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藝術學校

天津市藝術學校

天津市藝術學校是一所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始建於1956年,原名天津市戲曲學校,1987年更名為天津市藝術學校。多年以來,在黨的教育、文藝方針指引下,在中央和天津市各級領導的關懷下,歷經幾代人的不懈努力,為國家培養了大批優秀藝術人才,被譽為“藝術家的搖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天津市藝術學校
  • 簡稱:天津藝校
  • 校訓:放眼長遠、抓緊當前、準確定位、辦出特色
  • 創辦時間:1956年
  • 類別:公立中等職業學校
  • 現任校長:郭秀琴
  • 知名校友:楊乃彭、李經文、李莉、劉桂娟等
  • 所屬地區:中國華北
  • 地址:天津市河東區津塘路77號(搬走)
學校規模,辦學歷史,領導關懷,辦學思路,師資力量,歷史名人,學校成績,豐碩成果,一級演員,文藝比賽,

學校規模

天津市藝術學校坐落於天津市河東區津塘路77號,占地面積20餘畝,教學設備完善,師資力量雄厚。學校現有學生800餘人、教職工170餘人。目前開設有京劇表演與伴奏、評劇表演與伴奏、河北梆子表演與伴奏、中國舞表演、芭蕾舞表演、國際標準舞表演、中國樂器演奏、鋼琴演奏、聲樂演唱、話劇與影視表演、舞台技術、雜技表演等15個專業,已成為一所頗具規模和實力的綜合性新型藝術學校。
天津市藝術學校天津市藝術學校

辦學歷史

天津市藝術學校始建於1956年,其前身為天津戲曲學校,曾用名天津戲劇學校,1987年更為現名。目前,學校設有:京劇表演、京劇伴奏、評劇表演、評劇伴奏、河北梆子表演、河北梆子伴奏、中國舞表演、芭蕾舞表演、國際標準舞表演、中國樂器演奏、鋼琴演奏、聲樂演唱、話劇與影視表演、雜技表演、舞台技術等共15個專業。是一所規模較大、專業較多的綜合性中等專業藝術學校。
1995年被天津市評定為市級(省部級)重點中專學校。1997年被文化部認定為省部級重點中專學校。2000年被教育部評定為首批國家級重點中專學校。2004年京劇專業被天津市教委評定為首批市級(省部級)重點專業。
目前,天津市京劇、評劇、河北梆子、舞蹈、雜技等藝術領域的中堅力量,多為該校歷屆畢業生,形成了藝術傳承與發展的人才梯隊,湧現出許多享譽國內外的優秀演員、演奏員等藝術精英。據不完全統計,在該校歷屆畢業生中,被評為國家一級演員、演奏員、編導、作曲等藝術系列正高級職稱者近百人 。其中:有18人次獲“梅花獎”;5人獲“梅蘭芳金獎” ;4人獲“文華獎”;在歷屆“全國青年京劇演員電視大賽”中有21人次獲“最佳表演獎”。深受廣大觀眾喜愛的天津青年京劇團、天津京劇院實驗京劇團就是該校整體培養的藝術結晶。此外,近年來,該校還為全國多所高等藝術院校和外省市一些藝術院團輸送了一批藝術人才。
作為藝術舞台上的一支新生力量,近年來,天津市藝術學校學生多次在國內外有關高規格的藝術賽事中,特別是在全國少兒京劇藝術大賽中摘金奪銀、頻頻獲獎 ;如:在1992年至2000年四屆“新苗獎”全國少兒京劇邀請賽中有9人獲一等獎 ,7人獲二等獎,7人獲三等獎;在1999年至2006年八屆“中國少兒戲曲小梅花”評比中有29人獲金獎,19人獲銀獎 。多次圓滿地完成了國家和天津市舉辦的重大演出任務,曾先後代表國家和天津市對十幾個國家和地區進行了出訪演出,被譽為傳播友誼和文化的小使者。
令該校師生難以忘懷的是,歷史上,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李先念以及我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曾先後觀看過該校師生的演出,並親切接見了演員。
此外,天津市藝術學校學生還四赴中南海演出,並受到胡錦濤、江澤民、朱鎔基、李瑞環、喬石、尉健行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市委書記張立昌,市委副書記、市長戴相龍等市領導,曾多次觀看過該校學生的演出,並提出了殷切希望。
原文化部常務副部長高占祥同志來該校視察工作時,對該校在艱苦條件下取得的辦學成績給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為此,高部長還親筆題詞“藝術家的搖籃”, 贈予廣大師生。
面對激烈競爭的21世紀和文化市場的高新需求,為了更多、更快、更好地培養“德藝雙馨”藝術人才,天津市藝術學校要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按照市委八屆九中全會提出的“站在新起點、再創新優勢、實現新跨越”的要求,繼往開來、再創輝煌。為把學校建成與天津國際港口城市和我國北方經濟中心地位相匹配的現代化藝術人才培養基地,做出更大的貢獻。

