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峽谷國家公園

大峽谷國家公園

大峽谷國家公園位於亞利桑那州北邊,占地1904平方英里,成立於1919年。大峽谷在1979年納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遺產(World Heritage)名單。大峽谷國家公園位於美國西部亞利桑那州凱巴布高原。面積為2724.7平方千米。

大峽谷國家公園,又稱“科羅拉多大峽谷”。它大體呈呈東西走向,全長350千米,平均谷深1600米。峽谷頂寬6~30千米,峽谷往下收縮成V字形。兩岸北高南低,最大谷深1500多米。谷底寬度不足1000米,最窄處僅120米,科羅拉多河從谷底流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峽谷國家公園
  • 外文名:Grand Canyon National Park
  • 所屬國家:美國(America)
  • 所在地區:亞利桑那州西北部
  • 建立時間:1919年
  • 面積:4930平方公里
  • 地形:高地沙漠高原和廣闊的峽谷地帶
  • 所屬城市亞利桑那州
  • 適宜遊玩季節:四季皆宜
  • 門票價格:12美元/車
  • 開放時間:全天
  • 建議遊玩時長:一天
行前必讀,景區介紹,關鍵信息,如何到達,景點美圖,概述,主要景點,野生動物,活動項目,簡介,景觀介紹,地貌,動植物,最受歡迎,地質仙境,形成歷史,形成,歷史,發現,特色,收錄世遺,沙漠,河流,峽谷景點,事件,

概述

主要景點

2、北緣
幽靈牧場幽靈牧場

野生動物

大角羊、鹿、棉尾兔、凱巴布松鼠、黃鼠、響尾蛇、多刺蜥、小型哺乳動物、爬行動物和鳥類。

活動項目

護林員帶領自然步行、聊天、幻燈片演示、營火活動、騎馬和騾子遊覽、徒步旅行、騎腳踏車、釣魚、河面漂流、空中遊覽、越野滑雪和背包徒步旅行。

簡介

大峽谷國家公園位於美國西部亞利桑那州西北部的科羅拉多高原上。全長443 公里,是世界奇景之一。峽谷由於受到科羅拉多河的強烈下切作用而形成,所以又稱科羅拉多大峽谷。1869 年,美國炮兵少校鮑威爾率領一支遠征隊,乘船航行,從科羅拉多河上游一直到大峽穀穀底。他將自己所目睹的峽谷風光、經歷的驚險,寫成遊記,廣為宣傳,引起了全國的注意。1911 年建立了科羅拉多國家保護區。1919 年美國國會通過法案,將大峽谷最深最壯觀的一段長約170 公里劃為大峽谷國家公園,現公園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自然遺產之一。
大峽谷國家公園地圖大峽谷國家公園地圖
大峽谷大體呈東西走向,東起科羅拉多河匯入處,西到內華達州界附近的格蘭德瓦什崖附近。形狀極不規則,蜿蜒曲折,迂迴盤旋,峽谷頂寬在6~30 公里之間,往下收縮成V 形。兩岸北高南低,最大谷深1500 米以上,谷底水面寬度不足千米,最窄處僅120 米,峽谷的奇特景色,浩瀚氣魄,舉世無雙。由於河水的沖刷,河谷地層在結構、硬軟上的差異,致使漫長的峽谷,百態雜陳,有的地方寬展,有的地方狹隘;有的地方尖如寶塔,有的地方堆如礎石;有的如奇峰兀立,有的如洞穴天成。人們根據形象特徵,分別冠以神話名稱,如狄安娜神廟、波羅門寺宇、阿波羅神殿等。尤其是谷壁地層斷面,節理清晰,層層疊疊,就像萬卷詩書構成的曲線圖案,緣山起落,循谷延伸。從谷底向上,沿崖壁出露著從前寒武紀到新生代的各個時期的岩系,水平層次清晰,並含有代表性生物化石,被稱為“活的地質史教科書”。
大峽谷國家公園中野生動植物十分豐富。已發現的動物有90 余種,鳥類有180 多種。峽谷中檜樹、矮松蔥鬱,野花茂盛,植物有仙人掌、罌粟、雲杉、冷杉等。

