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國寺記

安國寺記

安國寺記系元豐七年(1084),蘇軾汝州安置即將離開黃州時作。文章回顧了居黃期間的生活及思想變化,表明了蘇軾從一個有為的封建政治家,經過“烏台詩案”的嚴酷打擊後,佛老思想的滋長。這是研究蘇軾思想變化的重要資料。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安國寺記
  • 創作年代:北宋
  • 文學體裁:散文
  • 作者:蘇軾
原文,題解,作者簡介,生平,賞析,

原文

安國寺記
元豐二年十二月,余自吳興守得罪,上不忍誅,以為黃州團練副使,使思過而自新焉。其明年二月至黃。舍館粗定,衣食稍給,閉門卻掃,收招魂魄,退伏思念,求所以自新之方。反觀從來舉意動作,皆不中道,非獨今以得罪者也。欲新其一,恐失其二,觸類而求之,有不可勝悔者,於是喟然嘆曰:“道不足以御氣,性不足以勝習。不鋤其本,而耘其末,今雖改之,後必復作,盍歸誠佛僧求一洗之?”得城南精舍曰安國寺,有茂林修竹,陂池亭榭。間一、二日輒往,焚香默坐,深自省察,則物我相忘,身心皆空,求罪垢所以生而不可得。一念清淨,染污自落,表里翛然,無所附麗,私竊樂之。旦往而暮還者,五年於此矣。
寺僧曰繼連,為僧首七年,得賜衣。又七年,當賜號,欲謝去,其徒與父老相率留之。連笑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卒謝去。余是以愧其人。七年,余將有臨汝之行。連曰:“寺未有記,具石請記之。”余不得辭。
寺立於偽唐保大二年,始名“護國”,嘉祐八年賜今名。堂宇齋閣,連皆易新之,嚴麗深穩,悅可人意,至者忘歸。歲正月,男女萬人會庭中,飲食作樂,且祠瘟神,江淮舊俗也。四月六日,汝州團練副使眉山蘇軾記。

題解

本文系元豐七年(1084),蘇軾改汝州安置即將離開黃州時,應安國寺僧首繼連之邀而作。文章回顧了居黃期間的生活及思想變化,表明了蘇軾經過“烏台詩案”的嚴酷打擊後,從佛老中得到了慰藉,思想呈現儒釋道融合的傾向。這是研究蘇軾思想變化的重要資料。
安國寺在黃州城東南三里,蘇軾貶黃州時常去寺中讀經思過。

作者簡介

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眉山人。是著名的文學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學識淵博,多才多藝,在書法繪畫詩詞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詣。他的書法與蔡襄黃庭堅米芾合稱“宋四家”;善畫竹木怪石,其畫論,書論也有卓見。是北宋繼歐陽修之後的文壇領袖,散文與歐陽修齊名;詩歌與黃庭堅齊名;他的詞氣勢磅礴,風格豪放,一改詞的婉約,與南宋辛棄疾並稱“蘇辛”,共為豪放派詞人

生平

嘉祐二年(1057)進士,任福昌縣主簿、大理評事、簽書鳳翔府節度判官,召直史館。神宗元豐二年(1079)知湖州時,以訕謗系御史台獄,三年貶黃州團練使,築室於東坡,自號東坡居士。後量移諸州。哲宗元祐元年(1086)還朝,為中書舍人,翰林學士。知制誥。元祐四年(1089)出知杭州,後改知潁州,知揚州、定州。元祐八年(1093)哲宗親政,九年,又被劾奏譏斥先朝,被遠貶惠州(今廣東惠陽),再貶儋州(今海南儋縣)。元符三年(1100),徽宗即位,始遇赦被召北歸。建中靖國元年(1101)卒於常州(今屬江蘇),年六十六,葬於汝州郟城縣(今河南郟縣)。他與他的父親蘇洵(1009~1066)、弟弟蘇轍(1039~1112) 皆以文學名世,世稱“三蘇”;與漢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齊名。”政治上屬以司馬光為領袖的舊黨。著有《東坡全集》一百十五卷,今存。

賞析

本文是蘇東坡因烏台詩案被政敵迫害被貶到湖北黃州時所寫的一片抒情表意的文章。安國寺位於古城黃州城南長江邊上,距離江堤約一里遠。其中“焚香默坐,深自省察,則物我相忘,身心皆空,求罪垢所從生而不可得。一念清淨,染污自落,表里翛然,無所附麗”、“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為千古佳句。
文章言辭之中,對自己遭受政治上的打擊仍有不平之意,卻只含蓄淡淡寫出。蘇軾五年來其實並非一念清淨,真心“悔改”。但文章也豁達的闡明:世事的紛擾是無處不在的,心靈的淡定也只能靠自己來營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