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彝族納西族鄉

大安彝族納西族鄉

大安彝族納西族鄉位於永勝縣城西北,距永勝縣城53公里,直距26公里。東與三川鎮接壤,西南與順州鄉為鄰,北與松坪傈僳族鄉隔江相望,西與麗江古城區依金沙江而鄰。全鄉轄大安、培元、永安、梓里、光美、寶坪、水坪、永樂8個村委會,90個村民小組,總面積240.7平方公里,最高海拔3477米,最低海拔1440米。2008年末,全鄉共有戶數3454戶,總人口15529人,農業人口15016人,非農業人口523人,占總人口的96.6%。境內雜居著漢、彝、納西、白、苗、壯、傈僳、藏、普米等9個民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大安彝族納西族鄉
  • 行政區類別:鄉
  • 電話區號:0888
  • 地理位置:永勝縣城西北
  • 面積:240.7平方公里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車牌代碼:雲P
鄉鎮概況,鄉鎮經濟、產業、設施、教育,特色產業,基礎設施,文化教育,人文地理,扶貧開發,招商引資,新農村建設,

鄉鎮概況

大安彝族納西族鄉全鄉轄8個村民委員會,84個村民小組,15420人,農業人口15094人,非農業人口326人,男性人口7964人,占總人口的51.65%。面積245.8平方千米,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62.73人。年末實有耕地面積22149畝,播種總面積37724畝,複種指數1.70。糧食播種面積34150畝,糧食總產量5293噸,單產238.97千克,比上年減少4.71%,年末大牲畜存欄8686頭,生豬存欄13597頭,羊存欄17943隻。全鄉農村經濟總收入1298萬元,比上年減少6.01%,農業總產值1980萬元,比上年增長7.78%。全鄉人均有糧343千克,農民人均純收入643元。
全鄉有鄉鎮企業516戶,從業人員793人。營業收入893萬元,比上年增長7.98%,總產值750萬元,比上年增長2.88%,完成利稅總額170萬元,比上年減少12萬元,減少6.59%。

鄉鎮經濟、產業、設施、教育

2008年末全鄉總耕地面積19452畝,其中水田面積3223畝,旱地面積16229畝。2008年,全鄉實現農業生產總值1340萬元,比上年增加174萬元,比上年增長11.5%;完成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15萬元,較上年增收35.5萬元;完成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支出158萬元,比上年減少5%;農民人均純收入達1152元,比上年增加72元,增長6.7%。強化農業基礎設施建設,不斷調優產業結構,著力增加農民收入,農村經濟持續快速發展。全年實現農村經濟總收入2453萬元,經去年增長14%。糧食總產量為4018噸,人均有糧258公斤,人口自然增長率7.3‰。
冬早蔬菜產業實現新突破,種植面積為1099畝,產值達35.1萬元。烤菸產業邁上新台階,完成種植面積1099畝,上交中上等菸葉2700擔,菸農收入達35.1萬元,實現利稅收入47.8萬元,比上年增加33.44萬元,增長65.57%。魔芋產業完成種植面積1005畝,其中商品芋600畝,種芋405畝,採收鮮芋1607噸,實現產值177萬元。中藥材種植面積達330畝,實現產值50萬元。畜牧業快速發展,全鄉大牲畜存欄數達9820頭(匹、只),出欄2539頭(匹、只),實現生產總值720萬元,占全鄉農業總產值的47%,其中:全鄉牛存欄6570頭,出欄875頭,生豬存欄24479頭,出欄15947頭,肉類總產量達1075噸。林產業健康發展,完成天保人工造林1300多畝,封山育林6800多畝,退耕還林補植藍桉苗15萬株,實現產值160萬元,經濟林果種植面積突破5300畝。第三產業長足發展,抓住金安電站建設的機遇,加大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輸出力度,全年新增轉移輸出勞動力550人次,實現直接勞務收入達275萬元,餐飲、零售貿易等服務產業蓬勃發展,全年實現收入230萬元。發放農業糧食直補13.85萬元、綜合增資補貼12.51萬元和退耕還林補助78.09萬元,農民民眾生產生活水平進一步提高。