景觀介紹

大峽谷廣闊無垠,即使在視野最好的地方,也只能看到365.2公里中的一小部分。儘管全球已有數百萬人遊覽過大峽谷,但至今無人見過它的全貌。
大峽谷的壯觀,不僅在於其千姿百態的奇峰異石和峭壁石柱,還在於其色彩的變幻。由於峽谷兩壁的岩石性質、所含礦物質的不同,在陽光照射下,呈現不同的色彩,如鐵礦石會呈現五彩繽紛,其他氧化物則呈現各種暗淡的色調,石英顯出白色。如此一塊塊鮮紅、一團團黝黑、一片片鐵灰、一方方深赫的色彩,使峽谷壁成為一塊巨大的五彩斑斕的調色板,令人眼花繚亂,美不勝收。尤為神奇的是,谷壁的色彩還會隨天氣陰晴的變化而變化。在陰霾的日子,大峽谷中像是瀰漫著紫色的煙霧;旭日初升或夕陽斜照時,山山水水又盡染成紅色和橘色。由於峽谷天氣多變,時而驕陽直射,時而風雨大作,更使峽谷風光變幻莫測,氣象萬千。大峽谷分南、北兩岸,中間有水相隔,氣候差異很大。南岸的大部分地區海拔1800~2000 米,而北岸比南岸高400~600 米。南岸年平均降水量為382 毫米,北岸高達685 毫米左右。北岸的氣候比南岸冷,冬季下大雪,麋鹿成群。
大峽谷國家公園大峽谷國家公園
大峽谷國家公園大峽谷國家公園
著名景觀:
南緣:很多大峽谷的遊客都是從這裡欣賞國家公園。南緣沿峽谷邊緣延伸96.5公里,全年開放。
北緣:這裡比南緣高出304.8米。每年初秋到初春,大雪會封閉前往北緣的道路。
獨威崖:在西北緣,除了能欣賞大峽谷的美景,還可以從獨威崖觀看卡納布高原和派恩火山。
亞法派觀察站:站在亞法派觀察站,可以拍攝到大峽谷的全景,包括科羅拉多河與幽靈牧場。
在北緣和南緣,有三條小路通往下面的峽谷,很適合那些想感受獨特景觀的人。其中最受歡迎的是光明天使小路。它全長12.9公里,由南緣蜿蜒至幽靈牧場。幽靈牧場是一個旅店和營地,坐落於谷底的佛利蒙三角葉楊叢中。
科羅拉多峽谷漂流科羅拉多峽谷漂流
峽谷深處的溫度和降水變化極大,因此當地的氣候極具多樣性。
乘木筏沿科羅拉多河漂流是深入大峽谷的另一種方式,需提前數月預定。這種旅程的時間長短不一,乘摩托艇需3天,而乘非機動化設備則需18天以上,第一位現代探險家約翰·韋斯利·鮑威爾用的就是非機動化設備。鮑威爾是一名美軍勘查員,他的日誌至今仍被許多遊客當作遊河指南。
許多公司都推出了遊覽項目,旅程跨越峽谷中心幽長的深水,途中會停留在奇異的景點紮營過夜,白天則步行去古蹟、瀑布、其他峽谷以及支流。遊河途中有140多個大型急流。其中至少兩處是危險度非常高的漩渦。
大峽谷色彩變幻:令所有來過這裡的人最流連忘返的,是大峽谷的色彩變幻。由於峽谷兩壁的岩石性質、所含礦物質的不同,在陽光的照耀下,會呈現出不同的色彩,並隨著陽光的強弱、天氣的陰晴變化而變化。尤其是旭日初升,或夕陽斜照,大峽谷被染成紅色或橘色,非常壯觀。

