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季三朝政要

宋季三朝政要

其最早為至正刊本,次為成化朱英重刊本。元初,元世祖忽必烈就曾詔修宋史,然因體例、年號不一而未成。元惠宗至正三年(1343年)三月,下令修遼、金、宋三史。鐵木兒塔識、賀惟一、張起巖、歐陽玄等七人任總裁官,還有史官斡玉倫徒、泰不華、於文傳、貢師道、余闕、賈魯、危素等23人,脫脫於至正四年五月(1344年)辭職,中書右丞相阿魯圖繼任,阿魯圖雖名為都總裁,但不諳漢字。至正五年(1345年)十月成書,只用了兩年半的時間。至正六年(1346年)在江浙行省予以刊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宋季三朝政要
  • 卷數六卷
  • 編修:汪如藻家
  • 時期:宋史 刻本
古籍簡介,延伸,四庫提要,

古籍簡介

《宋季三朝政要》·六卷(編修汪如藻家藏本)

延伸

宋史 刻本《宋史》的特點是史料豐富,敘事詳盡。兩宋時期,經濟繁榮,文化學術活躍,雕版印刷盛行,編寫的史書,便於刊布流傳。科舉制的發展,形成龐大的文官群,他們的俸祿優厚,有很好的條件著述。加之統治者重視修撰本朝史,更促成宋代史學的發達。修撰本朝史的工作,在北宋前期由崇文院承擔;王安石變法改革官制後,主要由秘書省負責。官修的當代史有記載皇帝言行的起居注,記載宰相、執政議事及與皇帝問對的時政記,根據起居注、時政記等按月日編的日曆,詳細記載典章制度的會要,還有編年體的“實錄”和紀傳體的“國史”。元末修撰的這部宋史,是元人利用舊有宋朝國史編撰而成,基本上保存了宋朝國史的原貌。
宋史對於宋代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民族關係、典章制度以及活動在這一歷史時期的許多人物都做了較為詳盡的記載,是研究兩宋三百多年歷史的基本史料。例如,從《宋史·食貨志》中,不僅可以看到兩宋社會經濟發展的概況和我國各民族、各地區之間經濟聯繫的加強,還可以看到勞動人民創造的超越往代的巨大物質財富和他們所遭受的殘酷剝削。天文志、律曆志、五行志等,保存了許多天文氣象資料、科學數據以及關於地震等自然災害的豐富史料。

四庫提要

不著撰人名氏,卷首《題詞》,稱理宗國史為元載入北都,無復可考,故纂集理、度二朝及幼主本末,附以廣、益二王事。其體亦編年之流,蓋宋之遺老所為也。然理宗以後國史,修《宋史》者實見之,故《本紀》所載反詳於是書。又是書得於傳聞,不無舛誤。其最甚者,謂寶慶元年趙葵趙范、全子才建守河據關之議,遣楊誼、張迪據洛陽,與北軍戰,潰歸。案寶慶元年葵、范名位猶微,其後五年,范始為安撫副使、葵始為淮東提刑。討李全,子才乃為參議官。至端平元年滅金,子才乃為關陝制置使、知河南府、西京留守,有洛陽潰敗之事。上距寶慶元年九年矣,所紀非實也。其餘敘次,亦乏體要。然宋末軼事頗詳,多有史所不載者,存之亦可備參考也。其以理宗、度宗、瀛國公稱為三朝,而廣、益二王則從附錄,體例頗公。卷末論宋之亡,謂君無失德,歸咎權相,持論亦頗正。而忽推演命數,兼陳因果,轉置人事為固然,殊乖勸戒之旨。殆欲附徐鉉作《李煜墓誌》之義而失之者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