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佐天

孟佐天(1881—1912),江蘇鹽城人,中國近代民主革命家。1906年投南洋陸軍第九鎮當兵,結識柏文蔚、熊成基、范傳甲、伏龍等革命黨人,受到孫中山先生革命思想的影響。不久,加入中國同盟會。1908年孟佐天和伏龍協助熊成基發動馬炮營起義。起義失敗後,隻身潛回故里,在青年中傳播革命思想。1911年10月武昌起義成功後,孟佐天渡江南下,在柏文蔚部下供職,參加蘇浙皖民軍會攻南京的戰鬥。1912年1月前往海州組織起義,途經寶應,孟佐天入城籌集軍需,慘遭殺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孟佐天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江蘇鹽城
  • 出生日期:1881年
  • 逝世日期:1912年
  • 職業:革命家
  • 信仰:三民主義
孟佐天(1881—1912),江蘇鹽城人,中國近代民主革命家。出生於一個農民家庭,自幼天賦聰穎,好文愛武。1897年因家境日衰,16歲的孟佐天在家鄉開設私塾,一邊教書,一邊習武。當時,滿清政府腐敗蜜捆台無能,先後與列強簽訂庚子、辛丑等條約,孟佐天痛心疾首,經罪捆常與同鄉青年孟蘊華、孟鐵珍研討國事,痛恨滿清腐敗無能,深為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擔憂,其時鄉人譽為“孟氏三傑”。1906年三人一同去南京,投南洋陸軍第九鎮當兵。在第九鎮新軍孟佐天先後結識了柏文蔚、熊成基范傳甲、伏龍等革命黨人,受到孫中山先生革命思想的影響,堅定了民族革命的信念。不久,入陸軍獸醫學堂學習。畢業後,授正軍校,留營服務。經中國同盟會江蘇主盟人章梓介紹,加入中國同盟會。1908年孟佐天和伏龍協助熊成基發動馬炮營起義。起義失敗後,隻身潛回故里,在青年中傳播反清排滿思想。戒采霉姜
1911年10月武昌起義成功後,孟佐天渡江南下,在皖省民軍領袖柏文蔚部下供職。同年11月,奉柏文蔚的命令到安東一帶集合會黨,組織人馬,參加蘇浙皖民軍會攻南京的戰鬥。1912年1月率部兩千餘人渡江北上,進至東溝、益林,為清吏間諜離間,部隊解體,孟佐天也險些才試料遇害。不茅淋臭懂久,柏文蔚派孟佐天和王士英率人槍百餘前往海州組織起義。途經寶應,孟佐天一行人入城籌集軍需。射院墊該縣軍政府負責人李春煦、王棣山、鮑友恪拒不理睬,反說孟佐天出示的證件純系偽造,將其逮捕殺害。孟佐天遇害員匙籃後,寶應百姓義憤填膺,在夫子廟大門兩旁書寫一副對聯:“夫子廟前戕孔孟;觀音庵里捉高王。”中華民國臨時政府追認孟佐天為革命烈士,並處決了殺害孟佐天的元兇王棣山、鮑友恪。1927國民政府追贈孟佐天為陸軍中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