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予(宰我)

宰予

宰我一般指本詞條

宰予(前522年—前458年),字子我,亦稱宰我,春秋末期魯國人,孔子著名弟子,“孔門十哲”“言語”科之首(排名在子貢前),“孔門十三賢”之一。

《大成通志》記載宰予小孔子二十九歲,能言善辯,曾從孔子周遊列國,遊歷期間常受孔子派遣,使於齊國、楚國。

唐開元二十七年,宰予被追封為“齊侯”。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又加封“臨淄公”。南宋鹹淳三年(1267年),再進封為“齊公”,明嘉靖九年改稱為“先賢宰予”。

基本介紹

  • 本名:宰予
  • 字號:字子我
  • 所處時代:春秋末年魯國
  • 民族族群:魯國人
  • 出生地:魯地
  • 出生時間:公元前522年
  • 去世時間:公元前458年
  • 地位:孔門十哲之一
  • 注音:ㄗㄞˇ ㄩˇ
人物生平,主要成就,人物評價,軼事典故,禮壞樂崩,井有仁焉,既往不咎,宰予晝寢,人物爭議,

人物生平

宰我,魯國人,字子我。《史記·仲尼弟子列傳》未記載其年齡。他口齒伶俐,擅長辭辯。拜在孔子門下以後,問道:“一個人的父母死了,守孝三年,時間不是太長了嗎?君子三年不習禮,禮義必定會毀壞;三年不演奏音樂,音樂一定會敗環。一年間,陳舊的穀子吃完了,新的穀子又成熟了,鑽木取火的木材換遍了,守喪一年也就可以了。”孔子說:“只守喪一年,你內心安不安呢?”宰我回答說:“心安。”孔子說:“你既然感到心安理得,你就這樣做吧。君子守孝期間,即使吃美味的食品,也感覺不到甜美,聽到動聽的音樂也感覺不到高興,所以君子才不這樣做呀。”宰我退了出去,孔子說:“宰予不是個仁人君子啊!孩子生下來三年,才能脫離母親的懷抱。為父母守孝三年,是天下共同遵行的禮儀啊。”
孔門弟子宰予畫像孔門弟子宰予畫像
宰予白天睡大覺。孔子說:“腐朽了的木頭是不能雕刻器物的,腐穢的牆壁是不能夠粉刷的。”
宰我詢問五帝的德行,孔子回答說:“你不是問這種問題的人。”
據《史記·仲尼弟子列傳》記載,宰我後來做齊國臨菑的大夫,和田常一起同謀作亂,因此被滅族,孔子為他感到羞恥。
據《韓非子·難言》篇所述,宰予在齊國為田常所殺害:“宰予不免于田常”。韓非將宰予列為賢聖之一。

主要成就

宰予思想活躍,好學深思,善於提問,是孔門弟子中少有的曾正面對孔子學說提出異議的人。他指出孔子的“三年之喪”的制度不可取,說:“三年之喪,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為禮,禮必壞;三年不為樂,樂必崩”,因此認為可改為“一年之喪”,被孔子批評為“不仁” (見《論語·陽貨》)。他還向孔子提問了一個兩難的問題,他假設這么一種情況:如果告訴一個仁者,另一個仁者掉進井裡了,他應該跳下去救還是不應該跳下去救?因為如跳下去則也是死,如不跳下去就是見死不救。孔子的直接答覆是指出宰予這是在愚弄人,提的問題不好,說:“何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可欺也,不可罔也。” (《論語·雍也》)宰予晝寢,在課堂上打瞌睡,被孔子形容為“朽木”和“糞土之牆”。孔子認為宰予言行不一,說自己“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並且從宰予那裡改變了自己以往的不足,說:“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於予與改是。” (《論語·公冶長》)
孔門弟子宰予孔門弟子宰予

人物評價

孔子評價宰予:“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杇也。”特別這句“朽木不可雕也”,就成了此後數千年來,所有的師長前輩用來責備年輕人沒出息的慣用語。不過,漢代的王充在《論衡》中曾說:“晝寢之惡也,小惡也;朽木糞土,敗毀不可復成之物,大惡也。責小過以大惡,安能服人?”王充還說“孔子作《春秋》,不貶小以大。”那么在宰予晝寢這個小問題上:“以大惡細,文語相違,服人如何?”但孔子何許人也,王充反駁也不起作用,宰予就這樣成為千古以來的負面典型。儘管如此,宰予還是因善於言辭,列於“孔門十哲“之列。”唐玄宗時被追封為“齊侯”,宋代追封為“臨 公”,後改稱為“齊公”。明嘉靖九年改稱“先賢宰予”。
以今天的眼光看,宰予的獨立思考、絕不盲從,恰恰是當代學生所需要的品質;同時,他的質疑和觀點並非是無理取鬧,相反,正可以從中看到他對儒家思想的思考的深入和旺盛的求知慾。

