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鼻龍

大鼻龍

生存於3·15-2·9億年前的石炭紀晚期。初步認為這大鼻龍這個食肉爬蟲很可能是以昆蟲,蝸牛和其他的小爬蟲和兩棲動物為主食。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大鼻龍
  • 拉丁學名:Captorhinus aguti
  • 別稱:杯龍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蜥形綱
  • 亞綱:無孔亞綱
  • :大鼻龍目
  • 分布區域:美國奧克拉荷馬州南方的阿羅優組
物種學史,形態特徵,生活習性,保護級別,

物種學史

是最原始的爬行脊椎動物之代表。

形態特徵

從發現的化石上看來,大鼻龍身長約有50公分,從結構上看起來像是介於兩棲類與爬行類動物之間的過渡性種類。 它們具有一般古代兩棲類的特徵,頭部不明顯,肩骨緊貼著頭骨後面,長而尖的牙齒外面的琺瑯質與內側的齒質形成複雜的摺疊;它亦同時具有爬蟲類的特點,具有淚管,脊椎骨及向背部突出的椎型骨,其間椎體已退化為小型的楔形骨,肩部已有發達的鎖骨,前後肢已具有原始爬行類動物的外貌,要算是爬行綱(Class Reptilia)動物的早期標本之一。

生活習性

由來自吉林大學、多倫多大學、阿爾伯塔大學的科學家團隊共同完成,通過對生活在距今約2.89億年前的爬行動物——大鼻龍(Captorhinus)——的尾部骨架及尾椎化石研究發現,其尾椎骨內有可沿著較弱平面斷開的裂紋。大鼻龍是二疊紀早期陸地上常見的小型爬行動物,現生爬行動物的遠祖之一,它們往往必須一面覓食一面防止被大型獵食者(如:肉食性兩棲類和早期似哺乳動物)的攻擊。大鼻龍能在獵食者口中逃生,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有條可斷的尾巴,就如很多種現生的蜥蜴一樣(如:壁虎、變色龍等),在它們的尾椎骨上都有類似的裂紋,緊要關頭能夠斷尾求生,利用尾巴誤導獵食者,然後逃之夭夭。
研究發現爬行動物斷尾求生行為的最古老化石記錄研究發現爬行動物斷尾求生行為的最古老化石記錄
此項研究所描述的2.89 億年前小型爬行動物從獵食者口中斷尾求生的行為,是所知的最早化石紀錄。研究者通過對諸多不同個體大鼻龍尾椎骨化石切片的顯微觀測及對比研究還發現,這些裂紋是在尾椎骨發育的過程中自然形成的,在年輕的大鼻龍身上有很好的裂紋;而在一些成年者則已經癒合了。這進一步說明,因為在幼年時期被獵食的機會較大,幼仔需要這種能力保護自己;而成年個體使用斷尾求生技能的機會則相對較少。

保護級別

爬蟲化石尺寸大約50公分長左右。
這隻大鼻龍化石當初是在黏土層中發現的,同樣的黏土層中尚發現其他淡水鯊魚、魚類及兩棲類骨骼及牙齒化石殘骸。這些骨頭化石未被地殼擠壓而成堅硬的母岩,反而因地下水及雨水的侵蝕,而使得這些骨頭易於清理及組裝,這些原本散碎的骨頭化石在重新組裝及各段骨頭連結核對上花了許多時間,原始的骨骼圖資料皆來自於美國堪薩斯州州立大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