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說孩子才會聽怎么聽孩子才肯說

如何說孩子才會聽怎么聽孩子才肯說

《如何說孩子才會聽怎么聽孩子才肯說》是2007年中央編譯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阿黛爾·法伯、伊萊恩·瑪茲麗施。主要講述了學會一種讓孩子聽話的神奇語言,這種愛的語言使孩子很容易接受您的要求和忠告。

基本介紹

  • 書名:如何說孩子才會聽怎么聽孩子才肯說
  • 作者:[美] 阿黛爾·法伯和伊萊恩·瑪茲麗施
  • 譯者:安燕玲
  • ISBN:9787802115279
  • 頁數:274
  • 出版社中央編譯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7-10-1
  • 裝幀:精裝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編輯推薦,作品賞析,作品評價,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閱讀本書的經歷,將是一次學習愛的技巧與接受愛的訓練的過程, 它給了你走進孩子內心世界的鑰匙,指引你切身體會孩子內心的感受。通過一系列實用有效的方法,幫助你和孩子建立起一個能夠快樂交流的平台,使孩子變得不同尋常地願意與父母配合。掌握了“如何說?”“怎么聽?”的技巧,就能開啟孩子的心靈世界,與孩子達成美妙的交流溝通,讓孩子在您的引導下身心健康發展。
全書插圖162幅。

作品目錄

給中國朋友的一封信
如何說孩子才會聽怎么聽孩子才肯說
譯者序
給讀者的信
如何閱讀及使用本書
第一章 如何幫助孩子克服消極情緒
◎如何面對孩子的消極情緒?很簡單,承認並接納他們的感受。
◎我們和孩子是完全不同的個體,不能用我們的感受替代孩子的感受。
◎感受沒有對錯之分,所有的感受都可以被接納,但某些行為必須受到限制。
◎當孩子的感受被接納了,他們才會鼓起勇氣自己去面對問題。
◎幫助孩子面對他們感受的四種方法:
全神貫注地聆聽
用“噢”、“嗯”、“我知道了”等來認同孩子的感受
把孩子的感受用恰當的詞語表達出來
藉助想像滿足孩子的願望
第二章 如何引導孩子與父母合作
◎孩子們不願意合作,是因為他們與我們在需求上存在矛盾。
◎作為家長,要學會處理自己的負面情緒。
◎尊重孩子是合作的開始。
◎鼓勵孩子與我們合作的五種方法:
把你所看到的事或問題描述出來
給孩子提供信息
用一個詞來表述
說出你的感受
使用字條
第三章 如何用其他方法取代懲罰
◎懲罰孩子,實際上剝奪了他從內心深處對自己錯誤行為的反省過程。
◎不要把孩子看做麻煩的製造者,要把他們當做解決問題的積極參與者。
◎代替懲罰的七種方法:
想出一個點子來讓孩子幫忙
表示強烈的不滿(但不進行人格攻擊)
闡明你的期望
給孩子指出補救的方法
讓孩子做出選擇
採取行動
讓孩子體驗到不良行為的後果
◎當孩子屢教不改時,家長解決問題的五個步驟。
第四章 如何鼓勵孩子獨立自主
◎培養孩子的一個最重要的目標,就是幫助他們成為一個獨立的個體。讓孩
子自己完成自己的事情,親自經歷各種問題帶來的掙扎,在自己的錯誤中得到成長。
◎鼓勵孩子自立的六種方法:
給孩子一個選擇的機會
尊重孩子付出的努力
不要問太多問題
不要急於回答孩子的問題
鼓勵孩子在家庭之外尋求幫助
不要扼殺希望
第五章 如何誇獎孩子
◎在家裡得到讚賞的孩子,更願意為自己設立較高的目標。
◎讚賞需要謹慎,善意的誇獎有時會帶來意想不到的拒絕。
◎做父母的一個重要職責是,學會及時稱讚孩子做正確的事情。
◎誇獎孩子的三種方法:
描述你所看見的事情
描述你的感受
用一個詞來概括孩子值得表揚的行為
第六章 把孩子從固定角色中解放出來
◎父母如何看待孩子,會影響到孩子們的行為。
◎做一個真實的自己比做一個“媽媽的乖女兒”更重要。
◎永遠都不要低估了你的話對孩子一生的影響。
◎讓孩子從固定角色中解放出來的六種方法:
尋找機會讓孩子看到自己的新形象
創造機會讓孩子改變對自己的看法
讓孩子旁聽到你對他的正面評價
為孩子樹立榜樣
與孩子共同回憶他的突出事例
如果孩子按老樣子行事,闡述你的感受及期望
第七章 綜合討論
◎改變孩子,需要將所有的方法都用上。
◎那么,這些到底是為了什麼呢?
附錄
二十年之後
讀者來信
“是的,但是………‘如果……那該怎么辦……”
孩子的“母語”
致謝

