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部規模經濟

外部規模經濟

外部經濟是指當整個產業的產量(因企業數量的增加)擴大時(企業外部的因素),該產業各個企業的平均生產成本下降,因而有時也稱為外部規模經濟(External Economy of Scale)。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外部規模經濟
  • 概述外部經濟是指當整個
  • 簡介:外部規模經濟理論首先由著
  • 理論概述:外部規模經濟理論實例圖
簡介,理論概述,研究內容,理論類型,規模經濟模型,影響因素,地理因素,模型結論,

簡介

外部規模經濟理論首先由著名的經濟學家馬歇爾在1890年提出,後經克魯格曼等學者的完善而得到發展。外部規模經濟理論認為,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行業規模較大的地區比行業規模較小的地區生產更有效率,行業規模的擴大可以引起該地區廠商的規模收益遞增,這會導致某種行業及其輔助部門在同一或幾個地點大規模高度集中,形成外部規模經濟。
外部規模經濟是指產業規模經濟,即某一產業大量的企業集中在一個小的國家或者集中在一個國家的一個地區,出現較大的產業規模,能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增加收入。
外部規模經濟是一種經濟外部性表現,其產生的源泉有很多,具體來說,其包括:
(1)行業地理位置的集中帶來的外部規模經濟效應
(2)行業內每個企業從整個行業的規模擴大中獲得更多的知識積累,即阿羅(Arrow)所說的“乾中學效應”(Learning by doing)。

理論概述

外部規模經濟理論實例圖定義:規模經濟,是指在產出的某一範圍內,平均成本隨著產出的增加而遞減的現象。
外部規模經濟理論實例圖外部規模經濟理論實例圖
規模經濟通常有兩種表現形式,一種是內在的,即廠商的平均生產成本隨著其自身生產規模擴大而下降;另一種是對單個廠商來說是外在的,即平均成本與單個廠商的生產規模無關,但與整個行業的規模有關。

研究內容

經濟規模的制約因素
生產要素組合的最佳比例和數量
選擇最優經濟規模的主要原則和方法
不同規模的經濟實體之間的相互聯繫和比例關係
尋求建立最優經濟規模結構的對策

理論類型

指向性集聚:為充分利用地區的某種優勢而形成的產業集聚
同指向同產業部門集聚:基於一種區位優勢而集聚了大量相同產業部門的企業
同指向多產業部門集聚:基於一種區位優勢而集聚了大量不同部門的產業,形成產業群落
多指向多產業部門集聚:基於地區的多種區位優勢集聚了大量不同部門的企業,形成多產業群落。
經濟聯繫集聚:為了加強地區內企業之間的經濟聯繫,為企業的發展創造更為有利的外部條件而形成的集聚因縱向經濟聯繫而形成的集聚縱向經濟聯繫是指一個企業的投入如果主要來源於另一企業的產出,那么二者之間存在著縱向經濟聯繫
橫向經濟聯繫而形成的集聚:
橫向經濟聯繫是指那些圍繞地區主導產業而形成的產業群體內各部門之間的關係。圍繞第二層次的產業部門還可能向外擴展形成第三層次的產業群體及其內部各部門之間的聯繫,構成一個象太陽系似的多圈層的橫向聯繫系統。

規模經濟模型

直觀地看,無論國家間是否存在相對價格差別,規模經濟的存在都會引導各國廠商專門生產部分產品,這樣便可獲得來自於規模經濟的好處,因此,規模經濟可以說是有別於比較優勢的另一種獨立的國際貿易起因。
圖1圖1
(一)模型假設
1. X和Y兩個部門中至少有一個部門存在外部規模經濟,例如,X部門存在外部規模經濟,而Y部門仍為規模收益不變部門;
2.市場結構仍是完全競爭的;
3. 兩國的相同部門的生產函式、要素稟賦、消費者偏好以及市場規模均相同,所以在封閉條件下當達到均衡時,兩國的相對價格完全一致,即不存在比較優勢。
(二)模型分析
規模經濟(無論是外部的,還是內在的)存在的情況下,生產可能性邊界的形狀可能會不同於前面幾章所提到的兩種形式,而是一條凹向原點的曲線。
這裡,影響生產可能性邊界形狀的因素有兩個:(1)要素密集度,(2)規模經濟,一般來說,前者的差異會產生一種將生產可能性邊界向外凸的“張力”,而後者則產生一種將生產可能邊界向厚點凹(機會成本遞減)的“吸力”, 最終整條生產可能性邊界的形狀則取決於兩股相反“力量”的對比 。
1. 在封閉條件下
一般均衡點上,相對價格線(Px/Py)與生產可能性邊界相交,而不是相切,(因為X部門存在外部規模經濟,所以X部門廠商所面對的相對價格要低於社會機會成本)。且社會福利由通過均衡點與相對價格線相切的社會無差曲線表示。由於兩國所有條件均完全相同,兩國的相對價格完全相同,兩國兩種產品都生產,社會福利也相同。
圖2圖2
2. 在開放條件下
均衡點E對兩國來說都不再是穩定的,兩國都會立即發現通過國際分工與貿易可以改善各自的福利。此時,如果進行國際分工和國際貿易,例如A國專門生產X,B國專門生產Y,各自將所生產出的產品一半與對方進行交換,那么兩國都會獲益(見圖2)。
3.貿易結果
(1) 在上述情形中,兩國在開放條件下,消費均衡點重合,即兩國從國際貿易中獲得的好處是相同的。
(2) 在一般情形下,貿易利益在兩國間的分配可能是不均等的,也就是說,兩國的社會無差曲線不見得正好都相切於直線TT'的中點。

影響因素

普遍因素:又稱技術經濟因素,決定企業的技術經濟規模
外部規模經濟總結報告外部規模經濟總結報告
企業的技術經濟規模是指用最先進的技術裝備起來的企業應該達到的規模
關鍵設備:每個大型企業的生產過程都包括許多環節,其中總有一些環節的機器設備在整個生產過程中起核心作用,這些機器設備稱為關鍵設備
生產中各環節設備和人力的配套規模
如汽車廠:衝壓設備100萬套/年,發動機生產線50萬台/年,汽車組裝線6~10萬輛/年。組合:1×2×10~17

地理因素

地區勞動力與資本供應狀況
地區市場規模
原料與燃料生產分布狀況
地區交通運輸業的發展與分布狀況
地區對現代化大生產的接受能力

模型結論

1.外部規模經濟可成為國際貿易的一個獨立起因。2.在兩國情況完全相同條件下,國際分工及國際貿易格局並不確定,其主要決定於各個國家所面臨偶然或歷史因素。
外部規模經濟分析外部規模經濟分析
3.在一定條件下,兩國無論生產或出口哪種產品都能從國際貿易中獲益。
4.開放條件下,兩國的一般均衡解並不不是唯一,但對應於不同的國際分工和國際貿易格局,一國從國際貿易中獲得利益則可能會有所不同,甚至相差甚遠。
5.鑒於上述分析,一個政策上的推論為一些小國也可能會通過進口保護或出口促進等政策措施,改變其在國際分工與國際貿易格局中的地位,
此外,國與國之間市場的差別也會對國際分工與國際貿易格局產生實質影響。在以上模型里,如果允許兩國市場規模存在差異的話,那么國際分工與國際貿易格局的不確定性就會大大降低。一般來說,如果兩國的國內市場規模存在差異,而其它條件完全相同,那么國內市場規模相對較大的國家將完全專業化生產具有外部規模經濟的產品,而國內市場規模較小的國家將只能完全專業化生產規模收益不變的產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