領導關懷

自建校以來,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劉少奇、李先念、江澤民、胡錦濤、朱鎔基、李瑞環、張立昌等黨和國家領導人曾先後多次觀看了該校學生的演出,並親切接見了參演人員。同時,也得到了市委、市政府領導的關懷和鼓勵,推動了學校的繁榮和發展。

辦學思路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和市場經濟的發展,社會對人才的全面素質和綜合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學校始終牢牢把握“放眼長遠、抓緊當前、準確定位、辦出特色”的原則,本著開拓創新的精神,在改革中求生存,在競爭中求發展。
充分發揮戲曲教學的強項優勢
學校於1990年首創了京劇人才“一條龍”培養模式,與普教學校聯合開辦了“國小藝術特長生班”,從而闖出了一條培養京劇人才從娃娃抓起的辦學新路,受到文化部領導的高度評價,被天津市教委評為中專學校優秀教改成果一等獎。
增設新專業,開創新局面
近年來,學校瞄準人才市場的需求,在充分調研論證的基礎上,先後增設了舞蹈、音樂、影視表演等新專業,把學生培養目標制訂在高起點、遠規劃、爭強項、創一流的檔次上;把拓寬辦學規模與提高教學質量有機地結合起來,力爭與國際同類藝術教育接軌。
教學與實踐相結合,培養實用型人才
學校堅持把校內教學延伸到社會中去,為在校生舉辦專場演出,與其它藝術院團聯合排演各類節目,在市內建立多處實習基地,增加學生的實踐機會,使學生不僅在藝術水平上有了很大提高,而且增強了社會適應能力,綜合素質不斷提高。
(四)重視德育工作,培育德藝雙馨人才。近年來,學校根據德育的總體目標和學生成長規律及藝術教育的特性,制定了“天津市藝術學校德育工作實施綱要”;建立了黨、政、工、團、學(生科)的系統化德育教育網路,並為每個專業科配備了專門負責學生德育工作的幹部,形成了學生德育工作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師資力量

學校擁有一支素質優良、敬業愛崗、力量雄厚、相對穩定的教師隊伍。其中高級職稱教師60餘人,中級職稱教師70餘人,各專業科都有自己的骨幹教師和學科帶頭人,絕大部分教師具有豐富的舞台實踐和教學經驗。該校教師60餘人次在國家級、省部級各類論文評比中獲得優異成績;孟憲瑢、姚志英兩位教師曾被授予“全國優秀教師”稱號,多名教師曾被評為“市級優秀教師”和“局級優秀教師”。

