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吟/美麗中國書系

聞一多編著的《太陽吟(聞一多專集彩色繪圖本)》是”美麗中國書系”之一,《太陽吟(聞一多專集彩色繪圖本)》精心擷取了聞一多大師的經典文章。讓你們領略閱讀之趣、經典之美。這些文章,不光有啟迪的色彩,更有智慧的空間,幫助我們積蓄奮鬥的力量,鼓起改變命運的勇氣,找到人生的真諦……

基本介紹

  • 書名:太陽吟/美麗中國書系
  • 出版社:同心出版社
  • 頁數:186頁
  • 開本:16
  • 作者:聞一多
  • 出版日期:2013年3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定價:26.80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序言,

內容簡介

讓震撼心靈的華彩美文,滋養我們的精神生命!這觸動靈魂的優美文字,源自文學大師的心靈深處,在歲月的長河裡,如寶石般熠熠生輝,陪伴著我們一路遠行。親近名人生活,走進大師思想,學習經典文章,聞一多編著的《太陽吟(聞一多專集彩色繪圖本)》是美麗中國書系之一,收錄值得珍藏一生的華麗文字,不容錯過半篇的精彩文章!

作者簡介

聞一多(1899—1946):原名聞有驊,湖北浠水人。出身於典型的書香世家。1912年考入清華大學,十年讀書,廣泛學習西方文化和中國典籍,醉心於中國古代詩歌。1916年開始在《清華周刊》發表系列讀書筆記,總稱《二月廬漫記》。同時創作舊體詩。1919年積極參加學生運動,曾代表學校出席全國學聯會議。1920年開始詩歌創作。1920年4月發表第一篇白話文《旅客式的學生》。同年9月發表第一首新詩《西岸》。早期詩作自編手抄為《真我集》。1921年11月與梁實秋等人發起成立清華文學社,次年3月寫成《律詩底研究》,系統研究新詩格律化理論。1922年7月赴美國芝加哥美術學院學習。年底出版與梁實秋合著的《冬夜草兒評論》。1923年9月詩集《紅燭》出版,歌頌自然美、青春美,抒寫理想。1925年5月回國後歷任國立第四中山大學(1928年更名為中央大學)、武漢大學(任文學院首任院長並設計校徽)、國立山東大學、清華大學、西南聯合大學的教授,曾任北京藝術專科學校教務長、南京第四中山大學外文系主任、武漢大學文學院長、山東大學文學院長。致力於新詩藝術美的探索,寫下了《詩的格律》等理論文章,提出音樂美、繪畫美、建築美的詩歌“三美”的新格律詩理論主張,並努力實踐,寫出許多精美詩篇。1928年1月《死水》出版,融中國古典詩歌格律美和西方詩歌音節體式為一爐,開一代詩風,影響巨大。後致力於古典文學研究。整理研究《周易》《詩經》《莊子》《楚辭》四大古籍,後匯集成《古典新義》,被郭沫若稱為“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抗戰爆發後,聞一多隨清華學校南遷昆明,任教於西南聯大,潛心研究古代文化文學。1937年抗戰開始,到昆明西南聯大任教。1943年後積極參加反對獨裁,爭取民主的鬥爭。1946年7月15日在悼念被暗殺的李公朴的大會上,46歲的聞一多發表《最後一次的演講》,當天下午在西倉坡宿舍門口即被昆明警備司令部軍官槍殺。舉世震驚,身在廬山的蔣中正下令徹查,暗殺事件很快破案,軍官由憲兵司令部舉行公開軍法審訊,審訊後被槍決。雲南警備總司令實為真兇,逍遙法外。其遺著由朱自清編成《聞一多全集》四卷。

圖書目錄

復古的空氣
可怕的冷靜
關於儒·道·土匪
一個白日夢
獸·人·鬼
最後一次的講演
詩的格律
《烙印》序
新文藝和文學遺產
詩與批評
艾青和田間
戰後文藝的道路
五四斷想
紅燭
時間的教訓
印象
黃昏
美與愛
貢臣
深夜的淚

