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多藏戲

藏戲劇種之一。約在200多年前,受西藏藏戲影響,吸收安多地區藏族文化營養,在民歌、民間說唱、民間舞蹈、藏傳佛教文化基礎上形成發展起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安多藏戲
  • 種類:藏戲劇種之一
  • 時間:200多年前
  • 表演風格:歌劇、舞蹈、啞劇糅和一起
簡介,信息,

簡介

其表演風格獨特,將歌劇、舞蹈、啞劇糅和一起,用多種手段塑造藝術形象和展開劇情。人物台步、上下場動作,吸收安多民間舞蹈、法會舞蹈和漢族戲曲因素較多。唱腔是按民間說唱、民歌、喇嘛曲的素材提煉而成,唱念均用安多方言,道白速度較慢。服飾接近於安多藏區古代和近代藏族服飾。化妝除神怪、動物偶用面具外,都採用面部化妝。因為是舞台劇,在演出前由1人以演員身分,向觀眾祝福並介紹劇情。所演劇目有著名的八大藏戲:歷史劇《文成公主》;神話劇《諾桑王子》(即《智樂仙女》)、《蘇吉尼瑪》;社會劇《朗薩姑娘》、《智美更登》、《頓月頓珠》(亦譯為《端悅瑞智》)、《甲薩白薩》、《日瓊巴》;還有《格薩爾》系列劇、《雍奴達美》、《松贊乾布》、《達巴旦保》、《冉瑪那》、《牟尼贊普》等。現主要流行於黃南州、海南州和果洛州班瑪、甘德縣等地區以及循化縣藏區。

信息

安多藏戲是受西藏藏戲影響,吸收安多地區藏族文化,在民歌、民間說唱、民間歌舞、藏傳佛教義化基礎上,形成、發展起來的一個藏戲新劇種。它的唱念均採取安多方言,道白的速度比西藏藏戲慢,多為9個字的韻文體。表演時人物的台步,上下場動作,吸收安多民間舞蹈、法會舞蹈及漢族戲曲的因素較多,節奏不像西藏藏戲那么快。服飾也不同於西藏藏戲,沒有清代宮廷服裝的影響,比較接近於安多藏區古代或近代藏族服飾。化妝上,除扮演神怪、動物偶爾用一下面具外,其他全部採用面部化妝,不像西藏藏戲多數角色要戴向具,也不採用西藏藏戲傳統的演出形式,僅在演出前,由一個人以演出者的身份,向觀眾祝福並介紹劇情。所演劇目,除西藏藏戲八大傳統劇目外,還有本劇種的一些特有劇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