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龍潭公園

太原市龍潭公園

龍潭公園地處太原市城坊街28號,位於城市中心區,地理位置優越,環境優美。是集園林自然風光,市民休閒旅遊,社會公共活動為一體的大型綜合性公園。整個公園包括黑龍潭南北湖及周邊地區,南北長1000餘米,東西寬520米,占地約40公頃, 18.74公頃的寬闊水面,更是增添了這一園林的靈秀之氣。

太原市龍潭公園是全免費全開放的市內公園,位於城區北部,與城西水系相連。其前身為太原市動物園,是2003年初動物園搬遷到東山臥虎山公園,在其舊址上新建的。公園以都市樂章、古韻風華、生態畫廊和水上活動區等4個景觀區為景觀主線,將城市與人,人與生態、休閒充分地融合於景觀設計中,既突出了建城2500年古樸,也體現了極強的地域文化特徵。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太原市龍潭公園
  • 地理位置:太原市
  • 開放時間:全天
  • 門票價格:免費
發展歷史,主要景觀,

發展歷史

龍潭公園的前身是太原動物園,又稱黑龍潭公園。1955年開始規劃建設, 1957年建成開放,並將原人民公園的動物遷入,命名為太原動物園。全園共飼養各類動物達150餘種,1800餘頭(只)。2003年,太原市委、市政府以創建生態園林城市,最佳化太原發展環境,提高城市旅遊事業,關心野生動物異地保護為目的,在多次組織專家進行論證,廣泛徵求市民意見的基礎上,經市人大第十一屆三次會議通過,決定把太原動物園搬上了臥虎山公園。從此,龍潭公園開始改建成為一座開放式文化生態公園。
經過幾年的發展,龍潭公園園林綠化已經初具規模,綠地面積由改建前的24717.36平方米,擴建到如今的185092.5平方米,植物品種由擴建前的61種增加到120種,植物數量由擴建前的52491株增加到498586株。園區內硬化面積達到了54989平方米,鋪設道路16911平方米。
龍潭公園的規劃建設以“龍·水·生態”為主題,強調人與自然、人與生態的結合,突出地域文化內涵同溪水景觀特色的全面融合,形成了龍潭公園獨特而富有變化的“一湖水、一片綠”的生態造園景觀。這種科學發展的理念不僅取得明顯的成效,同時還得到政府和百姓的認可。
日益開放的龍潭公園,吸引著眾人的目光,在轉型的五年多時間裡,先後舉辦了百餘場各類演出和民間活動,並成為各地園林系統學習和借鑑的重要場所。
龍潭公園優美的環境、體貼的服務、人性化的管理,得到了眾人的一致好評,她也正逐步成為眾多民間活動的首選之地。
2006年8月,2006CCTV少兒藝術電視大賽全國總決賽,在龍潭公園拉開了帷幕,同時,CCTV少兒藝術電視大賽、手拉手晚會在龍潭公園一同舉行,這也是我局首次舉辦夜間戶外活動。
2007年3月,省城第十八屆門球賽在龍潭公園落下了帷幕。
2007年3月,美國格瑞斯大學管弦樂隊在龍潭廣場舉行義演。
2007年9月12日,CCTV奧運城市行---走進太原大型奧運傳播活動暨“生活奧運冠軍”選拔賽,太原賽區選拔賽在龍潭公園舉行。
2007年10月2日,太原市首屆“緣起龍城”大型相親會在龍潭廣場舉行。
2008年3月24日,省城180多個家庭來到龍潭公園參加“文化省城、我也出份力”大型活動,這也是省城園林系統首次舉辦植物免費認養活動。
2008年4月30日,以“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為主題的“奧運福娃樂園”在龍潭廣場開園。
林林總總,各種各樣的活動,正在龍潭公園如火如荼的進行著,也無時無刻地向眾人傳遞著一個信息,那就是如今的龍潭公園已經今非昔比,她正在以新的姿態迎接八方來客,她正張開雙臂以寬闊的胸膛迎接世界友人。
龍潭公園已經成為省城居民休閒、娛樂的首選之地,每年都有300多萬人來到這裡觀光、娛樂,在這裡人們能夠感受到人與自然的完美和諧,在這裡人們能夠品味到太原這座歷史名城的文化氣息。
龍潭公園並沒有停止前進的步伐,它的目標將是創建四星級公園,建成具有國內先進水平的文化生態公園;擁有觀光休閒、娛樂健身、生態教育、文化傳播、自然保護的多用途休閒園;面向省內外富有鮮明特色的開放式形象展示園。在改善太原市的生態環境、投資環境和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中發揮其積極的作用,為促進綠色太原、生態環境良好的太原及國家級園林城市的建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也向世人展示出一張亮麗的“園林名片”。
2016年4月6日人民網 從太原市園林局了解到,為打造龍潭公園多元化、生態化、人文化的景觀氣息 ,近日,龍潭公園將棲鳳湖打造成名為“地球之腎”的濕地景觀,此項目正在積極建設當中,預計兩月內完工。
為最大程度保留原有場地的自然水體,整個濕地景觀的規劃設計以不破壞原有生態系統為出發點,在利用、保護這些自然生態要素的基礎上,打造融生態、科普、休閒等功能於一體的生態濕地。
該濕地景觀的植物配置以生態效益為首,按照既能改善濕地生態環境,又能滿足濕地群落內植物健壯生長的生態要求將栽植大葉白蠟、黃櫨、檉柳、八棱海棠、山桃、睡蓮、水生鳶尾、菖蒲、花葉蘆竹等植物,不僅可增加公園植物多樣化,又突出濕地景觀特色,濕地景觀中天然植被和動物資源豐富、空氣品質和環境景觀優越,將為遊客創造一大福利。

