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東尼與克莉奧佩特拉

安東尼與克莉奧佩特拉

《安東尼與克莉奧佩特拉》是莎士比亞於1607年左右編寫的羅馬悲劇,它是源於古羅馬歷史學家普魯塔克的《希臘羅馬名人傳》。

戲劇講述的是當時羅馬的三大首領之一:安東尼因沉迷於埃及女王克莉奧佩特拉的美色而無暇於國家大事,終日與她在埃及廝混,天天醉生夢死。後來,羅馬受到塞克斯特斯·龐貝的叛亂,海盜的入侵,東方帕提亞人的人侵以及安東尼妻子因向凱撒挑戰失敗而死的訊息終於讓他重新振作起來,毅然回到羅馬,為祖國效力。安東尼遂因形勢需要與屋大維和好,並娶其妹來鞏固彼此的政治關係。這也讓克莉奧佩特拉又傷心又憤怒。終於,各種戰事和解消停後,安東尼迫不及待的回到了埃及女王身邊。後來龐貝被殺,同僚萊皮德斯被廢黜導致了最後安東尼屋大維的兩虎對峙。在海上對戰中,安東尼不明智地跟隨埃及女王逃跑而戰敗,最終傷心自刎,克莉奧佩特拉也終於看清屋大維的真面目,自殺身亡。

悲劇意義是深刻的、辯證的、多方面的,莎士比亞既肯定這種生死的愛情,又指出其中不純的易碎的成分;既肯定他們現實觀點的享受人生,又批判了他們愛情至上、放縱感情的生活態度,批判他們為了個人眼前利益而置國家興亡於不顧,並提出許多有益的教訓,如安東尼失敗的原因,軍人不應貪戀都市生活,人格尊嚴與道德榮譽比生命重要,強國的專橫和弱國的悲哀,對民主自由政治的嚮往,以及對政治風雲和人世滄桑的變化的慨嘆等。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安東尼與克莉奧佩特拉
  • 外文名稱:Antony and Cleopatra
  • 創作年代:1607年
  • 文學體裁:戲劇
  • 作者:【英】莎士比亞
  • 首版時間:1623年
內容簡介,創作背景,人物介紹,作品鑑賞,作品主題,藝術特色,作品影響,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當安東尼在埃及首都亞歷山大宮中耽溺於和克莉奧佩特拉的玩樂飲宴生活時,羅馬帝國面對著塞克斯特斯.龐貝的叛亂、海盜的騷擾和東方帕提亞(安息)人的入侵。
形勢緊急以及妻子芙爾維亞去世的訊息,使安東尼心中重新喚起對國家的責任感,毅然回到羅馬,同屋大維·凱撒及萊皮德斯聚首。安東尼屋大維相互指責,經旁人勸解,漸趨和好。為了鞏固同盟,安東尼同意娶屋大維之妹續弦。
訊息傳到亞歷山大,克莉奧佩特拉怒不可遏,逼問信差,要了解新婦的容貌身材,是否能纏住安東尼的心。三巨頭同龐貝達成妥協(公元前39年的米塞那協定),海盜歸順,安東尼派兵剿平了帕提亞(公元前38年)。
安東尼移駐雅典,其部下謀殺了龐貝;屋大維留駐羅馬,找藉口罷黜了懦弱的萊皮德斯(公元前36年)。這樣,羅馬帝國只剩下安東尼和屋大維兩雄,相持相斥,為了專權,終至發展到必欲吞滅對方而後快。安東尼的後妻要去找哥哥勸和。她一走,安東尼立即回到克莉奧佩特拉的身旁。安、屋兩軍在希臘西岸的亞克興對仗(公元前31年),安東尼固執地放棄陸上優勢,選擇在海上決戰。
兩支艦隊一相遇,克莉奧佩特拉所在的船掉頭逃遁,安東尼所乘旗艦尾隨而去,安的艦隊失去指揮而大敗。安東尼回到埃及,對克莉奧佩特拉又是責怪,又是撫慰,企圖重整旗鼓,強顏歡笑。屋大維率軍追來,兵臨城下。
安東尼的陸軍一度小勝,但僅屬迴光返照,海軍則不戰而降,部下又紛紛倒戈。訛傳克莉奧佩特拉已死,安東尼英雄末路,自刺未死。克莉奧佩特拉躲入反鎖的墓室,和臨死的安東尼訣別。屋大維設計穩住美人,打算活捉她帶到羅馬,在自己的凱旋遊行中作為俘虜示眾。克莉奧佩特拉佯作就範,暗中搞到尼羅河特產的劇毒小蛇,在最後一刻自螫而死,殉了情,也殉了國。時為公元前30年,安東尼終年52歲,克莉奧佩特拉39歲。

