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東軟信息學院健康醫療科技學院

大連東軟信息學院健康醫療科技學院

大連東軟信息學院健康醫療科技學院成立於2018年6月8日,學院緊隨國家戰略新興產業導向,面向人工智慧+健康醫療、大數據+健康醫療等產業人才緊缺領域開展積極實踐,立足“醫工”、“醫管”辦學特色,圍繞大健康產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醫工結合、醫管結合”為引領,積極開設“健康服務管理”、“醫學影像技術”、“智慧型醫學工程”、“醫療產品管理”和“醫學信息工程”等新興交叉學科專業。

大連東軟信息學院健康醫療科技學院主動服務國家健康中國戰略發展需求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求,依託東軟集團在醫療領域和信息技術領域的積累,結合學校信息化教育優勢,聚焦健康醫療產業,致力於培養健康服務與管理、醫學影像技術、智慧型醫學工程、醫療產品管理與醫學信息工程相關領域有較強實踐能力的套用型高級專門人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連東軟信息學院健康醫療科技學院
  • 外文名:Dalian Neusoft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Institute of Health Medical Technology
  • 創辦時間:2018年6月8日 
  • 校訓:精勤博學,學以致用
  • 校歌:《夢想在路上》
  • 地址:遼寧省大連市甘井子區軟體園路8號 
科技教育,院系教師,培養模式,就業機會,院系領導,健康醫療,教學改革,專業介紹,

科技教育

健康醫療科技學院基於TOPCARES一體化人才培養模式,依託現有專業優勢與基礎,保證人才培養方案、師資隊伍、教學資源等教育教學各環節領域的水平與質量,致力於為大健康產業發展培養一批創新型、複合型、套用型高級專門人才,成為國內一流、國際知名、醫工融合、特色突出的健康醫療科技教育的領導者,為推動中國IT與健康醫療產業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院系教師

目前學院共有在校生876人,專任教師32人,素質教師3人,全部具有碩士及以上學歷,其中博士學位3人,高級職稱7人,中級職稱20餘人,50%以上來自985或211高校,其中雙師雙能型教師占80%以上,創新創業導師占30%以上,海外背景教師占10%。

培養模式

健康醫療科技學院各專業基於TOPCARES一體化人才培養模式,設計了一體化的理論實踐教學和素質教育體系,著重培養學生的“醫學+工程”、“醫學+管理”實踐能力和新興科技套用能力。健康醫療科技學院結合學校在大數據、人工智慧、計算機、信息管理等相關專業優勢,致力於建設具有“網際網路+”及“智慧型+醫學”特色的健康產業相關專業,創新“網際網路+健康”與“新興科技+醫療”的模式,為健康服務產業與智慧型醫療產業輸送更多的套用型高級專門人才。

就業機會

健康醫療科技學院依託東軟集團在醫學領域的深厚積累,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與實踐環境,並計畫在未來建設更多的醫療相關產業及單位,面向社會的同時,也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的就業機會。

