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社會

大社會是英國首相卡梅倫提出的一項社會改革理念。這一改革將從政治家手中拿走權力,並將之交給民眾。建設“大社會”是出身貴族家庭的卡梅倫多年的政治理想。在卡梅倫看來,過去90年代後期的英國公共服務開支的連續增長並未解決英國社會的種種問題,人們看到的卻是一個日益“破碎”的社會――人們家庭觀念破滅、社會道德淪喪、公民責任感缺失,而這一切都是由於工黨“福利國家”助長了人們的惰性和依賴性。卡梅倫認為,要解決這些問題,必須改變工黨執政時期“任何問題都依靠政府解決”的做法,轉向“小政府”、“還政於民”,讓人們重新學習社會責任。 “大社會”背後的意義在於賦予地方社區權力,重新分配權力,建立志願工作的文化。 但是普通人民是否對提高社會活動的參與,或是志願服務感到興趣,則是另一個問題。卡梅倫現在提出這個“大社會”的概念,也希望能將媒體和眾人關注的焦點從削減預算上轉移開來。 另一個目的則是節省成本,如果有人志願服務,那么政府就不需要花錢請公務人員來做事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社會
  • 外文名:Bigsociety
  • 提出者:卡梅倫
  • 年度詞:2010年
定義,內容,理念,意義,

定義

大社會
Bigsociety
“大社會”概念是英國首相卡梅倫在競選宣言中首次提出的,他主張給民眾和地方政府更多權力,讓他們承擔更多責任,建立一個“更大、更強的社會”。而卡梅倫在2010年7月19日正式發起了他倡導的"大社會運動" ,將更多的權力和資金由政府下放給社區、慈善機構和公眾,以轉變政府的管理方式,進一步提高公共服務的效率和水平。“大社會”這個詞因此被《牛津英語詞典》選為2010年的年度詞。
大社會
<牛津英語詞典>發言人蘇西·登特(SusieDent)說:“‘大社會’這個概念是2010年年度辭彙的贏家,英國首相卡梅倫就任後,在發表演說時宣稱要還政於民,這與工黨主政時期的‘大政府’概念很不一樣,且充分反映出了今年英國政治與經濟的氛圍,因而遙遙領先其他入圍的辭彙。”
據英國《衛報》2010年11月24日報導,《牛津英語詞典》公布2010年年度辭彙,“大社會”這個詞居首。

內容

大社會計畫是英國首相卡梅倫提出的一項社會改革計畫。這一改革將從政治家手中拿走權力,並將之交給民眾。
建設“大社會”是出身貴族家庭的卡梅倫多年的政治理想。在卡梅倫看來,過去90年代後期的英國公共服務開支的連續增長並未解決英國社會的種種問題,人們看到的卻是一個日益“破碎”的社會――人們家庭觀念破滅、社會道德淪喪、公民責任感缺失,而這一切都是由於工黨“福利國家”助長了人們的惰性和依賴性。
卡梅倫認為,要解決這些問題,必須改變工黨執政時期“任何問題都依靠政府解決”的做法,轉向“小政府”、“還政於民”,讓人們重新學習社會責任。
卡梅倫希望,“大社會”計畫能夠改變政治家坐在桌前告訴人們要做什麼、發出命令和指示的狀況,用新的辦法解決英國面臨的問題。
卡梅倫智囊納特·魏將與公民社會部長尼克·赫爾德一起實施英國新政府的“大社會改革”。納特·魏計畫在5年內創造30萬個志願工作機會,在8年內“充分覆蓋”65萬完成中等教育的人口。
主要內容 培訓新一代的社區組織者,讓他們來協助建立街道組織。
主要內容:
在有關當地規劃的問題上給與社區更大話語權。
鼓勵志願活動和參與社會行動,設立全國性的“大社會日”,把定期參與社區活動作為評價公務員的重要內容。
試行“國家公民服務”計畫,讓青少年參與2個月的夏季社會服務,使他們在未來成為積極的、負責任的公民。
支持合作組織、慈善機構和社會企業更多地參與公共服務管理。
將來自休眠賬戶的資金導入新成立的“大社會銀行”,為街道組織、慈善機構和社會企業提供資金。
通過“新信息權”計畫,讓公民可以更多地獲得由政府掌握的數據,確保政府信息公開。

