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擊(體育項目)

射擊(體育項目)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射擊(shoot)是一項用槍枝對準目標打靶的競技項目。國際比賽有男女個人項目,也有團體項目。

射擊運動最早起源於狩獵和軍事活動。15世紀,瑞士就曾經舉辦過火繩槍射擊比賽。19世紀初期,歐洲一些國家還舉行過對活鴿子射擊的遊戲,這些都是現代射擊比賽的雛形。1896年在雅典舉行的第1屆奧運會上,射擊比賽設5個項目。1897年舉行了首屆世界射擊錦標賽。1984年第23屆奧運會上,射擊運動員許海峰獲得冠軍,取得了中國奧運史上的第一枚金牌。

射擊的最高級的組織機構為國際射擊聯合會,成立於1907年,簡稱為ISSF。中國的最高組織機構是中國射擊協會,成立於1956年。

基本介紹

項目歷史,硬體要求,靶,著裝,槍枝,子彈,比賽規則,步槍項目,手槍項目,飛碟項目,重要賽事,組織機構,代表人物,

項目歷史

據史料記載,射擊運動最早起源於狩獵和軍事活動。15世紀﹐瑞士就曾經舉辦過火繩槍射擊比賽。
19世紀初期,歐洲一些國家還舉行過對活鴿子射擊的遊戲,這些都是現代射擊比賽的雛形。
1896年,第1屆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之前,歐洲不少國家已經成立了射擊協會等組織,並相繼舉行過射擊比賽。同年,在雅典舉行的第1屆奧運會上,射擊比賽設5個項目。
1897年,首屆世界射擊錦標賽開賽。
1907年,國際射擊運動聯合會成立。期間數次更名。
1920年,第7屆奧運會上增加到21個項目,也是迄今為止歷屆奧運會中射擊設項最多的一次。
1955年10月,中國第一個大型射擊場地—北京射擊場建立。
1957年,中國產生了第一批射擊等級運動員﹐有9人獲得運動健將稱號。
1972年起,允許女子運動員參加奧運會射擊比賽,但並沒有設專門的女子項目。
1984年,第23屆奧運會起,開始設立部分女子項目。同年,射擊運動員許海峰獲得冠軍,取得了中國奧運史上的第一枚金牌。
1996年,奧運會開始將男、女射擊比賽完全分開。
1998年7月15日,國際射擊運動聯合會正式命名為國際射擊運動聯合會,簡稱ISSF。
2008年,北京奧運會射擊項目設定15個比賽項目。

硬體要求

奧運會手槍項目和步槍項目都採用國際射聯認可的電子靶。在飛碟項目中﹐碟靶的直徑為110毫米,厚度為25~26毫米,質量為105克﹐顏色為白,黃或橙色等鮮艷顏色,決賽中必須使用閃光靶。

著裝

步槍項目:參加步槍項目的射手必須遵照國際射聯的規定進行著裝﹐包括射擊上衣、射擊褲、射擊鞋﹑射擊手套和射擊皮帶等。比賽前需進行檢查﹐確保著裝符合規則要求。
手槍項目:射手們不需要特殊著裝﹐允許穿專用射擊鞋,這種鞋穩定性強,鞋底堅硬,面料為皮革製品或纖維製品。
飛碟項目:飛碟射手的著裝沒有特殊要求。但雙向飛碟的射手必須在其射擊服上佩帶國際射聯正式的標誌帶。標誌帶長250毫米,寬30毫米,黃色鑲黑邊,必須永久性地縫製在肘尖下水平位置的射擊服上。以便裁判員可以隨時觀察到射手在發射的瞬間是否犯規。

槍枝

獵槍:飛碟比賽中,射手們可使用口徑不超過0.12的雙管獵槍。由於多向飛碟項目的射程更遠,為確保遠距離的準確性,這些項目的槍管應該更長,槍管範圍為76厘米-81厘米。一般雙向飛碟用槍的槍管長度為66厘米-71厘米。
步槍:參賽的步槍必須符合國際“標準步槍”的定義要求。一般都是小口徑,0.22英寸是口徑的上限。--般比賽的統一口徑為0.177厘米,而且子彈都是鉛制的。只可使用金屬瞄準器,不允許使用光學瞄準鏡。幾乎所有參賽者都使用小孔徑瞄準器。
手槍:比賽用手槍有嚴格的規定。手槍速射槍管口徑一般為0.22英寸﹐重量不超過1260克,彈膛口徑0.22英寸。女子25米手槍慢射使用的武器是0.22英寸口徑的彈膛,而且滿膛重量不能超過1400克,並且槍管不能超過153厘米。當然自選手槍除外﹐自選手槍只要滿足口徑要求即可。

