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寅宮變

壬寅宮變

壬寅宮變又稱宮女弒,是發生在明朝嘉靖年間,由宮女們意圖殺死明世宗嘉靖帝的一次事件。由於此事發生在嘉靖壬寅年,所以稱之為壬寅宮變。

嘉靖帝為求長生不老,要以“吸風飲露之道”成仙。在園中可植蕉數株,每早,闊葉上必布滿甘露,晨起口乾舌燥之即,吮吸若干片,可覺甘甜爽口,並有延年宜壽之說。嘉靖帝為採集甘露飲用,日命宮女們凌晨即往御花園中采露,導致大量宮女因之累倒病倒。

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楊金英等十數名宮女乘著嘉靖帝熟睡之際,用黃綾布把嘉靖帝的脖子套住,然後用手拉扯,企圖殺死嘉靖帝。而後又因打了死結,殺不死嘉靖帝,遂又用釵、簪等物刺向嘉靖帝。

在這時其中一個膽小的宮女因害怕,報告給方皇后。方皇后趕到,將宮女們制服、並下令凌遲處死,首犯凌遲處死後誅滅九族。而且,連當時服侍嘉靖帝之端妃,王寧嬪也一併斬首。

壬寅宮變是中國歷史上一起絕無僅有的宮女起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壬寅宮變
  • 年代明朝
  • 時間:嘉靖二十一年十月二十一日
  • 主要人物朱厚熜楊金英
背景,過程,結果,評價,影響,爭議,軼事典故,後世紀念,

背景

嘉靖帝迷信方士,崇尚道教,不但將道教作為精神支柱,而且還作為治國的依據。為求長命,苦煉不老神丹,大量徵召13、14歲的宮女,採補她們的處女經血,煉製丹藥。為保持宮女們的潔淨,她們經期時不得進食,只能吃桑葉、喝點露水。嘉靖帝多疑暴戾喜怒無常,鞭打宮女是家常便飯。宮女們終於忍無可忍,在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發動了“壬寅宮變”。

過程

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的11月)十月二十一日夜晚。嘉靖帝在服用了陶仲文煉製的藥物之後,來到了一個封為“端妃”的曹姓寵妃的住所。曹妃的這個住所名叫“翊坤宮”,和皇后居住的“坤寧宮”相距不遠。這位曹妃雖然受到嘉靖帝的寵愛,卻也時時遭受他的冷待。而侍奉曹妃的宮女,更是屢受責罰。
明世宗朱厚驄明世宗朱厚驄
在這些宮女中,有一位叫楊金英的,她串聯了薊州(有誤,別書作“蘇川”)藥、楊玉香、邢翠蓮、姚淑翠、楊翠英、關梅秀、劉妙蓮、陳菊花、王秀蘭等十多位宮女,商量說:“咱們快下手吧,否則就死在手裡了”,他們準備在皇帝再次來到翊坤宮時,將皇帝弄死。楊翠英、蘇川藥、楊玉香、邢翠蓮在旁聽她說,是楊玉香就往東稍間去拿了一條細料儀仗花繩解下,搓成一個繩子套。
這天晚上,嘉靖睡在端妃宮中,趁著這個機會,楊金英將繩遞與蘇川藥,蘇川藥又遞與楊金花拴套兒,一齊下手,把嘉靖帝死死按住。姚叔皋(明實錄》作淑翠)掐著脖子。楊翠英說:‘掐著脖子,不要放鬆!’嘉靖帝從夢中驚醒,正要叫喊,卻被人用布團塞住了口。邢翠蓮將黃綾抹布遞與姚叔皋,蒙在面上。宮女們用事先準備好的繩套,把嘉靖皇帝的脖子套住,然後用手拉扯。邢翠蓮按著胸前,王槐香按著身上,蘇川藥拿著左手,關梅秀拿著右手,劉妙蓮、陳菊花按著兩腿,姚叔皋、關梅秀扯繩套兒。
嘉靖帝拚命掙扎,她們便又打了一個結。但就是這個結打壞了,兩個死結套在一起,越拉越緊,卻就是勒不死皇帝。另外幾個宮女急了,她們拔下自己的金釵、銀簪,朝著皇帝身上便是一頓亂刺。嘉靖帝被多個宮女按住,動彈不得。眼見皇帝勒不死,有人害怕了,認為這皇帝他就不是人,他是“真龍”,是“真命天子”。於是一個名叫張金蓮的宮女跑出翊坤宮,直奔皇后住的坤寧宮自首。這是嘉靖帝的第三位皇后了。皇后聽說一群宮女謀殺皇帝,大吃一驚,連忙帶人趕往翊坤宮救駕。
楊金英等人見勢不妙,只得拋下皇帝,四處奔逃。最後一個個被抓了起來。皇后一面帶人解開套在皇帝脖子上的繩索,一面派人召來御醫。此時的嘉靖帝,雖然沒有被勒死,卻也嚇得昏了過去。而傷勢其實並不太重,只是被宮女們亂揮釵簪,扎得渾身是血。

