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村鎮(寧都縣賴村鎮)

賴村鎮

寧都縣賴村鎮一般指本詞條

賴村鎮,隸屬江西省贛州市寧都縣,位於寧都縣西南部,東毗竹笮鄉田頭鎮黃石鎮,南連瑞金市丁陂鄉、于都縣葛坳鄉,西界興國縣梅窖鎮,北接青塘鎮。全鎮面積180平方千米,轄15個行政村、1個社區。2020年末,賴村鎮轄區有戶籍人口63090人。

319國道縱貫賴村鎮東西,泉南高速公路穿境而過,青溪河流經南北。

2020年末,賴村鎮有工業企業59個,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36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賴村鎮
  • 行政區劃代碼:360730105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江西省贛州市寧都縣
  • 地理位置:寧都縣西南部
  • 面積:180 km
  • 下轄地區:1個社區、15個行政村
  • 政府駐地:賴村中心村
  • 電話區號:0797
  • 郵政編碼:342800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人口數量:63090 人(2020年末戶籍人口) 
  • 車牌代碼:贛B
建置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氣候,水文,自然資源,自然災害,人口,經濟,綜述,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社會事業,教育事業,文化體育,醫療衛生,社會保障,市政建設,交通運輸,歷史文化,地名由來,紅色文化,

建置沿革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屬雩都縣第六區(賴村區)。
賴村鎮
賴村鎮掠影
1954年12月,改屬寧都縣,為第十四區(賴村區)。1956年6月,增轄青塘。1958年10月,撤區並鄉,賴村鄉成立躍進公社,後改稱賴村公社,屬縣轄。1961年11月,設區擴社,析為賴村、石街、郵村公社,均屬青塘區。1962年4月,石街併入賴村。1963年,撤區並社,郵村、賴村復並為賴村公社,仍屬縣轄。1984年6月,賴村公社改為賴村鄉。1995年9月,設立賴村鎮。

行政區劃

截至2021年10月,賴村鎮下轄1個社區、15個行政村:羊嶺社區、賴村村、郵村村、蓮子村、陂田村、圍足村、水西村、石街村、蒙坊村、新民村、浮竹村、高嶺村、老嵊場村、虎井村、山坑村、岩背村。
賴村鎮
羊嶺社區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賴村鎮位於寧都縣西南部,東毗竹笮鄉田頭鎮黃石鎮,南連瑞金市丁陂鄉、于都縣葛坳鄉,西界興國縣梅窖鎮,北接青塘鎮。轄區東西最大距離34千米,南北最大距離19.5千米,總面積180平方千米。
賴村鎮

地形地貌

賴村鎮地域,形似條盤,西北部地勢較高,海拔800米左右,山地約占三分之一,丘陵占三分之二。境內最高點為西北部的子同山,海拔830.4米;最低處為浮竹的王歐里,海拔160米。

氣候

賴村鎮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多年平均氣溫19.2℃,1月平均氣溫7.3℃,極端最低氣溫-6.3℃;7月平均氣溫29℃,極端最高氣溫39.6℃。年平均降水量1583.9毫米,4—6月占50%。

水文

青塘河源於青塘鎮,自北向南縱貫賴村鎮,在於都縣流入貢江,境內流長25千米,為境內主幹河。
賴村鎮另有支流共20多條,其中圍足支流源於高嶺社背和低嶺附近,流經高低嶺電站、若坑、圍足、水溪、大山下流入青塘河,河長約10千米,上游建有高嶺和低嶺水庫。

自然資源

賴村鎮礦產資源主要有煤、石灰石和大理石等。野生動物有40餘種,有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金錢豹、水獺、穿山甲等。野生種子植物390餘種。

自然災害

賴村鎮主要自然災害有水災、旱災等。

人口

2011年末,賴村鎮轄區總人口53906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942人,城鎮化率3.6%;另有流動人口21069人。總人口中,男性24258人,占45%;女性29648人,占55%。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53891人,占99.9%;有少數民族畲族15人,占0.1%。2011年,賴村鎮人口出生率12‰,人口死亡率4.8‰,人口自然增長率7.2‰。
賴村鎮
賴村鎮農村
2017年末,賴村鎮轄區有常住人口51976人。
2018年末,賴村鎮轄區有戶籍人口60765人。
2019年末,賴村鎮轄區有戶籍人口60354人。
2020年末,賴村鎮轄區有戶籍人口63090人。