初夏一夜的印象
春之首章
春之末章
太陽吟
寄懷實秋
玄思
火柴
憶菊

晴朝
李白之死
雨夜

睡者
詩人
快樂
回顧
失敗
遊戲之禍
青春
國手
春寒
鐘聲
愛之神——題畫
謝罪以後
懺悔
孤雁
秋深了
秋之末日
廢園
小溪
稚松
爛果
色彩
夢者
紅豆
醒呀!
長城下之哀歌
我是中國人
愛國的心
洗衣歌
聞一多先生的書桌
叫賣歌
末日
天安門
欺負著了
比較
死水
黃昏
春光
一句話

一個觀念
奇蹟
祈禱
色彩
相遇已成過去
靜夜
七子之歌——澳門
發現
也許
懺悔
小溪
口供

文摘

復古的空氣
近來在思想和文學藝術諸方面,復古的空氣頗為活躍,這是值得注意的一個現象。就一般民眾講,文化是有惰性的,而農業社會尢其如此。幾千年積下來的習慣和觀念,幾乎成了第二天性,驟然改動,是不舒服的。其實就這群渾渾噩噩的大眾說,他們始終是在“古”中沒有動過,他們未曾維新,還談得到什麼復古!我們所謂復古空氣,自然是指知識和領導階級說的。不過農民既幾乎占我們人口百分之八十,少數的知識和領導階級,不會不受他們的影響,所以談到少數人的復古空氣,首先不能不指出那作為他們的背景的大眾。至於少數人之間所以發生這種空氣,其原因與動機,可以分作四個類型來講。
(一)一般說來,復古傾向是一種心理上的自衛機能。自從與外人接觸,在物質生活方面,發現事事不如人,這種發現所給予民族精神生活的擔負,實在太重了。少數先天脆弱的心靈確乎它壓癟了,壓死了。多數人在這時,自衛機能便發生了作用。本來文學藝術以及哲學就有逃避現實的趨勢,而中國的文學藝術和哲學尢其如此。
中國人現實方面的痛苦,這時正好利用它們來補償。一想到至少在這些方面我們不弱於人,於是便有了安慰。說壞了,這是“魚處於陸,相濡以濕,相噓以沫”的自慰的辦法。說好了。人就全靠這點不肯絕望的剛強性,才能夠活下去,活著奮鬥下去。這是緊急關頭的一貼定心劑。雖不徹底,卻也有些暫時有效用。代表這種心理的人,雖不太強,也不太弱,惟其自知是弱,所以要設法“自衛”,但也沒有弱到連“自衛”的意志都沒有,所以還算相當的強,平情而論,這一類型的復古傾向,是未可厚非的。
(二)另一類型是帶有報復意味的自尊心理,凡是與外人直接接觸較多,自然也就飽嘗屈辱經驗的人,一方面因近代知識較豐富,而能虛心承認自己落後,另一方面,因為往往是社會各部門的領袖,所以有他們應有的驕傲和自尊心,然責任又教他們不能不忍重負辱,那種矛盾心理的壓迫是夠他們受的。壓迫愈大,反抗也愈大。一旦機會來了,久經屈辱的自尊心是知道圖報復的,於是緊跟著以抗戰換來的民族榮譽和國家地位,便是甚囂塵上的復古空氣。前一類型的心理說我們也有不弱於人的地方,這一類型的簡直說我們比他高。這些人本來是強者,自大是強者的本色,民族榮譽和國家地位也實在來得太突然,教人不能不迷惑。依強者們看來,一種自然的解釋,是本來我們就不是不如人,榮譽和地位是我們應得的。誠然——但是那種趾高氣揚的神情總嫌有些不夠大方罷!
(三)第三個類型的復古,與其說是自尊,無寧說是自卑,不少的外國朋友捧起中國來,直使我們茫然。要曉得西洋的人本性是浪漫好奇的,甚至是怪僻的,不料真有人盲從別人來捧自己,因而也大幹起復古的勾當來。實在是這種復古以媚外的心理,也並不少見。
(四)如果第三種人是完全沒有自己,第四種人便是完全為自己打算的。有的是以復古來掩飾自己不懂近伐知識,多半的老先生們屬於這一類,雖則其中少年老成的分子也不少數。有的正相反,又以復古來掩飾自己不大懂線裝書的內容,暴發戶的“二毛子”屬於這一類,雖則唯讀洋裝書的堂堂學者們也有時未能免俗。至於有人專門搬弄些“假古董”在國際市場上吸收外匯,因而為對外推銷的廣告用,不得不回響國內的復古運動,那就不好批評了。
復古的心理是分析不完的。大致說來,最顯著的不外上述的四類型。其中有比較可取的,有居心完全不可問的。純粹屬於某一類型的大概很少,通常是幾種糅合錯綜起來的一個複雜體。說復古空氣是最近新興的現象,也不合事實。趨勢早已在醞釀,不過最近似乎更表面化了一點。為什麼最近才表面化?當然與抗戰有關。歷史在轉向,轉向時的心理是不會有平靜。轉得愈急,波動愈大,所以在這抗戰期間,一面近代化的呼聲最高,一面復古的空氣也最濃厚。
就一般的人說,心理的波動,不足怪,但少數的知識和領導分子,卻應該早已認清歷史,使定主意,游移雖不致改變歷史,但是會延緩歷史的進展,須知我們的時間和精力都不容浪費。
我們的民族和文化所以能存在到今天,自然有其生存的道理在,這道理並不像你所想的,在能保存古的,而是正相反,在能吸收新的。歷史告訴我們,中國文化並不是一個單純的,一成不變的文化,(如果是那樣的,它就早完了。)最初東西夷夏兩民族,分明代表著兩個不同的文化。P2-4