編輯推薦

★美國親職教育十大暢銷書之一,銷售300多萬冊,被譯為30多種文字風靡全球。長踞美國暢銷書排行榜,出版20多年長銷不衰。
★美國最著名的親子教育書系作者,送給中國父母的最好禮物——愛的技巧和訓練。
“你這孩子怎么那么不聽話?”面對孩子的行為做父母的常常忍不住脫口而出。是的,天涼了讓加衣服就是不加,地板涼可就是要打光腳,就是不要刷牙,就是要把飯弄得滿桌子都是,就是不叫叔叔阿姨,就是要把屋子弄得亂七八糟,到吃飯的點了可就是還要看電視,就是不願意做作業……等等,全是怎么說都不聽。
無數家長為此煩惱,家裡充滿呵斥和吵嚷聲,可是沒用,火藥味越發濃烈,問題卻解決不了。
要是有一本書能讓你學會一種語言,說出話來孩子就會聽,你會吃驚嗎?
不必驚奇,《如何說孩子才會聽,怎么聽孩子才肯說》將幫助你學會一種讓孩子聽話的神奇語言,這種愛的語言使孩子很容易接受您的要求和忠告。世界上數以千萬的父母用自身的親身實踐證明了書中提供的方法非常有效。該書在美國暢銷300多萬冊,並被翻譯成30多種文字風靡全球。世界各地的父母和專家熱情洋溢地讚譽兩位作者,她們在長期的實踐中摸索出的這套語言是那樣行之有效,的的確確能緩解所有年齡段的孩子與父母的緊張關係,結束父母與孩子的衝突對抗,帶來父母和孩子的合作。
如何閱讀本書
每個人的閱讀習慣各有不同,有人喜歡從中間讀起,有人願意從後面開始看。但我們建議你先通過瀏覽漫 畫對本書大致有一個了解後,從第一章慢慢讀起,並且一邊讀,一邊認真做書中的練習。不要跳過練習直接閱讀你認為精彩的章節。如果有朋友和你一起做練習,效果會更好,你們可以充分地交流和討論。
此外,我們還建議做練習的時候,寫下你的答案,使本書變成你的一份個人記錄。不必介意你的書寫是不是工整,是否有塗改,只管把它記下來就好。
本書適合慢慢去讀。我們花了十年的時間來學習書中的理念。當你認同書中的觀點的時候,可能心裡就會想有一些改變,但是改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我們從一點一滴開始做起。可以嘗試這樣的方法:每讀完一章後,把書放在一邊,給自己留出一周的時間來演練,然後再接著讀。你也許會說:“我有很多事情要做,哪有時間做練習?”但是,經驗告訴我們,父母必須通過練習把理論變成行動,並且記錄下結果,才能使學到的技巧真正內化。
最後,是關於在人稱方面的一個解釋。為了避免造成性別歧視的誤會,以及繁瑣的“他/她”或者“他的/她的”的表達方式,我們在書中隨機地使用“他”或者“她”,來泛指一個人。
另外,本書出自兩位作者,書中的觀點來自我們共同的感悟和經驗。為了方便閱讀,我們統一採用第一人稱“我”來闡述觀點,而免去了用“阿黛爾·法伯”和“伊萊恩·瑪茲麗施”這樣繁冗的表達方式。
書中所提供的溝通方法和技巧,讓我們無論與家人溝通還是外界形形色色的人交流都受益匪淺,所以在這裡非常願意與各位讀者一起分享。

