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治理模式及其形成機理

大學治理模式及其形成機理

《大學治理模式及其形成機理》是2017年8月浙江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顧建民。

基本介紹

  • 書名:大學治理模式及其形成機理
  • 作者:顧建民
  • ISBN:9787308167895
  • 定價:66元
  • 出版社:浙江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7年8月
  • 裝幀:平裝
  • 開本:16開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大學治理模式及其形成機理》選取英國、美國、德國、法國、日本、澳大利亞、俄羅斯和中國等八個當今*有影響力的典型國家,基於大學治理形成機理三要素的分析框架——大學治理形成的過程,影響大學治理形成的關鍵要素,以及這些關鍵要素對大學治理形成的影響,以縱向的大學治理歷史、現狀和趨勢為經。以橫向的外部治理、內部治理、模式特徵及其影響因素為緯進行國別研究,並從演變脈絡、動力機制、模式特徵和發展趨勢等四個方面進行比較分析。通過異中求同著力把握大學治理的形成機理和發展邏輯,為中國特色現代大學制度建設提供可資參考的國際經驗和有益啟示。

圖書目錄

第一章 國際視野下的大學治理模式
一、大學治理:現代大學發展的制度保障
二、治理模式:發展性和多元性交融共生
三、形成機理:從縱橫比較中探究大學治理邏輯
第二章 英國大學治理模式
一、英國大學治理的歷史演變
(一)中世紀到近代早期:學者共治的曲折發展
(二)19世紀到20世紀60年代:治理模式與全國系統的成型
二、英國大學的外部治理及其特徵
(一)20世紀70年代以來的變化:雙軌制的存廢與撥款委員會的變遷
(二)外部治理特徵:評估、資助與引導
三、英國大學的內部治理及其特徵
(一)20世紀70年代以來的改革:評議會權力下降與理事會的法人化改革
(二)當前的格局概覽:92前大學和92後大學的趨同傾向
(三)內部治理特徵:核心管理團隊建設與高層領導的全職化
四、英國大學內部治理的案例分析
(一)沃里克大學的內部治理
(二)牛津大學的內部治理
五、英國大學治理的發展趨勢
(一)持續的外部挑戰
(二)當下治理中存在的問題
(三)可能的未來動向
第三章 美國大學治理模式
一、美國大學治理的歷史演變
(一)“學術法人一董事會”的形成
(二)共同治理模式的形成
二、美國大學的外部治理及其特徵
(一)外部治理結構的構成及其作用
(二)外部治理特徵
三、美國大學的內部治理及其特徵
(一)內部治理總覽
(二)內部治理特徵
四、美國大學內部治理的案例分析
(一)弗萊西大學的教師招聘
(二)夏威夷大學的學費設定
五、美國大學治理的發展趨勢
第四章 德國大學治理模式
一、德國大學治理的歷史演變
(一)大學國家化與師生自治的團體時期
(二)國家管理下的教授大學時期
(三)國家監控下的團體大學和公法人大學時期
二、德國大學的外部治理及其特徵
(一)外部治理現狀
(二)外部治理特徵
三、德國大學的內部治理及其特徵
(一)內部治理狀況
(二)內部治理特徵
四、德國大學內部治理的案例分析
(一)柏林洪堡大學的內部治理
(二)亞琛套用科學大學的內部治理
五、德國大學治理的發展趨勢
(一)轉變國家調控方式,加大市場調節和學校權力
(二)推進學術職業改革,激發組織活力
(三)引入大學績效評估,強化競爭和效率意識
第五章 法國大學治理模式
一、法國大學治理的歷史演變
(一)從中世紀到大革命之前
(二)從大革命到1968年:大學組織的崩潰與學科邏輯治理的建立
二、法國大學的外部治理及其特徵
(一)1968年以來的變化:院校自治的持續推進
