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氏吸蜜鸚鵡

孔氏吸蜜鸚鵡

孔氏吸蜜鸚鵡(學名:Vini kuhlii)羽色鮮艷,主要以花粉、花蜜與果實為食物,鳥喙比一般鸚鵡的長、更特別的是細長的舌頭上有刷狀的毛,稱為刷狀舌,方便該鸚鵡深入花朵中取得食物。身體內部的構造也很特別,它們的體內有一種特別的消化酵素存在,以便分解食物。但由於該吸蜜鸚鵡沒有消化穀物飼料的必要,它們的沙囊處理硬食物的能力較其他鸚鵡弱了許多。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孔氏吸蜜鸚鵡
  • 拉丁學名:Vini kuhlii
  • 別稱庫希氏吸蜜鸚鵡、孔氏鸚鵡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鳥綱
  • 鸚形目
  • 鸚鵡科
  • 亞科吸蜜鸚鵡亞科
  • :吸蜜鸚鵡族
  • Vini屬
  • :孔氏吸蜜鸚鵡
  • 分布區域:法屬玻里尼西亞、吉里巴斯
  • 命名者及年代:Vigors, 1824
  • 英文名稱:Rimitara Lorikeet
  • 英文名稱:Rimatara Lorikeet
  • 英文名稱:Kuhl's Lorikeet
  • 保護狀況IUCN瀕危
外形特徵,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保護級別,

外形特徵

孔氏吸蜜鸚鵡身長19厘米,體重55克。這種鸚鵡鳥體上半部為綠色,頭頂帶有淺綠色的放射狀條紋,頭部後方為深藍色,並帶有淺藍色的放射狀羽毛;鳥喙和眼睛之間、臉頰、耳羽、喉嚨和腹部為紅色;大腿藍紫色;尾巴內側覆羽和背部下方黃綠色;尾巴上方紅色,內側灰色;鳥喙橙色,虹膜紅棕色。
孔氏吸蜜鸚鵡(圖2)孔氏吸蜜鸚鵡(圖2)

生活習性

孔氏吸蜜鸚鵡主要棲息於濃密的雨林區、森林的邊緣地區、花園和椰子園等地。在繁殖季孔氏吸蜜鸚鵡會成對或是以小群體遊牧四處活動;大部分被看見的時候,都是它們飛過樹頂或是在棕櫚樹上的時候,因為紅綠相間的羽色對比相當明顯;有時候孔氏吸蜜鸚鵡會和非鸚鵡類的吸蜜動物一起在樹上覓食,平時喜歡棲息於孤立的樹木上休憩,飛行的時候會伴隨刺耳的鳴叫,相當顯而易見。
孔氏吸蜜鸚鵡(圖3)孔氏吸蜜鸚鵡(圖3)
孔氏吸蜜鸚鵡主要以花粉和花蜜(偏好椰子花朵)、軟性水果等為食。

分布範圍

分布於法屬玻里尼西亞,吉里巴斯,太平洋諸島嶼,曾經僅限於雷馬塔拉(Rimatara)、圖布埃(Tubuai)等島嶼,曾經引進泰若那(Teraina)、塔布島(Tabueran)、克瑞提馬提(Kiritimati)等島,也曾經在庫克群島(Cook Islands)出現過。
孔氏吸蜜鸚鵡分布圖孔氏吸蜜鸚鵡分布圖

繁殖方式

在野外孔氏吸蜜鸚鵡的繁殖季為1月到3月,會在腐爛的樹幹或是枯死的樹洞中築巢,有時後甚至會在棕櫚樹的裂縫或是在樹上已經開始腐敗的椰子內築巢;人工飼養的孔氏吸蜜鸚鵡資料非常稀少,正確的繁殖季不詳,孔氏吸蜜鸚鵡一次會產下2枚卵,孵化期約26到28天,幼鳥羽毛長成約需7-8周,時常會發生親鳥不餵養雛鳥的情況,繁殖難度並不低。
孔氏吸蜜鸚鵡(圖4)孔氏吸蜜鸚鵡(圖4)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瀕危(EN)。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