地貌

大峽谷峭立的壯觀美景,感動了每一個人,而在它浩翰與遼闊之下,更隱藏著容易忽略的迷人的細緻部分。站在峽谷邊緣,凝視大峽谷無垠的寬廣,會給人一種平靜與空曠的感覺。如果時間充裕,如果你能像鳥一樣飛翔,就能在這裡的數百萬個裂縫與隙洞中,發掘出許多讓人心癢難耐的故事。
大峽谷是個侵蝕的典型案例,在科羅拉多河與其他侵蝕力量所切割的深岩層中,透露了20多億年的地質歷史。夏季短暫而強烈的暴風雨,讓帶有紅泥水的小溪流奔流下山坡,以一種小小的模式演示了連續不斷造成峽谷的過程。還有其他的水源隱藏在這片荒原,比如峽谷旁壽命短暫的細流、湧出的泉水以及寧謐的滲水。
有時,數千年前人類居住過的證據會自行顯現。考古學家在峽谷及其附近,找出了2700前人的居住地點。普埃布洛村落、兩個大地穴(儀式廳)與有800歷史的吐撒揚廢墟的花園,均提供了一些峽谷史前人類普埃布洛人居住的線索。大峽谷是最早的人類蹤跡證據是一個钁頭,它大約是在1萬年前,因製造破損而丟棄。毫無疑問,在季節性的狩獵與採集時,有持續不斷的人群或類人群行經此地,但因為他們的所有物太少,而且是輕裝旅行,所以留下的證據也稀少。史前的普埃布洛人在流河的三角洲與峽谷邊緣的田地耕種,他們追捕獵物與採集成熟的植物,整個區域都是他們狩獵與採集的空間。他們建造石屋,部分是為了蔽身,部分是為了儲物。他們和其他族群交換的東西,包括容器、貝殼與礦物顏料。像這種在快樂天使步道上的岩石路刻,透露給我們的信息並不多,除了他們的確走過。
大峽谷國家公園大峽谷國家公園
人口稠密的時期,大約是從公元前1250年開始。烈日下是綿延的沙漠,有水源的地方,仍然住著印第安人的子嗣。也有更多廢墟,留下原住民曾經落腳的痕跡。印第安人的習俗傳說,隨著廢墟里風沙的耳語傳播,吐桑(1ucson)附近的大仙人掌,伴隨著印第安人的生活,挺立在沙漠中,訴說躲過烈陽炙烤萌芽、倖免於霜凍乾旱的成長曆程以及它們所見的印第安人的傳奇。 阿納沙茲印第安人從公元開始到1300年間就住在此地,這裡有著他們豐富的遺蹟:馬、鎖眼廢墟與十三顏面等阿納沙茲人的泥瓦建築;而沙岩上也刻畫著紅白的象形文字。
阿納沙茲人沿著短暫出現的濕地耕種,現在這些地方已長滿柳樹、檉柳與三葉楊;他們同時也繼續捕獵一些小食物,補充他們除了種子、堅果與其他可食植物以外的食物。多餘的食物就被密密地封在食倉,而這些食倉通常是建築在難以到達的岩礁。
這些峽谷所發現的岩石畫,描繪出大而神秘,賦予人形外表的圖案,它們都呈盾形與三角形,飾以珠寶,並採取紅、白與略帶藍色的明亮筆調。全美人(All-American Man)是最有名的石壁畫之一。人類、獵物與無數的標誌在都雕琢在牆上。就跟其它地方一樣,這裡的岩石美術只能看不能摸,嚴格禁止毀壞文化遺產。科學家揣測,1200年時,這裡謀生越來越不容易,所以阿納沙茲人便移居到里約格蘭德河小科羅拉多河沿岸的地方,目前他們的後裔仍然居住在那裡。有5個印第安人部落仍然住在這一帶,他們是:霍皮族、納瓦霍族、哈瓦斯派族、波伊族和華拉派族。
大峽谷國家公園大峽谷國家公園

