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底

子宮底

解剖名,指在女性兩側輸卵管子宮口以上的子宮上端圓凸部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子宮底
  • 外文名:fundus of uterus
  • 屬於:子宮
  • 特點:上端圓凸
  • 厚度:一般為18厘米
解剖學特點,妊娠期子宮底,

解剖學特點

在輸卵管入口的上方,呈圓凸的部分,叫子宮底。子宮底與小腸袢或乙狀結腸相鄰接,兩側接輸卵管。子宮底的肌層最厚。

妊娠期子宮底

子宮底簡稱宮底,即兩側輸卵管子宮口平面以上部分,或子宮角以上部分,呈游離鈍圓狀態。伴隨妊娠子宮體積增大呈現相應改變,不論變化如何,正常孕婦子宮底的最高點是在人體縱軸線上。
臨床測量子宮底高度的方法,已廢除傳統的宮底(沒有嚴格何平面),距離恥骨聯合上、肚臍或劍突等點,手的橫指距離,粗估孕(周)月方法。近代醫學進展、流行病學、統計學指導下,對各地區、民族、種族孕婦子宮底高度測量方法量化。強調受檢查者排空尿液,平臥兩下肢伸直(髖、膝關節平面180°)取恥骨聯合上緣中點為起點,用軟尺測量它與子宮底最高點之間弧形距離,來對照當地標準值,評估在某一孕周階段,胎兒生長發育情況。雖然存在個體差異,如孕婦胖瘦、身高、胎兒大小、胎先露及入盆程度、胎方位等因素影響,且客觀上也有一定差別,但平均值相對比較穩定,標準差為±2cm。假若子宮底高度測量,連續超過第十百分位數,應考慮胎兒過大,或排除多胎妊娠及羊水過多等。臨床上常根據其數值低,對胎兒生長遲緩孕婦,給予相應合理治療,並進行動態觀察。
某些高危妊娠疾病,如胎盤早期剝離、葡萄胎等,子宮腔內有內出血時,也常用測量子宮底高度,進行動態觀察。
圍產期在子宮尚未恢復到小骨盆腔時,應常規測量子宮底高度的動態變化,且應一一記錄。這是圍產期保健常用的指標,用於產後應注意:①每日早晨或午後測量時間固定,同一產婦每天早、晚子宮復舊也不同。②一般產後子宮底在14~17cm。③產後第1天,因盆底肌肉及韌帶恢復,使子宮被動向上移位,宮底高度數值略高或不降低。實際子宮底高度平均每日下降1~2cm。④產後10~14d,子宮回到小骨盆腔。⑤測宮底高度時,應同時觀察產婦惡露,綜合評估恢復情況。
正常子宮底是在腹部中央,假若偏向一側,應排除子宮畸形,如單角子宮、雙角子宮或胎先露、胎方位異常,以及骨盆有無占位性病變,將子宮推向另一側。
胎兒在子宮腔或產道中,不論何種姿勢,按其體表投影(仍遵循標準解剖體位),將其各平面的中心點,連成一線,稱之胎軸。胎兒、產力、產道三者在正常範圍內,枕前位胎兒的胎軸與骨盆軸方向一致時,能順利完成自然分娩;倘若呈現一定角度時,則屬高危妊娠範疇。胎軸是理論構想的主題空間。妊娠或分娩期,臨床醫師常選子宮底與子宮頸外口連線來推測胎軸,若胎兒屬頭位,而是面或額先露時(屬抬頭過度仰伸),則在羊膜腔內胎臀往往偏向一側,相應子宮體也偏一側,臨產後子宮頸及其外口也偏斜一側,其方向與子宮底同側(第一產程活躍期前最明顯)。若是單角子宮妊娠,或單頸雙角子宮的一側子宮妊娠時,子宮底也偏向一側。臨產前後子宮頸與子宮頸外口得其位置方向相反——子宮底在左側,子宮頸位於右側;或子宮底在右側,子宮頸及其外口在左側。臨床醫師常根據此變化的情況提示,在產程中給予相應干預,胎軸轉正後,子宮頸及子宮頸外口,可移居骨盆腔中央。
妊娠晚期,孕婦取平臥位時,往往可因子宮、胎兒及其胎兒附屬物共同的重量壓迫下腔靜脈、腹主動脈,誘發母體血液循環受阻,呈現低血壓或休克,醫學上稱之仰臥位低血壓。對孕婦及胎兒供氧均不利。成熟的胎兒可因缺氧,向羊水中排糞,故規範的產前胎兒監護——無應激試驗檢查,要求孕婦取斜坡位進行監測。
子宮內膜的螺旋動脈,在受精卵著床後,距內膜表面數毫米,1周后因絨毛滋養細胞的侵蝕,穿過蛻膜板進入每一個新形成的絨毛間隙。母體螺旋動脈壓力較絨毛間隙平均壓力高,絨毛間隙平均壓又較子宮肌層舒張時母體靜脈壓高。這一系列壓差構成胎盤與母體血循環的生理改變基礎,故妊娠螺旋動脈亦稱子宮胎盤動脈。
受孕激素與絨毛膜促性腺激素影響,妊娠期子宮內膜稱蛻膜,若蛻膜突出子宮頸管或外口,如同贅生物樣,常誤認為“息肉”,切除後反覆出現。有時口腔牙齦也有類似改變,誤診為“牙齦瘤”,每次妊娠出現,妊娠終止後自行消退。假若病理檢查證實是蛻膜改變,只要注意個人衛生,無須多次切除。
在異位妊娠時,也因甾體類激素分泌增加,子宮內膜呈現蛻膜樣改變,因無囊胚在子宮腔,故只存在真蛻膜。因蛻膜下的海綿層及血管系統發育較差,光鏡檢查腺上皮低矮,染色淡,分泌旺盛,腺體增生呈鋸齒狀,間質細胞呈大多角形,緊密相連。有時腺體上皮增大,腺細胞排列成團,突入腺腔,摺疊,泡沫狀,細胞質含有空泡,核深染,有分裂象。病理學報告稱A-S反應(AriasStella),它往往提示應排除異位妊娠。但該病理圖像,不屬異位妊娠圖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