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花角蟾

大花角蟾

大花角蟾(學名:Megophrys gigantica),別名老阿阿,生活在中國雲南景東無量山海拔1400-2100米的闊葉林帶的山溪中和永德大雪山的山溪中。成體短闊,無尾。頭部略呈三角形,頸部不明顯,前肢較短,後肢特別發達,具有蹼,適於跳躍或游泳。有眼瞼和鼓膜。口裂較大,舌可翻出口外捕食。無交接器。卵產在水中,孵化成的幼體有尾,稱為蝌蚪。用鰓呼吸,幼體先長出後肢,再長出前肢,尾逐漸縮短,最後消失。皮膚起著重要的輔助呼吸作用,喜食活的害蟲。

基本介紹

外形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保護措施,

外形特徵

大花角蟾是大型種。雄蟾體長89-96毫米,雌蟾93-115毫米。吻鈍圓,明顯向前突出,吻端超出下頜的距離略短於鼻孔至頜緣間距離;吻棱明顯成角;頰面凹入;鼓膜隱蔽。頭部皮膚與頭骨緊貼,上唇緣有櫛齒狀疣粒;體背部皮膚光滑,體側有少數圓疣。後肢長,脛跗關節前達眼部;指、趾端圓,趾側緣膜較寬,趾間具微蹼。背面紫醬棕色散有不規則棕紅或灰黃色斑紋,上唇緣色淺。雄性第一二指有棕黑色細小婚刺,有1對咽側下內聲囊。卵徑3.2毫米,乳黃色。蝌蚪全長39毫米時,頭體長12.8毫米;口部漏斗狀;體背、腹面色深,腹部有淺色點,尾部深色斑密集,僅尾背前段色淺,尾末端鈍尖。
大花角蟾大花角蟾
眼徑約為體長的10% ;鼓膜隱於皮下,橢圓形;耳柱骨發育良好,末端呈喇叭形擴大幾為鼓膜面積的2/3;咽鼓管口小而咽鼓腔大;顳褶低而粗大;水平後伸達肩基部;上唇內緣有齒狀突起;無犁骨齒;舌寬,後端具缺刻。前肢強壯。指長而略扁平,端部橢圓,第一、二指幾等長,各指腹面略具灰色膚棱,無關節下瘤; 背部皮膚光滑;體側有圓疣;股外側腺體存在。通身背面灰棕色或紫醬色,頭頂及背側有深棕色,“h”紋;頭後散布有不規則的棕紅色及灰黃色斑紋;四肢背面灰棕色。瞳孔黑而呈菱形;上頜緣灰黃色;吻端有“×”斑紋 (從正前方看)。腹面有桔紅色斑紋;胸部有3條縱行短黑斑。液浸標本棕色斑紋幾乎不變。

棲息環境

棲居于海拔2100-2400米左右草木茂密的山溪緩流處,溪旁以常綠闊葉樹種為主,環境陰濕,水質清澈,當氣溫在11-12℃及水溫8℃左右時,則隱居於溪流石下。

生活習性

卵和蝌蚪在水域存活,蝌蚪為左出水孔型。口部形態除角蟾和擬角蟾2屬呈漏斗式外,其餘屬種口周有唇乳突,上下唇最外排唇齒都是一短行,左右唇齒2~8行不等,角質頜強,適於刮取藻類,甚至能咬食小蝌蚪。捕食多種害蟲,對防治森林害蟲有一定的作用。

分布範圍

分布於中國雲南(景東、永德)。

繁殖方式

3月中旬雌蟾輸卵管內有待產之卵1192粒,5月初的雌蟾腹內無卵,其繁殖季節可能在3月中旬至4月期間。

保護措施

中國特有珍稀物種,已經列入《“三有”保護動物名錄》,應進一步採取的保護措施。
該物種已被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