歷史名人

歷史上,以杭子和、周子厚、楊寶忠、楊榮環、周嘯天為代表的許多表演藝術家、知名演員曾在校任教。學校也聘請過梅蘭芳、侯喜瑞、袁世海、杜近芳、陳永玲、梅葆玖、高盛麟、關肅霜、厲慧良、張世麟、楊秋玲、張雲溪、趙榮琛、方榮翔、張春華、李世濟、程正泰、宋長榮、劉秀榮、張春孝、蔡英蓮、閔慧芬等名家來校講學說戲,傳授技藝。隨著辦學規模的拓寬,學校在加強該校教師隊伍建設的同時,還曾聘請了日本藝術教育家宮本吉雄先生、俄羅斯芭蕾舞專家、聖彼得堡加尼巴洛娃舞蹈團編導謝爾蓋.費加寧先生、加利婭.瓦爾扎諾娃女士、烏克蘭國標舞專家安娜.馬里奇女士等國外專家、名師來校任教、講學;現在,陸金山、張增亮、范國忠、董金池、袁偉、趙寶山、馬茂龍、范伯芳、崔菁華、范志芳、劉英梅、安瑞雲等一批國內專家在校授課。他們新的教學思想和教學方法以及有關國內外藝術教育的最新動態,對音樂、影視、舞蹈等專業的發展建設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學校成績

多年來,在校領導班子帶領下,在全體教職員工的不懈努力下,學校取得了許多成績:1995年被天津市教委評定為市級重點中專;1997年被文化部確認為省部級重點中專;2000年被教育部確認為首批國家級重點中專;2004年被教育部再次評定為國家級重點中專。2004年該校京劇專業被天津市教委評定為首批市級重點專業。

豐碩成果

一級演員

建校48年以來,學校取得了豐碩的辦學成果,為國家培養各類藝術人才兩千餘人。據不完全統計,在該校歷屆畢業生中,被評為國家一級演員(演奏員、編導、作曲等)達60餘人。其中:
(一)獲“梅花獎”的有:楊乃彭、李經文、鄧沐偉、孟廣祿、李佩紅、趙秀君、王立軍、雷英、張克、張火丁、石曉亮、馬淑華、李秀雲、崔連潤、齊麗華;
(二)獲“梅蘭芳金獎”的有:楊乃彭、鄧沐偉、孟廣祿、康萬生、張克、王立軍、蘭文雲;
(三)獲“文華獎”的有:孟廣祿、張克、閻巍、管德印;
(四)1991年、2001年兩屆“全國京劇演員電視大獎賽”;
獲最佳表演獎的有:李莉、劉桂娟、李佩紅、趙秀君、閻巍、安平、韓雲江、趙群、李國靜、楊少朋;
獲優秀表演獎的有:王艷、黃齊豐、馬國祥、馬翔飛王俊鵬
獲螢屏獎的有:張鳳璽。