創作背景

歷史背景
根據歷史和傳說,公元前43年安東尼同屋大維·凱撒和萊皮德斯組成後三頭同盟。次年他們在腓立比戰役中打敗謀殺裘力斯·凱撒而叛離外逃的勃魯托斯和卡西厄斯。勝利的安東尼來到西利西亞(今土耳其阿達那)首都塔爾塞斯城,要召見克莉奧佩特拉,問她曾經援助勃、卡二人之罪。克莉奧佩特拉迅速來到,但卻身著盛裝在城郊的錫德納斯河上泛舟,引得萬人空巷去一睹她的姿容。入夜克莉奧佩特拉由親信衛士將她卷在地毯里,偷偷送進安東尼所駐的堡壘。從這第一次見面,他倆就相互鐘情。
莎士比亞的劇本開始時,為公元前40年。當時安東尼42歲,克莉奧佩特拉29歲。他們的愛情是成年人的愛情,而且是有政治風雲變幻作背景的愛情;反過來說,這一愛情有一種夕陽無限好的情調,並且它造成嚴重的政治軍事後果。
時代背景
文藝復興的興起讓人們對於人性有了新的看法,開始認同“性惡”的一面,認為人性本身就是不擇手段的利己主義。整個社會的道德逐漸淪喪,人際關係也不斷惡化,在這種不友好的文化背景之下,莎士比亞開始了《安東尼與克里奧佩特拉》的創作。
創作歷程
莎士比亞寫此劇所根據的史料,主要是來自托馬斯·諾斯爵士(Sir Thomas North)翻譯的羅馬歷史學家普魯塔克plutarch)所著《希臘羅馬名人列傳》一書(英譯本1579年出版)。不過他並不機械地照搬史實,而是有所取捨和創造;特別是設法將十年間的事壓縮在一個四小時演完的劇本里,能夠自然連貫,重點突出。
《安》是莎翁第二創作階段末期的作品,據推測它大約寫成於1606至1607年,1608年5月20日登錄於紙商公會的登記簿上,劇作家去世後的1623年首次出版。

