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創意領袖

對話創意領袖

《對話創意領袖——25位文化創意產業精英的創業秘籍》由中國傳媒大學協同創新中心黨委副書記卜希霆策劃主編,中國傳媒大學校長蘇志武教授作序,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出版,並得到傳媒大學教育基金會經緯創新創業專項基金支持。書中以對話形式近距離訪問了文化創意產業領域創業成功的25位知名校友,詳細講述了他們由創意到創業的艱辛歷程與創業故事。《對話創意領袖》一書充滿了對奇思與創想的敬意,情感真誠真摯,是一部向正在創意創業的校友們致意的作品。全書訪談了25位從中國傳媒大學走出去的創業者,忠實記錄了一代網際網路大潮下年輕追夢者的成長軌跡。他們中有不斷促使自己往前走的職業經理人李明遠,有“死磕自己、愉悅大家”的新媒體弄潮兒、“羅輯思維”創始人羅振宇,也有至今還在“望著天空、遙控夢想”的無人機影像創意者李念,這是一本“向年輕的創業一代致敬的誠意之作”。在一個新舊媒介大融合、大轉型的時代,這一永遠“在路上”的“創意領袖”群體正承擔著新一代中傳人將開拓全新傳媒疆域的的未來新使命。本書對話的對象,他們的名字或許不常見於各類媒體,但他們靠著自己的創意所創立的品牌或產業,已漸漸在各個領域撐起一片天地,用實際行動有力的推動“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的偉大轉變,以中國為基點,以改革創新精神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進一步提升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

基本介紹

  • 書名:對話創意領袖
  • 又名:25位文化創意產業精英的創業秘籍
  • 作者:卜希霆
  • ISBN:978-7-5657-1174-9/G2•1174
  • 類別:文化•創意產業
  • 頁數:330頁
  • 定價:58.00元
  • 出版社: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4年9月
  • 開本:710×1000 1/16
出版背景,主編簡介,簽售活動,經典語錄,

出版背景

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創業被越來越多的人所重視。對新時期高校的莘莘學子而言,創業為他們開闢了一條全新的築夢道路,也為中國夢的實現找到了現實的路徑。在獻禮母校的同時,該書最重要的目的在於用知名校友創業成功的鮮活事例與寶貴經驗來鼓勵更多莘莘學子通過創意與智慧創業,實現自己的人生夢想。目前,我國小微文化企業的數量已占到文化企業總數的80%以上,從業人員約占文化產業從業人員總數的77%,實現增加值約占文化產業增加值的60%。當前如何更好地引導並發揮當代青年的文化創造力、探索青年人創意力有效的轉化途徑,也成為擺在當前不可迴避的研究課題,同時也是實現“中國夢”的必經之路。剛剛迎來60年華誕的中國傳媒大學是我國信息傳播教育的最高學府,同時也是全國高等院校中文化創意產相關業學科配備最為完備的高校之一,現有的學科構建體系基本上囊括了文化創意產業中80%的專業。中國傳媒大學經過60年的發展,培養了一批在文化產業領域具有影響力的企業家和創意人。中國傳媒大學積極組建了中國傳媒大學文化創意園、文化產業孵化器,不斷提供推動“產、學、研、用”一體的創意氛圍和協同創新平台,為廣大校友用智慧引領創業,用創意孵化產品,用創業改變就業提供全方位、立體化的支持。文化產業孵化器正在成為文化傳媒領域智力資源與市場資源高度匯聚的創意集聚地,也將成為國家文化產業創新試驗區——“文化定福莊”的核心創意引擎。
《對話創意領袖——25位文化創意產業精英的創業秘籍》由中國傳媒大學在校師生策劃編輯,中國傳媒大學校長蘇志武教授作序,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出版,並得到傳媒大學教育基金會經緯創新創業專項基金支持。書中以對話形式近距離訪問了文化創意產業領域創業成功的25位知名校友,詳細講述了他們由創意到創業的艱辛歷程與創業故事。《對話創意領袖》一書充滿了對奇思與創想的敬意,情感真誠真摯,是一部向正在創意創業的校友們致意的作品。全書訪談了25位從中國傳媒大學走出去的創業者,忠實記錄了一代網際網路大潮下年輕追夢者的成長軌跡。他們中有不斷促使自己往前走的職業經理人李明遠,有“死磕自己、愉悅大家”的新媒體弄潮兒、“羅輯思維”創始人羅振宇,也有至今還在“望著天空、遙控夢想”的無人機影像創意者李念,在一個新舊媒介大融合、大轉型的時代,這一永遠“在路上”的“創意領袖”群體正承擔著新一代中傳人將開拓全新傳媒疆域的的未來新使命。本書對話的對象,他們的名字或許不常見於各類媒體,但他們靠著自己的創意所創立的品牌或產業,已漸漸在各個領域撐起一片天地,用實際行動有力的推動“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的偉大轉變,以中國為基點,以改革創新精神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進一步提升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
這本藉由25個人起伏人生所構成的創意創業故事,有的為了創業壓上了身家性命、有的為了創業放棄了清閒的事業單位、有人能從實習生乾到副總裁、有人卻告別電視台辦起了“自媒體”……他們的故事不是告訴我們怎么理財致富或創業賺錢,但能讓你的創業夢想更加實際與明確;他們的人生經歷所雕琢的線條與成就的高度,可以促使我們更加清楚,怎么在自我創意與市場通路間取得平衡,進而打下堅實品牌基礎,實現創意創業夢想。全書共分為“而立而立”、“不惑而惑”、“知命不憂”三個部分,分別講述了畢業於中國傳媒大學的老、中、青三代創業者的勵志故事。“書中自有黃金屋”,《對話創意領袖》中鮮活的事例無時無刻不閃爍著思想的光輝與智慧的力量,它將為母校以及在校師生增添一份前行的動力。