作品賞析

學會“聽”,善於“說”
文/莫琦
當《如何說孩子才會聽 怎么聽孩子才肯說》在1980年首次出版的時候,誰都不曾預料到,它不僅是最暢銷的書之一,而且成為20多年來家長們的“育兒寶典”,銷售量超過300萬冊,同時,還被翻譯成30多種語言在全球傳播。誰也沒有想到,經過這么多年,這本書依然保持著旺盛的生命力。
阿黛爾?法伯和伊萊恩?瑪茲麗施是國際著名親子溝通專家,美國最暢銷親子教育書系的作者。在出版第一本書《釋放家長 釋放孩子》後,她們輾轉於美國各地,為家長、教師、學校負責人、醫療機構、青少年、兒童教育工作者等一些相關人員和機構舉辦講座,分享她們自己使用這些技巧的親身經歷。
這種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很有效。許多家長高興地告訴她們,通過學習她們的經驗,他們已經能夠在家庭中靈活地運用這些方法。但是,更多的家長提出了一個共同的期待,就是想看到這樣一本書:最好能包含理論講解、實踐操作、原則、小貼示之類的內容,能幫助家長們循序漸進地學習。
於是有了這本幫助很多家長解決了很多問題的好書——《如何說孩子才會聽 怎么聽孩子才肯說》。書中提供給家長們經驗和方法,讓他們能夠自學這些技巧;給父母一個機會,讓他們(或者和朋友一起)按照自己的進度去實踐,同時提供給家長們可以借鑑的眾多事例,以便他們能從中找出適合自己的最佳方法。另外,書中還配上了卡通漫畫,生動展現每個技巧,好讓性急的父母們可以看一眼漫畫就能很快複習一遍。
據《紐約時報》的一篇文章報導,在紛繁多樣的關於親職教育的書籍里,《如何說孩子才會聽 怎么聽孩子才肯說》被列為十大暢銷書之一。美國公共電視台(PBS)根據書中的每個章節製作了一套六集的系列節目。然而對阿黛爾?法伯和伊萊恩?瑪茲麗施來說,最大的驚喜莫過於那些不計其數的家長來信,它們來自美國各地、加拿大,以及全球範圍的許多國家,有些地方甚至都沒有聽說過,需要到地圖上才能找到它們。
在所有的來信中,多數是表達他們的感激之情。許多讀者詳細描述了這本書是怎樣觸動和影響了他們的生活。希望阿黛爾?法伯和伊萊恩?瑪茲麗施了解到他們做了哪些改變、哪些技巧對孩子有用、哪些沒用。這些來自世界各地的父母,有著完全不同的文化背景,但在育兒方面,都面對相似的問題,也都在尋找著解決方法。
《如何說孩子才會聽 怎么聽孩子才肯說》被翻譯成了中文,對中國的廣大父母以及育兒專家來說是件好事,它使更多的中國父母學會了用有效、愉快的溝通方式與孩子建立親子關係。
儘管東西方文化存在一定的差異,但是,有一點必須相信,世界上有很多共同的東西把大家聯繫在了一起。無論生活在地球上的哪個角落,家長都對孩子擁有同樣的愛,都願意把最好的奉獻給孩子,都希望能傳承給孩子們一種方法,讓他們學會面對現實,創造未來。這也正是這本書的核心所在,為大家提供一種建立在平等互愛、相互尊重基礎上的交流方式和溝通技巧。
作為媽媽,阿黛爾?法伯和伊萊恩?瑪茲麗施曾經和其他的父母坐在一起,探討分享彼此的育兒經驗,努力尋找一種既尊重孩子又有效的方法,來應對來自孩子們的挑戰。她們深切地體會到集體的經驗非常寶貴,所以在這本書的基礎上,還編寫了可以自行操作的一系列講座資料。她們相信如果能為家長們提供一種簡單易學、步驟清晰的操作方案,那么他們就可以自己在一起學習並實踐那些技巧,而不需要一個專業的老師去帶領他們。
