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老君說常清靜妙經

《太上老君說常清靜妙經》簡稱《清靜經》或《常清靜經》,今《道藏》中有白文本及各家注本共七種。本經文字共三百九十一字,經後有仙人葛仙翁、左玄真人、正一真人三篇贊語。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太上老君說常清靜妙經
  • 作品別名:清靜經
  • 創作年代:六朝後
  • 作品出處:道藏
  • 作者:作者不詳
簡介,原文,參考譯文,

簡介

關於此經的成立時代,根據考證應為唐代,因: (一)《清靜經》七種注本中,屬杜光庭注本為最早,杜光庭是唐末五代人,因此《清靜經》應系晚唐以前的作品。
(二)「洞神部 玉訣類 是字號」的無名氏注本,載有太極真人向唐 同昌公主傳授五戒、十善、六齋、三會、五臘、五忌之法,並誡其當奉持《清靜經》之事。注中亦記唐時靈驗故事,以宣揚此經的神應。可見此經在唐時已普遍流傳。
由以上兩點可知此經成於唐代殆無疑義。另從此經文字用例來看,如三毒、六欲等辭彙並不常見於六朝以前的古籍。故應為六朝後的作品而非葛洪所作。疑為後世道流所依託,作者不詳。
本經文詞用法糅合儒釋道三家詞語,故作者應是容攝三教思想者。其經文的意義,包含道教的道,佛教的三業、三界說法以及儒家的道德說,但其基本思想仍為老子道的本體論與人生論。
至於此經的成立背景,可大體以唐時的宗教情況概觀。唐初李氏崇拜老子,故崇道抑佛;至武后朝,反崇佛棄道。這種反覆的情況和六朝時期非常相似,所以佛道並存在唐代,只是一方顯明,另一方則灰黯,並非消失。到晚唐時,因政治更加混亂,人民浮奢,遂需要一些教化人心的教材加以規範,宗教於此便發生了淨化作用。亦因為佛道並存,所以彼此作品當中皆有對方的思想存在,藉以吸收社會民眾的認同,故劃分並不很清楚。加以這部經典旨在講清靜、無欲、陰陽等觀念,其演變符合唐代社會狀況所需,更加深此經為唐朝作品的可信度。

原文

老君曰: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夫道者:有清有濁,有動有靜;天清地濁,天動地靜。男清女濁,男動女靜。降本流末,而生萬物。清者濁之源,動者靜之基。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夫人神好清,而心擾之;人心好靜,而欲牽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滅。所以不能者,為心未澄,欲未遣也。能遣之者,內觀其心,心無其心;外觀其形,形無其形;遠觀其物,物無其物。三者既悟,唯見於空;觀空亦空,空無所空;所空既無,無無亦無;無無既無,湛然常寂;寂無所寂,欲豈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靜。真常應物,真常得性;常應常靜,常清靜矣。如此清靜,漸入真道;既入真道,名為得道,雖名得道,實無所得;為化眾生,名為得道;能悟之者,可傳聖道。
老君曰:上士無爭,下士好爭;上德不德,下德執德。執著之者,不名道德。眾生所以不得真道者,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驚其神;既驚其神,即著萬物;既著萬物,即生貪求;即生貪求,即是煩惱。煩惱妄想,憂苦身心。但(dian讀四聲同電)遭濁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靜矣。