特色產業

2008年,鄉黨委、政府高度重視“三農”問題,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為目標,
不斷調整最佳化產業結構,開闢農民增收渠道,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在水坪、永安、培元三個村發展烤菸1500畝,大力實施煙水配套工程,累計上交菸葉760擔,總產值達280萬元,社現利稅48萬元,有力的促進了農民增收、產業增效;全鄉規範種植魔芋1050畝,實現產值250萬,重點在寶坪、培元發展魔芋種植;種植冬早蔬菜1300畝,產量390噸,實現產值110萬元;種植脫毒馬鈴薯4100,產量9500噸,實現產值590萬元;掛果核桃3000多畝,產量30萬公斤,產值250萬元;在寶坪、培元種植木香、桔梗、秦歸共330畝,實現產值50萬元,我鄉今年的產業發展取得了良好的效益。
烤菸產業烤菸產業

基礎設施

通過整村推進項目、基本農田水利、農村道路等基礎設施建設,大安鄉的基礎設施面貌得到了一定的改觀,但基礎設施滯後仍然是制約大安經濟社會發展的“瓶頸”。
加大了金官至大安至金安橋縣、鄉、村級公路養護,加強了拱水壩和平涵的修建,解決了晴通雨阻的通路狀況。鄉村直轄市配合、民眾自力更生,修通了7個村小組27公里的通組公路,累計投入資金50.4萬元。架通了9個村民小組的10KV高壓輸電線路,全鄉農戶通電率得到普遍提高。投資4.4萬元對底舍水庫溢洪道、起閉房進行除險排危改造,加大了水利設施建設及人畜飲水工程建設,人居環境得到進一步提升。
完成了下梓里集鎮建設的前期勘測規劃工作以及建設用地的報批工作,結合金安電站項目實施步伐,進一步加快了下梓里集鎮建設的開發力度。鄉村共同配合,累計投入資金44.9萬元,組織實施了下梓里市場的升級改造,為地方經濟的繁榮、整潔、創造了良好的市場環境。

文化教育

大安鄉黨委、政府本著要發展,教育是基礎的理念,大力實施科教興鄉戰略。一是加大了對全鄉教學設施落後的中學及梓里中學房屋重建,累計改造面積達2129.89平方米,總投資313.31774萬元;二是爭取實施了"愛德失學兒童基金"項目工程,受益學習134人,累計投入資金1.876萬元;三是向世界宣明會爭取了水坪學、大安中學的營養餐配套項目,解決了兩所學校學生部分生活補助,提高了就讀鞏固率.全鄉共有中學兩所,教學班11個,教師38個,在校生220人;有國小8所,教學點14個,教學班70個,教師93人,在校學生1438人。

人文地理

金沙江上第一橋——金龍橋。金龍橋又名梓里江橋、梓里橋,位於雲南麗江市永勝縣和古城區之間金沙江上,東連永勝,西接鶴慶、麗江,東距永勝城150餘里,西距麗江城約80多里。梓里橋建於清代光緒年間,是長江上現存最古老的橋樑。2006年被列為全國第六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金龍橋作為麗江重要的歷史文物,近年來倍受國內外人士的關注。2000年,麗江七星國際越挑戰賽的隊員曾徒步跑過金龍橋,這就是一個很好的見證。人們來金龍橋上,仰望麗江茶馬古道歷史的滄桑。到金龍橋的人,除了欣賞古橋建築的藝術美以外,人們看重的,還有讓人揮之不去的“茶馬古道”的歷史 。
金龍橋金龍橋

