寨山遺址

寨山遺址

橫山發現保存完整的史前窯洞式居所和石砌城牆遺蹟。五千多年前陝北地區原始先民居住竟然相當講究,居室設計極盡巧思,結構合理適用,而且能建造雙重城牆抵禦外來侵擾。省考古研究所和榆林市文管會在橫山縣魏家樓境內的寨山、青龍山兩處史前遺址發現史前窯洞式居住遺蹟和石砌城牆遺蹟,其保存完整、組合複雜令人驚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寨山遺址
  • 位置:黃河支流大理河與馬邑河交匯
  • 遺址面積:約2.5萬平方米
  • 發掘房屋數:6座
地理位置,古時禦敵的天然屏障,夢幻神硝洞,秀麗的自然景觀,研究價值,

地理位置

寨山遺址位於黃河支流大理河與馬邑河交匯的山峁上,遺址面積約2.5萬平方米。居住遺蹟主要暴露在寨山南部、西部山坡上;城牆遺蹟主要保留在寨山東部、北部的斷崖上,殘長約100米,殘高約1~2米。
發掘房屋6座,其中3座保存較好,均為前、後室的複合式窯洞居址。該類居址一般向陽背風、在有一定高度的崖面上橫向鑿進。前室為長方形或正方圓角,為居住、活動室;後室高於前室地面,類似壁龕,作為儲藏室。窯室前部為石砌牆,左右窯壁弧狀內收,後壁較直,部分窯室壁面施有白灰面。後室開鑿在後壁上,平面為不規則圓弧狀。前室地面施用白灰面或者是經過夯實、火烤後的堅硬地面,後室地面直接是生土。前室一般遺留有較為完整的設施,火塘、灶炕、灶台、柱洞、杵坑、大型石板床等。另外,前、後室還有大量完好或者可以復原的生活用品,有陶器、石器、骨器等。個別窯室內所有的遺蹟遺物幾乎原封不動地保存,對於復原史前時代的生活習俗遺蹟、認識器物功能都是難得的研究材料。
青龍山遺址,位於大理河右岸的青龍山上,遺址面積約1萬平方米。主要發掘了5座複合式窯洞居址。圍繞青龍山山腰和山頂各砌有一周石牆,均斷續相連。外城牆殘長約500米,殘高1~3米;內城牆殘長100米,殘高1~2米。
所發現的複合式窯洞居址,平面呈呂字形,一般由前庭、通道、窯室3部分組成。前庭建築於斷崖之前,左右牆壁由石砌而成,為長方形。通道窄於前庭,橫向開鑿於崖面,亦為長方形,壁面由石牆加固。窯室沿通道開鑿於崖中,平面近長方圓形或橢圓形,為主要的生活區域。窯室前壁石牆與通道石牆相連線,另外3處以生土壁為牆,弧狀內收,部分窯室地面與壁面施有白灰面。一些窯室有耳室、壁龕,作為儲藏之用。窯室地面有火燒烤、草木灰痕跡,遺存少量的陶器殘片、石器等物。

古時禦敵的天然屏障

寨山是個封閉式的鐵山麓,山的東面緊連大山脈,連綿不斷;山的北面怪石嶙峋,灌木叢生,懸崖峭壁;山的西面似刀劈斧削,斷崖絕壁,崢嶸險峻。山南部,奇峰密切,協作突起,山巒聳立。寨址的西南面有一百多米長,300多級的石階小道,全部用天然青石塊鋪成,每塊石板長50厘米,寬40厘米左右,這是進入山寨的唯一道路。在沒有現代化武器的古代,具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險要。踏上青石板路,拾級而上,至半山腰,雄偉的山寨門與堅固城牆便展現在你的眼前。寨門依山而建,高2.18米,大門是用堅固的椿芽樹木從城樓上往下插關,沒有人從門內城樓上搬開,誰也無法進入山門。青黛古樸的城牆高5米,全部用青石塊砌成,城牆西面堆滿了禦敵石。在城牆要害位置上設有射擊孔,城牆的門口頂上設有城樓,專供守更用。在土匪猖狂的年代,合山的壯族先民們,利用寨山優越的地理位置,反抗土匪的掠奪,保護自己的財產和生命安全。他們憑藉山寨的天險,抗擊地主的租稅,躲避“長毛”,並收留眾多的難民。在抗日戰爭時期,有一次我游擊隊員被日軍圍追到寨山,敵軍費盡九牛二虎之力才破寨而入,搜遍整座山寨,就是不見一個人影,惱怒的日寇把寨內的房子全部燒光,灰溜溜地離開寨山。敵寇做夢也沒想到,寨內的村民把游擊隊員接入神硝洞內躲藏起來,保護我游擊隊員的生命。寨門東側約5米處,有一塊高1.3米,寬0.75米,厚0.09米的石碑,碑文記載了壯族村民建造山寨的歷史。石碑正中有一直徑4厘米的圓形槍痕,是日本侵略者在合山地區留下的罪證。

