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有真能容之量,明月以不常滿為心。

大海有真能容之量,明月以不常滿為心。

“大海有真能容之量,明月以不常滿為心。”為見於晚清民國史料中的對聯,來源暫不可考。寫過這副對聯的有林則徐、吳佩孚、陳公博、郭沫若、馬一孚等。上聯意在說明要大度容人,下聯意在說明要虛懷若谷,不可自滿自大。故此聯常用語印章、書齋等處以自警。汪偽政權二號人物陳公博被槍決前,寫下了這幅對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海有真能容之量,明月以不常滿為心。
  • 性質:自警對聯
  • 著名事件:陳公博被處決前的絕筆
  • 相關人物:林則徐、吳佩孚、陳公博、郭沫若
吳佩孚
吳佩孚發跡前,常有當地五老七賢來求其字畫,故吳印章頗多,他教人從白帝城下瞿塘峽口長江中的巨石灩澦堆上取下幾塊石頭刻章,取其“中流砥柱”之意,其中有一枚即刻有:“大海有真能容之量,明月以不常滿為心”。
大海有真能容之量,明月以不常滿為心。
右圖書法為吳佩孚手書“大海有真能容之量,明月以不常滿為心”。
吳佩孚本人對這句話也是情有獨鐘,1927年北伐戰爭後,吳佩孚慘敗逃往四川,居川期間吳佩孚也寫下了這副對聯。1927年9月,吳佩孚在楊森部將第三師師長范紹增的陪同下,遊覽大足縣城北的高廟子。游到一楠竹林邊,雅興頓發,當即命人取來白綢一匹,掛於牆上,揮毫撥墨,一氣呵成,書成《大風歌》一首。吳佩孚一向以畫竹頗為自得,常以“不是鄭板橋,勝似鄭板橋”自詡。而范紹增是袍哥出身的粗人,對詩畫不甚了了,又想乘機湊個熱鬧,懇乞玉帥賜聯畫一幅。吳佩孚立即作畫,在一塊白絹上畫上《海上生明月》圖,並題聯於側云:
大海有真能容之量;
明月以不常滿為心。
陳公博
1946年4月12日,汪偽政權二號人物陳公博被以“通謀敵國,圖謀反抗本國”判處死刑。6月3日上午在蘇州獅子口第三監獄,“江蘇高等法院”檢察官、書記官和6名法警悄無聲息地進入陳公博被關押的第三監獄。監獄長陳松年在2日午夜已接到“秘密迅速”的電令,已將一切布置停當。
這時,該獄看守葉瑞庭急匆匆地跑至禮字號監房(即第三監獄):“陳先生,我早仰慕先生大名。今有一事相求,想請先生寫幾個字,留贈本人。”說著,葉已畢恭畢敬捧上文房四寶。
陳公博先是一愣,接著沉吟片刻,他在醞釀情緒。不一會,幾行剛勁有力、飄逸灑脫的行書落在紙上——
瑞庭先生囑
大海有真能容之量
明月以不常滿為心
陳公博
陳公博望著自己的書法作品,搖頭說有兩個字未寫好,並聲稱“心”字要改為“新”為妥。可葉看守連忙卷了紙,直說很好很好。
陳公博陳公博
“陳先生,今天你‘執行’了。”陳公博墨興未消,不知兩名法警已站立在監房門口。
陳公博臉色陡然大變。他呆了一會兒才張口說出:“葉瑞庭,你好狠啊!”他此刻恍然大悟,葉看守騙取他I臨終絕筆。葉瑞庭顯得很尷尬:“先生,請原諒。我別無酬謝,特為你備薄酒一杯。”葉十分殷勤地遞過酒瓶。
“嘿,你還有良心!”陳公博氣憤地把酒推了回去。
陳公博被法警帶到監內的臨時法庭上,他知道這是臨時法庭例行公事。
“你還有何遺言?”
