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系七大怪異小行星

小行星家族是指共享軌道特點的一群小行星,它們以最突出的成員命名。根據計算機模型,巴普提斯蒂娜和它的家族成員產生於大約1.6億年前,是由一個直徑約為60公里的天體與一個直徑約為170公里的天體相碰撞產生。這次碰撞形成了數百個較大天體碎片,其中許多都闖入了地球的懷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太陽系七大怪異小行星
  • 解釋:共享軌道特點的一群小行星
  • 直徑:60公里
  • 結果:形成了數百個較大天體碎片
巴普提斯蒂娜星,托搭提斯星,豔后星,西彌斯星,穀神星,赫克托星,阿波菲斯星,

巴普提斯蒂娜星

在大約6500萬年前,其中一顆或多顆碎片撞向地球,造成了恐龍滅絕。這次撞擊形成了奇克蘇盧布隕石坑,如今隕石坑被埋於尤卡坦半島和墨西哥灣之下。巴普提斯蒂娜的家族成員同樣沒有放過月球。大約在1.09億年前,巴普提斯蒂娜家族一個成員撞向月球,在月球上形成了著名的第谷環形山。

托搭提斯星

托搭提斯星是最畸形的太空岩石之一。它不是一顆以軸為核心形成的普通模樣天體,它呈現一種混亂的扭曲狀。這種形狀的形成,一部分原因在於托搭提斯是由兩個幾乎不可能互相連在一起的部分組成,另一部分原因是來自地球木星引力的影響。托搭提斯的飛行路徑會掠過地球。但是,由於它的軌道是無規則的,因此它的確切路徑以及與地球究竟有多靠近,數百年來一直無人能夠預測。

豔后星

豔后星(Kleopatra) ,小行星之一,編號216,1880年4月10日,由約翰·帕利薩發現。
豔后星是第216顆被人類發現的小行星,位於火星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
豔后星也擁有兩顆衛星,它們分別是阿歷克斯太陽神星和克利奧月神星。最奇特之處在於,這顆金屬小行星還擁有逼真的狗骨頭形狀。豔后星長、高、寬分別為217公里、94公里和81公里。它的兩顆衛星直徑分別為5公里(阿歷克斯太陽神星)和3公里(克利奧月神星)。

西彌斯星

2009年,紅外線觀測數據證實了該小行星表面冰體及含碳或有機分子的存在。這些特點使得這顆有凍的小行星與主帶彗星一樣,可能是將水或碳等生命必要物質於40億年前送到年輕、酷熱、乾旱的地球上的傳送者之一。

穀神星

穀神星(Ceres)或小行星1是太陽系中最小的、也是唯一一顆位於小行星帶的矮行星。由義大利人皮亞齊發現,並於1801年1月1日公布。穀神星的直徑約950千米,是小行星帶之中已知最大最重的天體,約占小行星帶總質量的三分之一。觀測表明穀神星接近球體,並不像更低重力的天體具有不規則的形狀。穀神星表面可能水冰和各種水合礦物組成,如碳酸鹽和粘土等,其整體可分為巖殼和其下的冰幔 ,在外殼下,甚至可能存在一個液態水的海洋,這使其成為尋找外星生命的潛在目標之一。穀神星也可能擁有包含水汽的稀薄大氣層。

赫克托星

赫克托星(Hektor)是天文學家發現的第624顆小行星。臨時編號為1907 XM。
豔后星一樣,赫克托長度很長,長寬分別約為370公里和200公里。赫克托也有衛星。不過,與豔后星不同的是,赫克托並不是在主小行星帶中,這顆暗紅色的天體與木星共用一條軌道,屬於特洛伊星,而且是特洛伊族中最大的一顆。特洛伊族位於L4和L5拉格朗日點之間。它們的名字來自荷馬史詩《伊利亞特》中的特洛伊戰爭。

阿波菲斯星

阿波菲斯,是400米寬小行星,最新的計算方法和最近的數據表明,阿波菲斯於2036年4月13日撞擊地球的可能性已經從四萬五千分之一下降到約一百萬分之四,在2029年4月13日距離地球表面18300英里(約合29450公里),從而創造最接近地球的記錄,當然這種記錄對地球而言是無害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