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趙佶五色鸚鵡圖

宋趙佶五色鸚鵡圖

《宋趙佶五色鸚鵡圖》是宋代趙佶創作的一幅中國畫。圖繪折枝杏花兩枝,枝頭棲五色鸚鵡一隻,用筆細勁工致,設色濃麗,與《蠟梅身禽圖》想類,是一種精巧典雅的風格。因有徽宗趙佶的親筆題詞,歷來繫於徽宗名下,但當代學者普遍認為實出當時畫院職業畫家之手,體現了徽宗時畫院花鳥畫創作的水平。畫幅的右側有趙佶瘦金書詩序並詩,其形式與《祥龍石圖》相近似,有的學者進而推測此作當為《宣和睿覽冊》中之一種。畫上鈐有元文宗「天曆之寶」印,清戴明說、宋犖藏印及清乾隆、嘉慶內府鑑藏印,《石渠寶笈初編》著錄。 趙佶這幅《五色鸚鵡圖》在宋徽宗的作品中是數一數二的代表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宋趙佶五色鸚鵡圖
  • 作者:趙佶
  • 畫作類型:設色中國畫
  • 材質:絹本
  • 規格:縱:53.3,橫:125.1厘米
  • 現收藏地:美國波士頓美術館藏
  • 創作年代:宋代
  • 文物原屬:圓明園藏
畫作賞析,作者簡介,作者生平,

畫作賞析

宋徽宗最擅長寫生書法,精心描繪鸚鵡的側身英姿,此鳥正棲止於盛開的杏花枝頭,顯得心滿意足,無憂無慮。徽宗此種畫法,與南宋花鳥畫不同之處在於徽宗無意憑仗誇張性的構圖,或刻意製造畫面的裝飾性與動態來取勝,反而是不假造作,純任天真,如實畫出杏花,鸚鵡自然具有的神姿風采。
這張畫在表現技巧上很高,不論宋徽宗的早期作品也好,晚期作品也好,這幅《五色鸚鵡圖》是比較高的。這張畫是一幅重彩,重彩畫畫成濃重是方便的,但畫得很清靈、透明是不容易的。這張畫的顏色設計很調和,技巧上厚薄把握得很好。在墨的底子上用石綠,因石綠為礦物質顏料,畫上容易出現粉氣,但它沒有這種粉氣。(指鸚鵡背部)這一塊很淡很薄,筆法顯得很生動。樹枝的勾線很結實,用筆富有變化。下筆較重,微露釘頭,從上往下勾,如果筆法一樣是很死板的,但太不相類又不能成為貫通的一枝,而此畫樹桿中的釘子頭有些明顯,有些不明顯,很隨意,有一種自然變化之妙在其中。
宋趙佶五色鸚鵡圖

作者簡介

趙佶(1082-1136),即宋徽宗。宋代皇帝,畫家。為帝時不勵精圖治,惟窮土木,崇奉道教,任用蔡京、梁師成、李彥、童貫、朱勔、王輔等,時稱六賊。政治腐敗,民不聊生。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十一月,金兵攻進教城汴梁,趙佶、趙桓、以及趙氏宗族、親屬等三千多人,都做了金人的俘虜。後死在“五國城”(今黑龍江省依蘭縣)。

作者生平

趙佶(1082—1135),即宋徽宗。宋神宗第十一子。元豐八年(1085)封遂寧郡王。紹聖三年(1096)封端王。元符三年(1100),哲宗死,無嗣,佶以弟繼位。初號建中靖悶,調和熙寧、元豐與元祐間的黨爭。不久即改元崇寧,任蔡京為相,變亂新法,國政日非。宣和二年(1120),遣使約金攻遼,成為導致北宋滅亡的禍囚。宜和七年(1125),金滅遼後乘勢南下,進逼汴京,逐傳位丁子趙桓,自稱太上皇。靖康二年(1127)北宋淪亡後,與其子欽宗趙桓俱被擄北遷,後死於五國城(今黑龍汀依蘭),年五十四。崇奉道教,自稱教主道君皇帝。擅書法,創“瘦金體”。工花鳥,能詩詞。《詩詞雜俎》有《宋徽宗宮詞》一卷(《十家宮詞》三卷)、《疆村叢書》有曹元忠輯《宋徽宗詞》一卷。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