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崛起的政策選擇

大國崛起的政策選擇

《大國崛起的政策選擇》是2008年中國經濟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德偉。

基本介紹

  • 書名:大國崛起的政策選擇
  • 作者:李德偉
  • ISBN:10位750178376413位9787501783762
  • 定價:¥25.00元
  • 出版社:中國經濟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8-1-1
內容提要,圖書目錄,

內容提要

《大國崛起的政策選擇》在大國封閉模型的基礎上解答了使中外幾代經濟學家百思不得其解的“中國經濟成長之謎”,接著回顧了新中國成立後工業化和現代化道路的艱難探索,以經濟發展的事實展示了中國走傳統工業化道路所面臨的巨大障礙和困難。由此,提出本書的核心觀點,即中國應該走以高新技術產業為先導的新型工業化道路。
書本指出,中國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有許多有利條件:我們處於人類社會信息化的大背景下,信息產業融合給我們帶來趕超的機遇;印度等國新型工業化道路也給我們提供了深刻的啟示;此外,改革開放後中國也積累了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成功經驗,建立創新型國家的構想正在逐步得到落實,等等。在最後一個部分,書本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建議。

圖書目錄

第一篇 大國封閉模型的幽靈——中國經濟成長之謎底
第一章引論—大國封閉模型
第二章大國封閉模型—1840年以前中國經濟成長模型
一、幅員遼闊、地形複雜、氣候溫濕多樣,支撐著發達的傳統農業,相對平緩的地形和相應的交通設施使之迅速擴張,經濟與人口增長達到馬爾薩斯均衡
二、內部連通性的地理環境,便於內貿,加強了內聚力,但外部相對封閉性的地理環境,制約了海外貿易,造成了大國封閉的發展環境
三、在發達的傳統農業基礎上養育了巨大的人口,人口眾多支持著傳統文明的強大慣性
四、具有自我調節能力的共享經濟方式維護著體系的穩定性
五、以政治力量維繫的封建宗族社會,在男耕女織的家庭經濟基礎上建立起政經合一的中央集權性官僚經濟
第三章1820~1952年中國經濟成長模型
一、1820~1952年間中國經濟總量的基本情況
二、1820~1952年間中國人口增長率與經濟成長率比較
第四章大國封閉模型—中國與西方發展道路的比較
一、大國封閉模型與二元經濟模型
二、西方國家如何解決工業化與現代化問題先發展優勢—西方國家現代化的必要條件:海外市場、資本、殖民地
第二篇 艱難坎坷的大國發展
第一章建國以後工業化與現代化的艱難探索
一、建國以來—改革開放前(1978年以前)中國經濟發展模型與工業化道路
二、改革開放後(1978年~)中國經濟發展與工業化道路
三、傳統工業化道路的困境與出路
第三篇大國崛起的戰略轉折
第一章傳統還是創新,決定命運的抉擇
一、經濟全球化下對經濟成長理論的重新認識
二、現代經濟成長源泉的實證研究及經驗證明
第二章信息化—新型工業化的科學技術基礎
一、網際網路的發展與推廣是新經濟模式和信息產業融合的技術基礎
二、信息產業融合的過程
三、信息產業融合使信息產業新產品和新服務不斷湧現,產業結構不斷升級
四、新經濟及信息產業融合的內涵
第三章中國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可行性
一、上海浦東開發:構建一個以現代服務業與高新技術產業驅動的經濟成長極
二、中國手機製造業成為全球手機產業製造基地
三、在信息化的政策支持下,中國計算機軟體業正在加速發展
四、實行以高新技術為先導的新型工業化的典範—東莞
五、以高新技術對傳統產業的改造
六、其他方面
附:比較研究:吸取各國經驗抓住歷史機遇
1.印度:用計算機把印度帶入現代化
2.愛爾蘭的科教興國戰略實踐
3.菲律賓發展大服務業,促進經濟健康持續發展
第四章實施新型工業化戰略的對策
一、始終堅持市場為導向原則,通過結構調整實現制度創新和經濟轉型
二、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優先發展高新技術產業
三、積極發展現代服務業
四、落實科教興國,以人才戰略支持新型工業化和現代化
五、建立健全投融資政策體系,充分發揮資本市場作用,扶持高新技術企業發展,促進新型工業化
六、推動工業化和城鎮化協調發展
七、科學合理定位,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
主要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