她們的這個“自主”計畫果然見效了。家長們自行組織起來,按照她們所提供的講座資料去操作,結果成功地運作起來了。全球有超過20多萬個組織和團體已經使用或者正在使用這套音像講座資料。
雖然20多年過去了,雖然社會的家庭結構正發生著變化。更多的單親家庭、父母離異、繼父繼母的現象出現,社會上出現了更多的非傳統型家庭、雙職工父母、被送到託兒所的孩子們。但是,在這個更複雜、更困難、生活節奏更快的社會中,阿黛爾?法伯和伊萊恩?瑪茲麗施所提倡的溝通方法依然適用,甚至比過去更加符合現實的需要,因為不管哪種類型的家庭,今天的父母都比以往任何時期承受更多的來自工作和家庭的壓力,工作中,他們必須強迫自己一天干兩天的活,在家裡,他們又要努力滿足家人的期望和要求。同時,家長們還需要面對更多的問題:新的消費理念、色情電視節目、網上交友、暴力遊戲、兇殺電影。所有這一切,不難理解為什麼今天的父母比以往更感到恐慌和困惑。
《如何說孩子才會聽 怎么聽孩子才肯說》不能提供所有的答案,有些問題單憑溝通技巧是不能解決的。但是,相信這本書會為父母們提供最有力的支持,幫助他們以各種策略來應對在培養孩子過程中產生的挫折感;用明確的方法幫助孩子設立界限並建立正確的價值觀;為他們提供實用的技巧來維繫親情,面對外部的負面影響,讓父母用充滿愛心的語言來管教孩子,和孩子一同成長。每一門藝術或者科學都有它自己的工具書,為什麼不能有一本書告訴家長“如何說孩子才會聽,怎么聽孩子才肯說”呢?
後記
做個好媽媽的學習過程其樂無窮
――《如何說孩子才會聽 怎么聽孩子才會說》帶給我的幫助和快樂
文/ 小羽毛媽媽
作為新浪育兒論壇大名鼎鼎的小羽毛媽媽(自己認為),從孕期保健、胎教到嬰兒餵養、護理,一直積極地學習總結各種經驗,並經常在網上和媽媽們分享。從自己的親身經歷和兒子的成長中,我看到了學習的益處,由於提前具備了餵養知識、保健知識等,面對兒子的每一個變化,我都能做到處變不驚,即使面對一些突發問題,也不會無所適從,完全知道通過什麼渠道去尋找解決辦法。
作為O型血的我,喜歡也習慣打有準備的仗,喜歡一切盡在掌握的感覺。
兒子一天天長大,尤其是超過1歲時,我漸漸發覺,我儲備的知識不夠用了。(我兒子五個月會爬,一歲已經可以很流利地進行語言交流,比同齡小朋友的發展都相對超前一點,其中精細運動、社會認知、大運動等方面都屬於中上等,這要歸功於我們和兒童早期教育發展中心思想高度統一。)我開始發現這個小人的情緒已經不再簡單,他能更清楚的表達自己的意圖,早教中心的指導更關注保健和餵養,我開始感到有點迷茫,需要尋找“對付”兒子的“新秘籍”了。
很偶然發現了這本書《如何說孩子才會聽 怎么聽孩子才肯說》,一開始吸引我的是幾個小案例,它有趣的地方在於:先描述案例,然後描述家長通常做法,再介紹推薦一些做法……每次案例出現的時候,我都會在心裡默默模擬解決方法,如果是我我會怎么說?怎么做?希望和“答案”一致,結果卻發現總是和那些“錯誤”的方法驚人地相似,當公布“正確”答案時,心中又有一種恍然大悟的感覺,並深深地佩服作者,這些方法虧她們想得出來。當然,其實也蠻簡單的,有種“真理”和“謬論”就那么“一紙之隔”的感覺。
我們好多家長開始一起讀,大家討論得越來越深,尤其是當大家針對相同案例有很多共鳴時,我發現這本書一個很有用的地方是,它讓你的心態和心境從根本上發生轉變,從高處掌握對待孩子的方法,然後分別針對孩子各個時期的特點,站在孩子的角度,分析孩子的心態,從而“解密”孩子的世界,讓家長更能體會和體諒孩子為什麼會這樣,為什麼會那樣……
