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渠街道

大渠街道

鹽湖區大渠街道位於運城市市區西北隅,地勢平坦,水利條件較好,下轄13個村民委員會,4153戶,52個居民組,13105口人,35095畝耕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大渠街道
  • 行政區類別:街道辦
  • 地理位置:運城市市區西北隅
  • 人口:13105口人
  • 車牌代碼:晉M
  • 居民組:52個
大渠街道簡介,關於大渠街道隸,行政區劃,運城根藝博物館,簡介,變廢為寶其樂無窮,收穫頗多也有遺憾,被迫經行銷路良好,私博興起還當探索,

大渠街道簡介

關於大渠街道隸

大渠街道隸屬於山西省運城市鹽湖區。主導產業以小麥、棉花、蔬菜、經濟林為主,2006年全辦人均純收入  3500元。全辦建有1所中學(河東中學),7所國小,1所鄉鎮衛生院,13個村級衛生所,村村建有農民圖書室。

行政區劃

大渠街道轄:大渠村 羊馱寺村 南李村 程家莊村、喬安莊村 東孫塢村 北孫塢村 南孫塢村、北張村 南張村 董家營村 寺北村、王家營村等。

運城根藝博物館

簡介

根雕,是以樹根(包括樹身、樹瘤、竹根等)的自生形態及畸變形態
為藝術創作對象,通過構思立意、藝術加工及工藝處理,創作出人物、動物、器物等藝術形象作品。根雕藝術是發現自然美而又顯示創造性加工的造型藝術。在根雕創作中,大部分應利用根材的天然形態來表現藝術形象,少部分進行人工處理修飾,因此,根雕又被稱為“根的藝術”或“根藝”。因為自然條件的限制,我省的根藝一直處於很平常的狀態,但是,在運城市卻出現了一座根藝博物館。 運城根藝博物館位於鹽湖區大渠街道辦事處,是一座專門收藏根雕作品的場館,占地500平方米,目前有來自全國各地的根藝品近600件,耗費資金400餘萬元。這樣一座從面積、館藏品到資金投入都堪稱華北最大的根藝館,卻是由私人興建的,它的主人叫李群英。
在運城市,李群英是個成功的企業家,但很少有人知道,李群英還是一個對書法、繪畫、雕刻、園藝等有著廣泛愛好的人。
直到2006年,李群英在自己的工廠附近建起了一座占地幾十畝的南國風光生態園,人們才忽然發現李群英還是個非常有情趣的人。
原來,在李群英的生態園中,除了罕見的植物、滿眼的名家字畫,最引人注目的還是那些體格巨大、形態各異、木質珍貴的根雕作品,應門而立的就是一個直徑在4米以上的根雕孔雀,接下來是用來做吧檯的據稱中國最大的根藝茶台,再往裡面走,綠樹紅花掩映下,黃楊、檀木、櫸木、柏木、榆木、紅豆杉、鐵花梨等等奇異、珍貴樹種的根雕作品無處不在。活著的樹和死去幾十年、上百年甚至千年的樹根組成了一個獨特而和諧的世界。
2007年5月,在生態園入口處的最顯眼的位置,李群英為陸續收集回來的根雕作品單獨辟出一塊地方,建成了根藝博物館。

變廢為寶其樂無窮

“根雕最大的特點就是化腐朽為神奇。一個被砍伐了幾年、幾十年、上百年的樹根,本來沒有價值了,但被藝術家巧妙加工後,形成一個個耐人尋味的藝術品,這是一件多么有意思的事情。”說到根雕,李群英就話多起來。在博物館內,他指著一件達摩像作品說:“你看,沒有藝術家雕刻的這幾筆,這不就是一塊燒火的劈柴么。可是藝術家利用它的自然形狀,仔細琢磨之後,稍稍給那么幾刀,就成了一件難得的藝術品。根雕創作有四個原則:一是尋奇覓美;二是巧借天然;三是突出意趣;四是講究構圖。這四要素是根藝創作的最基本的原則。”
李群英介紹,看根雕作品,行家要先看材地,再看造型工藝。根藝所使用的材質材料應該比工藝更有審美價值,因為每一件根雕作品的表現力更多依賴於根材本身的自然美。一般地說,根材要選堅硬一些的,過於腐爛鬆軟的根沒有太大的創作價值。根的形態方面主要指根材要能體現出根的特色;而且要選一些形態比較複雜的根材,這樣才能找出更多的命題,“花梨木樹根厚感十足,且易於保存;樟木樹根色澤豐富,同時還能發出香味;紅豆杉樹根則為最佳材料,不易開裂、變形、腐爛,顏色也特別喜人,而且紫杉醇對預防癌症有明顯效果。一般來說,生長較慢、質地堅硬的珍稀木材較為珍貴,如有健身效果,價值就更高了”。