院系領導

劉龍:健康醫療科技學院副院長(主持工作)、醫學影像技術系主任(兼)。
姜大偉:健康醫療科技學院分黨委書記。

健康醫療

健康醫療科技學院成立於2018年6月8日。隨著《“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的發布,《關於積極推進“網際網路+”行動的指導意見》、《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關於促進“網際網路+醫療健康”發展的意見》等相關檔案的相繼出台,為健康醫療的發展提供了明確的政策導向,結合中國未來的發展趨勢,即人口老齡化的加速、慢性病人群的增加、中產階級的快速形成、營養保健和生態養生的需求增加,這五大趨勢共同聚力之下,為中國大健康產業的發展插上騰飛的翅膀。在今後很長一段時間內,健康醫療將形成一個巨大的產業,並由此產生大量的就業機會和人才缺口。
一、人口老齡化加速
中國已經全面進入老齡化社會,截止到2015年,中國內地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占人口比例已經超過15%,總數超2億。中國老齡人口的迅速增加,催生老年健康保健、康復護理、居家養老、社區養老、養老地產、養生地產、中醫養生等健康服務行業的迅速崛起,且市場規模正在快速放大。
二、慢性病人群增加
慢性疾病是威脅中國人健康的頭號殺手,占人群死因構成的86.6%,疾病負擔的69%。據調查統計,目前中國慢性病患者已超2.6億。科學管理健康、延長壽命、提升生活質量已成為人們高度重視的話題。
三、收入水平和購買力提高
伴隨著中產階級人數持續攀升,消費者購買力也在不斷提高,健康產品和健康服務的需求正在因此而急劇增加。
四、營養保健和生態養生
伴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居民的健康消費需求也隨之發生了轉變——從局限於對疾病防治轉向了對自身健康水平與生命質量的關注,營養保健和生態養生已經成為人們追求健康的新趨勢。
五、政策和投資持續加碼
近年來,伴隨著“健康中國”理念上升為國家戰略以後,一系列扶持、促進健康產業發展的政策緊密出台,在國家政策暖風的催化下,大量投資正加速湧入大健康領域,健康產業的投資、併購日益頻繁。
與此同時,健康企業的數量、產品的種類不斷增多、健康產業的整體容量、涵蓋領域、服務範圍正在不斷放大,正呈現出市場與政策雙輪驅動的格局。
以上多層次、多維度的5大趨勢,說明健康產業已經迎來了百花爭艷的春天,健康產業的規模和價值都將得到空前的爆發和放大。健康醫療科技學院通過完善健康醫療領域學科布局,設立健康服務與管理、醫學影像技術、智慧型醫學工程、醫療產品管理和醫學信息工程5個專業,大力推動健康醫療領域學科建設,為社會培養健康醫療領域的優秀人才。

教學改革

按照《遼寧省教育廳辦公室關於做好2021年度遼寧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學改革研究項目立項工作的通知》(遼教辦〔2021〕254號)精神,結合學校實際,我校組織開展了2021年度遼寧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學改革研究項目申報推薦工作。
根據遼寧省教育廳公布的立項結果,2021年度由我校教師主持的遼寧省本科教改項目共立項31項,健康醫療科技學院智慧型醫學工程專業教師王雪楠、石雪晴、王凌宇、於曉然、戚虹、左鵬飛等人參與的“大健康產業背景下智慧型醫學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項目成功獲批。