理念

大社會三大實施原則
大社會三大實施原則
社會行動:
政府必須培養和支持一種新的志願服務、博愛和社會行動的文化。
公共服務改革:
政府必須擺脫浪費資金、破壞社會風氣的官僚作風。
社區的能力:
需要創建魅力社區——讓社區主宰自己的命運。要讓每一個參與者意識到,只要他們聯合起來,一起努力,就能更好地改變他們的周遭環境。
“小政府、大社會”是政府削減開支的遮羞布,還是還政於民?這項爭議將在英國得到答案。
英國首相卡梅倫在利物浦宣布,他將在英國4個地區試點“大社會”(BigSociety)計畫。他希望“大社會”計畫能激發社區的激情,結束人們被動接受政府幫助的日子。“這是從政府到人民的一次最大規模、最激動人心的權力再分配。”卡梅倫說。
根據他的描述,這4個試點地區將取得運營公交、寬頻,接管廢物循環利用等權力和經費。英國政府還打算“建立一家‘大社會銀行’,為社會企業、慈善組織和志願者團體提供資金”,銀行資金來源之一為“休眠賬戶”。
不過,這項社會改革計畫遭到反對黨的強烈批評,工黨領袖米利班德稱保守黨此舉“只是為政府在公共福利方面裁減經費尋找藉口”。現階段,英國財政赤字占國內生產總值11%。
社區可頒布酒吧許可證 早在保守黨今年競選之初,卡梅倫就將“大社會”計畫列入競選綱領,當時黨內有不同意見,認為此舉可能會失去民心,在此期間還曾做過一份民調,超過三分之二的英國受訪民眾表示“不清楚保守黨意欲何為”。
社區可頒布酒吧許可證
但卡梅倫依舊堅持保守黨一貫的政治理念,認為這一政策符合“小政府、大社會”原則,能夠修正工黨政府“福利國家”政策對社會事務的大包大攬。
2010年6月,卡梅倫任命華裔韋鳴恩(NatWei)出任上議院議員,其主要工作就是為新政府的“大社會”計畫出謀劃策,如今這位被英國媒體稱為“大先生”(Mr.Big)的韋鳴恩終於給卡梅倫列出了詳盡的實施方案。
坎布里亞郡的利物浦、伯克郡的溫莎和梅登黑德以及倫敦西南部的薩頓伊甸谷,將成為此次“大社會”計畫的“先鋒地區”。英國政府將向上述4個地區讓渡部分社會服務的管理許可權。
英國《衛報》稱,“‘大社會’計畫就是要讓中央政府的預算直接運用到街道層級上”,允許社區根據需要自行設計公交線路、獨立頒行酒吧或社團許可證,而在利物浦,該計畫還允許一家頗受歡迎的博物館在志願者管理下,延長開放時間。
卡梅倫在利物浦演講時猶如一名賣力的推銷員:“是的,這或許存在許多問題——金融問題、法律問題、官僚主義問題,是的,還會有反對的聲音——來自地方的反對聲、來自既得利益集團的反對聲。但你知道嗎?我們樂意為之。”
休眠賬戶做慈善 作為“大社會”理念的一部分,“大社會銀行”定於明年4月開始運營,它將資助社會企業、慈善機構和志願團體的創建。而這筆錢的出處來自銀行中休眠15年以上的賬戶,預計可提供3億至4億英鎊。
休眠賬戶做慈善
其實早在2005年,當時還任職英國財政大臣的戈登·布朗就曾提出,“為了福利目的使用休眠賬戶資金的計畫”,有意思的是,當時保守黨作為在野黨還曾在下議院極力阻止這項政策的推行,但最終“大社會銀行”還是在工黨政府時期就被通過成為法案,根據布朗當時的規劃,凡是在銀行記憶體款超過15年的休眠賬戶,都將被轉作公益資金,只要賬戶持有人在規定期限內不向銀行追溯權利。
關於“大社會銀行”的合法性爭論仍在繼續,但多家英國媒體都在昨日評述,這將不會存在太大問題,關鍵就在於,如何有效監督這筆資金的使用情況,儘管卡梅倫表示:“每一個便士都會用在有益於社會的公益事業上。”但卡梅倫政府至今還未列出一個具體明確的實施機構和監管部門。
英國媒體稱,政府需要用這筆錢來使“大社會”計畫有效運行,比如在溫莎和梅登黑德兩地將試點的環保計畫,政府需給予當地居民一定財政補貼,作為提高循環物品使用率的獎勵。
政府開支會更大? 卡梅倫聲稱實施“大社會”計畫後,英國民眾將會對公共服務有極大改觀,“我們僱傭的可不是沙皇,這是人民力量的勝利。”但對此,英國反對黨工黨新領袖米利班德則稱卡梅倫只是“說得好聽”,作為上屆工黨政府的三號人物,他指責保守黨只是“尋找各種藉口藉此裁減公眾的福利開支”。
政府開支會更大?
對此,卡梅倫在利物浦的公開演講中做出反擊,他稱政府此舉絕對不是為了省錢,也不是有些人指責的“推卸國家在志願機構的責任”,“我說的大社會,是鼓勵志願服務、鼓勵社會企業,希望志願者團體為我們社會的強大做出更大貢獻,而這個問題與削減財政赤字是兩回事。”
卡梅倫極力否認“大社會”計畫會削減英國政府的公共開支,他甚至強調他們是在“增加公共開支”:“這不是為了省錢,而是要嘗試一個更大、更美好的社會。”
儘管卡梅倫聲稱這一計畫將“歷史性地改變英國現狀”,但最新民調顯示,仍舊有超過三分之一的英國民眾至今不知何為“大社會”計畫。