動植物

大峽谷國家公園野生動植物資源十分豐富。峽谷中從下向上,有亞熱帶到寒帶的各種植物,如檜樹、仙人掌、罌粟、雲杉、冷杉等。這裡還生活著230(一說250多種)多種鳥禽、70多種哺乳類動物、10多種魚、40多種兩棲動物和爬行動物。珍稀動物有白頭鷹、美洲隼、大蜥蜴等。這裡有世界上絕無僅有的凱巴布松鼠、玫瑰色響尾蛇。就跟岩層組成了不同的岩帶一樣,峽谷的生物也同樣如此。眾多適應高度環境的地區性花朵、樹木與灌木,分布在這塊景色多變的土地與形形色色的等高線上。有些種類只適應某個地方;也有一些可在任何地方落腳。縱觀美國,沒有任何地方能比西部擁有更多的花木種類。依循一般的法則,越到峽谷深處,就越溫暖乾燥。試想,經由北凱貝步道從公園最高點的北緣跋涉到河谷:旅程由滿是白楊、針葉松樹與樅樹的820米的高地開始,這裡是長耳鹿、郊狼、美洲獅、野火雞與罕見的白尾凱寶松鼠的生長帶。隨著高原往邊緣下降,這裡的環境就越來越溫和;植物種類開始出現矮松、杜松與山桃木,全都可以忍受寒冬結合乾熱夏季的難耐氣候。
大峽谷的蜥蜴大峽谷的蜥蜴
從北緣撒落到峽谷的植物,混合著不同的距離。在約1500米的高度,樹木消失讓位給黑灌木、絲蘭、摩門茶樹與仙人掌。這個地帶的動物有蜥蜴、長耳大野兔、沙漠大角羊、郊狼與為數不少的小型嚙齒類動物——特別是跳囊鼠,這是一種如老鼠大小的動物,它就像澳洲袋鼠一樣用後腳跳躍。
峽谷的600米與800米之間,可以看到桶狀仙人掌、臘燭木與牧豆樹,類似南亞利桑那的生物帶。在峽谷地底部,氣溫有時會高達49攝氏度;儘管公園邊緣的森林地帶會受雷雨襲擊,這個地區卻可能每每持續數月的乾旱。要不是有科羅拉多河與其支流,這裡的環境對人類可是相當大的考驗。對於風塵僕僕走在漫長步道的健行客來說,沒有什麼比突然看到流經岩石的清澈水源,更興高采烈的了。水從泉眼噴出,從峽谷底的礫石滲出,成了綠洲青蔥植物賴以生存的支柱,其中包括柳樹,以及提供大型遮阻的三葉楊。河流是包括海狸、蒼鷺、虹鱒、青蛙與其他非沙漠生物的生長地。

最受歡迎

大峽谷國家公園是西部最受歡迎的公園,雖然遊人如織(每年遊客超過400萬人),但她卻僅僅是科羅拉多高原南緣的一小塊,這裡仍有著浩瀚的荒野。如果你背負裝備在這裡徒步旅行,你看到郊狼、長尾鹿與響尾蛇的幾率,永遠要大於見到人類;而在高原的心臟地帶,科羅拉多河、綠河、聖胡安河合作雕刻出迷宮般的地貌,造就了整個荒原的壯麗多彩。這個地區有十多個國家公園,還有紀念地、娛樂區、林地、州立公園和部落公園等,集合了西南風物的經典。這就是科羅拉多高原,這就是大峽谷。這裡有隕星撞擊的巨坑,大台階般的絢彩斷層,矽化木集群,隱藏的印第安崖居遺蹟;而且在一些不為人知的角落,蘊藏著意外的寶藏——史前人類的居住地點、工藝品與石銘;在這侵蝕而成的景觀里甚至還可以找到古代的熔岩流。
大峽谷國家公園大峽谷國家公園

地質仙境

科羅拉多高原的中心,大峽谷成了地質的仙境。南猶他州的幾座大公園內保留了一種由形狀奇特的岩柱、平衡石岩與自然拱橋所構成的奇異地質世界,國會礁山脈深窄的山峽,切穿了一個高升的廣大沙岩絕壁,展現出彩虹般的多彩岩層。在錫安,峽谷與方山結合的景色,創造出許多令人嘆為觀止的形狀與景觀。附近的布萊斯峽谷則有著無數多彩奇異的尖峰與尖頂,而拱門國家公園正如其名,擁有數百座非凡的自然拱橋與石窗……
大峽谷國家公園大峽谷國家公園

形成歷史

形成

科羅拉多河穿透了大峽谷層層累積的地表,抵達諾曼·麥克林口中的“時間地基”。只需看上一眼,十億年的歷史盡在眼前,包括遠處河邊的前武寒紀岩床,以及峽谷邊緣只有一百萬年曆史的化石沙土。
地球上最古老的一些岩石就位於大峽谷底部。在數百米深的地方,岩石均由沉積物形成。這些岩石形成三億年後,被巨大的地質力量抬起,形成一片廣袤的山脈。
大峽谷國家公園大峽谷國家公園
隨著時間推移,這些山漸漸被侵蝕為平原。大約十億年前,平原再次升高,成為第二片群山。數百萬年過去,這些山脈也在風雨的侵蝕下中慢慢消逝。
後來,整個地區沉入內海之中,而原始貝類則在海底變成化石,最終硬化為頁岩。無數個日日夜夜之後,這片地區再次被抬升為高原;以前的海底隆起,成為山頂,而遠古的岩石則被埋在了山下。
大約六百萬年前,科羅拉多河開始滲透地表,在幾千年的時間裡,河水一寸寸沖刷,最終形成了今天的大峽谷

