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臨汝窯瓷器

宋代臨汝窯瓷器

臨汝窯為中國宋代北方瓷窯之一。窯址分布在河南臨汝縣境內,以嚴和店窯為代表。臨汝窯燒瓷始於北宋中葉,北宋後期至金代盛燒不衰。由於燒造宮廷用瓷的汝窯址尚未在今臨汝縣境內發現,所以現在所說的臨汝窯則專指民間窯業。據最新的考古發現,河南寶豐清涼寺窯是一處燒制御用青瓷的汝窯遺存,今被稱為“汝官窯”,出土了較完整的碗、盤、洗、瓶、盞托、盂、器蓋等20餘件,胎質細膩,香灰色,青釉溫潤有鱗狀片紋,裹足支燒,宋代臨汝窯瓷器工藝精細。其特點與故宮博物院收藏的北宋宮廷御用汝瓷相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宋代臨汝窯瓷器
  • 類型中國宋代北方瓷窯之一
  • 窯址河南臨汝縣境內
  • 特點:以食具為大宗
臨汝窯瓷器特點,折枝式構圖,北宋五大名窯,

臨汝窯瓷器特點

臨汝窯產品以食具為大宗。瓷器品種以青釉瓷為主,兼燒鈞窯系青瓷。青瓷的器類以盤、碗居多,樣式簡單。宋代瓷窯習見的瓶、壺、罐、枕等器物極為少見。器皿的胎質較粗,胎色灰白,釉色青中閃綠,釉層稍厚,釉中氣泡較多。盤、 碗器的胎體略厚重, 輪旋修坯較粗,圈足部位欠規整,多粘掛窯渣。鈞窯系青瓷盤、碗、洗等器物的釉色有青綠、月白、天藍,色澤純正,釉質滋潤,具有宋鈞窯特徵。一種於淡月白釉上顯露鮮紅斑的釉色,是獨具特色的作品。
臨汝窯的裝飾絕大部分青瓷飾以印花,刻花極少另有光素無紋飾者。印花紋樣均飾於盤、碗器內壁,花紋廓線凸起,以點線紋勾勒葉筋為其特點。題材以花卉為主,菊花、牡丹最多,還有枝葉紋、海水紋等。習用纏枝式或折枝式布局表現多彩的花姿。碗器多用纏枝式構圖,六朵大小不一的菊花或牡丹花相間穿綴在彎轉的枝莖上,仰覆有致。

折枝式構圖

折枝式構圖有兩種:一種是一枝花的二方連續式布局,器壁上一根曲繞的枝莖綴著兩朵盛開的花朵和大葉,花與葉的輪廓線凸起,筋脈線凹下,凸、凹線紋相襯,使花葉越顯豐滿;另一種是三枝花的交叉布局,每一枝莖上綴著兩朵小花和舒展的小葉,纖秀清麗。有的折枝式與纏枝式布局並用,變化多姿。故宮博物院收藏的臨汝窯青釉印花盤,六瓣花式的盤壁上印六株豎式折枝花,盤心上花枝纏綿,花朵怒放,花葉勾卷,與花瓣式秀巧的盤體相配,和諧美觀,是裝飾畫面依形布局的典範。還有較為多見的團菊紋,通常在碗內壁印一朵無花蕊的團菊,有的則在團菊中心的圓圈內印一陽文“童”字或陰文“吳”字,可能是窯業主的姓氏。亦有在碗內壁印纏枝寶相花紋,碗心印“吳”字的。臨汝窯裝飾花紋中的海水紋頗有特色,以八到十層的圈線表現波浪層迭的海水,水中心飄浮一朵小花,很有落花流水的意境。有的于海水中心翻浮一小田螺,在青綠釉掩映下或隱或現, 極富藝術感染力。
臨汝窯青釉印、刻花瓷器與耀州窯青釉印、刻花瓷器的造型與裝飾相類,但質量遜於耀州窯,燒瓷時間亦晚於耀州窯。臨汝窯的生產顯然受耀州窯影響,故被認為屬耀州窯系。

北宋五大名窯

宋瓷窯場首推汝窯、官窯、哥窯、鈞窯、定窯。後人稱之為“宋代五大名窯”。
一、【鈞瓷】北宋著名瓷窯之一。窯址在今河南省禹州市城內的八卦洞。享有“黃金有價鈞無價”“縱有家財萬貫不如鈞瓷一片”的盛譽。
二、【汝瓷】宋代“五大名窯”之一,為冠絕古今之中國磁器名窯。窯址在今河南省寶豐縣清涼寺,北宋時屬汝州,窯燒瓷器主要為汝白色,故名汝窯。釉層厚如堆脂,其特徵為蟹爪紋、光若僧首。其餘為南宋的天青、天藍、淡粉、粉青、月白等,釉層薄而瑩潤,釉泡大而稀疏,有“寥若晨星”之稱。釉面下有細小的紋片的汝窯,屬北宋中晚期窯產,和南宋窯產。
三、【官瓷】官窯是宋代五大名窯之一,窯有南北之分。官窯釉厚者開大塊冰裂紋,釉較薄者開小片,哥窯則以細碎的魚子紋最為見長。
四、【定瓷】宋代北方著名瓷窯。窯址在河北曲陽澗磁村。始燒於晚唐、五代,盛燒於北宋,金、元時期逐漸衰落。盤、碗因覆燒,有芒口及因釉下垂而形成淚痕之特點。
五、【哥瓷】宋代“五大名窯”之一,這裡所說的哥窯是指傳世的哥窯瓷。其特徵;其胎色為淺黃,金絲鐵線,聚沫攢珠。其釉均為失透的乳濁釉,上淺黃下偏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