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太陽神鳥金飾(太陽神鳥(晚商文物))

商周太陽神鳥金飾(晚商文物)

太陽神鳥(晚商文物)一般指本詞條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商周太陽神鳥金飾為商周時期的金器。2001年出土於金沙村,現收藏於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

商周太陽神鳥金飾整體為圓形薄片,外徑12.5厘米,內徑5.29厘米,厚度0.02厘米,重20克。圖案分內外兩層,內層等距分布有十二條旋轉的齒狀光芒;外層由四隻相同的逆時針飛行的鳥組成。

商周太陽神鳥金飾圖案目前被國家文物定為中國文化遺產標誌,同時其本身亦被列入《第三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目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商周太陽神鳥金飾
  • 館藏地點: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區金沙遺址路2號
  • 所屬年代:商
  • 所屬博物館: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
  • 所屬地區:四川成都
文物特徵,流傳歷史,製作技術,文物價值,文物鑑賞,文化寓意,重要展覽,社會評價,

文物特徵

商周太陽神鳥金飾
商周太陽神鳥金飾外徑12.5厘米,內徑5.29厘米,厚度0.02厘米,重量20克。整器呈圓形,器身極薄。圖案採用鏤空方式表現,分內外兩層,內層為一圓圈,周圍等距分布有十二條旋轉的齒狀光芒;外層圖案圍繞在內層圖案周圍,由四隻相同的逆時針飛行的鳥組成。四隻鳥首足前後相接,朝同一方向飛行,與內層漩渦旋轉方向相反。整個圖案似一幅現代剪紙作品,線條簡練流暢,極富韻律,充滿強烈的動感,富有極強的象徵意義和極大的想像空間,該器生動的再現了遠古人類“金烏負日”的神話傳說故事,四隻神鳥圍繞著旋轉的太陽飛翔,周而復始,循環往復,生生不息,體現了遠古人類對太陽及鳥的強烈崇拜,表達了古蜀人對生命和運動的謳歌。

流傳歷史

在四川古史傳說中,曾留下了許多與黃帝、顓頊、大禹有關的記載,說明古蜀族與華夏祖先有著極深的淵源。在殷墟甲骨卜辭中至少有70條記載了蜀與商之間的關係。大量的出土器物證明,四川盆地的先秦考古學文化受到中原地區、長江中下游地區和甘青地區等文化的強烈影響。
2001年2月8日,在成都近郊的金沙村的管道施工中,挖出了部分銅器、石器等文物,考古人員隨即展開大規模科學發掘,大批金器、玉器、銅器和象牙不斷出土,令人驚嘆。2月25日上午10時許,一件特別的金飾件被發掘出土,剛出土時金飾件已被揉成一團,在考古人員認真、科學地記錄之後,小心翼翼地將金飾復原展開——金飾上刻畫的“太陽”和“鳥”的圖案清晰地呈現出來,伴隨著顯示王權的大量玉器、金器的出土,足以證明這件金飾極有可能就是古蜀王舉行盛大祭祀典禮遺存下來的寶物。

製作技術

商周太陽神鳥金飾的含金量高達94.2%,是用自然砂金加工而成。由於加工工具不十分鋒利,在圖案的四周留下了反覆刻劃的痕跡。從商周太陽神鳥金飾殘留的痕跡分析,它的加工至少採用了熱鍛、錘揲、剪下、打磨、鏤空等多種工藝。先用自然金熱鍛成為圓形,然後經過反覆的錘揲,使金箔的厚薄基本一致,再用剪下的方法去掉外表參差不齊的部分,使其成為一個較為標準的圓形,在圓形的金箔片表面畫出整個圖形(包括太陽及光芒和四隻鳥),最後根據已畫的紋樣反覆刻劃切割形成鏤空。

文物價值

2005年8月16日,商周太陽神鳥金飾圖案從1600餘件候選圖案中脫穎而出,成為中國文化遺產標誌,同時也是成都城市標誌的核心圖案。
商周太陽神鳥金飾
2013年,國家文物局將商周太陽神鳥金飾列入《第三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目錄》。此器構圖凝練,是古蜀人豐富的哲學思想、宗教思想,非凡的藝術創造力與想像力和精湛工藝水平的完美結合,也是古蜀國黃金工藝輝煌成就的代表。