歷史

幾個世紀前就有人住在峽谷中了,但首批來這裡勘探的是13名科羅拉多探險隊成員,他們在1540年左右到達這裡。其中一名隊員還曾寫信抱怨,因為他的探險遇到了無法逾越的障礙,不能繼續深入大峽谷。19世紀50年代,美軍派了一支勘探隊進入該地區,1869年,獨臂少校約翰·韋斯利·鮑威爾成為大峽谷歷史上第一位現代探險家
鮑威爾與一個勘探小組乘四艘船出發,勘測科羅拉多河與峽谷。這趟旅程雖令人激動,卻令少校損失了兩艘船。但他證明了大峽谷並不是禁區。鮑威爾的英勇事跡被廣泛傳播,人們也開始對美國西南部產生興趣。19世80年代,以機智和傳奇聞名的勘探者約翰·漢斯,開始組織觀光團遊覽大峽谷
憑藉豐富的地質奇觀和絢麗的自然風光,如今,大峽谷已成為全球最受歡迎的旅遊勝地之一。

發現

早在1540年,一個由13人組成的西班牙科羅拉多探險隊,便進入了這個地區。距離哥倫布發現新大陸還不到兩年。這支由西班牙貴族堂洛佩斯·柯羅拉所帶領的探險隊,為了尋找西波拉的7個黃金城(Seven Golden Cities of Cibola)而無意中發現了大峽谷。柯羅拉是Corond號探險船的船長,當年他翻過洛磯山看到滿目的紅色石頭,便被這如此絢麗多彩的荒原景色所震撼,當即以西班牙語“科羅拉多”(意為紅色)命名。在印第安人嚮導的引領下,他曾來到南緣(SouthRim),成為第一位看到大峽谷的白人。然而,關於這個首度造訪大峽谷的現存記述很粗略,但西班牙人的確對此地有著非常深刻的印象,他們看到這些懸崖斷層所造成的令人驚嘆的不可逾越的鴻溝,簡直可以說是心灰意冷,這種沮喪情緒也被他們正式記錄下來,使他們帶著空白記錄的遺憾地離開了。真正的發現又過了大約300多年。
大峽谷國家公園大峽谷國家公園
1848年美墨戰爭結束,美國獲得如今西南地區的土地,於是開始派員探勘。1857年艾維斯中尉作為特派員在勘查了大峽谷以後,這個自以為是的所謂的歷史學家這樣寫道:“這是一個鳥都不下蛋的地方,毫無價值可言。我們是第一批到這個沒有意義的地方來遊覽的白人,也必然是最後一批。”這個糟糕的“預言家”的報告延緩了美國政府對峽谷地帶的認知,也無意中替西部的大農場主、礦場主人、採礦者、馬賊、隱士和販賣私酒者延續了他們的利益。但是民間一些勇於冒險的探險家、夢想家卻對這塊高原和峽谷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艾維斯以後,最著名的探險家是約翰·衛斯里·鮑威爾(John Powel)。南北戰爭使35歲的炮兵少校鮑威爾失去了左臂,1869年他召集了9位弟兄組成了美國本土的第一支探險隊,準備探測整個峽谷區。這是一群冒險家、夢想家與無賴,而這次,當中有人留了下來,在此地建立了名聲,有些卻失去了一切。
這個9人隊伍多數是他過去的部下,他們分乘4條船,在懷俄明登船下水一路向南,沿未經勘察過的綠河、科羅拉多河漂流而下一直航行到大峽谷底。一路上驚險萬狀,科羅拉多河湍急的河流超過了鮑威爾的想像,獨臂的鮑威爾少校只好把自己綁在椅子上,當船快速行進時,才不致摔出船外。你很難理解鮑威爾的無畏精神。當鮑威爾的探險船行至大峽谷地區的暗礁險灘時,木船被撞碎,有兩個隊員被激流捲走,麵粉和其他食物也被捲走了。他們只好在峽谷登岸,鮑威爾少校的3個副手忍受不了飢餓以及這片蒼茫景色所引起的絕望感而逃跑了,另3個因偷襲印第安人而被殺死,勇氣非凡的鮑威爾則靠獨臂攀上崖頂死裡逃生。
這位軍官探險家依靠過去所學的地理知識,在沒有任何複雜儀器的情況下,靠觀察夾層沉積的石英岩和泥層,解釋大陸板塊上下錯動和沙流的切割作用。他98天的歷險日記公開發表後廣泛流傳,在美國本土和歐洲引起極大的震撼。他這次考察的積極成果是使這一大片地區在地圖上不再是空白,同時他的探險為地質學的研究開拓了新的領域(1872年他再度沿科羅拉多河探勘大峽谷)。鮑威爾因此而樹立了極高的聲望,使他得以出任草創伊始的史密松博物院院長,也正是因為他的努力,博物院才有今日顯赫的地位。鮑威爾探險隊的驚險故事,至今還留在眾多讀者的心中。有些人在河上放舟遨遊的時候,依然把他的日記作為航程指南。

