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裕鎮

寬裕鎮

寬裕鎮,隸屬於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德昌縣,地處德昌縣中部偏南,東北連六所鄉,南為茨達鎮,北與巴洞鄉毗鄰,區域面積78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戶籍人口10091人。

1951年8月,設寬裕鄉。1963年1月,析置寬裕公社。1984年5月,公社改鄉。2015年,撤銷寬裕鄉,設立寬裕鎮。截至2019年10月,寬裕鎮下轄6個行政村。2019年12月,撤銷寬裕鎮。

2019年,寬裕鎮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2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寬裕鎮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德昌縣
  • 地理位置:德昌縣中部偏南
  • 面積:78 km
  • 下轄地區:6個行政村
  • 政府駐地:花園村一組
  • 電話區號:0834
  • 郵政區碼:615500
  • 車牌代碼:川W
  • 人口:10091人(2019年戶籍人口)
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氣候,水文,自然災害,人口,經濟,綜述,農業,商業,金融,社會事業,教育事業,文體事業,醫療衛生,社會保障,郵政電信,交通運輸,歷史文化,

歷史沿革

1951年8月,設寬裕鄉。
1952年7月,與巴洞鄉合併為巴寬鄉。
1953年,析置巴洞、寬裕2鄉。
1958年10月,與茨達、巴洞2鄉合併為花園公社。
1963年1月,析置寬裕公社。
1984年5月,公社改鄉。
2015年,撤銷寬裕鄉,設立寬裕鎮。
2019年12月,撤銷寬裕鎮,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巴洞鎮管轄。

行政區劃

2011年末,寬裕鎮轄花園、鐵廠、裕民、石馬、新裕、涼峰6個村民委員會;下設64個村民小組。
截至2019年10月,寬裕鎮下轄6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花園村一組。
統計用區劃代碼
城鄉分類代碼
名稱
513424110200
121
花園村
513424110201
220
鐵廠村
513424110202
220
新裕村
513424110203
220
裕民村
513424110204
220
石馬村
513424110205
220
涼峰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寬裕鎮地處德昌縣中部偏南,東北連六所鄉,南為茨達鎮,北與巴洞鄉毗鄰,區域面積78平方千米。
寬裕國小

地形地貌

寬裕鎮境內最高點位於新裕村大沙窩山頂;最低點位於花園村壩口。

氣候

寬裕鎮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其特點是日照時間長,氣候溫暖乾燥,多南北大風,蒸發量大,雨水稀少,立體農業氣候。多年平均氣溫17.7℃。年平均日照時數為2098.2小時,年總輻射126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降水量為1077毫米。

水文

寬裕鎮主要河流茨達河,境內河道長9千米。

自然災害

寬裕鎮主要自然災害有乾旱、洪澇、低溫陰雨、暴雨、大風、大雪和凍害、冰雹等,最嚴重的一次洪澇災害發生在2004年8月24日,導致受災人口達895人,死亡2人,受傷16人。農作物絕收面積144畝,損壞房屋32間,直接經濟損失48萬元。

人口

2011年末,寬裕鎮轄區總人口9934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305人,城鎮化率3%,另有流動人口3300人。總人口中,男性5142人,占51.8%;女性4792人,占48.2%;14歲以下1619人,占16.3%;15~64歲7341人,占73.9%;65歲以上974人,占9.8%。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7900人,占79.5%;彝族1012人,占總人口的10%;傈僳族835人,占8%。2011年,人口出生率11.6‰,人口死亡率6.9‰,人口自然增長率4.7‰。
2017年末,寬裕鎮常住人口8802人。
截至2019年末,寬裕鎮戶籍人口10091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寬裕鎮財政總收入158萬元,比上年增長16%。地方財政收入35萬元,人均財政收入159元,比上年增長13%。
2019年,寬裕鎮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2個。

農業

寬裕鎮有農業耕地面積10080畝。2011年,農業總產值10235萬元,農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72%。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5552噸,其中小麥3200噸,玉米2352噸。主要經濟作物為烤菸、蠶桑、甘蔗。2011年,烤菸種植面積2424畝,產量343.2噸;產繭79.5噸。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家禽為主。2011年,生豬飼養量9852頭,年末存欄986頭;羊飼養量600隻,年末存欄201隻;家禽飼養量1025羽。

商業

2011年末,寬裕鎮有商業網點32個,職工68人。2011年,社會商品銷售總額38萬元,比上年增長7.2%;鄉集貿市場1個,年成交額25萬元。

金融

2011年末,寬裕鎮信用社各類存款餘額4765萬元,比上年增長24%;各項貸款餘額1250萬元,比上年增長26%。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1年末,寬裕鎮有幼稚園1所,在園幼兒45人,專任教師5人;國小6所,在校生286人,專任教師259人,國小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國中1所,在校生784人,專任教師59人,國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2011年,寬裕鎮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118萬元,比上年增長12%。

文體事業

2011年末,寬裕鎮有文化站1個,村文化活動中心6個;各類圖書室6個,藏書15萬冊;音樂、美術、書法、攝影及文學業餘創作人員達12人。
2011年末,寬裕鎮有籃球場1個。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5%。
2011年末,寬裕鎮有廣播電視站1個,有線電視入戶率92%。

醫療衛生

2011年末,寬裕鎮有醫療衛生機構1個;病床20張。專業衛生人員12人,其中執業醫師2人,執業助理醫師3人,註冊護士7人。2011年,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6532人次。

社會保障

2011年,寬裕鎮有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54戶,人數251人,支出12.5萬元,比上年增長8%。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46人,撫恤事業費支出3萬元。社會福利費2萬元,比上年增長0.6%;敬老院1家,床位10張,收養農村五保8人。年末,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9386人,參保率98%。其中16至59周歲參保人數為3258人,參保率為80%。60周歲以上參保人數1208人,參保率97%。參加城鎮基本醫療保險人數37人。

郵政電信

2011年末,寬裕鎮有電信服務網點2個;行動電話用戶9018戶,寬頻接入用戶356戶。

交通運輸

2011年,寬裕鎮境內有通鄉公路1條,長26千米;通村公路5條,總長54千米,基本實現村村通公路。客運站1個,日客運量56人次。

歷史文化

  • 地名由來
原名寬圓頂,以場右山形得名。清末集市擴大,人們嚮往好日子,以諧音更名寬裕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