文物鑑賞

商周太陽神鳥金飾,整體上似一幅現代剪紙作品,線條簡練流暢,極富韻律,充滿強烈的動感,富有極強的象徵意義和極大的想像空間。在力與柔之間,引頸伸腿、作勢欲飛的鳥,很有力度感,卻因為旋渦狀的太陽動感太強,不展翅的飛鳥反而變成被動地、溫柔地滑翔;縮與張之間;張力十足的飛鳥因為翅膀的收縮而下降,鋒芒畢露的太陽由於彎成弧形而掩藏等等。尤其是兩者運動方向相反,這本身就是一種獨創的、藝術的、完美的表現手法,也與現代運動力學相符合。
其圖案寓意深遠、構圖嚴謹、線條流暢、極富美感,其造型精煉、簡潔,具有較好的徽識特徵。

文化寓意

關於其文化寓意的說法,主要有以下兩個大的方面:
其一,學術界認為,金飾中心圖案很像一個噴射出12道光芒的太陽,外層的4隻飛鳥極似神話傳說中的“負日金烏”,都與太陽神崇拜有關,所以其主要寓意了古蜀時期的有關“日、月、鳥、象牙”崇拜等宗教崇拜。
金沙遺址出土的“太陽神鳥”,首先,從直觀上就形象地顯示出古蜀人崇拜太陽等宗教崇拜的象徵意義和神話色彩。圖案內層的中心是一個順時針定轉的漩渦狀造型,並且帶有12條弧形齒狀物,中心的這個漩渦既象一個旋轉的火球,又象一個正在運轉著的太陽;它的12條弧形齒狀物,既象12道燃燒著的火苗,也象太陽發出的12道光芒。“太陽神鳥”的中心噴射出一道道火苗旋轉著的太陽,表現的正是古蜀人對太陽和太陽神的崇拜和謳歌。
從“太陽神鳥”的造型上看,“太陽神鳥”外層的4隻飛鳥,一方面是三星堆文化中古蜀人“鳥圖騰崇拜”的延續,“鳥”的造型和圖案在三星堆和金沙遺址出土的考古材料比比皆是,尤其是其中數目眾多、形態各異的“青銅鳥”,都是古蜀人崇拜鳥的遺蹟。另一方面,也與《山海經》等文獻中記載的“使四鳥”等神話傳說以及太陽神鳥的崇拜有關。結合文獻和考古發現,說明“太陽神鳥”所反映的鳥崇拜是三星堆文化中古蜀人的鳥圖騰崇拜的繼承和發展。
其二,它所體現的科學內涵也極其豐富,也反映出金沙文化中的曆法等科學知識,表明它與古蜀人所使用的曆法等科學有關,是古蜀時期先進的曆法等科學知識的體現。
“太陽神鳥”含有的曆法等科學知識就體現在它的飛鳥和太陽芒紋的數量上。“太陽神鳥”中飛鳥和太陽芒紋的數量分別是4和12,這並不是巧合,而是歷史發展的必然。它們表示著特定的含義:外層4隻逆向飛行的鳥,每隻鳥對應3個月牙,不多不少,不偏不倚,恰好說明每隻鳥代表一個季節(3個月),4隻飛行的神鳥代表著春夏秋冬四季輪迴。也說明古蜀人已經有了四時的概念。它內層的12道旋渦狀光芒,既象一根根象牙,也象一輪輪彎月,表示一年十二個月周而復始。4隻飛鳥與太陽及12道月牙運行的方向相反,也形象地顯示出歲月的流逝,四季輪迴、年年月月周而復始。

重要展覽

2008年北京奧運會期間,《中國記憶——5000年文明瑰寶展》大型文物展上,太陽神鳥金飾被安放於進門大廳的第一個位置上與世界觀眾見面。
2016年4月22日,“古蜀探秘--三星堆和金沙遺址出土文物菁華展”上,太陽神鳥金飾作為展品之一。

社會評價

故宮博物院古器物部副主任、金石組組長丁孟《國家人文歷史》:“它反映了人類早期樸素的世界觀和宇宙觀。陽光是生命的源泉,因此成為人們最早崇拜的神;中華先民把太陽和在天空中飛翔的神鳥聯繫在一起,認為是神鳥在馱著太陽飛行。太陽神鳥是古蜀人早期部落的圖騰,‘神鳥繞日’表達了中華先民嚮往太陽、崇尚光明的飛天夢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