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太白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太白山自然保護區)

陝西太白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太白山自然保護區一般指本詞條

陝西太白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陝西省太白眉縣周至三縣交界處,占地面積56325公頃,主要保護對象為森林生態系統和自然歷史遺蹟,1986年7月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保護區地處秦嶺山脈中段,太白山頂海拔3767米,為秦嶺的主峰。秦嶺山脈為中國南北氣候和植物的分界線,太白山則處於華北、華中和青藏高原三區生物交匯過渡地帶,區內動植物資源豐富,植被垂直分帶明顯。高等植物有2000餘種,國家重點保護植物有連香樹水青樹星葉草太白紅杉等21種;高等動物有270多種,國家保護動物有大熊貓羚牛等20多種。在太白山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山區,還保存著比較完整的第四紀冰川遺蹟。該保護區是開展科學研究難得的“天然實驗室”。

2017年12月20日,入選“中國森林氧吧”。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陝西太白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地理位置陝西太白眉縣周至交界處
  • 氣候:內陸季風氣候區
  • 級別:國家級
  • 區域面積:56325公頃
  • 類型森林生態系統
  • 保護對象:野生動植物,文物古蹟
  • 批准時間:1986年
歷史沿革,地理環境,位置,地貌,水文,地質,氣候,土壤,區域範圍,保護目標,植物資源,動物資源,管理措施,開發利用,旅遊信息,科學研究,生態價值,

歷史沿革

1965年9月經原陝西省人民委員會批准建立陝西太白山自然保護區。
保護區規劃圖保護區規劃圖
1986年7月經國務院批准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1995年加入了世界人與生物圈“中國生物圈保護網路”。

地理環境

位置

陝西太白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秦嶺西部,地處寶雞市的太白縣、眉縣和西安市周至縣三縣交界處。地理坐標在東經107°22′25″~107°51′30″和北緯33°49′30″~34°05′35″之間。主峰拔仙台海拔3767.2米,保護區北大門黑虎關海拔1060米,相對高差2707.20米。保護區東西長45千米,南北寬34.5千米,總面積56325公頃。保護區東自周至縣西老君嶺,西至太白縣鰲山;南起周至縣龍洞溝,北到眉縣營頭鎮黑虎關。秦嶺主梁從太白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通過。

地貌

太白山是指東、西太白山及其間的主脊跑馬梁與一系列南北延伸的峰嶺和深切河谷的組合體,由主脊和南北延伸的峰嶺構成太白山的骨架,海拔多在2600米以上。從構造成因上看,它是一個斷塊山地,太白山占據了太白斷塊的主體,其主峰拔仙台是中國大陸東半壁的最高峰,其海拔比北部的關中渭河谷地高3000餘米。太白山頂面微向南傾。東西長,南北極窄;北坡極為陡峻,多深切峽谷或障谷。在中山地區山峰尖峭,在中山地區山峰尖峭,嶺脊狹窄,山頂渾圓,山脊多呈套谷結構,並有多級階發育。南坡相對平緩,河谷稍開闊,山脊多呈穹狀和平梁狀,除上部河段為寬V形谷外,在下部河段均發育了寬闊的槽形谷地,部分地區可見到多級階地。在海拔3300米以上的地區,寒凍風化異常強烈,現代冰緣地貌發育,石海、石河、石流坡遍布,石環、石圈、冰凍岩柱等也大量分布。第四紀冰川地貌,在主脊及兩側保存較好,尤以拔仙台周圍地區最為完整,冰斗、冰蝕湖、槽谷,羊背石、冰磧壟等,冰磧形態極為清晰。

水文

秦嶺是長江、黃河兩大流域的分水嶺。太白山的地貌類型決定了其充分發育的河流。主要的河流(流域面積在百平方公里以上或發源於太白山的河流)有10條:東部的黑河、紅水河(下游匯入黑河)。南部的湑水河、太白河、紅崖河(太白河、紅崖河在下游均匯入湑水河)。西部的太白河和北部石頭河、霸王河、湯峪河等。東北部的河流基本上流入渭河後匯入黃河,屬黃河流域。西、南部的河流流入漢江後匯入長江,屬長江流域。其中最主要的4條河流是:湑水河、石頭河、霸王河和黑河,均發源於太白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這些河流不僅是漢中盆地河關中平原農業用水的重要來源,同時,也是城市生活用水的重要補充,石頭河、黑河引水工程,對保證西安市工業和生活用水,緩解西安市缺水狀況起著重要作用。

