咳與喘憋同時發生為本病特點。症狀輕重不等,重者呼吸困難發展甚快,咳嗽略似百日咳,初起時呼吸道症狀遠較中毒症狀嚴重,出現發作性喘憋。體溫高低不一,低熱(甚至無熱)、中等度發熱及高熱約各占1/3。體溫與一般病情並無平行關係。一般雖有嘔吐,但不嚴重,也多無嚴重腹瀉。由於肺氣腫及胸腔膨脹壓迫腹部,常易影響吮奶及飲食。喘憋發作時呼吸快而淺,常伴有呼氣性喘鳴,呼吸頻率可達60~80次/分鐘,甚至100次/分鐘以上,脈快而細,可達160~200次/分鐘。有明顯三凹征。
重症患兒有明顯的梗阻性肺氣腫、蒼白及發紺。胸部體徵常有變異。叩診每呈鼓音。每當細支氣管接近於完全梗阻時,呼吸音明顯減低,或聽不見。在喘憋=發作時,喘鳴音往往很明顯,偶有笛音等乾囉音,往往聽不到濕囉音,當喘憋稍緩解時,可有瀰漫性細濕囉音或中濕囉音,發作時每有肋間增寬、肋骨橫位,橫膈及肝、脾因肺氣腫推向下方。由於過度換氣引起的不顯性失水量增加和液體攝入量不足,部分患兒可發生比較嚴重的脫水,在小嬰兒還可能有代謝性酸中毒。重度喘憋者可有二氧化碳瀦留,出現呼吸性酸中毒,動脈血氧分壓降低,甚至呼吸衰竭。經過正確治療後,發展成心力衰竭者已較少見。

檢查

1.血象
白細胞總數及分類多在正常範圍。中性粒細胞常在60%以下,嗜酸性細胞正常。
2.血氣分析
病情較重的小嬰兒血氣分析檢查可有代謝性酸中毒,約1/10的病例可有呼吸性酸中毒。血氣檢查可見血pH降低,PaO2及SaO2下降;PaC02可降低(過度換氣),或增高(CO2瀦留)。嚴重者可有呼吸衰竭。
3.病原學檢查
病毒快速診斷用免疫螢光技術或ELISA等法進行,有條件的單位可進行病毒分離及雙份血清檢查,以確定各種病毒感染。鼻咽拭子細菌培養與健康兒無明顯不同(二者均可有帶菌情況)。
4.X線檢查
可見全肺有不同程度的梗阻性肺氣腫,攝片可顯現支氣管周圍炎徵象,或有肺紋理粗厚。不少病例肺泡亦明顯受累,有小點片狀陰影,但無大片實變,與腺病毒肺炎不同。
5.心電圖
心率增快,可有心肌受損表現。

診斷

根據病因及臨床表現,結合X線胸片檢查可確診。

治療

本病以對症治療為主。
1.促進排痰
增加空氣內的濕度極為重要,一般可使用室內加濕器。重症病例合理套用霧化治療對患兒有一定幫助,射流霧化器可結合給氧進行霧化;超聲霧化只在有呼吸道痰堵時套用。
2.糾正缺氧
對喘憋重者首先要抬高頭部與胸部,以減少呼吸困難;遇有明顯缺氧時,可採用鼻管給氧,導管尖端放在鼻前庭即可。嚴重時可用持續正壓通氣(CPAP)。
3.止喘
在喘憋發作期間,可套用支氣管舒張劑霧化吸入。
4.水、電解質平衡
爭取多次口服液體以補充快速呼吸時失去的水分,不足時可以靜脈點滴補液。遇有代謝性酸中毒,可靜脈輸注碳酸氫鈉。
5.保持呼吸道通暢
對呼吸性酸中毒宜用霧化吸痰等方法使呼吸道通暢。部分病例需要CPAP通氣治療,對個別極嚴重呼吸衰竭病例可進行氣管插管機械通氣。
6.糾正心力衰竭
並發心力衰竭時應及時套用洋地黃類藥物,對疑似心力衰竭病例,也可及早試用。
7.腎上腺素
對疑似哮喘患兒,可試用小劑量腎上腺素,無效時不再重複。
8.干擾素霧化療法
最近臨床研究證實其對本病療效確切。
9.中醫湯藥治療
對能服用湯藥的患兒,中醫治療效果較好,一般可用射干麻黃湯、定喘湯或小青龍湯加減,遇有苔黃、舌紅等熱象明顯者可用麻杏石甘湯加減。
10.抗生素治療(控制繼發細菌感染)
本症多系病毒引起,故一般不須用抗生素。但隔離條件較差時,可酌用青黴素控制繼發細菌感染。如發現葡萄球菌或流感桿菌等繼發感染,應積極進行抗菌治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