特色

1882年,時任印第安那州參議員的班傑明·哈理森在參議院提了一個議案,在大峽谷設立一個公園,但是沒有多少人回響,也就不了了之。1883年,班傑明·哈理森義以美國總統的身份,建立了大峽谷森林保護區。l898年穆爾(見附錄三)明確建議將大峽谷劃為國家公園,他說:“科羅拉多河切割出來的這個峽谷,是人間罕見的勝景,其地貌變化的奇幻宏偉,再加上一天之內變化莫測的浮光掠影,這是另一個世界才能看到的奇觀。”然而當時由於交通極為不便,能夠具有這種親身體驗的人畢竟太少,穆爾的建議仍然得不到熱切的回響。這時候反而有人提出了要在這個地區興建水庫的建議,說是在峽谷的最窄處築一水壩,這樣寬達1.6公里的峽谷就可以積滿水,以便灌溉周圍的沙漠地區,以達到綠化和改造自然的目的。後來有科學家做過估算,這個水庫如果建成,也蓄不了多少水。因為科羅拉多河的水源本來就不夠豐沛,再加上沙漠地區蒸發量和滲透量都很大,只有洪水到來時,還能暫時蓄一點水,但這水除了沖蝕庫壁以外,很快就會退走。一年中90%以上的時間,整個大峽谷將是一個大泥團。這種破壞將是萬劫不復,其後果決不是幾個人的保證可以承擔的。1903年,老羅斯福總統首度訪問大峽谷,他站在光明天使小徑上說了一句意味深長的話:“任何人的干預只會破壞大峽谷,這裡既然是上帝的傑作,那么也等上帝來改變它吧。”荒謬的水庫方案自然被取消了。1908年,由羅斯福總統提議,在大峽谷建立了國家紀念公園。1911年建立了科羅拉多國家保護區。到1919年2月26日,美國國會通過法案,將大峽谷最深最壯觀的一段長約170公里的劃為大峽谷國家公園。以後的歷史證明,大峽谷是一個很有特色的國家公園,它已經和黃石、約瑟米蒂鼎足而立,成為美國影響最大、遊客最多的三大國家公園

收錄世遺

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1979年,大峽谷公園迎來了她歷史上更加光輝的一頁——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大峽谷國家公園作為自然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人類在大峽谷居住了4000多年,約公元前2500年,這裡的居民在紅牆石灰洞裡留下樹枝編織的小遺物,這些小遺物被認為是某種狩獵法術,其他小遺物讓我們了解他們的生活形態。史前人類住過這裡的最佳證物要追溯到1000多年前,阿納沙茲人住在石頭和泥巴建造的住所里,他們建造陶器,用石頭工具處理肥沃的土壤,峽谷內發現約2500年前的考古地點,代表過去4000年來都有人住過這裡。有標誌提醒觀光客,聯邦法律禁止移動史前古器物或毀損這些考古地點,所有史前物都必須留在原處,觀光客必須繞道,不能經過牆或土墩或靠著它們。阿納沙茲廢墟散落在峽谷各處,乘船的遊客、漫步峽谷小道或峽谷邊緣的遊客都可以看得到。
早在5000年前,沙漠遊牧民族就留下由峽谷柳枝製成的動物小雕像,一般認為這些小雕像可能和狩獵儀式有關。大約2000年前,阿納沙茲人就出現在這裡,他們已有農場的社會形態,居住在石屋的永久社區。同樣還有普埃布洛人,他們建造了聞名的維德方山懸崖住所,他們在峽谷並沒有特別宏偉的建築,但在每個隱匿的角落或裂縫,都可以見到他們的遺址存留。