結果

嘉靖帝被勒受驚,氣息將絕,諸御醫畏懼獲罪,不敢用藥。惟獨太醫院使許紳冒著萬死,“調峻藥下之,辰時下藥,未時忽作聲(過了七、八小時),去紫血數升,遂能言。”事後,許紳被“賜齎甚厚”,但不久他便得了重病,心知難愈,對家人道:“熜曩者宮變,吾自分,不效,必殺身,因此驚悸,非藥石所能療也。”這位太醫院的長官是嚇死的,當時嚴重緊張之狀可見。方皇后乘此混亂形勢假傳聖旨:“這群逆婢,並曹氏、王氏合謀弒於臥所,兇惡悖亂,罪及當死,你們既已打問明白,不分首從,都依律凌遲處死。 其族屬,如參與其中,逐一查出,著錦衣衛拿送法司,依律處決,沒收其財產,收入國庫。陳芙蓉雖系逆婢,阻攔免究。欽此欽遵。”方皇后出於對皇帝寵妃曹氏的妒忌,在宮變後的第2天,趁嘉靖還未完全甦醒,不能開口說話,就將情敵端妃曹氏、寧嬪王氏,連同那16個宮女一起順帶處死。
刑部等衙門領了皇命,就趕緊去執行了。有個回奏,記錄了後來的回執情況:“臣等奉了聖旨,隨即會同錦衣衛掌衛事、左都督陳寅等,捆綁案犯赴市曹,依律將其一一凌遲處死,屍梟首示眾,並將黃花繩黃綾抹布封收官庫。然後繼續捉拿各犯親屬,到時均依法處決。”聖旨中提到了曹氏、王氏,曹氏、王氏據人考證,她們是寧嬪王氏和端妃曹氏,因此,有人根據這道聖旨得出結論,是曹氏、王氏指使發動了這場宮廷政變。
嘉靖帝清醒後,根本不相信端妃會對自己下毒手,但也很無奈。由於曹妃冤死,嘉靖帝常感到宮中在鬧鬼,曾問閣臣徐階:“壬寅大變,內有枉者為厲。”徐階回答說:“彼生而貴近,段受枉,能無為厲!”這個厲鬼即指端妃曹氏。
由於這個事件發生在嘉靖二十一年,是壬寅年,又在後宮發生,所以當時的人們和後來的歷史學家稱之為“壬寅宮變”。

評價

楊金英和她的姊妹們發動的“壬寅宮變”,是一次地地道道的抗暴行為,雖然史書上每提及此事就是“謀逆”、“弒君”,但是封建皇家豢養的史官們無論怎樣謾罵和攻擊,也掩蓋不了這樣一個事實:楊金英們所要謀殺的,是一個已經肆意殘殺了二百多個無辜宮人的帝王,她們發起的只是避免自己成為下一個受害者的自救行動,縱使失敗了,也至少能讓這個世界知道,她們不是坐以待斃的懦夫。
這也是一個心理不穩,手法簡單,時間倉促的宮變,是個不成功的反抗,為此付出了慘痛代價。

影響

壬寅宮變是嘉靖帝專橫暴躁,橫施淫威所造成的,對嘉靖朝政產生了很大的影響。表現為三個方面:第一,開啟了嘉靖帝怠政的時期,嘉靖帝從此獨居西苑,潛心修道;第二,宮變的起因主要是嘉靖帝為了煉丹而把宮女們逼上絕路。這一事件後也加深了嘉靖帝崇奉方術的程度。嘉靖帝狂熱地崇信道教,專一奉道事玄;第三,直接導致嚴嵩專權亂政的出現。壬寅宮變是嘉靖朝政由盛轉衰的轉折點。