人物介紹

安東尼
安東尼是羅馬三人執政之一,“世界上三大柱石之一”,“撐持著半個世界的巨人”,有著過人的膽識,卓越的軍事才幹以及雄辯的口才。套用弗洛伊德的用語,安東尼的內心世界分為自我和本我兩種人格。自我和本我兩種人格之間始終不斷衝突、交戰。作為一個生物學意義上的男性,出於性本能的原始欲望和衝動,安東尼的本我渴望征服獵取異性的愛情,渴望靈與肉的結合。對異性之愛,他為之痴狂,即使拋棄生命亦在所不惜。異性之愛給他無窮的歡樂和滿足,但也往往導致自我的迷失和毀滅。另一方面,安東尼的自我遵循現實原則指導,作為羅馬統帥之一,他的才能和膽略使其成為世界的主宰者之一,事業功名的輝煌成就帶給他自我價值的肯定和認同。他在政權統治和連年征戰中,自我同樣獲得了極大的滿足。安東尼的自我和本我之間的矛盾衝突不斷強化,但又難以相互取代,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情勢的變化,此消彼長,難分高下。一旦他如願以償地獲得克莉奧佩特拉的芳心,對事業功名的追求之心便要求他果斷放棄對異性的情慾和愛情;倘若他果真放棄了克莉奧佩特拉的異性之愛,又會為此苦惱萬分,最終還是回到愛人的懷抱。安東尼自己也是深以為苦,但這並不是他個人的力量可以克服的矛盾,恐怕只有死亡和毀滅才能最終消彌兩者的衝突。作為男性的本我與作為羅馬統帥的自我之間的交戰,是理解安東尼的性格悲劇之所在。
克莉奧佩特拉
埃及女王克莉奧佩特拉,經歷複雜詭異,是一位極富魅力的神秘的東方美女。在莎士比亞的筆下,克莉奧佩特拉在劇中的角色演繹,她的行為動機,與安東尼的自我與本我的衝突迥然不同。她因為太愛自己的男人了,以至於將他一步步引向毀滅。之所以如此,只是因為她強迫性地滿足於有朝一日與安東尼真正融為一體的強烈願望。她渴望擁有安東尼的一切,他的全身心。她使出渾身解數,花樣百出,喜怒無常,其目的只是為了牢牢地控制住安東尼的心。克莉奧佩特拉最終滿足的時刻,卻發現她已經盲目地一手造成他的毀滅。對此,除了和他一同毀滅之外,別無他途。克莉奧佩特拉臨死前,在迷離恍惚中,她與安東尼終於合二為一。
屋大維
《安東尼》中的屋大維表面上似乎是一個冷靜、理智和以大局為重的政治家、領袖人物,但明眼人一看便知,這些表現出來的似乎是光明磊落、深明大義的個人風格,正是作者用來更為有效地反襯出人物險惡的內心,最好地揭示了他虛偽的本質。是政客們慣用的偽裝。他的為了羅馬的利益,為了挽救安東尼的墮落,為了達到團結合作的目的,只不過是蠱惑人心的口號;他的政治的、軍事的等等手段,甚至不惜以自己妹妹的名譽和命運去作為政治賭注,這一切只不過是為了一個目的。就是消滅異己,實現個人野心,使凱撒家族一統天下,爬到國家最高的寶座,登上唯我獨尊的權力最高峰,而且那時的羅馬統治者意味著是全世界的主人。屋大維是個狡詐的強有力的人,吞併了擁有三分之一帝國的萊必多斯,又打敗了另一三分之一的安東尼,但最後沒有鬥勝一個束手就擒的弱女子,在克莉奧佩特拉“英勇的柔弱”面前,他的虛情假意,他的如意算盤都遭到了徹底破產.失掉了他認為是最大的活的戰利品。好夢落得“一場空”,沒有達到他所追求的”永久的勝利”的目的。
愛諾巴勃斯
愛諾巴勃斯乃一介武夫。起初,他完全拜倒在克莉奧佩特拉腳下,服從她所做的一切,如同服從安東尼那樣(“她坐的那艘畫舫就像一尊在水上燃燒的發光的寶座;舵摟是用黃金打成的”)。但是後來,他對安東尼將埃及的利益置於羅馬的利益之上感到傷心,因而棄職叛逃,回到了屋大維身邊,會同他一道打敗了安東尼。他知道自己的決定是正確的(“寧可和出生的幼獅嬉戲,不要玩弄一頭死的老獅”),但情感備受煎熬(“我是這世上惟一的小人,最是卑鄙無恥),最後死於悲傷。
查米恩和伊拉絲
她們是克莉奧佩特拉的侍女,可愛,忠於職守,說話妙趣橫生。譬如,查米恩宣稱自己的抱負是“讓我在一個上午嫁了三個國王,再讓他們一個個死掉”。但政治角逐毀滅了她們的生命。在陵墓中,伊拉絲給即將自殺的克莉奧佩特拉穿戴冠服,然後傷心而死。而查米恩也在合上克莉奧佩特拉的眼睛之後,將毒蛇擱置自己的胸脯,死在女主人身旁。
小丑
這個小丑從鄉村進城,手裡提著一籃藏有毒蛇的無花果,並將其獻給克莉奧佩特拉,同時嘴裡喋喋不休地說著有關“蟲子”和它們的飼養,以及魔鬼、死亡、女人之類的話,結果被硬推下場。在克莉奧佩特拉對侍女說要穿上“最華麗的衣裳”,死得光彩之後,他做了如此短暫的表演,目的是為即將到來的自殺渲染緊張氣氛。
預言者
克莉奧佩特拉的兩個侍女同這個預言者調情,要求其預測命運,然後,她們以此構想種種可笑的人生夙願。此後,這個預言者又提醒安東尼注意同屋大維的性格差異,並告誡“你應該和他離得遠一點兒才好”。但安東尼沒有聽他的話,從而產生致命的後果。
信使
在劇中,克莉奧佩特拉宣稱已經派遣二十多位信使去探聽安東尼的訊息。雖然舞台上露面的僅有數人,但他們表演得有血有肉。一個信使對克莉奧佩特拉說安東尼已經同奧克泰維婭結婚,結果挨了一巴掌,又被“拉扯毆辱”,並差點給刀捅死。出於謹慎,另一個信使報告時歷數了幾項缺陷,結果得了賞金。