文藝比賽

近年來,學校在校生在各種國內外高規格文藝比賽中屢屢獲獎,其中:
(一)1992年、1994年、1996年、2000年四屆“新苗”獎全國少兒京劇邀請賽
獲一等獎的有:王艷、王璽龍、連蓮、時維、王鵬飛、王麗麗、胡書楊、胡曉楠、李艾;
獲二等獎的有:刁雲鵬、張堯、高航、韓伯維、王俊鵬、萬林、曹鶴;
獲三等獎的有:李國靜、程洪磊、閆虹羽、齊加強、張白、劉雲虎、王岩;
(二)1999年—2004年六屆“中國少兒戲曲藝術小梅花”獎
獲金獎的有:王鵬飛、萬林、李艾、岳芃暉、楊揚、曹鶴、李特、李麗、鄭治東、劉顏麗、安洋、王碩、張亦斌、曹文靜、黃雨晴、陳岩、宋美彤、謝皓(2004年狀元花第一名)、楊超、馬鵬超、賈文琳、朱園園(業餘組)、張金博(業餘組);
獲銀獎的有:王麗麗、李磊、安海洋、胡曉楠、李揚、王健帥、王悅、張子君、馬芮、鄭治東、吳瓊、徐晨陽、李龍、黃鑫陽、潘吉明、張曉宇、張琦超、閆文倩、李磊(業餘組);
(三)2003年雅士利杯全國少兒藝術電視大賽
獲金獎的有:黃雨晴、李龍、李特、黃鑫陽、曹文靜;
獲銀獎的有:宋美彤、王鶴彤、張金博;
(四)2003年中國劇協舉辦首屆中國戲曲“紅梅獎”比賽
金獎:王尚君 銀獎:唐春元
(五)2004年兩屆全國少兒戲曲大賽
獲一等獎的有:宋雲飛、鄭治東;
獲二等獎的有:王碩、馬又傑、張金博;
獲三等獎的有:楊揚、安洋、霍敏、李特、張思源、曹鶴;
(六)2004年“蟻力神”杯全國戲曲、戲劇華北地區複賽
獲一等獎的有:王麗、李龍(京劇);唐春園(河北梆子);
獲二等獎的有:鄭治東、黃鑫陽、宋雲飛(京劇);曹露雙、劉瑩(評劇);
獲三等獎的有:朱曉曼、安洋、閆文倩(京劇);田雲翔(河北梆子);
(七)2004年“蟻力神”杯全國戲曲、戲劇決賽
唐春園獲專業組一等獎第一名;李龍獲第三名;王麗獲優秀獎;
(八)1991年、1997年兩屆全國藝術院校“桃李杯”舞蹈比賽劉雅懷、程偉航、鄒立剛、張晶晶分獲“優秀表演獎”;
(九)2004年第二屆華北五省市舞蹈大賽
董蓓蓓獲得少年專業組一等獎;夏靜、袁帥、路程、張茜茜獲得少年專業組二等獎;李屾獲得少年專業組三等獎
(十)2001年首屆“全國青少年民族管弦樂隊邀請賽”該校音樂科民族樂隊獲得最高獎—“陽光獎”;
(十一)2001年全國聲樂“推新人”大賽美聲組總決賽
葉翠獲“十佳歌手”獎; 張博獲“十佳優秀”獎
(十二)1、第19屆法國“明日”國際雜技節比賽:張婷獲第一金獎—法蘭西共和國總統獎;
2、第11屆比利時“希望之路”國際雜技節比賽:孫卿卿、田培培、劉揚等獲銀獎;
3、第14屆朝鮮友誼藝術節:張亭亭、孫卿卿、田培培、劉揚獲金獎;劉芳、劉苗苗、劉圓圓、董蕊、李容、范茫茫獲銀獎;
(十三)2004年天津市第三屆講解員大賽:
獲“優秀獎”的有:楊笑、張斯、張昆、張賀、劉萍
此外,學校學生還曾多次進中南海為中央首長演出,並作為主力陣容參加了文化部、中央電視台、天津市政府、天津電視台舉辦的元旦、春節、國慶等幾大節日慶祝演出以及慶祝黨的十五大勝利召開和香港、澳門回歸祖國的盛大演出,參加了第十一屆亞運會、第四十三屆世乒賽、第三十四屆世界體操錦標賽和中國京劇藝術節等大型活動的演出。自1993年以來,該校學生多次代表國家和天津市赴日本、泰國、新加坡、加拿大、韓國、菲律賓以及香港、台灣等國家和地區演出,所到之處無不受到當地觀眾的熱烈歡迎和高度評價,成為傳播友誼的文化小使者。
同時,在國內外頗具影響的天津青年京劇團、天津市河北梆子劇院“小百花劇團”,天津歌舞劇院芭蕾舞團、歌舞團、天津市評劇院青年評劇團、天津市京劇院實驗京劇團等基本上是由該校畢業生為主體組建的。並且,學校還為四川省攀枝花市京劇團、黑龍江省評劇院和山東省濰坊市京劇團等外地藝術院團委培了大批新生力量,為中國戲曲學院、中央戲劇學院、中央音樂學院、北京舞蹈學院、北京電影學院、解放軍藝術學院、天津音樂學院等高等藝術院校也輸送了大批合格人才,形成了就業與升學並舉的辦學格局。目前,學校正在為青海省、四川攀枝花市等地委培一批學生。
面對新的機遇與挑戰,該校將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緊密團結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振奮精神,埋頭苦幹,為把該校建成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新型藝術人才培養基地而努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