子彈

用於10米項目的手槍和步槍子彈為4.5毫米;25米和50米項目為5.6毫米。對於飛碟項目,通常使用的12號口徑的子彈,彈丸的裝填量不得超過24克。

比賽規則

步槍項目

步槍項目分為10米步槍項目和50米步槍項目,每個小項都採用電子靶。成績統計方法:根據項目的不同,射手可以採用臥姿、立姿或跪姿進行射擊。資格賽階段,射手每發子彈的成績計為10環、9環、8環……以此類推。在決賽階段,每環又被細分為10個環值,最高成績為10.9環。試射時間包含在比賽規定時間內。
  • 男子10米氣步槍
資格賽中,射手在距離靶子10米處,採用立姿,在105分鐘內射擊60發子彈。試射沒有子彈數量的限制。在資格賽中排名前8名的射手進入決賽。在決賽中,每位射手射擊10發子彈。每發子彈的規定時間為75秒。
  • 女子10米氣步槍
資格賽中,射手在距離靶子10米處,採用立姿,在75分鐘內射擊60發子彈。試射沒有子彈數量的限制。在資格賽中排名前8名的射手進入決賽。在決賽中,每位射手射擊10發子彈。每發子彈的規定時間為75秒。
  • 男子50米步槍三姿
資格賽中,射手在距離靶子50米處,分別在45分鐘內(臥姿)、75分鐘內(立姿)、60分鐘內(跪姿),採用臥姿、立姿和跪姿3種姿勢各射擊40發子彈。正式記分開始前,允許進行不限定子彈數量的試射。在資格賽中排名前8名的射手進入決賽。在決賽中,每位射手採用立姿射擊10發子彈,每發子彈的規定時間為75秒。
  • 女子50米步槍三姿
資格賽中,射手在距離靶子50米處,在135分鐘的規定時間內,採用臥姿、立姿和跪姿3種姿勢各射擊20發子彈。正式記分開始前,允許進行不限定子彈數量的試射。在資格賽中排名前8名的射手進人決賽。在決賽中,每位射手採用立姿射擊10發子彈,每發子彈的規定時間為75秒。
  • 男子50米步槍臥射
資格賽中,每位射手在距離靶子50米處,採用臥姿,在75分鐘內射擊60發子彈。正式記分前,允許進行不限定子彈數量的試射。在資格賽中排名前8名的射手進入決賽。在決賽中,每位射手射擊10發子彈,每發子彈的規定時間為45秒。

手槍項目

手槍項目分為10米、25米和50米項目,每個小項都採用電子靶。成績統計方法:射手採用立姿單臂持槍,無依託進行射擊。資格賽階段,射手每發子彈的成績計為10環、9環、8環……以此類推。在決賽階段,每環又被細分為10個環值,最高成績為10.9環。試射時間包含在比賽規定時間內。
  • 男子10米氣手槍60發
資格賽中,射手在距離靶子10米處,在105分鐘內射擊60發子彈。正式記分開始前,可以進行不限制子彈數量的試射。資格賽中排名前8名的射手進入決賽。決賽中,每位射手射擊10發子彈,每發子彈的規定時間為75秒。
  • 女子10米氣手槍40發
資格賽,射手在距離靶子10米處,在75分鐘內射擊40發子彈。正式記分開始前,可以進行不限制子彈數量的試射。資格賽中排名前8名的射手進入決賽。決賽中,每位射手射擊10發子彈,每發子彈的規定時間為75秒。
  • 女子25米運動手槍60發
資格賽中,射手在距離靶子25米處,分兩階段分別射擊30發子彈。慢射階段分為6組,每組5發,射手必須在5分鐘內完成一組射擊;速射階段分為6組,每組5發,射手必須在3秒內完成—次射擊。資格賽中排名前8名的射手進入決賽。決賽中,每位射手進行4組、每組5發的速射射擊。
  • 男子50米手槍慢射60發
資格賽中,射手在距離靶子50米處,在120分鐘內射擊60發子彈。正式記分開始前,允許進行不限定子彈數量的試射。資格賽中排名前8名的射手進入決賽。在決賽中,每位射手射擊10發子彈。每發子彈的規定時間為75秒。
  • 男子25米速射手槍60發
資格賽中,射手在距離靶子25米處,分兩階段分別射擊30發子彈。每階段分為6組,每組5發子彈。前兩組,每組必須在8秒內完成射擊;中間兩組,每組必須在6秒內完成射擊;最後兩組,每組必須在4秒內完成射擊。資格賽排名前6名的射手進入決賽。決賽中,每位射手射擊4組,每組5發,在4秒內完成射擊。