作品鑑賞

作品主題

東西文化
歷史劇傑作《安東尼與克莉奧佩特拉》,對羅馬與埃及、文明與野蠻的二元文化對立論進行反思,於劇中直接表現東西方文化關係。
羅馬文化與埃及文化的衝突,凸顯了兩種不同文化的差異性和民族特性。世界文學重構理論的基本導向是:重新審視民族文學的差異,批評傳統西方中心論,在分析東西方民族文學的文化特性對立中挖掘其“世界性”。以《安》劇為例,這種由文化的“民族性”特徵而必然生成的文化的“壁壘性”,是普遍範圍內各民族文化衝突的最根本的內在根源。但是,文化衝突並不一定是一件壞事;從文化運行的內在機制來說,文化衝突能夠激活衝突雙方文化的內在的因子。無論是欲求擴展自身的羅馬,還是希冀保守自身的埃及,權力運行機制總是在文化對話中完成。
《安》劇主要的對立面是安東尼與屋大維,但二人沒有政見方面的分歧,都是個人獨裁的捍衛者,矛盾衝突實際上是事業與歡樂、男性與女性(隱含著西方與東方)的衝突。由於文藝復興時代資產階級的人性代替了神性,個人的價值、權力及幸福的追求都得到肯定,“在這個時代,狂妄的自我實現是英雄氣概,它是歷史上的生活準則”。所以不論是男性英雄們的野心還是克莉奧佩特拉這樣靠美色來維持的附庸女王,都是無可非議的,故而莎氏悲劇的衝突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人文主義者之間的矛盾。凱撤、安東尼和萊必多斯“三頭政治”的破裂,安東尼與凱撤對羅馬統治權的爭奪,都以一條神奇的線索貫穿始終,即安東尼被克氏吸引、迷惑,克氏所在的埃及是情愛的溫柔鄉,羅馬是英雄的角斗場。亞歷山大終究沒有抵擋住羅馬的進攻,安東尼失敗、克氏自殺,不願巨服的埃及(東方)世界仍被強權的羅馬(西方)世界所征服。
人生哲學
安東尼與凱撤的爭鬥集中體現了事業與愛情、權力與人性的衝突及文藝復興時期的時代精神。安東尼這個形象,體現了實現偉大目標和滿足人性願望的矛盾,也就是政治、事業與愛情、歡樂的矛盾,二者不能兩全。在安東尼享受愛情時,他就喪失了成就英雄偉業的可能,如果他想成為勝利的英雄,就必須割捨男女之情。與凱撤相比,安東尼身上有著過多的人情羈絆和英雄古風的正直豪爽,他必敗無疑。只有毫無人性情感、慣使陰謀伎倆的凱撤才能所向無敵。在事業與愛情、正直與陰謀上,莎士比亞雖沒有表現直接的價值評判,但字裡行間流露出情感趨向,時見對屋大維行徑的暗示、揭露。莎氏不得不面對無情的政治事實,所以他一方面哀嘆“英雄難過美人關”的命運,悲憫英雄淪為失敗者的結局,另一方面又讚美安東尼與克氏的男歡女愛,謳歌這一愛情故事所體現出來的人性本色。
對於頭腦實際、心靈貧瘠的世俗庸眾而言,人生在世所謂愛情無非是赤裸裸的肉慾和盲目的溺愛罷了,感情的投入和愛的激情顯得滑稽而愚蠢。對於安東尼這樣擁有無上的地位和影響力的男人來說,女人應該只是尋歡作樂的工具和發泄肉慾的娼妓而已,即使是女王克莉奧佩特拉也不例外,如同中國古代所謂的“紅顏禍水”。安東尼對克莉奧佩特拉的愛情在他們眼中無疑是可笑而可悲的,值得惋惜的。
其實在莎士比亞的時代,上述的世俗觀念仍然是主流,但莎士比亞無愧是偉大的詩人,他超越了自己的時代,給與這一對歷史人物的愛情以新的詮釋。他懷著幾分同情,幾分悲憫,描繪和挖掘安東尼與克莉奧佩特拉這一對曠世男女無比豐富的內心世界。他們之間有過歡樂,也有苦惱和悲傷;他們相互猜忌,又彼此和解;他們犯過愚蠢的錯誤,也因此受到了懲罰。但不得不承認:安東尼與克莉奧佩特拉是一對偉大的戀人,都有著帝王的高貴情感,真正地轟轟烈烈地相愛過,他們本人已經死而無憾。任何世俗的偏見在這樣的愛情面前只能自慚形穢,不值一提。安東尼與克莉奧佩特拉從來沒有考慮過、在乎過別人會怎么看待他們。莎士比亞超乎世俗觀念之上,正是他的高明之處。他懷著悲天憫人的心情,寫出了男女主人公的心理的真實。
在《安東尼與克莉奧佩特拉》中,莎士比亞的人生哲學是:人生是不斷的戰鬥,同時承受著命運的打擊,而愛情並不那么浪漫和張狂,卻有幾分無奈和淒涼,有幾分不可捉摸,就像一個謎。愛情,無論得到抑或失去,都只是命運的一環,增添了人生的複雜性,給與人生以新的意義和啟示。