地質

太白山為秦嶺山系的最高地段,主峰拔仙台海拔3767.2米,成為中國大陸東半壁的最高山峰。它的形成可追朔到太古代,當時秦嶺地區為古海占據,早期以碳酸鹽沉積為主,由於嵩陽運動的結果,使太古代地槽開始褶皺回返,初步形成了一系列東西向的褶皺構造和斷裂雛形。遠古代初期地殼再度下降,後受呂梁運動的影響,地槽回返褶皺與太古代褶皺一起構成了秦嶺地軸。燕山運動初期,開始了以斷塊為主的運動形式,秦嶺隆升,渭河盆地繼續沉降,形成了多級斷塊山地。在新構造運動及後來的喜馬拉雅運動中,受震盪上升運動和侵蝕剝蝕而改變了地貌形態。中生代特別是新生代以來不斷的構造隆升,使太白山形成巨大的高度,並在全球氣候變異下,在第四紀時太白山發育了冰川。所以,太白山的地質構造較為簡單,主要由燕山期花崗岩侵入體構成,因受到南北兩側大斷裂的影響,內部有些劈理或錯動產生,從太古界到新生界地層均有出露。主要的礦產有:鐵、銅、金、石墨、白雲石、石英石等。

氣候

陝西太白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地處中緯度地帶中國西北部的暖溫帶南緣,在這一地區冬季盛行偏北、西北氣流,寒冷而乾燥,降水偏少;夏季受西南及太平洋暖濕氣流影響,氣候炎熱濕潤;春秋季處於冬夏季的過渡期,氣候變化較大,四季分明。7~9月降水量較多,約占全年降水量的50%,有利於植物生長,屬典型的內陸季風氣候區。
由於受山地條件及大氣環流的影響,保護區內南、北氣候差異明顯,具典型的亞高山氣候特點,並形成明晰的垂直變化和氣候帶。從氣候垂直變化看,由低向高依次出現了暖溫帶、溫帶、寒溫帶和亞寒帶,其主要氣象因子及特徵。其中,降水最多月份是每年的7~9月,其海拔高度為2000米左右,這時溫濕度配合有利於生物多樣性的形成,而每年的3~5月和10~11月保護區內最為乾燥,尤以3~5月為甚,隨著溫度的回升,林內可燃物乾燥,造成林火隱患,在冬季11月~翌年3月),保護區內大部分地區有積雪。複雜的氣候條件是太白山生物多樣性的主要因素。由於受氣候變化的影響,其環境、生物因素,如地貌、土壤、植被、動物、植物等亦形成相應的垂直變化,在南北坡亦有差異。

土壤

陝西太白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土壤在中國土壤地理分區中,屬黃河中下游,華北山地,秦嶺北側伏牛山褐土、棕壤區(Ⅳ-4c),但因地處暖溫帶和北亞熱帶的過渡區域,更由於相對高差很大,因而成土因素的組合複雜多樣,形成的土壤類型繁多,並且在山體上分布的垂直地帶性分異十分明顯。按成土條件,成土過程和土壤屬性,把保護區的土壤劃分為6個土類;按主要土壤形成過程以外的為一次的或附加的成土過程,劃分出15個亞類。另有倒石錐,面積580公頃,占保護區總面積1.02%,陡崖,面積1360公頃,占保護區總面積2.44%。

區域範圍

陝西太白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劃分為核心區、實驗區兩部分。其中核心區面積為32378公頃,占總面積57.5%,核心區實行絕對保護,禁止人為活動的干擾和破壞;實驗區面積23947公頃,占保護區總面積的52.5%,實驗區下又劃分了旅遊小區,面積2638公頃,占保護區總面積的4.6%,實驗區經過批准可以開展非消耗性的可持續性活動(如教學實習、科學研究、生態旅遊等)。

保護目標

植物資源

陝西太白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中國溫帶植物區系最豐富的地區之一。據2011年統計,約有種子植物1800餘種,隸屬於122科,660餘屬。區內森林面積45725公頃,森林覆蓋率81.2%,總蓄積705萬立方米。巴山冷杉、太白紅杉、牛皮樺、紅樺、櫟類等為優勢樹種。列入國家二級保護植物太白紅杉面積達5376公頃,占保護區森林總面積的11.8%,這樣集中連片的分布,在國內外是絕無僅有的。區內有種子植1783種,苔蘚植物325種,蕨類植物110種,其中太白山特有種子植物23種,國家重點保護植物51種,如國家一級重點保護植物獨葉草紅豆杉等;二級保護植物有廟台槭秦嶺冷杉紫斑牡丹等,這些植物大多是古老的科屬和孑遺植物。
太白山的植物區系是秦嶺植物區系的典型代表,既具過渡性質,又具獨特性,是中國特有植物重要的分布中心和起源地。種子植物:太白山植物的科、屬、種分別占秦嶺的76%、63%和55%,占全國的40%、33%和6%。在第四紀太白山的主峰僅受到冰川的侵蝕,所以植物區系中含有單、少種屬104個,中國特有屬23個。研究表明太白山包括了中國全部種子植物屬的15個分布類型,其中熱帶屬有130個,溫帶屬436個和中國特有屬23個。
保護區各植被類型植物種的研究結果是:銳齒櫟林亞帶217種,隸屬57科,134屬;遼東櫟林亞帶184種,隸屬53科,118屬;紅樺林亞帶152種,隸屬47科,102種;牛皮樺林亞帶173種,隸屬52科,113屬;巴山冷杉林亞帶105種,隸屬36科,75屬;太白紅杉林亞帶114種,隸屬33科,72屬;頭花杜鵑灌叢27種,隸屬於17科,24屬。