主編簡介

卜希霆,滿族,籍貫黑龍江木蘭縣,1973年3月出生於黑龍江牡丹江海林縣柴河鎮,畢業院校是中國傳媒大學(原北京廣播學院),所學專業是電視編輯專業(廣告方向)。現任中國傳媒大學協同創新中心黨委副書記、副研究員,中國傳媒大學新型城鎮化研究中心主任,溫州文化創意學院院長。曾任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發展研究院黨總支書記、中國傳媒大學社會服務與發展辦公室主任、中國傳媒大學校友會秘書長、傳媒博物館項目副組長。歷任中國傳媒大學團委宣傳部長、副書記、團委書記。兼任中華文化促進會文化產業(中國)協作體青年創業指導委員會委員、海峽兩岸文化創意產業高校研究聯盟副秘書長、中國優質農產品開發服務協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文化產業學術網主編、《中國文化產業》雜誌執行總編。曾發起創辦中國傳媒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研究中心,策劃創辦刊物《電視人》、雜誌《文化創意產業參考》(現《中國文化產業》雜誌)、文化創意產業網(現“文化產業學術網”)、首屆“創意中國和諧世界—北京文化創意產業國際論壇”、傳媒合作網、刊物《傳媒人》等。曾擔任《電視法制節目特質、創作與開發》副主編、擔任《五十年五十人》、《奔跑的麥克風》、《創意起底——文化創意產業先鋒思維解碼》、《我的傳媒夢》(三十位傳媒精英的青春對話)等書籍主編,並參與編寫《電視節目策劃學》、《文化創意產業前沿》等書籍。

簽售活動

為獻禮中國傳媒大學建校60周年,9月20日校慶日當天下午《對話創意領袖》新書發布簽售會暨廣院創造小微市集於9月20日在中國傳媒大學大書房咖啡館舉辦。中國傳媒大學副校長兼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社長蔡翔;校友、好樂買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總裁李樹斌;校友、百度副總裁李明遠、校友、北京人藝演員孫茜;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原總編輯閔惠泉;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副社長劉大年;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責任編輯歐麗娜等嘉賓出席本次簽售會。新書發布會由中國傳媒大學協同創新中心黨委副書記、《對話創意領袖》主編卜希霆主持。

經典語錄

李念:沒活兒就找活兒,只要你選擇了這個東西就總會找到解決方法的。
李典:當你創業的時候,每天一睜眼,你就是別人的靠山,你需要對自己、對團隊、對合作夥伴、對項目負責。
黃愷:任何遊戲都有生命周期,《三國殺》也不例外。
王卯卯:兔斯基對於我已經是過去式,一個作者應該不斷地成長,不能永遠沉醉在自己的第一個成功里。
李明遠:不斷往前走是一種慣性。走的路上也不能忘記,忠於自己才會快樂。
蘇丹:我建議大家不要創業。如果你都不知道業是什麼,怎么去創呢?
梁陳:創業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場馬拉松,爆發力好一點不影響大局。
李樹斌:任何創業都是這樣,想法必須要實現出來才有價值,在實現的過程中就要控制成本。
王瀟:替別人做嫁衣裳不如替自己做,折射別人的光不如自己發光。
王凱:做自媒體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有網際網路思維:定製、疊代、勇於試錯、做到與無數人的連線。
朱明明:從事文化傳媒領域的創業總體還是很難,需要很大的意念去支撐、沒有情懷是支撐不下來的。
黃紫燕:記得住的才是真正留下來的,我記不住的東西,就隨風去吧。
趙徑文:試錯是一個交學費的過程,每個人都會犯錯。
萬里江:我最欣賞的就是廣院的自由氛圍,我也希望這樣的氛圍能一直保持下去。
董崇飛:人的生長過程本身就是一個不斷發現自己的過程。
梁冬:每一個人都要做他那個時代應該做的事。
羅振宇:傳媒大學將手藝傳給了我,給了我一生死磕的精神。
高志宏:對於普通人來說,創業就需要更多的堅持,更多的勤奮和更多的努力。
陳斯華:每個人每天都會有許多創意的火花,但這些靈光一閃如果不能轉換為價值,就等於空談,甚至於浪費。
劉春:我一生最不願意做的兩件事,一是規劃人生,一是總結人生。
高曉蒙:年齡越大,你背負的東西越重,越害怕會摔跟頭。二十多歲的時候摔倒了還可以再爬起來。
王潮歌:夢想是不需要實現的,要實現的那是理想。
劉定堅:創業是一件非常辛苦、需要長期堅持的事情,並且也存在著許多不確定性和風險。
陳建國:做事可以失敗,但是做人不能失敗,做人失敗我們不給機會。
陳瑞福:我隨時可以回歸自然,到地里當農民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