軼事典故

禮壞樂崩

原文
宰我問:“三年之喪,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為禮,禮必壞;三年不為樂,樂必崩。舊谷既沒,新谷既升,鑽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錦,於女安乎?”曰:“安!”“女安則為之!夫君子之居喪,食旨不甘,聞樂不樂,居處不安,故不為也。今女安,則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後免於父母之懷。夫三年之喪,天下之通喪也,予也有三年之愛於其父母乎!”
宰予的老師孔子宰予的老師孔子
譯文
宰我問:“服喪三年,時間太長了。君子三年不講究禮儀,禮儀必然敗壞;三年不演奏音樂,音樂就會荒廢。舊谷吃完,新谷登場,鑽燧取火的木頭輪過了一遍,有一年的時間就可以了。”孔子說:“(才一年的時間,)你就吃開了大米飯,穿起了錦緞衣,你心安嗎?”宰我說:“我心安。”孔子說:“你心安,你就那樣去做吧!君子守喪,吃美味不覺得香甜,聽音樂不覺得快樂,住在家裡不覺得舒服,所以不那樣做。如今你既覺得心安,你就那樣去做吧!”宰我出去後,孔子說:“宰予真是不仁啊!小孩生下來,到三歲時才能離開父母的懷抱。服喪三年,這是天下通行的喪禮。難道宰子對他的父母沒有三年的愛嗎?”

井有仁焉

原文
宰我問曰:“仁者,雖告之曰:‘井有仁焉。’其從之也?”子曰:“何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譯文
宰我問道:“對於有仁德的人,別人告訴他井裡掉下去一位仁人啦,他會跟著下去嗎?”孔子說:“為什麼要這樣做呢?君子可以到井邊去救,卻不可以陷入井中;君子可能被欺騙,但不可能被迷惑。”

既往不咎

原文
哀公問社於宰我,宰我對曰:“夏後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戰慄。”子聞之,曰:“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
相關漫畫相關漫畫
譯文
魯哀公問宰我,土地神的神主應該用什麼樹木,宰我回答:“夏朝用松樹,商朝用柏樹,周朝用栗子樹。用栗子樹的意思是說:使老百姓戰慄。”孔子聽到後說:“已經做過的事不用提了,已經完成的事不用再去勸阻了,已經過去的事也不必再追究了。”
讀解
魯哀公問祭祀土地神的牌位用什麼木頭的,宰我說周朝人用栗木,並解釋說“那是為了讓老百姓害怕”。孔子念念不忘的是恢復周禮,而作為徒弟的宰我卻在詆毀周朝!孔子聽後,也實在無法給予道理上的回應,只好說“過去的事就不要再追究了。”

宰予晝寢

原文
宰予晝寢。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①也!於予與②何誅③?”子曰:“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於予與改是。”
孔門眾多弟子孔門眾多弟子
注釋
①圬(wū):指泥工抹牆的工具,也作動詞用,指把牆面抹平。②與:語氣詞,同“歟”,下文“於予與改是”
中的“與”同義。③誅:責備。
譯文
宰予大白天睡覺。孔子說:“腐爛的木頭不堪雕刻。糞土的牆面不堪塗抹!對於宰予這樣的人,還有什麼好責備的呢?”又說:“起初我對於人,聽了他說的話就相信他的行為;現在我對於人,聽了他說的話卻還要觀察他的行為。這是由於宰予的事而改變。”
讀解
學生宰予大白天睡覺,孔子除了嚴加斥責他為“朽木”,“糞土”之外,還發出了關於認識一個人的感慨。那語氣有點類似今天的老子罵兒子“你這個不爭氣的東西,老子不說也罷”,大有恨他不成器的味道在裡面。
宰予宰予
古時人們普遍認為應當遵循太陽的起落來調整自己的作息,做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孔子認為白天時光短暫,應該努力奮發。因此,他把對宰予白天睡覺這一違背正常作息的舉措看做是懶惰和愚昧的表現,並加以嚴厲的斥責。
至於說到“聽其言而觀其行”,倒正如儒學大師朱熹在《論語集注》卷三里引胡氏的話所提醒我們的那樣:“聖人怎么會現在才知道聽其言而觀其行呢?也不是真因為宰予就對所有人都抱不信任態度了。不過是以宰予的事情為例教育大家,要求我們多做少說,言行一致罷了。”

人物爭議

據《史記·仲尼弟子列傳》記載,宰予後來當了臨淄大夫,又說其參與田常作亂而被陳恆所殺,但唐代司馬貞疑此說把闞止(亦字子我)當宰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