序言

聞一多(1899—1946):原名聞有驊,湖北浠水人。出身於典型的書香世家。1912年考入清華大學,十年讀書,廣泛學習西方文化和中國典籍,醉心於中國古代詩歌。1916年開始在《清華周刊》發表系列讀書筆記,總稱《二月廬漫記》。同時創作舊體詩。1919年積極參加學生運動,曾代表學校出席全國學聯會議。1920年開始詩歌創作。1920年4月發表第一篇白話文《旅客式的學生》。同年9月發表第一首新詩《西岸》。早期詩作自編手抄為《真我集》。1921年11月與梁實秋等人發起成立清華文學社,次年3月寫成《律詩底研究》,系統研究新詩格律化理論。1922年7月赴美國芝加哥美術學院學習。年底出版與梁實秋合著的《冬夜草兒評論》。1923年9月詩集《紅燭》出版,歌頌自然美、青春美,抒寫理想。1925年5月回國後歷任國立第四中山大學(1928年更名為中央大學)、武漢大學(任文學院首任院長並設計校徽)、國立山東大學、清華大學、西南聯合大學的教授,曾任北京藝術專科學校教務長、南京第四中山大學外文系主任、武漢大學文學院長、山東大學文學院長。致力於新詩藝術美的探索,寫下了《詩的格律》等理論文章,提出音樂美、繪畫美、建築美的詩歌“三美”的新格律詩理論主張,並努力實踐,寫出許多精美詩篇。1928年1月《死水》出版,融中國古典詩歌格律美和西方詩歌音節體式為一爐,開一代詩風,影響巨大。後致力於古典文學研究。整理研究《周易》《詩經》《莊子》《楚辭》四大古籍,後匯集成《古典新義》,被郭沫若稱為“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抗戰爆發後,聞一多隨清華學校南遷昆明,任教於西南聯大,潛心研究古代文化文學。1937年抗戰開始,到昆明西南聯大任教。1943年後積極參加反對獨裁,爭取民主的鬥爭。1946年7月15日在悼念被暗殺的李公朴的大會上,46歲的聞一多發表《最後一次的演講》,當天下午在西倉坡宿舍門口即被昆明警備司令部軍官槍殺。舉世震驚,身在廬山的蔣中正下令徹查,暗殺事件很快破案,軍官由憲兵司令部舉行公開軍法審訊,審訊後被槍決。雲南警備總司令實為真兇,逍遙法外。其遺著由朱自清編成《聞一多全集》四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