(二)誰決定重要事項
(三)外部治理的主要變化
三、法國大學的內部治理及其特徵
(一)1968年以來的歷次改革
(二)內部治理結構概覽
(三)內部治理的特徵
四、法國大學內部治理的案例分析
(一)巴黎高等師範學校
(二)先賢祠一索邦巴黎第一大學
(三)從兩校對比看大學治理的特徵
五、法國大學治理的發展趨勢
(一)持續的外部挑戰
(二)無法迴避的問題
(三)未來發展的動向
第六章 日本大學治理模式
一、日本大學治理的歷史演變
(一)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的統制化管理時期
(二)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的民主化自治時期
(三)20世紀90年代後的法人化治理時期
二、日本大學的外部治理及其特徵
(一)針對所有大學的立法管理
(二)針對國立大學的行政管理
(三)評估管理
三、日本大學的內部治理及其特徵
(一)大學內部治理的相關法律規定
(二)《國立大學法人法》對大學內部管理架構的要求
(三)國立大學法人化對大學內部管理體制的影響
四、日本大學內部治理的案例分析
(一)國立大學法人東京大學的內部治理
(二)公立大學法人首都大學的內部治理
(三)私立大學法人早稻田大學的內部治理
五、日本大學治理的發展趨勢
第七章 澳大利亞大學治理模式
一、澳大利亞大學治理的歷史演變
(一)從殖民地到獨立國家:誰掌握話事權
(二)州政府與聯邦政府:大學靠誰資助
(三)高等教育系統的重大變革
二、澳大利亞大學的外部治理及其特徵
(一)政府與大學的契約關係
(二)市場化和國際化的發展走向
(三)質量保障與評價:有力的監管體系
(四)政策的制定:來自利益相關者的影響
三、澳大利亞大學的內部治理及其特徵
(一)學術自治的傳統與變革
(二)基本治理結構
(三)內部治理的主要特徵
四、澳大利亞大學內部治理的案例分析
(一)澳大利亞國立大學
(二)墨爾本大學
五、澳大利亞大學治理的發展趨勢
(一)大學與政府:政府遠距離調控下的大學自治
(二)學術與行政:效率優先下的行政主導
第八章 俄羅斯大學治理模式
一、俄羅斯大學治理的歷史演變
(一)沙俄時期:沙皇專制主義管理
(二)列寧時期:對分權模式的短暫探索
(三)史達林時期:高度集權模式的確立
(四)蘇聯後史達林時代:對史達林時期模式的修正
二、俄羅斯大學的外部治理及其特徵
(一)政府職能轉變
(二)市場深度調節
(三)社會參與擴大
(四)大學獲得自主權
三、俄羅斯大學的內部治理及其特徵
(一)一長制與會議制相結合
(二)決策主體分散化
(三)權力中心下移
四、俄羅斯大學內部治理的案例分析
(一)莫斯科大學內部治理
(二)高等經濟學校內部治理
五、俄羅斯大學治理的發展趨勢
(一)外部治理趨勢
(二)內部治理趨勢
第九章 中國大學治理模式
一、中國大學治理的歷史演變
(一)清末時期
(二)民國時期
(三)1949年以來的大學治理
二、中國大學的外部治理及其特徵
(一)政府之於大學治理
(二)市場之於大學治理
(三)社會之於大學治理
(四)外部治理體系:政府、市場、社會與大學的互動關係
三、中國大學的內部治理及其特徵
(一)縱向治理層級及運作
(二)橫向治理結構及運作
四、中國大學內部治理的案例分析
(一)北京大學內部治理
(二)浙江大學內部治理
五、中國大學治理的發展趨勢
(一)面臨的挑戰
(二)現存的問題
(三)未來的發展走向
第十章 大學治理模式的形成機理
一、治理模式的演變路徑:學者自治-法人治理-共同治理
二、治理模式的動力機制:知識邏輯與利益博弈
三、治理模式的異同比較:共性與差異
(一)治理模式之共性
(二)治理模式之差異
四、治理模式的前景展望:走向共同治理
參考文獻
索引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