爭議

由於事涉宮闈隱私,史籍資料也很少記載,因此,很少人知道事情的真相。但在民間各路說法不脛而走。史家們對宮女弒君的動機,存在如下幾種不同的解釋。
  • 觀點一:宮女為保活命
嘉靖帝為煉製長生不老丹藥在反對派大臣的挑唆下,讓宮女們認為會拿自己的經血不停地去煉丹,由此引起宮女誤會所致。嘉靖帝寵用方士段朝用炮製長生不老丹藥,太僕寺卿楊最因“諫丹藥,予杖死。”因此,推察情由,宮變之事,必肇端於為煉丹藥而摧殘少女的健康。楊金英等目睹先已犧牲者的慘狀,恨之徹骨,明知事情成與不成,自己定遭斬首示眾,她們卻全無畏懼,下定決心,要和嘉靖帝展開同歸於盡的拚死搏鬥。司禮監審問宮女的口供中有此話:“咱們快下手吧,否則就死在他手裡了。”
還有就是嘉靖帝喜怒無常,任意殘害宮女,宮女只要犯了一點錯誤,從不寬恕,痛加責打。有200多名宮女被打死。
沒有資料記載事發前宮女們做錯了什麼事情,既無大錯而又面臨危險,據此推測,這件事很可能是嘉靖帝煉製長生不老丹藥,加上有人造謠,引起宮女誤會所致。宮女自知此災難早晚落到自己頭上,於是決定拚死一搏。
再看,嘉靖帝經受這次沉重打擊後“移居西內,日求長生,郊廟不親,朝講盡廢,君臣不相接”。明人沈德符的《野獲編》有一段記載:“嘉靖中葉,上餌丹藥有驗。至嘉靖三十一年冬,命京師內外選女十八歲至二十四歲者三百人入宮。嘉靖三十四年九月,又選十八歲以下者一百六十人。蓋從陶仲文(方士)言,供煉藥用也。”
前後比觀,可以清楚,她們是因嬪妃而被迫採取反抗。其所以沒再發生暗殺事件,一是加強了防範;二是這些新選入宮的女子年齡稚小,不能起來反抗,只得聽憑擺布。
  • 觀點二:寧嬪王氏首謀發動宮變
嘉靖帝自大婚後,身體虛弱,經常氣喘、咳嗽,直至嘉靖九年還沒有孩子。嘉靖十年,嘉靖帝在宮中欽安殿建壇求嗣,以求得到一個兒子。起初,以禮部尚書為監禮使,文武大臣輪流值班進香,一直沒有效果。到嘉靖十五年,請道士邵元節等主持祈壇。當年,後宮妃嬪就生了男孩,以後又生了好幾個孩子。寧嬪王氏也在這一年為朱厚熜生了一個兒子,按慣例,她應該由嬪晉為妃,可嘉靖帝並沒晉封她。
寧嬪王氏心存不滿,便在嘉靖帝夜宿寵妃曹氏宮中時,指使楊金英宮女將皇帝勒死以作為報復,同時也可把責任推到曹氏身上。
然而也盡有蓄意捏造,誣陷不實之處,主要是方後妒忌曹妃得寵,乘機把她打成主謀者之一。結果曹妃同王嬪並宮女等一起被斬首。奏文所云“奉聖旨”,實出方後之意,因為此時朱厚熜身受重創,“病悸,不能言”。在別一《世宗方皇后傳》(《古今圖書集成·宮闈典》)中記載:“(端)妃實不知也,以寵故及於難。帝遂銜後。二十六年十一月乙未,宮中火,中官(太監)請救後,帝不應,後遂崩。”這雖然屬於宮闈間后妃妒忌私鬥。
  • 觀點三:一妃一嬪引發的政治鬥爭
嘉靖初年,朝廷中一方主張尊重明朝的皇統,另一方則迎合嘉靖帝的私意。一場史稱“大禮議”的爭論延續了近20年,它實質上是朝臣與皇帝、朝臣各派系之間的鬥爭。
大禮議之爭剛以嘉靖帝的勝利宣告結束,即發生“壬寅宮變”,而且與一妃一嬪有關。因此推斷,宮變是政治鬥爭失敗者想利用妃嬪除掉嘉靖帝。

軼事典故

據說宮女們被處死的那天,以及此後的連續幾天,北京及京郊地區,漫天大霧。人們認為,這是上天在可憐這些命運悲慘的年輕女子。當時正值初冬,大霧天氣本來十分正常,但人們卻把它和“壬寅宮變”宮女被殺聯繫在一起,可見這個嘉靖皇帝雖然躲過了一劫,而且自認為是上天對他的庇護。

後世紀念

明十三陵帝王宮蠟像館內,有一組宮女要勒死皇帝的場面,那正是壬寅宮變中的場景。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