藝術特色

一:令人玩味無窮的意象。例如劇中埃及的象徵是尼羅河,“尼羅河水越是高潮,收成越有把握,潮水退落以後,農夫就可以在爛泥上播種,不多幾時就結實了”(二幕七場)。它是一個有著成長、腐爛、周而復始的過程的穩定整體,暗示著“富饒”這個意象。
二:比喻妥貼,恰到好處。莎士比亞善用比喻,在本劇中到處可以找到比喻巧妙的例子:安東尼的慷慨就像“一個收穫不盡的豐年”(五幕二場),安東尼的任性就像一個不知好夕的孩子(一幕四場);用“我的心是用繩子縛在你的舵上的”(三幕九場)喻安東尼的痴情,而他的無所適從的空虛則又像一塊轉瞬飛散的浮雲(四幕十二場)。以“漂浮在水上的菖蒲”(一幕四場)喻民眾的反覆無常,以“小心翼翼的石頭”(二幕二場)喻說話慎重。
三:賦予大自然以生命的擬人化手法。為了強調克莉奧佩特拉的絕世美艷,作者賦予大自然中的種種無生命、無感覺的東西以生命,克莉奧佩特拉的美使它們也感動了。
四:充溢著詩情畫意的抒情。例如作者對克莉奧佩特拉之死的處理,筆調細膩,詩意盎然。死本來是痛苦而可怕的,可是當克莉奧佩特拉將毒蛇放在胸前時,她卻說道:“靜,你沒有看見我的嬰孩在我的胸前吮吸乳汁,使我安然睡去嗎?”(五幕二場)這兒,人們所看到的,不是一個自裁的人在死亡線上掙扎的可怖景象,而是一個無憂無慮的母親,這裡主要的不是帝王的威嚴,而是作為人的滿足。
五:烘托情景的對話。莎士比亞是語言大師,辭彙量豐富得使他有時幾近於揮霍。如對克莉奧佩特拉的畫舫般的描寫(二幕二場),就文辭絢麗,色彩斑斕,為了襯托克莉奧佩特拉的奢華淫靡,強調她的異常的媚惑力,莎士比亞不惜重墨,著意勾勒,洋洋灑灑,酣暢淋漓,極盡鋪陳渲染之能事。

作品影響

該劇的真正走紅是自20世紀,這時它已吸引了諸如康斯坦斯·科利爾、伊迪斯·埃文斯、瑪格麗特·羅林斯、佩吉·阿什克羅夫特、巴巴拉·傑福德和勞倫斯·奧利維爾、麥可·雷德格雷夫、克里斯托弗·普盧默、艾倫·霍華德、麥可·甘邦等明星的演出。1972年,查爾頓·赫斯頓親自擔任導演,將它搬上電影銀幕。

作者簡介

威廉·莎士比亞(William Shakespeare 1564-1616),英國文藝復興時期戲劇家和詩人。莎士比亞於1564年4月23日出生在英國中部斯特拉福德城一個富裕的市民家庭,幼年在家鄉的文法學校念過書,學習拉丁文、文學和修辭學。後來家道中落,曾幫助父親經商,1578年左右隻身到倫敦謀生,據說從事過馬夫或僕役一類當時被看作“最下等的職業”。後來當了演員和編劇,隨著劇團到各地巡迴演出,與社會各階層的生活有比較廣泛的接觸。他在劇團里扮演過像《哈姆萊特》中的鬼魂之類的配角,也擔任過導演,但主要是編寫劇本,開始時不過是給舊劇本加工,逐漸由加工而改寫,或自己創作。他後來成了劇團的股東,1613年左右從倫敦回到家鄉,1616年4月23日逝世。
莎士比亞莎士比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