意義

卡梅倫稱,“大社會”計畫是一種嶄新的社會文化,公眾不用指望地方當局或中央政府來解決他們面臨的問題,而是有充足的自由和權力為自己的社區服務,從而建立一個“更大、更好的社會”。
根據卡梅倫政府的建議,“大社會”計畫將分步實施。首先在倫敦的薩頓、溫莎和梅登赫德、利物浦以及坎布里亞郡的伊甸河谷等地區試驗推行。宗旨是:政府轉變管理方式,向當地社區、慈善機構和公眾下放更多權力和資金,進一步提高公共服務的效率和水平。
改革內容涉及方方面面,諸如:民間組織可以自辦郵局和圖書館,提供運輸服務和參與政府住房項目;當地居民可集資買下鄉村酒吧;招募志願者維持當地博物館的運作;號召居民支援提升寬頻上網速度;讓居民監督地方政府經費使用等等。為了推動“大社會”計畫的實施,政府將專門設立“大社會銀行”,把“休眠”期超過15年的數億英鎊銀行存款撥給社會組織和慈善機構,由它們向公眾提供政府沒有提供或者效果不佳的公共服務,計畫於2011年4月開始運營。
卡梅倫力主推動“大社會”計畫有多方面的原因。
其一,實現競選諾言,顯示“說話算數”。5月份大選期間,“大社會”一直是卡梅倫及保守黨參與選戰、吸引選民的“核心理念”。政府應當放權於民,讓公眾更多地參與社區、學校以及其他公共服務方面的設施建設及管理。
其二,減輕政府負擔的現實需要。卡梅倫政府接手的是個“爛攤子”,目前英國有三大難:債務沉重不堪、經濟復甦乏力、失業居高不下。“大社會”計畫一方面可動用民眾力量解決社會問題,另一方面可減輕政府負擔。
其三,延續傳統理念,引領社會新變化。傳統上,保守黨強調個人自由、自由市場以及“小政府”等;而工黨則主張高福利、“大政府”的做法。卡梅倫政府正是看到了目前英國遇到的經濟、政治、社會等方面的種種難題,試圖在新形勢下揚棄保守黨的傳統理念,增添更迎合民眾口味的新內涵,從而引領英國實現更為積極的社會變化。
對於“大社會”計畫,保守黨方面自然是讚揚有加,認為它更為合理地分配權力、激勵志願工作的文化,是有利於英國建立未來“健康社會”的重要步驟;而工黨方面則指責說,卡梅倫的“大社會”計畫“聽起來很美”,實際上根本行不通。如此大張旗鼓地吹噓,只是為了分散民眾對大幅削減預算的注意力,是為以卡梅倫政府大砍福利而“遮醜”。此間分析人士認為,“大社會”計畫有其一定的合理性,能否全面實施,還要看幾個試點地區的推行情況。說到底,英國政府過去那種“大包大攬”,甚至“寅吃卯糧”的政策已經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人們期待“大社會”計畫帶來變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