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膽(中藥名)

孔雀膽(中藥名)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4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孔雀膽是南方大斑蝥的乾燥蟲體,屬於大毒類中藥,在宋朝已經普遍使用,但需要慎重。《 本草經疏 》中有記載: 斑蝥,近人肌肉則潰爛,毒可知矣。

真實的孔雀膽類似大部分鳥類與哺乳類動物的膽部非但無毒, 反而可以抑菌抗炎、清熱解毒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孔雀膽
  • 功效:辛熱、有大毒
  • 來源:南方大斑蝥的乾燥蟲體
  • 主要產地雲南貴州等地
藥物信息,中毒症狀,

藥物信息

南方大斑蝥, 又名大斑芫青; 通體烏黑、背部有3條黃色或棕黃色橫紋, 身呈長圓形, 成蟲體長1.5--2.5厘米、寬0.5--1厘米; 有劇毒。《 本草經疏 》中有記載: 斑蝥,近人肌肉則潰爛,毒可知矣。
古早即有人採集這種昆蟲--一般夏、秋季節捕捉, 乾燥後可以入藥--辛熱、有大毒--內服必須慎重; 至於宋朝已經普遍使用。
斑蝥主要產於雲南、貴州等地; 因為和孔雀的產區重疊,加之去除頭部足翅後的斑蝥,外觀極似孔雀的膽囊,是以不認識的人時常誤認此種蟲體是孔雀膽。食用之後則會出現中毒狀況。
南方大斑蝥南方大斑蝥

中毒症狀

一、局部刺激症狀,例如皮膚黏膜出現灼燒、疼痛、口渴、逐漸吞咽困難、出血、水腫、發泡等。
二、消化道症狀,例如嘔吐、劇烈腹痛,重則潰瘍、便血等。
三、中樞神經系統損害症狀,例如神志不清、昏迷,眼球轉動不靈、復視,語言困難、口唇麻木,甚則肢體癱瘓、軟而無力等。
四、肝腎泌尿系統損害症狀,例如腰痛、血尿泌尿系統感染,進而肝功能損害、腎功能衰竭等,若是救治不及時,患者多因肝腎功能衰竭死亡。
如果食用過量、後果則不堪構想: 當場大口吐血,甚至會有生命危險: 七竅出血、迅即暴斃,而且死狀十分地恐怖。
古人原本認知有限,又有以訛傳訛,不少言語書籍之中“孔雀膽”遂同南方大斑蝥劃上等號,成為著名毒藥的代名詞。
1942年, 文學大師郭沫若收集資料, 寫成四幕五場的著名話劇《 孔雀膽 》,上演之後轟動一時,後來還被改編成多個劇種。使得“孔雀膽”進入主流渠道,為人廣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