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寨坪遺址

大寨坪遺址

大寨坪遺址,位於湖北省鹹豐縣,是第七批湖北省文物保護單位,為宋代至明代的軍事遺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大寨坪遺址
  • 所屬年代:宋至明
  • 地理位置:湖北省鹹豐縣清坪鎮
  • 文保級別: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地理概況,歷史價值,

地理概況

大寨坪遺址
大寨坪遺址位於清坪鎮馬家坪村大寨坪山頂平台,距離鹹豐縣城東北部30公里。該遺址係為在懸崖陡壁上依山勢壘砌石牆圍合的不規則平台,平台面積562畝。寨牆四周圍合,僅東西面各有一個大、小寨門,是進入寨內的唯一通道,陡崖形成自然防禦屏障,氣勢恢宏,高低呈幾百米落差,立於寨牆觀望,美景如畫,奇秀無比。其地理位置在“唐崖土司城址”與“龍潭土司遺址”中軸線上,大寨坪的大寨門遺址與小寨門遺址的寨門結構保存較為完整,大寨門結構具有特色,小寨門寨牆上存有碓窩遺蹟,大、小寨門皆構築於險絕之處,門前懸崖峭壁,以狹窄石板棧道通行。寨門與寨牆巧妙結合,構成了“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防衛體系。
大寨坪全景大寨坪全景
大寨坪城門大寨坪城門
大寨坪城門大寨坪城門
遠眺大寨坪遠眺大寨坪

歷史價值

該遺址是湖北省目前所發現保存現狀最好、規模宏大、選址精妙的宋代軍事寨(砦)堡遺址。其規模之大,地勢之險,寨牆保存之完整,歷史文化底蘊之深厚,均為武陵土家族地區寨(砦)堡之首選,極具科學價值和研究價值。作為宋代施州防禦南部“蠻界”侵擾的軍事寨(砦)堡,宋蒙戰爭時期成為西南少數民族地區抵禦蒙軍的重要防線之一,與重慶合川“釣魚城”、重慶萬州“天生城”、施州“柳州城”等共同組成了南宋抗擊蒙軍、保衛中原腹地的軍事堡壘和最後一道防線。其建設規模之宏大與寨牆建設之巧思對於考證宋代軍事寨(砦)堡建設具有重要意義,也是研究宋以後中央王朝管理西南少數民族地區的制度、鄂渝湘黔地區軍事寨(砦)堡歷史與文化的重要實物例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