“遺言?給蔣先生的信尚未寫完……”陳公博的態度也平靜下來了。
“這裡有筆墨侍候,請在一小時內寫完。”
陳公博提起筆來,寫寫停停,心緒不寧。臨近中午,陳終於將手中的筆一甩,感慨無限地嘆了一口氣:“赴刑之人,寫有何用?”他給檢察官留下的是一封未寫完的致蔣介石信和一份給家人的遺書。
對於陳公博寫下的這句絕筆對聯,同情汪政權的金雄白有所解釋:“上聯還寄望於當局能放寬氣度,對不是真正什麼‘民族罪人’,或者政府曾經加以運用或利用的‘漢奸’分子,加以寬容,要如大海能容百川之所匯注。但是我相信公博自己決不再存一絲徼幸之心。因為他既要求派機回國受審,為服法之范則,在審訊中,又沒有延聘律師為他辯護,判處死刑以後,更聲明不再抗訴。……下聯卻不能不說是充滿了諷諫之意,希望當局不要因勝利而驕盈;但願能如明月有心,一輪豈能常圓?應知朔望盈晦之道。……”(《汪政權的開場與收場》第四冊,[港]春秋雜誌社1961年版,頁26—27)只是他的理解,似有些求之過深。
郭沫若
郭沫若手跡郭沫若手跡
原名開貞,乳名文豹,號尚武,常用名鼎章,筆名沫若。四川樂山人。早年就讀於成都高等學校理科、日本九州帝國大學醫科,在福岡與中國留學生組成文學團體夏社。1923年回上海,編輯《創造周報》和《創造日報》。旋任廣州中山大學文學院院長,並參加組織四川革命同志會,出版會刊《鵑血》。北伐時期,任國民革命軍總政治部秘書長、副主任、代理主任。參加南昌起義,任起義軍總政治部主任。1937年與夏衍等主編《救亡日報》。1949年2月,任新政協籌備會常委會副主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政務院副總理兼文化教育工作委員會主任,中蘇友好協會副會長,全國文聯主席,中國科學院院長,全國人大副委員長,政協全國委員會副主席等職。書法兼取歷代各家之長,結體穩重而用筆靈活多變,極富創意。著有《中國史稿》、《甲骨文合集》等。有圖為郭沫若手書“大海有真能容之量,明月以不常滿為心”。
馬一孚
大約在一九六二年,馬一浮去北京開會。毛澤東特意邀請他去聚談中國古代詩歌。同時在座的還有沈尹默等。在這次聚談中,馬一浮又專門為毛澤東寫了一副前人的名聯:
大海有真能容之量
明月以不常滿為心
不料周恩來也十分喜歡這副對聯,特意也請人重寫了副,留在身邊。
關於這幅對聯的其它考證
喜愛或撰寫過此聯的人是比較多的,下文為其它與此聯有關的考證文字。
王元化八十年代在致黎澍、李銳函中也曾提到這副對聯:“我生性愚直,言既出口,義無反悔。陳公博於臨刑前(應蘇州典獄長之請)書一聯尚稱:‘大海有真能容之量,明月以常不滿為心。’我們難道還不如他(哪怕只是意願),虛懷若谷,有容人容物之量么?”(《清園書簡》,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頁615)
中山大學歷史系近代十八先賢廣場林則徐銅像中山大學歷史系近代十八先賢廣場林則徐銅像
這一聯語,辭工而意遠,並非陳公博所能為。
往後,郭沫若1963年曾有寫給秦皇島海員俱樂部一聯:“大海有真能容之量,明月以不常滿為懷。”(據施大光主編《中國近現代書法價值匯考》,遼海出版社2002年版,頁107)與陳公博所書小有差別,或許別有出處。
往前,林則徐也留有楹聯手跡:“大海有實能容之度,明月以常不滿為心。”(林亞傑主編《廣東歷代書法圖典》,廣東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頁808)此聯署“俟部退叟林則徐”,與上述陳、郭所寫的版本又有小異。不過,林則徐恐怕也未必是這副對聯的原創者,待考。
此外,秋瑾也對“大海有真能容之量,明月以不常滿為心。”這幅對聯十分喜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