參考譯文

天與地之間,看起來,好像就是空的,本來就沒什麼形體可言;可是天與地間,雖然是沒有形體,卻能生出天地之間的一切有生命的動物及植物,與無生命的沙土、石頭,及許許多多的物體。天與地的運轉,本來就沒有什麼感情存在可言;雖然沒有什麼感情的存在,但是天與地之間,卻好像是有感情的存在,才使它們不斷地運轉。天與地的空間,它都不知道自己的名字,所以,本來就沒什麼名字可以去稱呼它;可是雖然沒有名字,但是它卻能養育萬物,滋潤萬物,使它們的生命能夠繼續成長。這的確是一個很玄妙的問題,連我(老子)也不知道它的原因,所以也不知道要怎樣去稱呼它,那么乾脆勉強給它取一個名字,叫做「道」吧!這個「道」的確太玄妙了,包涵也太廣闊了,為什麼呢?因為這個「道」,有時候,有些地方是清清淨淨的;有時候,有些地方就顯得非常污濁。有時候,有些地方就活動著;有時候,有些地方就靜悄悄的。像天空是一片清淨的,大地就顯得一片混濁。像天體的運轉是屬於流動之形,大地的本體是屬於靜止之物。男人是屬於清陽之體,女人是屬於濁陰之身。男人是表現外在的、活動的;女人就表現內在的、靜止的。因此,清陽之氣是上升的,陰濁之氣是下降的。如果萬物清陽之氣不能保守,那么萬物的本來靈性便容易下降;萬物本來的靈性如果下降,便失去了本性的主宰;萬物如果失去了本性的主宰,便容易起了情慾之念,思想與行為便自然而然流於下體之末端;萬物的思想與行為如果流於下體之末端,便有陰陽之交合;萬物如果有了陰陽之交合,便自然而然生長出種種輪迴之萬物來。清淨是污濁的源頭,如水源在上游是清淨的,在下游就顯得污濁。活動的事物只是清靜的基礎,如一切的建築物,都是由活動而來的,這就表示出——活動的力量只是靜止的基礎,只有清靜才是萬物的根本之道。所以,人如果能夠經常保持清清靜靜,一切天地萬物,就全部歸納在人的本性之中了。這就是學道的根本,可是學道的根本,每個人都忽視了。比如說,人的元神本來是喜好清靜的,可是都被後天的識神給擾亂了。人的心性也是一樣,本來也喜歡清靜的,但是都被貪念的欲望牽引去了。因此,一個人如果能夠遣除這些貪念的欲望,人的心性,自然就能夠清靜。澄濾這個心性之後,我們的元神,自然能夠清醒。這樣的話,六種「眼、耳、鼻、舌、身、意」這些所接觸的欲望,自然不會帶來干擾,三種「貪妄心,愚痴心,嗔怨心」之毒素也自然而然消滅。但是有些人就是做不到,這就是這個人的心性,還沒有澄清的關係,所以尚有一些欲望還沒遣除。如果人能夠遣除這些欲望,達到清淨的話,你去觀察你自己的心,連你自己的心,都會感覺沒有了。你再往外看一切形體,這些形體也不是形體了;就是瞭望遠處的物體,遠處的物體,也不是什麼物體了。這三種「心、形、物」都能了悟一切都是虛幻的話,心地就唯有一片空曠,毫無一物了。能夠這樣的話,看到虛無的天空也是虛幻的,連這個虛幻,都能看破以及看空的話,就是一切都沒有了。既然知道一切都沒有了,心性之中還有什麼可以存在呢?本來都是一切假相而已。既然知道一切都是假相的,我們就要連這些假相都不要執著,連假相都不執著了,就是一片靜止的狀態。心性的靜止達到連想要靜止的心都沒有的時候,欲望怎么能夠生出來呢?能夠達到貪念的欲望,完全不生出來的時候,就是達到真靜的工夫了。心性達到真靜的狀態,然後去套用實行一切事物,自然就是自在自如了。能夠自在自如的人,就是能夠守住真正——常清常靜的人,能夠守住真正常清常靜的人,也就是已經達到——明自本心,識自本性的人。能夠達到明自本心,識自本性的人,無論在紛擾的場所或是在清靜的場所,他都能時時保持清靜的心。能夠經常保持清靜心的人,才是真正清靜之人。達到真正清靜之人,就是已經漸漸邁入真正的大道了;既然邁入真正的大道,就是修道人所稱的「得道」這個名詞。雖名得道,實無所得。可是雖然稱為「得道」,實在是沒有得到什麼。但是為了度化天下迷昧的蒼生,所以才舉個「得道」的名稱,作為他人修道已成的名詞。現在我(老子)講到這裡,如果你們能夠領悟的人,就可以普傳這個至真至貴的聖賢大道了。
所以,吾(太上道祖)說:最上等有智慧的人,是沒有爭奪之心的,只有最下等沒有智慧的人,才一天到晚產生貪妄的爭奪心。最上等有道德的人,是不說自己有德行的,只有最下等有道德的人,才說自己有德行,因為他是一位頑固執迷的人呀!所以,一個頑固執迷的人,會常常說自己有德行,但是依我看來反而是一位不知道什麼叫做道德的人。為什麼眾生不能邁入真正的大道呢?就是因為他常常有一顆虛幻的妄想心;既然有一顆虛幻的妄想心,就已經驚擾了他本身的元神了;既然已經驚擾到他本身的元神,他的元神就貪著一切有形的萬物了;既然貪著一切有形的萬物,就會產生一些不必要的貪求;既然心性中產生不必要的貪求,心靈中就有了邪思妄想的煩惱;既然心靈中有了邪思妄想的煩惱,就會帶來憂愁的痛苦;既然帶來了憂愁的痛苦,就會擾亂到自己的身心;擾亂自己的身心,自然就會犯下錯誤的行為;既然犯下錯誤的行為,就會污辱自己的靈性;既然污辱了自己的靈性,就要流浪在生死的輪迴中;既然流浪在生死的輪迴中,便要沉淪於茫茫苦海;既然沉淪於茫茫苦海,就要永遠失去真正的大道了。而真正長久的大道,是領悟的人才能得到的呀!不是別人能夠送給你的。所以,能夠真正領悟大道的人,簡單一句話來說,就是經常身心保持清靜的人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