動物資源

根據陝西太白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005~2006年第二次綜合考察,共有脊椎動物5綱28目79科334種(亞種),其中獸類7目25科72種(亞種),鳥類14目40科218種(亞種),兩棲類2目5科10種,爬行類3目6科26種,魚類2目3科8種,昆蟲22目161科1991種。太白山是秦嶺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地區,是野生動物的天然樂園。
根據《陝西省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太白山自然保護區現有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39種,占全省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總數(81種)的48.15 %,其中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6種,為全省(16種)的37.5%;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33種,為全省(65種)的50.77 %。有省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26種,為全省(52種)的50 %。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6種):金絲猴大熊貓羚牛金雕林麝

管理措施

陝西太白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隸屬陝西省林業廳領導,屬縣級事業單位,編制100人。局機關設有黨委辦公室、行政辦公室、保護科(防火辦)、科研科、生態旅遊科、公眾教育科、計畫財務科和基建辦公室8個科室,同時下設蒿坪、鸚鴿、厚畛子、黃柏塬、嘴頭5個保護站和鐵甲樹、小文公、紅河谷、龍洞溝、塘口5個巡護哨卡1箇中心苗圃。
辦公室 是保護區綜合性辦事機構,負責檔案收發、保管、接待、起草上報檔案、後勤供應、檔案管理、基建工作、人事勞資、成人教育等。
陝西太白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太白山自然保護區)
保護科:主要負責資源保護、林政管理、森林防火、對基層各保護站進行業務指導。
計畫財務科:主要負責財務計畫與管理工作。
科研科:主要負責科研項目的組織、安排與實施,負責資源調查、資源監測及科研成果的申報。進行課題研究,為保護工作提供第一手材料。負責完成規劃的各類課題的研究,同時對區內的動物、植物、昆蟲、微生物資源種類、數量、分布、生物生態學特性、經濟價值,保護與繁殖方法,開發利用途徑等進行研究。
公眾教育科:主要負責社區宣傳,落實保護法規,協調民眾關係,進行生產技術指導,幫助民眾脫貧致富,促進社區經濟發展。
保護站:主要負責轄區內的自然資源保護與管理,預防森林火災,打擊林區犯罪活動,查處林政案件,宣傳有關森林保護的法律法規。

開發利用

旅遊信息

陝西太白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有八個景區140多個景物景點,其主要的景區景點有:
龍山、鳳山、風泉三大景區。可觀賞眉縣八景鳳泉神澤、魚洞仙音;登覽唐子城 遺址、鳳山絕頂、風泉宮、神功石等;謁拜道觀青牛洞、太白藥王廟、龍鳳山廟、觀音洞等。各旅遊飯店、商業攤點、遊樂設施均集中於該區。
洞天福地景區:據載是鬼谷子隱身、修道、帶徒傳藝之地,可觀覽玄德洞。
天門樓、 獨山、點將台等。
九九峽景區:景點密集,景色優美,為公園山水風光之精華。銅牆鐵壁壁立千仞,氣勢恢宏;蓮花峰瀑布直瀉千尺,驚心動魄;懸崖棧道蜿蜒於懸崖陡壁;潑墨山墨汁淋漓,形象生動;世外桃源小橋流水,一派田園風光;碓窩坪孫思邈活動遺 跡尚存,並有秀女玉立、劍劈峰,升仙石、仙姬出浴、藥王棧道等多處景點。
仙橋谷景區:位於九九峽東側,有巨石仙橋、大架(古木棧道),三級千尺瀑等景點。
開天關景區:是以大片原始森林為主體的寒溫帶遊覽區。可觀賞松立、紅樺兩個 景觀林帶,有笑佛飛瀑、神仙洞、重陽宮、蓮花幽谷、牡丹溝等景點。
觀雲海景區:海拔2300~3511米,跨亞寒帶和寒帶兩個氣候帶,可觀賞太白山冷 杉、落葉松、高山灌叢草甸三個植物景觀林帶。第四紀冰川遺蹟形態多樣,千奇百怪。氣溫較山下低5--15攝氏度。是 避暑、渡假、科研教學的理想之地。
溫泉區:公園低山區有豐富的地熱田,溫泉水溫達72攝氏度,內含二十多種對人體有益的礦物質和微量元素,是優良的醫療礦泉水。