經濟

綜述

2007年,賴村鎮實現地區生產總值9806.8萬元,比2006年增長8%,人均純收入1855元,增長8%。
2017年末,賴村鎮有企業41個,企業從業人員614人。

第一產業

2011年,賴村鎮生產糧食2.13萬噸,大均396千克。西瓜種植面積30畝,產量110噸;果用瓜種植面積5畝,產量6噸;油料作物種植面積60畝,產量210噸,其中花生35畝,產量110噸;蔬菜種植面積25畝,產量100噸。

第二產業

2017年末,賴村鎮有工業企業17個。
2018年末,賴村鎮有工業企業59個。
2019年末,賴村鎮有工業企業59個。
2020年末,賴村鎮有工業企業59個。

第三產業

2018年末,賴村鎮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有29個。
2019年末,賴村鎮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有32個。
2020年末,賴村鎮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有36個。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1年末,賴村鎮有幼稚園10所,在園幼兒2980人,專任教師30人;國小16所,在校學生4450人,專任教師215人,國小適齡兒童入學率99.9%;國中2所,在校學生4065人,專任教師169人,國中適齡人口入學率97%,小升初升學率98%,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達100%;民辦學校1所。賴村鎮境內主要學校有賴村初級中學、賴村中心國小。
賴村鎮(寧都縣賴村鎮)
賴村中心幼稚園

文化體育

2011年末,賴村鎮有文化藝術團體1個,會員20個,創作完成的文化藝術作品有5件;劇院1座,座位800個,年演出100場次,觀眾達9萬人次;電影院1座,座位800個,年放映90場次,觀眾達8萬人次;文化站1個,建築面積500平方米;藏書5萬冊。
2011年末,賴村鎮有體育場地3處,每年定期舉辦的體育活動有籃球賽等。1%的城市社區和1%的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12%。

醫療衛生

2011年末,賴村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1個,其中衛生院1所;病床70張,其中公立衛生機構床位70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0.78張,固定資產總值500萬元。專業衛生人員30人,其中執業醫師5人,執業助理醫師9人,註冊護士11人,平均每千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1.79人,執業(助理)醫師0.52人,註冊護士0.69人。

社會保障

2011年,賴村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47戶,人數88人,支出2.2萬元,比2010年增長10%,月人均200元;城市醫療救助88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88人次,共支出1.05萬元,比2010年增長12.5%;城市生活無著人員救助60人次,支出3.5萬元,比2010年增長5%。
賴村鎮(寧都縣賴村鎮)
賴村鎮敬老院
2011年,賴村鎮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122戶,人數1963人,支出224萬元,比2010年增長10%,月人均95元;農村五保集中供養55人,支出13.2萬元,比2010年增長10%;農村五保分散供養278人,支出43.4萬元,比2010年增長10%;農村醫療救助256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963人次,共支出9.8萬元,比2010年增長12.5%;農村臨時救濟231人次,支出12萬元,比2010年增長9%。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214人,安置義務兵、士官等11人,接收軍籍職工5人,撫恤事業費支出3.4萬元,比2010年增長3%。

市政建設

2011年末,賴村鎮鎮區道路總長度20千米,道路鋪裝面積10萬平方米,鎮區橋樑2座,總長度2千米。
2011年末,賴村鎮鎮區有自來水廠1座,鋪設幹線水管65千米,生產能力56噸/日,生活用水1530噸,居民自來水普及率100%,年人均生活用水50噸;排水管道35千米,污水治理工程2項。
2011年末,賴村鎮鎮區有變電站1座,主變壓器30台。
2011年末,賴村鎮鎮區園林綠化面積15公頃,其中公共綠地10公頃,綠化覆蓋率12%,人均綠地0.11平方米。

交通運輸

賴村鎮境內有319國道縱貫東西,泉南高速公路穿境而過。

歷史文化

地名由來

隋仁壽四年(604年),賴氏先祖賴楊、賴播遷徙漂泊於此而得名。

紅色文化

蘇區時期,毛澤東朱德鄧小平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曾在賴村生活、戰鬥過。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中,賴村萬餘人參軍參戰,在冊烈士1320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