扶貧開發

大安鄉黨委、政府始終堅持扶貧工作重點突破與綜合開展,全面發展相結合的原則。以貧困戶為對象,努力爭取上級政策、項目、資金的傾斜,全面做好扶貧工作。堅持以各困難村為主戰場,以貧困戶為對象,努力爭取上級政策、項目、資金的傾斜,全鄉上下一條心,在農水扶貧、產業扶貧、項目扶貧、素質扶貧、小額信貸扶貧、綠色扶貧、安居工程、整村推進上狠下功夫,加大了對“三通”工程的扶貧力度。重點改善了人民民眾的生產生活環境,提高了勞動者素質,增強了自我造血功能,由於工作紮實,服務到位,全鄉的經濟社會發展上了一個新台階。
全鄉緊緊抓住國家實施新一輪扶貧開發和上級有關部門掛鈎我鄉扶貧開發的機遇,全年共爭取投入上級扶貧資金234.2萬元,其中:投入90萬元開展了永安村委會二個村民小組、永樂村委會四個村民小組省級整村推進項目;培元村委會底舍村小組市級整村推進項目一個,市級補助資金15萬元,項目涉及到農田水利、農村飲水、通電、產業發展、科技培訓、畜種改良等方面進行扶持,大安鄉光美、寶坪、大安、培元四個村委會實施民居地震安全工程30戶,共投入資金6萬元;爭取省地震局資金48萬元,架設了培元村委會老麻地—結左—底舍10KVA高壓線路13.8公里;向世界宣明會爭取資金11萬元,鄉黨委、政府籌集資金2.2萬元,民眾投工投勞完成了大安村委會上村—上坪—下坪—乾塘子高壓線路11公里;認真實施了道路交通、農田水利、農村人飲、通電、產業發展、科技培訓、畜種改良等項目。投資7.05萬元在永安、光美實施了農村安全飲水項目,共鋪設引水管道10千米,解決了1000多人和1200頭大牲畜的飲水困難;加強與世界宣明會、譚兆集團等民間組織的合作,動員社會力量參與扶貧,全年共爭取宣明會投入72萬元。通過多元化的投入,推進了扶貧開發工作,有力地帶動了貧困地區的自我發展。

招商引資

大安鄉抓住金安橋水電站開工建設的歷史機遇、積極進行招商引資,極大地帶動了全鄉經濟和各項事業的發展。鄉黨委、政府審時度勢,緊緊抓住這一重大歷史性發展機遇,動員各方力量,採取積極有效措施和招商引資優惠政策,通過爭取到金安電站左岸承包商營地在我鄉下梓里村建設,同時,爭取了金安橋水電站公司對我鄉的基礎設施進行投資建設。結合施工營地建設,全面按照“以地生財、以財建鎮、以鎮招商、以商帶農”的發展思路,集中人力、物力、財力,重點培育和建立市場,全力搞好下梓里小集鎮建設工作,投資130萬元完成了下梓里小集鎮建設,通過加強交通、水利、電力、集鎮等基礎設施建設,使我鄉的發展環境得到了明顯的改善,為全鄉社會經濟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目前,金安電站左岸承包商營地已全面完工,金安橋至下梓里公路改造工程也已建成,同時,請雲南省城鄉建設規劃設計研究院規劃完成了下梓里集鎮建設規劃。集鎮建設前期用地征地工作已經全面結束,撤鄉建鎮和鄉址搬遷報批工作和下梓里集鎮建設的招商引資工作穩步推進,隨著各項準備工作的逐步到位,在這片開發的熱土中將呈現更多的商機及發展機遇。

新農村建設

為全面貫徹落實《中共永勝縣委、永勝縣人民政府關於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實施意見》,紮實穩步推進大安鄉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加快農村小康社會建設步伐,大安鄉黨委、政府高度重視,積極回響縣委、政府的號召,結合大安鄉的實際,及時召開了鄉黨委會議,對大安鄉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有關事項作了安排部署,全面開展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工作,現將實施進展情況作如下匯報:
一、領導高度重視、組織機構健全,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切實落到實處
按照縣委、政府的安排部署,鄉黨委、政府領導高度重視,及時組織全體幹部職工召開了專題會議,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使每位幹部職工真正了解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意義、發展目標和工作任務。專門成立了以鄉黨委書記任組長,鄉長、黨委副書記任副組長,相關部門人員為成員的大安鄉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同時,將市級下派的1名新農村建設指導員、4名縣級指導員和3名鄉級指導員分別下到8個村委會,進行駐村指導各村委會的新農村建設工作。及時建立健全了組織機構,將任務落實到村、組和個人,確保了我鄉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正常開展。
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工作進展
大安鄉黨委、政府始終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總體要求,以建設小康村、文明村、生態村、和諧村、文化村作為我鄉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