科學研究

一、1982年至1984年進行了太白山自然保護區綜合考察,取得了地質地貌、冰川地貌、氣象、土壤、植被、植物區系、森林資源、森林類型、中草藥資源、資源植物、珍稀瀕危植物、鳥類、獸類、森林昆蟲、環境背景值、社會經濟等諸多學科的系統資料,編輯出版了《太白山自然保護區綜合考查論文集》。採集和製作了大量動植物及土壤標本。錄製了太白山自然保護區植被景觀、太白山自然保護區概貌錄像帶各一套,太白山森林類型及植被類型幻燈片各一套,並拍攝了大量其它專業性的黑白與彩色照片。
陝西太白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太白山自然保護區)
二、1984至1987年,保護區組織技術力量完成了“太白山自然保護區木本珍稀植物繁殖試驗研究”課題,其成果獲陝西省林業廳科技進步三等獎。
三、1992年至1993年,在兄弟單位的協助下,對太白山保護區南坡的大熊貓和竹林資源進行了調查,編寫了《太白山自然保護區大熊貓調查報告》。此次調查,確定保護區南坡為中國大熊貓分布的最北界,有著重要的科學研究價值。1996~1997年,在GEF項目的資助下,管理局組織有關科技人員對社會經濟和生物資源進行了本底調查,形成了大量的技術報告。1993年、1996年和2001年對保護區大熊貓和竹林資源進行了3次調查,將中國大熊貓的分布向北水平推移了23公里,確定了太白山保護區為中國大熊貓分布的最北界。
四、1997年至1999年,與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合作開展了“太白山自然保護區森林經濟真菌及其生態特徵的研究”課題,共採集經濟真菌標本854號,已公開發表論文12篇。課題獲陝西省林業廳科技進步一等獎。
五、2000年至2001年,與西北大學合作完成了“重點保護植物獨葉草致瀕原因中的種群結構及保護對策研究”課題,已公開發表論文4篇。課題獲陝西省林業廳科技進步一等獎。
六、1998年至1999年,與北京林業大學合作開展了“太白山宗教活動與自然保護互利發展關係的研究”課題,撰寫了《太白山自然保護區與宗教廟宇資源共管之初探》、《淺述太白山宗教活動與生態保護》等論文,編寫了《太白山宗教活動與自然保護互利發展關係的研究》專著。此項研究獲陝西省林業廳科技進步二等獎。

生態價值

陝西太白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地跨西安市周至縣和寶雞市眉縣、太白縣兩市三縣。這一地區還有國家黑河森林公園、陝西周至國家級金絲猴自然保護區、陝西省老縣城大熊貓自然保護區等單位,整體上構成了良好的生態旅遊大環境,厚畛子被有關專家稱為南太白山,被譽為秦嶺的“香格里拉”。該區域位於秦嶺主峰太白山的南坡,氣候宜人,區內動植物資源十分豐富,不但有大熊貓、金絲猴、羚牛、紅豆杉、獨葉草、太白紅杉等珍稀瀕危動植物,還有第四紀冰川遺蹟、高山湖泊群,雲海、冰洞、佛光、奇峰、古樹等奇觀,“太白積雪六月天”被譽為關中八景之一。太白山植物資源豐富,有良好的水土保持作用,其中僅草藥就有510多種,被譽為“藥山水庫”,從太白山發源的水,水質純淨,是飲用的天然礦泉水。著名的太白酒就是利用太白山北坡的雪水釀成,有“一滴太白酒,十里草木香”之說,發源於太白山南坡的黑河,水質優良自古有名,已經成為西安市城市生活用水的主要來源之一,被稱為西安市的“母親河”,太白山山頂的幾個高山湖泊水質純淨,被譽為“高山明珠”,是陝西省水體環境監測的本底,形象的說就是西安市城市生活用水的天然“水塔”。太白山還是一座宗教名山,宗教活動的歷史源遠流長,是道教三十六洞天之第十一洞天—“德元洞天”,山上有按道教神仙譜系建立起來的廟宇建築群,即所謂“十里一寺,五里一廟”。當地的民風淳樸,唱山歌等民俗和地方神話傳說韻味獨特。
陝西太白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太白山自然保護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