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昭

孫昭:提升領導幹部的決策思維品質 (黑龍江日報理論版)

決策思維品質指的是領導者在做出選擇之前對客觀現實的把握程度和對內在規律的認識水平。在領導決策過程中,可以說領導思維決定思路,思路決定行為,行為決定結果。思維的質量決定未來的質量,思維的品質決定領導力的實現程度。不良決策思維品質不僅會嚴重損害人民利益,導致公共資源的極大浪費,損毀政府形象,而且重大的決策失誤還會影響歷史的進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孫昭
  • 國籍:中國
  • 職業:作家
  • 代表作品:提升領導幹部的決策思維品質
釐清決策思維路徑,轉換決策思維方式,夯實決策思維基礎,

釐清決策思維路徑

思維的路徑指的是思維形成的大體脈絡和維度指向。釐清決策思維路徑包括四個方面:一是從“單”到“多”。即從單向思維轉換到多向思維,這是創新思維的主要表現。單向思維是直線的、慣性的、僵化的,而多向思維才使創新成為可能。另一層的意思是指思維的主體從“單”到“多”,由單腦思維轉換到多腦思維,即人腦加電腦,內腦加外腦,左腦加右腦。二是從“放”到“收”。指的是發散思維與收斂思維的關係。發散思維是為了解決某個問題,從這一問題出發,想的辦法、途徑越多越好,總是追求還有沒有更多的辦法。在決策的參與過程中,發散思維可以多一些,也應該多一些。發散多可以代表各方面的利益、各方面的情緒,各方面的智慧。而收斂思維也是為了解決某一問題,在眾多的現象、線索、信息中,向著問題一個方向思考,根據已有的經驗、知識或發散思維中針對問題得出最好的結論和最好的解決辦法。三是從“小”到“大”。從小到大就是我們要跳出部分看全局,跳出自己超越自己發展自己,這就要求我們的思維眼光應該由從小看大轉換到從大看小,這是思維的參照系的轉換,用小看大大不了,用大看小小不了,這是創新思維需要的眼光和氣度。四是從“謀”到“斷”。根據現代領導科學的理論觀點,領導決策是一個謀、斷分工合作的過程,謀即出主意,斷即選主意。一般來說,出主意由專家,民眾去做,但是選主意一定要由領導者去做。

轉換決策思維方式

一是創新思維。創新思維,是指領導者決策時不受慣性的影響,不受定勢的束縛,在客觀需求與現實可能的契合中,開啟超常規思維,作出常規情況下作不出也不敢作的決策。如何結合下情貫徹上情,是領導者經常碰到的決策課題。從上情來說,一般是指上級指示和精神具有較強的原則性和巨觀性,是下級決策的憑據。從下情而言,主要包括一個地區或部門的政治、經濟、文化等情況,是貫徹上情的載體。創新思維要求領導幹部在吃透上情與摸透下情的基礎上,堅持從實際出發,創造性地提出具有本地區、本部門特色的決策。創新思維中可以適當運用求異思維和逆向思維。求異思維是對熟悉的個別事物,有意地看成陌生,按照新方法去解決;對陌生的個別事物,有意識地看成熟悉,運用已經掌握的方法去推陳出新。逆向思維是就事物依存的條件與發展過程逆向思考。對一個問題存在異議是正常的,而且還能促使我們考慮問題更加周到細緻,所以在論證一個項目時,除了要有《可行性報告》,還要有《不可行性報告》。
二是系統思維。系統思維,是全面、運動、變化、聯繫地思考問題的方式。凡是系統只有與外界進行物質、能量和信息的交流,才能克服內部無序度的增加。領導活動實踐的系統性就是要打開空間,多向思維,不能局限於既有的機制、既定的思路和既有的方法,沒有系統思維的開放性是絕對不可能創新的。領導幹部如果不能充分運用系統思維,那在具體工作中只能是盲人摸象。系統思維同時也表現在它是多種思維方式的有機綜合。領導者要學會運用多種思維方式,包括經驗思維與理論思維、形象思維與抽象思維、定性思維與定量思維、系統思維與創造思維等。

夯實決策思維基礎

夯實決策思維基礎包括最佳化領導幹部的知識結構和強化領導者決策思維的訓練。
一是最佳化知識結構。任何人做出決策,都是根據自己已有的知識結構,去評價、選擇、組合信息去實施決策,可見決策的科學性很大程度依靠決策者的知識。決策者自身具有豐富的知識、合理的知識結構、優良的智慧型結構、完善的素質結構,是作出科學決策的前提。決策者應該擴展更新自己的知識,要不斷注入新的血液,決策者首先業務知識要學習、要鞏固、要深化。其次決策者還要博覽群書,多接觸社會各方面的知識。
二是強化思維訓練。夯實決策思維基礎不單要有最佳化的知識結構,還需要進行特別的思維訓練,只有二者有機的結合才能奠定高質量決策的基礎。如果有非常簡單明了的思維方式,思維就會變得更富有樂趣和成果。英國的思維學家波諾的“六頂思想帽”理論就是這樣一種思維訓練模式。微軟、IBM等國際大公司都曾經開展過“六頂帽子思維訓練”,收到很好的效果。此外還有很多新穎的思維訓練方法可以運用,諸如思維樹訓練方法、混沌思維方法等都對於解決複雜問題,拓展思維空間,改變思維習慣有著極大的幫助。
(作者單位:黑龍江省委黨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