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相般若

實相般若

實相般若(shí xiāng bō rě)實相,佛教語。指宇宙事物的真相或本然狀態。般若,梵語譯音。或譯為“波若”,意譯“智慧”。佛教用以指如實理解一切事物的智慧,為表示有別於一般所指的智慧,故用音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實相般若
  • 拼音:shí xiāng bō rě
  • 分類:佛法和哲學
  • 涵義:法界萬法的本來、生命的實相
  • 出處:佛法三藏經典
  • 鑑別:迥異禪定中意識心所處之定境
簡介,實相般若的重要性,實相般若的生起,般若的智慧,般若禪與禪定不同,

簡介

大乘佛教稱之為“諸佛之母”。 實相般若就是形而上的道體,是宇宙萬有的本源,也就是悟道、明心見性所悟的那個道體。在佛學的文字上,悟道就是見到那個道體的空性,叫做實相般若,屬於智慧的部分。實相般若是顯現出的智慧

實相般若的重要性

若未證悟實相般若,即無成佛之可能,必將永在外門廣行菩薩六度。
在大乘法中修學佛法——修學成佛之道——的人,全都必須親證空性心如來藏,才能真入見道位中,成為真見道的菩薩;大乘菩提則以般若實相智慧為主要修習目標。

實相般若的生起

親證阿賴耶識而生起實相般若智慧。
已證悟之菩薩,必能於自己身上觀見自身如來藏之運作,依之發起實相般若智慧。
如來藏第八識於三乘佛法中有無量名,如:心、識、界、所知依、非心心、不念心、菩薩心、無住心、無心相心、自性清淨心、阿賴耶、異熟心、庵摩羅、無垢識……等。
修習佛菩提道的菩薩們,凡是已證如來藏心的見道菩薩,都知道這個如來藏心何在,都知道佛菩提道的修行從來不離如來藏心。若是久學菩薩,悟後是可以深入觀察自己的一切行為及薰習世間或出世間一切法時,其實全都不曾外於真心如來藏,都只是在自己如來藏之內薰習世間及出世間一切法;而且所見一切相分也都只是自心所現的六塵相分,從來不是在身外山河大地上面行善或造惡;所以一切種子都不會落失在外,全都會在自己如來藏心中保存不失。這樣才是確實了知大乘修行之道的菩薩,但這卻不是外道、佛門凡夫、二乘聖者之所能知。

般若的智慧

我們聰明只是意識部分,局限於現有的知識範圍,以及現有的經驗與感覺想像的範圍。真正的道體是不可思議的,是不可以用我們普通的知識意識去思想、討論、研究的。
“不可”是遮法,遮住,擋住,不準看,不可以用普通的知識、意識去推測、去思想道是什麼。假如實相道體能夠用思想得到的話,那還是屬於妄想意識的範圍。所以說不可思議,並不是說不能思議;因為這是修持求證的境界,不是思議的境界。到了後世禪宗,講一個道字,無所在,無所不在,很難表達。如果講一個佛字,又帶了 一個佛的觀念。雖然有時候佛法裡頭,佛字就代表了這個道體,但是一般人一聽到佛,腦子裡馬上想到大殿上那個塑得發亮發光的佛像,不免又著相了。所以,唐宋以後,禪宗乾脆不用道,也不用佛,就是這個,這個就是那個,那個就是這個,反正都是代名辭而已。華嚴經上說:叫它道也可以,天地也可以,上帝也可以,神也可以,主也可以,佛也可以,真如也可以,涅槃也可以,說了一大堆,一百多個名辭,反正這些都是代號,代表實相般若道體。世界上很多人都追求這個東西,找到了這個東西才認識了自己生命的本源,所以,實相般若是屬於般若中最根本的。