在學到每個案例時我繼續模擬解決方法,很快我發現自己已經漸漸上路了,有的時候和“答案”靠近了,當然,有的時候也可以“忽悠”那些新來的“家長”了。不過最大的樂趣是,當這個案例發生在自己孩子身上時,我可以拿起了這個“秘籍”去面對了。當初見成效時,我就可以沾沾自喜一下,如果不見成效,就在私下慢慢檢討或琢磨,也有時回來和大家再討論,看是否能支點高招。
請看我的一個成功案例:
我兒子兩歲的時候,我們準備讓他學習刷牙,開始一段時間,我們幫他刷他還可以順利的“服從”,後來不知什麼原因,他死活不肯刷牙,你猜都能猜出來,我們用的什麼方法:
“你要是不刷牙,小蟲蟲會把牙咬壞的,那你以後不能吃好吃的啦”
“你要是不刷牙,我就不給你買xxxx了”
總之,軟硬兼施,除了大哭,就是抵抗了。
真是有點焦頭爛額了,幸好這時我開始讀《如何說孩子才會聽 怎么聽孩子才肯說》了。我用了書上教的方法,首先接納孩子,於是我靜下心來,耐心的問兒子:
“你不想 刷牙是么?”
“嗯”(哭腔)
“我能理解,你不喜歡,是吧。”(我隨即抱著他,安撫他的後背,讓他盡情的釋放)
“不是……”
“???”
“那是為什麼呀?”
“疼……”(哭腔)
“哪裡疼呀?”
“這裡……”兒子指著嘴裡。
“喔……”我突然想到,剛給他換了新牙刷,是不是雖然寫著適合2歲兒童,但實際上兒子嘴小,他不太習慣呀。
我把這個假設告訴兒子,並愛撫他說,“對不起,媽媽太粗心了,沒有注意這個問題,我們換個小點的牙刷,你就能刷了,對么?”
“嗯……”
後來,我們買了新牙刷,兒子刷牙再也不是難題,而我每次買新牙刷的時候也留意了牙刷頭的大小,並且,通過換牙刷,讓兒子了解一些保護牙齒的知識。比如,三個月換一次牙刷是舊牙刷退休了,新牙刷上任了……他能很愉快遞接受變化……
當然,我也享受我給別人支高招的感覺,每當看到有的媽媽提出自己的煩惱,列舉令人頭疼的孩子問題時,我經常說的一句話是,你沒參加摩托的父母俱樂部吧(讀書會),你的案例是有標準答案的,隨即我隆重推出這本書,告訴她我是怎么如獲至寶的。
比如,經常聽到媽媽說,孩子跟小朋友搶禮物,自己的禮物不分享……我就告訴他們,玩禮物的原則是先到先得,跟年齡無關,跟性別無關,不能強迫孩子順應大人的面子分割他喜愛的玩具,但可以讓他慢慢體會,分享禮物的快樂,比如可以看到別的孩子開心,或者可以換取新的玩具……這個準則很能得到家長認可。這也是我從書上學到的高招。
其實真正喜歡這本書,並且希望更多人知道這本書,還因為這本書帶給我的另外的震撼,我原本“求學”的目的是苦於沒有一套指導我教育孩子的方法,讓我能花最少的力氣,懂得孩子成長期需要注意的關鍵。但我發現,書上的真諦其實不只是可以用在孩子身上,確切地說,它是在告訴你如何待人接物,尊重他人,站在對方的立場上考慮問題。它讓我們把孩子當個“人”尊重,在乎他的思想,在乎他的立場,不是高高在上的“大家長”,而是和孩子能溝通交流的“好朋友”,基於這些,從而建立與孩子之間的信任,樹立在孩子心中的威信,正確地傳達你對他的愛,也讓孩子懂得如何去愛,如何珍惜愛。
不誇張地說,這本書讓我不知不覺中心靈受到洗滌。我非常清楚,我就是孩子的一面“鏡子”,孩子就是我的“影子”,只有“修煉”了自己,才能教育出“優秀”的孩子。待孩子如是,待家人如是,待朋友如是,待同事如是。
我想塑造和教育的孩子,是懂得尊重,懂得愛的人。不斷的學習中,孩子在長大,我們也在成長。《如何說孩子才會聽 怎么聽孩子才肯說》讓我們以孩子的成長為契機,和孩子一起感悟和進步,真是其樂無窮。相信讀到它的人,會象我一樣受益匪淺。