沙漠

亞利桑那的沙漠不欠缺顏色,春色尤其燦爛。仙人掌花以深淺不同的紅、黃色調,綻放洋溢的熱情,以剔透的淡綠,顯示帶刺的優雅;管風琴(Organpipe)仙人掌不想與驕陽照面,入夜後才悄悄展露風情。在河濱、路旁,鐵木(1ronwood)穿著碎紫色花衫,綠珊瑚(Palo Verde)披戴遍體的嫩黃。礦物質也不甘示弱,不但將沙漠染成朱紅、淡紅、淡灰或淡藍、淡黃,更將埋葬地底的林木,變成五彩繽紛的化石森林。要在這個艱苦環境生存的動植物,必須非常挑剔他們的生活空間,並小心守護它們的地盤。沙漠動物一般都是夜行性,只有在沙漠溫度下降時才會冒險外出。晚間可能會聽見郊狼的嚎叫聲,與它們的灰狐鄰居一起疾駛穿梭整個公園,狩獵長耳大野兔、棉尾兔、花粟鼠與其他嚙齒類動物。無法控制體溫的響尾蛇、勁圈蜥蜴與其他爬蟲類,日正當中時,就在岩石與灌木底下打盹。陡峭的懸崖成了翅膀松垮的金鷹築巢的好地方;在有蔭的峽谷,可以聽見嬌小的峽谷鷦鶴悅耳的歌聲,而滲水的岩壁裝飾著多彩的喜水植物。在岩石暴露的地表,耐旱的杜松比矮松更知生存之道,它們緊緊依附在露出的岩石上,仿佛溺水的人緊抓著救生筏。
在錫安1100米到2650米的高度內,可以找到四種不同的生物帶,包括沙漠、河岸、林地與松果林。在峽谷的乾旱低地,可以看見果實纍纍的扇狀仙人掌,還有一些沙漠居民,像是沙漠蜥蜴、移動緩慢的叩壁蜥,偶爾還會見到西部響尾蛇。

河流

當夏季溫度高達華氏38度時,河流就成了完美的避難所。佛萊蒙特三華楊、榛業楓、天鵝白楊聚集在河岸,與河岸海狸、吶鶴、昆蟲、以及走痛了腳的健行客,一起分享這個地方。高地長有黃松、洛磯山牡松、北美山艾、橡樹、花旗松、顫楊等無數的野生植物。
黃昏時,有機會一窺郊狼、長耳鹿與大角羊的蹤跡,其中大角羊經過多年的濫捕後,近年來才重回錫安。美洲獅、北美大山貓、獾、狐狸與鼬鼠都在這時過著相當隱密的生活,並不常見。這座公園最常見到的同伴是好社交的小花粟鼠、愛偷食營地的即尾浣熊、噪雜吵鬧的大烏鴉與藍頭松雜,後者的尖銳叫聲常掩蓋鷦鶴與其他鳴禽的悅耳聲音。