夢幻神硝洞

寨山由四座主峰組成,每座主峰都有天然岩洞,其中的夢幻神硝洞最隱蔽。神硝洞位於寨內主山峰的半山腰上。洞口距地面5米的硝崖處,且洞口隱蔽,一般人難以找到,僅容一人進出,通道險峻,曲折幽深,洞中有洞,洞洞相連,洞內又分上地洞和下地洞。主洞長180米,地洞長約100米,寬窄不等。從主洞有一天窗可通山頂最高峰。洞內空氣涼爽,洞中可容納上千人。洞中的鐘乳石千姿百態,形狀奇特。有圓柱形,有圓椎形,有蘑菇狀,更有的像羅漢,似巨蟒,如神猴。進入此洞,你會感到“夢幻神硝勝都樂”的感覺。據民間相傳某年某月的某一天,居住在寨山腳下的三位思光村姑,在同一個晚上,做了同一個夢,同時從夢中看到了孫行者帶領眾神,週遊到合山,當看到合山美麗的山川、神奇的山洞時,便徵求眾神們的意見,要求在寨山西邊岩洞裡建一座神佛洞,造福合山眾生靈。第二天早上,太陽還沒有爬上山頭,她們三個不約而同來到了她們夢中的寨山岩洞,看到了夢中眾神的鐘乳雕像,這些佛像只不過是鐘乳石而已,經過千年滴練而成的,但無論怎么看,它確實太像大聖等眾神像了。於是她們燒香點蠟,供奉神靈,歡迎眾神的到來。從此以後,每逢初一、十五,村民們自發進香燒紙,以謝神靈的庇護。目前,此岩洞開發已初見規模,洞內人為修整良好,安上電燈,鋪上水泥路,並分為樓上神佛像和樓下神佛像。據初步統計,每月初一和十五這兩天,來燒香拜佛的有一百人右左,最遠的也有從北海、從柳州回來的。在文革時期之前,曾有一廟社位於寨門南邊山頭,從寨門平走50米即到,廟社正門在南山中間,座北朝南。廟社以山洞為整體,洞內原有眾多神像,供人們拜祭。文革時期,眾神像全部被打爛。該洞通風良好,空氣新鮮,盛夏極為涼爽,是個避暑的好地方。

秀麗的自然景觀

從山腳至山腰,滿是筆直的椿芽樹,高大的英雄樹——木棉樹,還有茂盛的苦楝樹。山腰往上至山峰底,有蒼翠的野山竹,艷麗的杜鵑花漫山遍野。再往上,懸崖峭壁的山峰上,粘附著古樸蒼勁、四季常青的山榕樹,點綴著秋日血染的楓葉。沿著這古老的石級台階,拾級而上,大約2000米,便到達主峰山頂。站在山頂遙望,合山四面群山環繞,山水交錯,阡陌縱橫,盡收眼裡。登上寨山,令人心曠神怡,留連忘返。

研究價值

據負責發掘的省考古所李恭、丁岩等介紹,本次在兩處遺址所發掘的複合式窯洞居址時代可判定大致為龍山早期文化,其結構保存完整,建築方式具有地域特徵,遺蹟、遺物完好豐富,時代比較明確,以及較為完整的內、外石砌城牆,這在中國北方地區,特別在陝西北部、內蒙古南部的史前考古中較為少見,為相關地區的史前居址形態、聚落研究和古代環境等相關課題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具體、詳實的考古材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