主要景觀

作為龍潭公園最主要景觀的龍潭廣場,中心放置著為紀念太原建城2500周年而鑄造的標誌性建築春秋大鼎。這尊大鼎,體現的不僅在三晉的包含的“一言九鼎”,誠信經營的特有氣質,更是為這一大型園林增添了深厚的文化底蘊。
春秋大鼎是以1988年出土於太原市南郊金勝村的春秋時期第一大鼎附耳牛頭螭紋蹄足銅鑊鼎為原形,按比例擴為鼎口直徑6.25米,高5.497米,重20.03噸的大鼎。其在形象及體量上充分反映著龍城太原2500年的歷史文化及地位,表達了太原在新世紀開拓發展的精神。
太原市龍潭公園
配合春秋大鼎而建的龍潭廣場占地8000餘平方米,由中心鼎台、南北漫步道等組成。鼎台總高2.5米,象徵太原古城2500年的歷史,採用外方內圓設計,取天圓地方之意,其中內圓由年輪記事的方式構成,24條輪輻鑲嵌24塊銅板,分別記載著晉陽城自公元前497年建城以來發生的24個重大歷史事件,也象徵著一年有24個節氣。鼎台分三層,分別上三、六、九步台階,取步步升高之意,蘊含著太原未來的美好前景。
“湖不在深,有水則靈。”
凝重的春秋大鼎在這大片的黑龍潭湖水映照下,使龍潭公園的氣質更顯得渾然鼎立,剛柔有加。
黑龍潭湖分北湖和南湖兩個部分。這一水域不僅是整個龍潭公園的“心臟”,同時還是太原市城西水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太原市龍潭公園
龍潭公園主要景點無論是龍潭廣場、綠洲植物主題景觀區、兒童活動區,還是西門廣場、龍吟島、戲水廊、親水平台等,無不與這一片水域息息相關,展示著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氣息。
綠洲植物主題景觀區位於公園北部,占地三萬平方米,是龍潭北湖區域最大的陸地區域。這一區域三面環水,以植物及地形為造景要素,潺潺小溪為重要景觀特徵,區內假山、花架、瀑布、噴泉、景橋、景亭等點綴其間,標準網球場可供比賽、可供健身。舉目遠眺,太原最富代表性的現代建築盡收眼底,湖光綠樹讓人心曠神怡,從而塑造出一片龍潭生態綠洲。
龍潭公園的園林特色還表不同區域的不同植被。
過去,龍潭公園的土質鹽鹼化十分嚴重,為公園的植物種植帶來很大的困難。為改變這一狀況,公園在改建工程加強了對土壤鹽鹼化的治理,因地制宜,適樹適地,加強對植被的管理、養護、種植。選擇合適的植物品種,從根本上改變了植物品種單調,風景觀賞樹種稀少且生長不良的面貌。
公園種植規劃東部景區以大片風景林為主,草坪景觀只在林緣部分點綴套用,景區植被規劃表現為背景林在外圍環境,林蔭帶、色葉林、草坪相互穿插、有機結合的特點。
西部景區以體現景點要求為主,多運用高大的國槐、合歡、柳樹和繁花似錦的花灌木如海棠、牡丹、丁香等寓意詠詩題材植物,既可使景觀富於變化,又可使遊人體會到濃郁的文化氛圍。通過植被這一塑造空間的重要元素,創造本區幽閉與開敞強烈對比的空間特色。
經過幾年的發展,龍潭公園園林綠化已經初具規模,綠地面積由改建前的24717.36平方米,擴建到如今的185092.5平方米,植物品種由擴建前的61種增加到120種,植物數量由擴建前的52491株增加到498586株。園區內硬化面積達到了54989平方米,鋪設道路16911平方米。
龍潭公園的規劃建設以“龍·水·生態”為主題,強調人與自然、人與生態的結合,突出地域文化內涵同溪水景觀特色的全面融合,形成了龍潭公園獨特而富有變化的“一湖水、一片綠”的生態造園景觀。這種科學發展的理念不僅取得明顯的成效,同時還得到政府和百姓的認可。
龍潭公園的景觀創作與總體布局,強調了特色景觀的衝擊力。在主景軸線上,巧妙地將觀者與景觀融合在一起,真正體現出“人中有景,景中有人”的參與性主題景觀。在體現景觀序列布局的同時,使得景觀的可識性與可讀性更為突出。作為設計者,我們在景觀語言與景觀實體的構成上不斷探索,簡化景觀的組織,讓遊人更容易、更直接地同景觀接觸。一方面展示出城市最具魅力的部分,另一方面也把地域文化的底蘊展示出來。我們更多的希望是作品本身能真正體現出不同文化的內容,創作出屬於不同城市自己的精品。