峽谷景點

大峽谷大致上可分為三區:南緣(South Rim)、北緣(North Rim)和谷底(Inner Gorge)。南緣海拔2100公尺,是最多遊客到訪的地方。西線(West Rim Drive)從Mather Point到Hermits Rest全長13公里,訪客中心、火車站和餐廳旅館都在這條路上。比較特別的建築還有山崖邊的Lookout Studio和印地安古屋Hopi House。東線(East Rim Drive)從Yaki Point到Desert View全長約22.4英里(36公里),在Desert View可以登上70呎高的Watchtower遠眺,美景盡收眼底。北緣海拔2500公尺,每年的五月中到十月中開放,溫度也較南緣低一些。谷底海拔只有700公尺,夏季溫度高達攝氏50度,且日夜溫差極大。到谷底有好幾條路可走,Bright Angel Trail是最受歡迎的一條。大峽谷國家公園南緣里設施完善,應有盡有,五月中到十月中還有免費的遊園車。
以下是大峽谷的幾個著名觀景點
-South Rim(南壁) 看日出最佳。雲氣氤氳,神秘莫測。遊覽大峽谷有多條旅遊專線。遊客可以根據自己的計畫,選擇其中合適的前往。
-Yavapai Point(亞瓦帕觀景點) 位於大峽谷公園東側,是觀賞日出的最高點。旁邊的亞瓦帕博特館中還有大峽谷的立體模型,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大峽谷的全貌。
-Mohave Point(摩哈夫觀景點) 是一個觀賞夕陽的好地方,並且從這裡可以清楚地看到峽谷底部奔流的科羅拉多河
-Yaki Point(亞奇觀景點) 是大峽谷中重要的一處景觀,向下可以看到斷崖上的遊客和那些凝固的熔岩。
-Grand View Point(雄偉景觀) 這的確是一處雄偉的景觀。清晨,伴隨著蜿蜒流過的科羅拉多河一起醒來,耳聽得山谷迴蕩的風與潺潺的流水在共同奏鳴。一幅靜謐、清新的畫卷正在您的身邊緩緩展開……
兩岸風光
許多人認為大峽谷北岸風光更佳,因為它的海拔比南岸更高(近3000米),且景點分散,路途較遠,遊人只有南岸的1/4,每年的五月到十月中開放,沒有公車和旅遊車,只得自己開車去,而南岸則全年開放。北岸穿過KAITAB國家森林,完全是北歐的森林草原風光,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約660毫米。南岸也有片森林,但這裡年均降雨量僅400毫米,所以不是北岸那種喜陰的冷杉,而是耐旱的松柏,矮矮的,匍伏在乾涸的石山上。無論南北岸,視野都極為開闊,可看到大地起伏、斷裂和切割。居高臨下,常有種如俯瞰沙盤的錯覺,更令人產生一覽眾山小的豪情。
站在岸邊,谷地深處的科羅拉多河的涓涓細流,幾乎遙不可見,難以想像這細小黃水是這大峽谷的主要創造者。上游的多座水壩使來水減少,不過,滴水尚可穿石,足見此河年代的久遠。峽壁上的岩石分層完整清晰,是研究地殼形成的活標本,是了解地質知識乃至了解地球的生動課堂。大峽谷國家公園充分利用此優勢,在公園內介紹景點的解說牌和旅遊手冊中,著重傳播科學知識,並畫出遊人所站地點所看到的岩層的剖面圖,一一標出不同岩層的名稱、特點和形成年代以及為什麼會出現這些特定的形狀和顏色。

事件

2016年1月15日,全美最受歡迎的國家公園之一、去年有逾530萬人次遊覽的亞利桑那州大峽谷國家公園,近日曝出性侵醜聞。聯邦當局調查發現,國家公園管理處工作人員長期性侵和性騷擾女員工,對拒絕者打擊報復,大峽谷官員卻沒有對此嚴厲查處。
據美聯社報導,內政部監察長本周發布報告顯示,2014年的投訴直指大峽谷國家公園對於性侵投訴處理不當,公園船夫、主管等強迫與女同事發生性關係,或不當的身體接觸,以及發表猥褻言論、歧視和打擊報復那些拒絕者。
13名現任和前任大峽谷員工2014年起訴稱,這種虐待模式持續了15年。監察長辦公室面談了80人,其中19人稱他們經歷過類似的不良行為。一名公園人力資源部負責人形容這種“河上發生的事就留在河上”的“放任”行事態度一直持續,即使女員工們正式投訴。
8名受害女性說,如果拒絕那些要求,男員工們就會在旅途中充滿敵意。例如一名船夫會任意把她們帶到錯誤的地點,使她們無法完成份內的工作;一名上司在女員工的帳篷外放排泄物;甚至不給她們食物。
報告列舉出十幾個公園員工自2003年以來因不當性行為被書面警告、暫停職務或解僱。但查處行動並不一致,許多檢舉案件未向上級報告,或是沒有進行適當調查,因此許多女員工放棄了報告。
直到最近,國家公園管理處的經理還同意船夫在大峽谷的旅途中隨身帶酒。
一名曾經當過護林員的女性投訴者表示,過量飲酒是促使旅途中發生性暴力的最大因素,稱“各級管理人員責備受害者已經形成一種延續的文化”。
國家公園旅行者網站15日報導,當局在本次調查中發現,一名曾因性騷擾和旅途中的不當行為而遭處分辭職的大峽谷公園男性員工,之後到新墨西哥州國家公園管理處工作,之後又返回大峽谷在另一條河流旅遊線路上當志願者。
監察長辦公室指出,國家公園管理處未能盡職調查,允許先前處分過的前雇員又回到員工隊伍。
美聯社報導說,大峽谷國家公園發言人多伊爾(James Doyle)表示,公園正在考慮增派全程監督員等系列改革措施,強調該機構對性騷擾“零容忍”。監察長辦公室稱,尚未對其他國家公園展開類似調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