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娘府

娘娘府

娘娘府,展開京郊地圖,沿頤和園後身的青龍橋向西,可以看到“道公府”、“四王府” 等地名;再轉道翠微山(八大處)南麓,有“府”的地名更多,如“雍王府”、 “申王府”等。這就是老北京的“一溜兒邊山七十二府”。這裡的府即“墓府” 或“地府”,是北京的另一處明陵。這裡埋葬有數以百計的明朝皇子、公主和嬪 妃,其中有兩處葬有皇后,因而至今留有娘娘府的地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娘娘府
  • 外文名:Empress mansion 
  • 方位:沿頤和園後身的青龍橋向西
  • 名稱:“道公府”、“四王府”
孝純皇后,恭讓胡皇后,現狀,

孝純皇后

話說朱由檢做信王時,一天,他問近侍:“西山有個申懿王墳吧?”回答“有”。“旁邊有劉娘娘墳吧?”也答“有”。等到他即位當了皇帝,馬上派人將劉娘娘遷葬十三陵的慶陵。
原來,這位劉娘娘是崇禎帝的生母、被光宗打入冷宮的肖純皇后。光宗朱常洛做太子二十年,地位卻搖搖欲墜。他雖為皇長子,卻不為父皇喜歡。神宗專寵鄭貴妃,又生了皇子朱常洵。他每天都面臨被廢黜的危險,還要提防鄭貴妃的陷害。因此,朱常洛性格暴躁,經常在王府內歇斯底里的發作。裕王府里有個劉姓宮女,萬曆三十八年生下朱由檢(崇禎),她的地位也沒有改變。在壓抑與恐懼中,朱常洛把宮娥彩女等弱者當作發泄對象。朱由檢五歲那年,劉氏因瑣事受到朱常洛指責,並逼她自盡(《明史》載“失光宗意,被譴,薨”)。劉氏死後,朱常洛怕鄭貴妃抓住把柄,父皇追查。於是,他下令不許走漏風聲,悄悄將劉氏埋在了西山。過了十二年,朱由檢當了皇帝,不但將劉氏與父皇合葬,還封她為孝純皇后。四百年前的一樁宮廷冤案,卻在今天的京西留下一個“劉娘娘府”的地名。

恭讓胡皇后

京西還有一處“娘娘府”,從青龍橋去往香山的路上,公車過廂紅旗有“娘娘府”站。路北一列小山逶迤向西,此山古稱金山。明朝典籍記載有七後葬京西(其中有四位後來遷葬十三陵),明前期多葬金山,明末葬翠微山。據《長安客話》、《宛署雜記》等典籍記載和專家考證,當年的金山一帶明室墓葬達百餘處。秀麗的金山,松柏間掩映著一座座明樓寶頂,軍士和墳戶晝夜尋護(附近有“豐戶營”地名,即當年的墳戶村)。清中葉以後,此處陵園疏虞管理,日漸荒涼。
如今的金山,皇家陵寢的氣派早已不在,只是在“娘娘府”還殘存著一座景帝陵,埋葬的是與皇兄(英宗)爭做皇帝的朱祁鈺。英宗發動“奪門之變”把他趕下台,以王禮安葬於此。其實,還有一位早於景帝葬此的皇家成員,即正統八年(1443年)以“嬪御禮”草葬於此的“恭讓胡皇后”。埋葬在金山的皇后都是“失帝意”的“廢后”,都有一段淒婉的身世,這位胡皇后也不例外。胡氏名善祥,濟寧人。早在朱瞻基做成祖太孫時,胡氏即立為妃,宣宗即位立她為後。宣德二年(1427年),孫貴妃忽然喜生龍子。其實,這個孩子是個不知名的宮女所生,被孫貴妃強奪過來。宣宗對此事已有察覺,卻裝糊塗,不但對孫氏眷寵益重,還聽信她的讒言,逼胡後辭位。身為皇后的胡氏,一無子,二有病,三不為宣宗寵信。第二年春,“帝令後上表辭位”。他只能尊旨,退居長安宮。那位生了皇子的宮女,從此銷聲匿跡,不知所終。孫氏“母已子貴”,被冊封為后。胡廢后只得到一個“靜慈仙師”封號,在失意與絕望中做了十五年“仙姑”,了結此生。明朝有“陵山之祭”的制度,凡皇家成員入葬啟土,都要祭告山神。胡廢后入葬時,“以營建靜慈仙師墳園畢,遣官告謝金山之神”(《明英宗實錄》),說明那時的“靜慈仙師墳”等級不會很高。宮女所生的孩子後來做了皇帝,即英宗朱祁鎮。英宗一直以為自己是孫太后所生,直到“天順六年,孫太后崩”,錢皇后才向他哭訴實情。如夢方醒的朱祁鎮尋覓生母下落已無可能,只能移情那位“賢而無罪,廢為仙姑”的胡氏。先是為胡氏上尊謚“恭讓章皇后”,而後又修陵寢,“恭讓胡皇后”是明朝第一位生前被廢,並葬於金山的皇后。

現狀

翠微山南麓劉娘娘府的皇家陵寢早已不在,取而代之的是八大處高科技園區。金山腳下的娘娘府也早已徒有虛名,倒是那座景泰帝陵還值得往觀。如今的景泰陵,雖僅存一亭、一門、一土丘,但亭內清乾隆年的御製詩《題明景帝陵》行文與字型還具觀賞性。乾隆爺“弟失其恭兄失仁”的感慨,更令人玩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