飛碟項目

在飛碟多向、雙向、雙多向項目中,射手都採用立姿,對進入射手視線的規定碟靶進行射擊。成績統計方法:擊中1個碟靶,計為1中,擊中碟靶最多者為勝者。
  • 飛碟多向
男子:資格賽中,射手打5組,每組25個碟靶,共射擊125個碟靶。排名前6名的射手進人決賽。決賽中,每位射手射擊25個碟靶。
女子:資格賽中,射手打3組,每組25個碟靶,共射擊75個碟靶。排名前6名的射手進入決賽。決賽中,每位射手射擊25個碟靶。
  • 飛碟雙向
男子:資格賽中,射手打5組,每組25個碟靶,共射擊125個碟靶。排名前6名的射手進人決賽。決賽中,每位射手射擊25個碟靶。
女子:資格賽中,射手打3組,每組25個碟靶,共射擊75個蹀靶。排名前6名的射手進人決賽。決賽中,每位射手射擊25個碟靶。
  • 飛碟雙多向
男子:與多向不同的是,飛碟雙多向比賽時同時拋出兩個碟靶,高度為3-3.5米,每位射手必須對兩靶射擊。資格賽中,射手打3組,每組50個(25對)碟靶,共射擊150個碟靶。排名前6名的射手進入決賽。決賽中,每位射手射擊50個(25對)碟靶。
女子:同男子飛碟雙多向同樣射手打3組,每組40個(20對)碟靶,共射擊120靶。

重要賽事

  • 世界射擊錦標賽
世界射擊錦標賽是國際射擊聯盟組織的國際射擊比賽。始於1897年,每年1屆。1954年後改為4年1屆。比賽項目開始只有5項,後增加至52項。
  • 奧運會射擊比賽
首次奧運會射擊比賽是在1896年開始,當時射擊比賽僅有5個項目,來自於7個國家和地區的61名運動員參加了第1屆奧運會男子射擊比賽。後項目逐漸增加,1920年第7屆奧運會上增加到21個項目,也是迄今為止歷屆奧運會中射擊設項最多的一次。
  • 全國射擊冠軍賽
全國射擊冠軍賽由國家體育總局射擊射箭運動管理中心、中國射擊協會主辦的射擊比賽。1962年9月9日至20日,首屆全國射擊冠軍賽在武漢舉行。

組織機構

  • 國際射擊聯合會
國際射擊聯合會(International Shooting Sport Federation,ISSF)簡稱國際射聯。1907年7月17日在瑞士蘇黎世成立,1915年解散,1921年重新組建,1939年再次中止活動,直到1947年才重新恢復。國際射聯現有協會會員154個(有的國家和地區按不同項目設立了幾個協會加入),分屬非洲、美洲、亞洲、歐洲和大洋洲5個大洲聯合會。正式工作用語是德、英、法、俄語和西班牙語,文本語言是英語。國際射聯總部設在德國的慕尼黑
  • 亞洲射擊聯合會
亞洲射擊聯合會,1966年12月成立,總部設在南韓。該會的宗旨是推動和指導業餘射擊運動的開展,增強亞洲各射擊協會之間的友誼,鼓勵發展亞洲國家射擊運動員與世界各國射擊運動員之間的友好關係;舉辦和監督亞洲射擊錦標賽。亞洲射聯最高權力機構為代表大會,每兩年舉行一次,每個正式會員在代表大會上享有兩票表決權。代表大會閉會期間由執行委員會負責處理日常事務。執委會由主席,3名副主席、秘書長和9名執委組成。
  • 中國射擊協會
中國射擊協會(Chinese Shooting Association,縮寫為CSA)。1956年在北京市石景山區成立。是中國射擊運動的全國性民眾組織,是中華全國體育總會領導下的單項運動協會之一,現任主席是梁純。協會會員由從事射擊運動的教練員、運動員、裁判員、工作人員以及熱愛射擊運動的社會人士組成。

代表人物

許海峰,1957年生,1984年第23屆洛杉磯奧運會上,許海峰首先在男子手槍60發慢射決賽中以566環的成績獲得冠軍,成為該屆奧運會首枚金牌得主,同時打破了中國奧運史上金牌“零”的紀錄。許海峰於1994年年底退役,現為中國射擊隊總教練。
米哈伊爾·內斯特魯耶夫,1968年生,2001年獲得世界最佳男射手稱號。2003年世界盃射擊總決賽,他以687.6環的成績獲得冠軍。2004年獲得雅典奧運會男子50米手槍慢射冠軍、男子10米氣手槍亞軍。2007年內斯特魯耶夫獲得射擊世界盃慕尼黑站男子10米氣手槍冠軍。
杜麗,1982年生,2002年進入國家集訓隊。杜麗於2002年獲世界射擊錦標賽第1;2003年獲世界盃第1,破世界紀錄;2004年獲雅典奧運會女子10米氣步槍金牌;2005年獲射擊世界盃美國站、米蘭站、總決賽冠軍;2006年獲世界射擊錦標賽冠軍;2008年,杜麗在衝擊北京奧運首金失利的情況下,最終奪得了女子50米步槍金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