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獅子燈

太和獅子燈是一種歷史悠久的傳統民俗舞蹈。已有一百多年歷史。獅子燈創始人張守本,生於1849年,自幼習武,有一身過硬武功,在端午、中秋、春節等節慶日,聚集一幫武術愛好者,以自制的獅子作道具,自娛自樂歡慶節日,發明了原始簡單的舞蹈動作,大多表現獅子的喜、怒、哀、樂。後來,家族中一直把這種舞蹈流傳下來,並在社會上廣泛傳播。建國前,太和縣城一直按五門四關出燈演出。張守本之子張天榮聚集東關武術愛好者排練獅子燈,因舞獅子演員武功紮實,能表演高難度技巧,東關演出的獅子燈廣受歡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太和獅子燈
  • 地理標誌:安徽省太和縣
  • 批准時間:2008年12月4日
  • 非遺級別:省級
表演形式,文化現狀,

表演形式

獅子燈表演由訓獅武士執繡球引獅入場,扮獅人表演獅子竄、跳、滾、撲、站、臥、翻等動作,還躍上大方桌表演站大綆、走梅花樁等驚險情景。同時配合獅子燈煙火,增添了歡快熱烈氣氛,整場演出驚險有趣,高潮迭起。

文化現狀

作為一種傳統民俗文化,獅子燈一般在春節期間出燈,其規模較大的出燈時間有:1945年歡慶抗日戰爭勝利;1949年3月歡迎南下解放軍部隊;1959年建國十周年大慶,均產生不同凡響。1956年成立的太和縣洪山雜技團將獅子燈舞作為保留節目上演,並增加了獅子鑽火圈,走翹板等精彩場面。獅子燈在“文革”中被迫停演,洪山雜技團也被迫解散。近幾年來,獅子燈第五代傳承人趙繼虎創辦龍醒獅會,招收有武術功底的青少年30餘人學習舞獅,使這朵民間舞蹈藝術奇葩再次綻放。2008年12月被批准列如安徽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