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西根苔原狼

密西根苔原狼

密西根苔原狼也稱為馬更些苔原狼,馬更些河谷狼,馬更些狼,是灰狼亞種之一,在北美洲北部有所分布,包括阿拉斯加半島及馬更些山脈附近。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密西根苔原狼
  • 拉丁學名:Canis lupus mackenzii
  • 別稱:馬更些狼,馬更些河谷狼,加拿大森林狼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哺乳綱
  • 亞綱:真獸亞綱
  • :食肉目
  • 亞目:犬形亞目
  • :犬科
  • 亞科:犬亞科
  • :狼族
  • :犬屬
  • :灰狼
  • 亞種:馬更些狼
  • 分布區域:阿拉斯加,馬更些山脈,布魯克斯嶺,阿拉斯加半島
物種概述,基本信息,保護等級,分布範圍,

物種概述

密西根苔原狼是灰狼亞種之一,也稱馬更些狼,體型是現存灰狼亞種最大體型,身長150-160厘米(鼻尖到盆骨),尾長300-600mm左右,平均肩高70cm,最大肩高可達85cm±,黃石公園種群平均體重雄性51kg,雌性45kg,馬更些科考最大狼體重67kg,歷史最大狩獵個體是79.8kg【可能為阿拉斯加內陸狼】。
密西根苔原狼密西根苔原狼
適於平原生活,陸地棲息而善於奔跑的中型猛獸。體形矯健而細長,四肢亦甚細長,足掌面積小。尾形較粗,覆毛蓬鬆。頭形較長,吻部較長,鼻部的裸出部分比較發達。瞳孔圓形。耳較大,趾行性,腕部及足踝部不著地,前後足第一趾均較退化,前足具5趾,第一趾短小,位置高出其餘四趾,後者作圓弧排列。後足具四趾,其第一趾缺失。足掌除掌墊部分外,均密生短毛,掌墊前緣呈三葉狀。爪略彎,短而粗鈍,不能伸縮,足記實際包括爪印。雄性大於雌性,分布於北美各地。
頭骨:長形而較高,吻部或齶部甚長,鼻骨突出,其中間一段的外緣與上頜骨的背緣相接,不為前頜骨與額骨所隔。眶間部在有些種類十分隆起,其額骨具額竇。額骨眶後突短,與顴弓的眶突相對峙,但不形成閉鎖的眼眶。顴弓顯著擴張,腦顱不甚擴大,顱頂的矢狀嵴發達。聽泡鼓漲,呈卵圓形,中間無完全的隔壁。只翼蝶管。外聽道口具突出的下緣。副枕突發育甚好,形狀側扁,自聽泡的後部向下突出。具明顯的髁孔和頜關節孟孔。下頜骨的底緣後方在角突下面有時形成葉狀圓形突起,或稱“亞角突”
牙齒:牙齒構造總體來說並不特化。上頜門齒較為尖銳,排列呈現弧形。犬齒強大,尖長形。犬齒連同門齒一起,具把握及撕裂食物的功能。頰齒列發達,兼有切割與壓碎的功能。上頜第一至第三前臼齒與下頜前臼齒齒冠結構簡單,均具側扁的三角形齒峰,後方帶有一或二個低小的附尖。這些齒主要行切割的功能。上頜第四前臼齒與下頜第一臼齒髮育為強大的裂齒,其外側均具強大的齒峰,由兩個齒根所支持。上裂齒之原尖最為發達,為該齒的主峰,呈現圓錐形,而略向後彎轉,其前後分別為前附尖及後附尖,以後附尖為強大,大小僅次於前面的原塵。上裂齒的內葉甚小,上有一小型齒尖,稱第二尖【Denterocon】,亦有將此尖認作為原尖的。下頜骨的裂齒以前尖及下原尖為最強大。同時,下裂齒具有發達的跟座,上有尖銳的下次尖。整個下裂齒起雙重作用,及前部行切割的功能,後部跟座行壓碎的功能。上下頜咬合時,下裂齒的跟座與上頜第一臼齒相咬合。第一上臼齒主要有三個齒尖,通常它的寬度超過長度,外側為發育很好的前尖與後尖,內側以前端的原尖為強大,齒冠咀嚼面常形成內外兩個齒谷,中間為原尖與後尖間的齒嵴所隔。上下頜的第二臼齒形同一臼齒,但齒冠較小。下頜第三臼齒尤小。裂齒以後的臼齒主要行壓碎功能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密西根苔原狼
【中文別名】麥肯齊苔原狼,馬更些河苔原狼,馬更歇苔原狼,馬更些狼,加拿大森林狼,馬更些森林狼
【拉丁學名】Canis lupus mackenzii
【命名者及時間】Anderson, 1943
【同義學名】Canis occidentalis albus
【英文名稱】 Mackenzie Tundra Wolf, Northwesternwolf

保護等級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0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低危(LC)。

分布範圍

分布於加拿大西北地區北部和育空地區,北極海岸和苔原地區,馬更些地區從東到南部,馬更些三角洲維多利亞島和慕德海(富蘭克林區,努勒維特),南至大熊湖北部和東部、科珀曼河上游流域。北美西北部,包括加拿大西部和阿拉斯加,東南部除外,馬更些山脈及阿拉斯加半島也有分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