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頸腺囊腫

宮頸納氏囊腫一般指本詞條

宮頸腺囊腫又叫宮頸納氏囊腫,宮頸納氏囊腫(可稱“納囊”)同宮頸糜爛、宮頸息肉一樣,是慢性宮頸炎常見的一種表現。宮頸糜爛癒合過程中,新生的鱗狀上皮覆蓋宮頸腺管口或伸入腺管,將腺管口阻塞;腺管周圍的結締組織增生或瘢痕形成壓迫腺管,使腺管變窄甚至阻塞,腺體分泌物引流受阻,滯留形成的囊腫叫宮頸納氏囊腫。宮頸腺囊腫是炎症而非腫瘤。在長期炎症刺激下,少數慢性宮頸炎患者具有惡變傾向,需高度關注。

基本介紹

  • 別稱:宮頸納氏囊腫,納囊
  • 就診科室:婦科
  • 常見發病部位:子宮頸
  • 常見病因:長期慢性炎症刺激,宮頸纖維化,宮頸腺管受擠壓
  • 常見症狀:宮頸表面突出青白色囊泡
  • 傳染性:無
病因,臨床表現,治療,

病因

1.長期慢性炎症的刺激
由於受到慢性炎症長期刺激,組織反覆發生充血、水腫,炎性細胞浸潤及結締組織增生,致使子宮頸肥大。
2.宮頸纖維化
炎症痊癒後,充血、水腫減輕或消退,而由於纖維化,宮頸已全部被覆鱗狀上皮,表面光滑,體積肥大;宮頸腺囊腫亦仍保持其突出的囊狀外形。
3.宮頸腺管受擠壓
當腺管被周圍組織所擠壓,腺口阻塞,使腺體內的分泌物不能外流而瀦留於內,致腺腔擴張,形成大小不等的囊形腫物,稱為子宮頸腺瀦留囊腫。其包含的黏液常清澈透明,但可能由於合併感染而呈混濁膿性。

臨床表現

宮頸腺囊腫一般沒有症狀,通常是在婦科檢查發現的。檢查看到宮頸表面突出多個大小不一的青白色囊泡,內含黏液,小的有米粒大,大的有玉米粒大,還有的可以長得很大,突出於宮頸表面,甚至到達陰道口,根部與宮頸之間有蒂相連,常合併有宮頸肥大。
在宮頸炎發作時主要表現為白帶增多,由於病原體不同,白帶的顏色、量、性狀等也有所不同。白帶可為黏稠、膿性,少數有時可帶有血絲或少量血液,極少數也可有接觸性出血。

治療

宮頸腺囊腫臨床常見,無不適症狀,一般無需治療;伴發炎則予以藥物或物理治療。宮頸腺囊腫巨大者少見,可採取手術治療。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