太原市龍潭公園
以“龍·2500·唐”作為總創意骨架,以都市樂章、古韻風華、生態畫廊和水上活動區等4個景觀區為景觀主線,將城市與人,人與生態、休閒充分地融合於景觀設計中,既突出了濃重的建城2500年慶典氣氛,也體現了極強的地域文化特徵。公園以都市樂章形成最具衝擊力的視覺景觀軸線,同古韻風華、生態畫廊的動態景觀形成強烈的對比,創作出最富有線形景觀魅力的、最具特色與風情的以慶典為主題的生態文化休憩公園。
公園設4個入口,以新建路入口為公園的主入口,強調拉入式景觀,以軸線透景的方式將慶典廣場景觀對應出來,並採取臨水台階的方式形成親水性極強的內容。城坊街入口作為進入公園的景觀入口,強調與公園最具特色的視覺景觀軸的對比與呼應關係,同唐風景點形成地景藝術中的景觀互動。公園南入口突出親切平和的視覺效果,同生態畫廊景區融為一體。公園北入口作為功能型入口。公園由以下景觀區構成:
(1)都市樂章景區 作為建城2500年慶典的主要景觀區,以水中的慶典廣場作為該區最具魅力的特色主題,該景觀區通過軸線的變化,形成了公園的主要景觀線索。把“龍城”、“北都”和輝煌融為一體。該景區由西入口、龍情、慶典廣場、唐風、觀光溫室、景觀碼頭、遠古的呼喚等景觀點構成。 ??西入口 是同慶典廣場相對應的景觀入口,該入口採取拉入式景觀的處理方式,把慶典廣場的景觀直接引向新建路,既豐富了城市街景,又把慶典的氣氛引入城市之中。
太原市龍潭公園
龍情 是為了突出龍城太原的景點,通過9個不同龍的“地景”點綴於主入口廣場之上,形成濃重的景觀氛圍,烘托出龍城太原令人遐思的回憶,並且該景點作為走向慶典廣場的景觀引導。
慶典廣場 是利用現狀龍潭公園北側湖面的小島而形成的廣場,這水中的慶典廣場將成為國內極具特色的廣場內容。廣場中的表演台點綴5片透空的地圖,展示出以汾河為主題,從晉陽到太原的歷史沿革,5片透空的地圖以漸變的形式,反映出2500年的城市變遷。廣場周圍的地景檯布置公園前497年古晉陽城問世,歷經春秋、戰國、秦、兩漢、三國、兩晉、南北朝、隋、唐、五代等數十個朝代的地景雕塑,以及從公元979年趙宋毀太原,新興的太原又先後在宋、金、元、明、清等數朝中崛起,直至輝煌,這些都通過地景台,銅浮雕的方式展示出來。廣場中的螺旋燈帶和周圍的雷射射燈,點綴出多元文化在太原文化中的交融。中間的無池噴泉更體現出交匯之中凝聚出來的力量。入夜時分,燈光的布景,把廣場的景觀推向了高潮。這些是對太原建城2500年永久的紀念,更是對太原更美好更輝煌的展望。表演台北側的跑泉形成兩條動感的巨龍,更把龍城的概念加以延伸。
唐風景點 是以西漢“玉夔龍環”圖案為景觀原型的大型地景,該景點坐落於公園的另一處圓形廣場之上,它是公園的另一個景觀中心,它把太原在世人面前最具特色的“唐”展現出來。“唐”字是從太原走出來的,它是唐朝的“唐”,唐人的“唐”,唐朝的輝煌,唐人在全世界的影響,應該說這個“唐”的根在太原,因此,在“玉夔龍環”的地景中央,布置金色圓柱鏤空形式的唐太宗李世民的《晉祠銘》。在其周圍的地景中,布以全世界唐人街所在城市的名稱,感受“唐”在全世界的影響。
觀光溫室 是在西入口北側的一組景觀溫室,它既形成了一組水上景觀,又把熱帶風情與沙漠之旅帶給了市民,並且同慶典廣場西側的城市展示區融為一體。
景觀碼頭 是同慶典廣場西南部的城市展示區相互融合的功能型建築。
遠古的呼喚景點是明城牆遺址的保護性景點,在對這段遺址本身完全保護的同時,在其周圍布置草坪景觀,以襯托出那古老蒼勁的美,和人們對遠古的思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