收穫頗多也有遺憾

目前在李群英的根藝博物館中,根藝品近600件,每一件都有一個故事。
在博物館中有一件非常罕見的花梨木作品,渾身長滿了結疤,在藝術處理後如同一隻隻眼睛,整體像一隻奔跑的獵豹。它原本擺在福建的一家名氣很響的根雕店裡,李群英第一眼就看上了,可上去問價時,店員的答覆是:那是我們老闆的得意之作,只能看,不賣。李群英沒有再吭聲,而是認真地挑選其他的東西,選中一件就告訴店裡的人“打包”,在選購了十幾件作品要付錢的時候,他提出,非買那個紅豆杉根的獵豹不可,要不其他價值幾十萬元已經打包好的東西,一件都不要了。無奈,店員請出老闆,最後老闆為了生意不得不割愛。
老李侃價也是有一套的。生態園大廳中擺放的那個全國最大的根藝吧檯,原本是一個茶台,長12米,最寬處近2米,而且是珍貴的紅豆杉材質。“當時要買的時候,對方開出價格真是天價,我就和老闆說,你的這件東西是好,但是除了我,沒有別的人會要。他說不可能吧。我就分析給他聽,這么大的茶台,居家的人肯定是不要的,因為太大了放不下。有別墅的人把它放院子裡還有點捨不得糟蹋。因為占地方,其他做生意也不會要。我把自己給這件作品的安排用途告訴了他,只有博物館才是它最好的去處,你做出來只能賣給我了,不信等著,保證幾年也遇不到我這樣真心要貨的買家……”最後的結果當然是老李以一個合適的價格買到了這個茶台。
老李雖然有錢,但是也不胡花。在博物館的收藏作品中,有不少是他自己買了原材料,再後期創作的。著名的根藝雕刻家鄭大木和李群英是好朋友,在老李籌建根藝博物館時給了很大的幫助,他曾陪著李群英多次進山買樹根,買到後再把自己創作的靈感無償奉獻出來,讓工人按他的創意,把一個個樹根變成一件件根藝品。

被迫經行銷路良好

在李群英的概念中,根藝博物館主要作用是為生態園營造一個濃厚的文化氛圍,甚至更多的是為滿足自己的個人愛好,並沒有指望拿它來盈利,因此免費參觀。
2007年5月,根藝博物館開館的時候,正值夏天來臨,博物館裡充足的冷氣,使附近村莊的小孩子們找到了一個納涼的好地方,孩子們除了吃飯幾乎一整天都在裡面呆著,吃速食麵、吃水果後的小手在根雕作品上亂摸,更小的孩子還在裡面撒尿。無奈中,李群英在門上貼了一張紙條:門票2元。其實,他並不是為了收費,只是為了擋住小孩子隨便出入。
來生態園就餐、旅遊、休閒的人們多數要到根藝館中去看一下,經濟條件好的看上了就想買,老李一般婉拒,不過也有例外。
一個來自臨汾的客人,看中了館裡牆上掛著的根雕書法作品“壽比南山”,正趕上家裡有長輩要過壽了,就提出非買不可。員工沒有辦法,請李群英親自出面解決,可是李群英偏是一個面情軟的人,見面後聊了幾句,就把那件作品轉手了。
根藝博物館內,曾經有一件讓李群英珍愛的茶台。“紫檀根,應該是一個幾百年甚至上千年的老根了。最難得的是,根裡面自然包著一塊質地好、品相也好的石頭,鋸開之後,石頭和根形成一個平面,色彩、花紋都漂亮極了,工藝手法也好,算得上我的鎮館之寶之一。”這樣一件好東西,自然人見人愛,李群英不知拒絕了多少人的購買要求,可最後還是沒能留住。一位朋友見到後,喜歡得不得了,非要不可,至於要多少錢,可以付現金。這樣的朋友讓李群英拒絕不得,考慮再三後,李群英說,茶台可以拿走,但是不能賣給你,你實在喜歡,運回去擺在家裡就行了,但是,我自己想要見的時候,隨時可以去見,擺幾年你有了更好的再還給我,“那朋友也夠意思,茶台進不了家,剛裝修好的房子,從側面牆上掏了個大洞給放進去了……”老李笑了,有人珍惜自己的愛物,對李群英來說也是一種驕傲。“現在有商家搞活動的時候,提出租我們館內的藏品去,比如一家品牌瓷磚的促銷會,說這樣能提高他們的檔次。我們也在考慮這種方式是不是可以繼續做下去,畢竟對博物館的運作費用是個補充。”

私博興起還當探索

“這些年來,私人興建博物館的風氣很盛,國家的政策也鼓勵私立博物館的發展,在稅收方面也給予一定的優惠,還有的人、有的部門說,私人博物館將成為博物館發展的主流。對於這樣的形勢,我也是能看到的,但是,實在說,如果沒有其他項目作為經費補貼,根藝博物館很難存在下去,目前的情況下,單單憑藉博物館自身循環還提供不了博物館生存的土壤。”李群英說。
記者採訪時了解到,在文化底蘊深厚的運城市,像李群英這樣熱衷於民間收藏的人為數不少,截至目前,運城市已經有3家私人博物館存在。而從發展狀況來看,比較而言,根藝博物館經營狀況還屬於3家博物館中最好的一個。根藝博物館本身藏品的流通能夠帶來一些收入,其他兩家則因為種種原因,基本上處於既少有人參觀、也沒有藏品更新,完全依靠舉辦者個人繼續投入維持運轉的境地。
李群英認為,他創辦根藝博物館還處於探索階段,如何讓博物館走上自力更生的良性循環,目前還沒有更好的辦法,“即使沒有太好的辦法,我也一直要把它辦下去,往大了說畢竟是一個公益事業,往小了說,誰讓自己愛這個呢?再說,貼錢也還貼得起吧,哈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