作品評價

書評
一本父母與孩子溝通的聖經。
——《波斯頓環球報》Boston Globe
一本十分優秀的圖書,其理念和方法甚至適用於任何關係的相處。
——《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
這本書會讓成人俯下身和孩子一樣,然後把孩子上升到成人的水平,一旦成功,這種快樂的交流平台就能真正創造家庭的和睦。
——《洛杉磯時報》Los Angeles Times
這本書使父母停止對孩子的大聲嚷叫和訓斥,取而代之的是與孩子更多的合作。
——《基督教科學箴言報》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
操作性強,非常睿智,思路清晰,法伯和瑪茲麗施所設計的方法是如此地有邏輯,以致讀著讀著就會爆炸般地有很多意外的發現。
——美國《家庭》雜誌Family Journal
《如何說…》不是一本空中樓閣一樣的理論書,它完完全全基於作者和父母們一起做出來的實驗結果,而且這些父母用自身的實踐證明它是有效的。”
——《費城詢問報》
一本和孩子有效溝通的超級指導,作者清晰簡潔創造了一套操作方法,使做家長變得更高效和更快樂。
——美國幼兒協會前主席:羅伯特M.赫文瑞奇
一本和孩子有效溝通的超級指導,我推薦著本書給幾乎每一個人和每一個父母,不論她的孩子多大年齡或是她的孫子孫女多大年齡。
——美國《女性新方向》
“無論我走到哪,我都向人們推薦《如何說…》這本書,它真正地釋放了父母,釋放了孩子。”
——Nathaniel Branden 《自尊心理學》的作者
這本書太可愛了!法伯和瑪茲麗施給讀者提供了一種魔幻般的機會,讓父母們能在行動中看清自己,並且在犯那種可能是毀滅性的錯誤之前就預先修正自己的行為。
——《母性的選擇》作者:西爾維亞·費德馬

作者簡介

阿黛爾·法伯和伊萊恩·瑪茲麗施,國際著名親子溝通專家,美國最暢銷親子教育書系作者。
阿黛爾·法伯,本科畢業於美國皇后學院的戲劇專業,獲學士學位,又在紐約大學獲教育學碩士學位。她曾在紐約市的高中任教8年。
伊萊恩·瑪茲麗施,本科畢業於紐約大學,獲舞台美術的學士學位,畢業後創建並指導了格羅斯維諾爾和雷諾克斯·希爾社區活動中心的兒童節目。她同時也是一位專業的畫家和作曲家。
法伯與瑪茲麗施都是三位孩子的母親,她們已被收錄於美國名人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