專業介紹

醫學影像技術專業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適應我國衛生與健康事業改革發展需要,具有良好的職業素質、人文素養和終身學習能力,具有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基本理論知識,具有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基礎理論知識,掌握醫學影像設備的基本原理和醫學影像處理技術,具有能夠規範管理、操作和維護 X 線機、CT、MRI 等醫學影像設備的能力,能在醫療衛生機構從事影像科、放療科、介入科的技師工作;能在醫療設備生產企業從事醫學影像設備生產研發、服務、技術支持等工作,具有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 國際視野和較強影像技術實踐能力的套用型高級專門人才。
就業領域
(1)面向各級醫療衛生機構,從事醫學影像設備的管理、操作、維護等方面的工作;
(2)面向醫學影像設備或軟體生產企業,從事生產、研發、服務、技術支持、市場宣傳、銷售等工作;
(3)繼續攻讀醫學影像技術、生物醫學工程等相關專業碩士學位。
健康服務與管理專業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備現代健康管理理念及基本醫學、預防和保健知識,掌握健康服務與管理基本理論、技能和方法,熟練運用信息化技術和統計方法進行健康管理數據分析和研究,具備良好的職業素養,具有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國際視野和較強實踐能力,畢業後能在醫療衛生服務機構、健康體檢中心、健康管理諮詢公司、醫療衛生機構的信息中心、醫務部、門診部、住院部和病案室等、醫藥衛生信息軟體等相關企事業單位從事健康諮詢、健康監測、健康評估、健康干預、健康教育、健康指導、健康風險管理、網際網路+健康、健康數據管理分析、健康資料庫維護等工作的套用型高級專門人才。
就業領域
①面向健康管理諮詢公司,健康體檢中心,健康保險機構及各級醫療衛生機構等企事業單位從事健康諮詢、監測、評估、干預、教育及指導等工作;
②面向各級醫療衛生機構信息中心、醫務部、門診部、住院部和病案室等、醫藥衛生信息軟體相關企業及健康管理軟體相關企業,從事衛生信息管理、資料庫管理與維護、大數據分析等工作;
③繼續攻讀健康管理或公共衛生事業管理相關專業的碩士學位。
醫療產品管理專業
培養目標
本專業面向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適應“健康中國”建設需要,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人文素養和團隊合作精神,掌握醫學、工學、管理學、法學的理論基礎和醫療產品(醫療器械)管理的知識和技能,掌握醫療產品運營管理、製造管理和醫療信息化管理的專業知識,具備醫療產品註冊管理、質量管理、醫療大數據挖掘與分析、精準行銷等能力,面向醫療產品生產企業、醫療衛生服務機構、醫療產品監管等企事業單位,能夠從事“網際網路+”醫療產品管理相關工作,具有社會責任感、國際視野、創新精神和較強實踐能力的套用型高級專門人才。
就業領域
(1)可在醫療產品(醫療器械)生產經營企業、醫療機構、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藥品監督管理部門以及行業協會等企事業單位,從事臨床試驗管理、註冊申報、質量管理 體系建立維護、安全性能評價、法規事務執行等工作;
(2)從事醫療器械銷售,構建各級商品分銷渠道,與醫院、醫療衛生服務機構、藥房等企事業單位維繫長期穩定客戶關係的市場專員;
(3)從事醫療產品信息化管理,基於醫療大數據分析消費者需求,為產品設計、精準行銷提供支撐,開展醫療產品信息化平台套用和運營的技術專員;
(4)在各級各類醫學院校、醫療機構從事醫療產品管理、醫療數據挖掘和分析等工作,可繼續攻讀相關專業碩士學位。
醫學信息工程專業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人文素養,具備生命科學、健康醫學、臨床醫學的基礎知識和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及信息科學相關的基本理論知識,具備醫學信息系統開發與維護、醫療大數據挖掘與分析等工程實踐能力,可在各級政府醫療管理部門、衛生健康委員會、醫療機構、商業醫療保險公司、醫療科技公司及其它信息技術領域從事“網際網路 + 健康醫療”相關工作,具有終身學習能力、創新精神、國際視野和較強實踐能力的高素質醫工結合的套用型複合高級技術人才。
就業領域
(1)在各級政府醫療管理部門、各級衛生健康委員會、各級醫療機構、商業醫療保險公司等醫療健康相關單位從事醫學信息系統設計、開發、維護與管理或健康醫療大數據的採集、存儲、分析、可視化等相關工作;
(2)在健康醫療科技公司、醫療IT公司、軟體開發公司等企事業單位從事醫療信息系統、衛生系統、病案管理系統等信息系統的開發與維護,以及健康醫療大數據的分析與處理;
(3)在各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從事疾病與健康危害因素監測、流行病學調查、疫情信息管理等工作;
(4)在各類醫學院校及科研院所從事醫學信息學相關的教學、科研等工作,或可繼續攻讀本專業或相關專業的碩士學位。
智慧型醫學工程專業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人文素養,掌握生命科學、健康醫學及臨床醫學基礎知識,掌握與智慧型醫療診斷相關的人工智慧、腦認知、人機互動、電子、大數據等相關技術,具備智慧型醫學儀器研發、智慧型醫學系統開發、智慧型醫學大數據挖掘、分析與處理等專業能力,面向智慧醫療領域,從事醫學數據管理、醫療機器人、智慧型輔助診斷等智慧型醫學系統的軟硬體開發、套用及維護等工作,具有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國際視野及較強實踐能力的醫工結合套用型高素質複合型人才。
就業領域
(1)面向人工智慧、智慧醫療與遠程醫療等相關企業,從事智慧型醫學影像、智慧型診斷、智慧型醫用機器人、智慧型醫學儀器的軟硬體系統開發、測試、維護和技術支持等工作;
(2)在各級醫療機構的信息部門、國家各級衛生管理部門和醫學數據研究機構,從事健康醫療數據的挖掘分析與智慧型管理等工作;
(3)繼續攻讀人工智慧、生物醫學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智慧型科學與技術等相關專業的碩士學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