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躍進遺存博物館

大躍進遺存博物館

1958年至1960年,中國歷史上發生的那場波及全國城市和農村的“大躍進”運動雖然已經過去了半個世紀,該縣至今仍有許多“大躍進”時期的歷史遺存。為了以史為鑑,堅持科學發展,於2014年建成了國內首個“大躍進”遺存博物館並對外開放,它是目前全國唯一的“大躍進”專題國有博物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大躍進遺存博物館
  • 類別:遺存物博物館
  • 地點:貴州省三穗縣新穗街13號附近
  • 竣工時間:2014年1月
  • 開放時間:白天
  • 門票:免費
  • 占地面積:980平方米
  • 建築面積:600平方米
博物館簡介,歷史背景,位置面積,展廳,館內展示,

博物館簡介

2013年6月初開工建設,2013年11月底建成,同年11月被貴州省文物局列為國有博物館予以註冊登記,2014年1月正式向公眾免費開放,它是目前全國唯一的“大躍進”專題國有博物館。建設這個博物館的目的是為了回顧那段歷史,以史為鑑,警示後人,樹立科學發展觀,推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大躍進遺存博物館大躍進遺存博物館

歷史背景

1957年9月,在中共八屆三中全會上,毛澤東認為1956年對經濟工作中過急情況的糾正是“反冒進”。八屆三中全會通過了《農業發展綱要十四條(修正草案)》,這實際是農業“大躍進”的綱領。會後,全國大部分省、自治區召開黨的各級幹部會議,傳達貫徹三中全會精神,積極準備掀起工農業生產的高潮。
11月13日,《人民日報》發表社論,提出了“大躍進”的口號。1958年5月黨的八大二次會議正式通過了社會主義建設總路線,號召全黨和全國人民,爭取在15年或者更短時間內,在主要工業產品的產量方面趕上和超過英國。會上通過了第二個五年計畫,提出了一系列不切實際的任務和指標。會後,全國各條戰線迅速掀起了“大躍進”的高潮。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北戴河舉行擴大會議,制定的1958年國民經濟計畫的第二本帳的主要指標過高,提出1958年鋼產量要在1957年535萬噸的基礎上翻一番,達到1070萬噸,作為1958年實現“大躍進”的主要步驟。會議還決定在農村普遍建立人民公社。這造成了經濟工作中的急於求成和急躁冒進。在大躍進中,高指標、瞎指揮、虛報風、浮誇風、“共產風”盛行,各地紛紛提出工業大躍進和農業大躍進的不切實際的目標,片面追求工農業生產和建設的高速度,大幅度地提高和修改計畫指標。在農業上,提出“以糧為綱”,不斷宣傳“高產衛星”、“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糧食畝產量層層拔高。在工業上,為實現全年鋼產量1070萬噸的指標,全國幾千萬人掀起了“全民大煉鋼鐵運動”,並且“以鋼為綱”,帶動了其它行業的“大躍進”。交通、郵電、教育、文化、衛生等事業也都開展“全民大辦”,把“大躍進”運動推向了高潮。
大躍進遺物博物館大躍進遺物博物館

位置面積

博物館座落在老縣城的中心,這裡曾經是我縣的工業、商業中心地帶。博物館是一座一樓一底的蘇式建築,由以前的縣輕工業集體聯社(原經貿局辦公大樓)改造而成,占地面積980平方米,建築面積600平方米。

展廳

前7個展廳主要展現了1957年末至1960年,當地及全國各地“大躍進”運動時期的一些珍貴圖片。展陳實物中有大煉鋼鐵時代的土高爐、鼓風箱、煉鋼鐵原料和伐木燒炭生產出的生鋼鐵。
大躍進遺存博物館大躍進遺存博物館
此外展廳里還有為農業“大躍進”時期服務的織布機、碾米房、籮筐和撮箕、米風箱等,以及公共食堂大鍋飯飯桌、大飯鍋、碗盤等。
第8個展廳開始,則展現了改線從1978年至2012年30多年改革開放以來發生的翻天覆地變化的圖片。

館內展示

這個博物館現存各種相關實物、圖片、標本資料共400餘件套,有體現“大躍進”煉鋼的微縮場景、生產的景觀模型、雕塑以及電子觸控螢幕等。館內將各種實物、圖片、標本資料等分四個部分進行展示。
第一部分為“大躍進”運動;
第二部分為該縣“大躍進”歷史(包含工業“大躍進”、農業“大躍進”、人民公社化、其他社會行業“大躍進”);
第三部分為歷史的功過(包含“大躍進”的教訓、三穗縣“大躍進”期間的一些成就、歷史的決議和研究成果);
第四部分為科學發展譜新篇。
博物館由“大躍進”運動;三穗縣“大躍進”歷史;第三部分為歷史的功過;科學發展譜新篇四個部分組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