般若禪與禪定不同

般若禪與禪定之修法不同,應有揀擇
近代常有人學已故月溪法師所教之法參禪,教人向心中黑暗深坑直看,認為看到最後突然嘩的一聲,就會打破無明,就會看見佛性。殊不知打破無明看見佛性須用參禪的方法。禪是般若智慧,不是修定,不應使用此種修定的方法向心中直看,因為能看的心與所看的境都不離意識境界。以此修定之法修行,不論修得如何深入,都不離意識境界,即使能修得四禪八定,依舊不離意識境界。欲會末那識猶不可得,何況覓得本心阿賴耶識?
若不鍛鍊看話頭功夫,以此方法向心中直看下去者,看到驢年亦看不見佛性,便會學月溪法師以為悟後的知覺就是佛性,便會跟著他一樣說道∶“悟後見聞覺知變為佛性。佛性非肉眼所能見,故云見無所見。”卻成誹謗正法、誹謗《大般涅槃經》、誹謗世尊。明心是見無所見,見性則須眼見為憑,《大般涅槃經》中世尊已再三明示。
以此修定之法欲求明心見性,無異緣木求魚,曹洞宗默照禪之所以迅速沒落者,其故在此。若悟後修學禪定三昧,此則是一法,能益行人。若以此法求悟,極其危險,為此乃修定之法,其中境界甚多,幻覺與魔境亦極多。學人若未先悟,而用此法修行求悟,十之八九落入定境,極易產生幻覺或魔境。若執著幻覺魔境,而無善知識救助者,往往失心發狂,一生頹廢,學人慎之。
若坐中向心中直看,看到後來,靈知心不停擴散,直至感覺此心遍滿虛空充塞宇宙,便以此為悟者,此是幻覺,非是禪悟,非是證空。吾早年學禪時,不待人教,自己便會此法,便認為已證空性。後來讀了義經,方知此境界是定境,非開悟。因為禪---真心,雖不離境界,卻不在境界中。真開悟者歸無所得,因地真如既非有為有作,亦非絕對無為無作。他遠離能所分別,不在覺知之中。
此遍滿虛空之覺受不離境界,有境界則有能知之心,能所分別具足。欲保持此境界,須用心護持,則是有為有作。住此境界是有所得,出定時離此境界是有所失。此心能知此境界,能護持此境界,則不離覺知,此非真心阿賴耶識,乃是妄心。
《大集經》云:「一切諸法無覺無觀,無覺觀者是名心性。」《維摩詰經》云:「法離見聞覺知。」又雲「不觀是菩提。」坐至遍滿虛空時依舊不離覺觀,不是真心,真心遠離能所分別及覺觀。
若坐中進入定境,看見自己在打坐,又看見自己在體會定境,又有一個能覺知能看的我,便以此能知能看的心作為真心,此是誤認識神。若執著此境界,住此境界貪著不捨,而希求感應或殊勝境界,必招鬼神入侵,久之即成精神分裂症患者,不可救治。
《大薩遮尼乾子所說經》卷十∶「大德迦葉,言菩提者名為無為,菩提者離一切數,菩提者非色法,菩提者不可見。」若是能知能看之心,即不離數丶不離色丶不離見,云何可說此心是菩提心?故知能觀之心是妄心。又云:「過一切相,無依丶離一切依。無物丶離一切物。無相丶離一切相。」能知能看之心,不離心相。此心相依色身五蘊而有,是有所依,非解脫心,非涅槃心,云何可說此心是菩提心?又雲∶「不可見,不可和合知,不可別異知,非闇非明,無形無相無可觀,非言語離言語,不可觸,不可知,不可聞,……」有被看被觀被知的心,即是可見,即是五蘊和合而知。有能看被看之心,即是別異知。當知本心「不可觸丶不可知」,可知者即非本心。能看之心非不可知,凡夫眾生便能以證自證分而知此能看之心,云何可說此心是菩提心?故知能看能聽能知之心乃是妄心,不論他是在定中或定外。
若能坐至一心不亂,妄想不起,清楚分明,常寂常照,此是修禪定,不是禪悟,不離覺觀故。常寂常照之靈知心乃是妄心,禪悟所覓得之本心丶離見聞覺知,無覺無觀。禪非覺觀境界,禪之開悟乃無所得;一念不生常寂常照之靈知心則有定相可得,不離欲界定。本心則離一切相,離於定亂。故《金剛經》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故《深密解脫經》云:「複次曇無竭,我說第一義者是過一切諸相境界,覺觀是名諸相境界。……依此義相,汝今應知,過諸世間覺觀境界是第一義相。……曇無竭,如是覺觀之人不能知丶不能覺丶不能量丶不能信離諸覺觀第一義相。」
《大寶積經》卷39佛雲∶「我證菩提無相無境。何等名為無相無境?舍利子,不得眼識名為無相;不觀於色名為無境。乃至不得意識名為無相,不觀於法名為無境。」有一念不生常寂常照的靈知心在,即不離意識心相,非是無相;有一念不生寂而常照之境界在,即是幽閒法塵,不離境界,有定相定境故,此非菩提心。菩提心無見聞覺知,不落於幽閒法塵境界之中......
《楞伽經》一切佛語心品之二,佛雲∶「意識者,境界分段計著生。」若平時辦公做生意丶喝水洗手丶言語忙亂,必須分別觀照動作,即非一念不生寂而常照,此是境界分段計著,是意識境界。若醒時一念不生常寂常照,睡著及做夢時非一念不生常寂常照,即是境界分段,故一念不生常寂常照之境界消失而不能保持,亦是境界分段計著,是意識心。
若生時一念不生常寂常照,昏沉昏迷及死亡時,意根不能於色身中運作故,一念不生常寂常照之心消失而不能保持,亦是境界分段計著,是意識心。若以一念不生之寂照靈知心為真心者,此人不離「我見丶我所見」,則具足人見丶眾生見丶壽者見,非是證悟之人。
禪宗六祖云:「惠能無伎倆,不斷百思想,對境心數起,菩提恁麽長。」一切人在打妄想時丶在忙亂時丶以及瞋怒爭吵時,乃是打坐時一念不生的常寂常照的靈知心丶離開寂照境界而與人爭吵,在靈知心與人爭吵時,菩提心依舊是不理會六入,依舊是一念不生常寂常照而又隨緣應物,與靈知心配合無間。以一念不生常寂常照之靈知心為真心者,應謹記六祖上列偈語,常常思惟整理。故知一念不生常寂常照之靈知心,乃是意識心,猶未是末那心,何況是阿賴耶真心?
阿賴耶菩提心是醒夢一如、定亂一如、生死一如、瞋靜一如,從過去無量生到現在,從現在到未來無量生,都是永遠一念不生常寂常照,不會六入而又能在見聞覺知中隨緣應物丶理事無礙。一念不生常寂常照之靈知心,不是永遠在此境界,是醒時有丶睡時無;定中有丶出定無;靜時有丶爭吵時無;生時有、死後無;清醒有、昏迷無,即非是常,非真心阿賴耶識,即是「境界分段計著生」之意識靈知心,學人務必明鑑。
以一念不生常寂常照之靈知心為真心者,乃因不能證得無知無覺不會六入的如來藏阿賴耶識,而落入常見,此即佛說∶「愚夫不覺識藏故,起常見。」凡以一念不生常寂常照之心為真心者,務必以此自我檢查,以免錯悟而誹謗正法,成就七十大劫地獄重罪,舍報方知懺悔,已來不及挽救了,慎之!慎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